学术投稿

肺心病患者肾上腺髓质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型利钠肽的关系探讨

田迎春;黄金龙;查金顺

关键词:肺心病, 患者, 肾上腺髓质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循环激素, 利钠肽, 住院, 血清, 血管, 肽类
摘要:近年来对血管循环激素肽类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但对肺心病与血清相关肽的关系报道尚少,我们对住院的肺心病患者进行了肾上腺髓质素(ADM)、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C型利钠肽(CNP)等激素测的定,以期了解3种激素与肺心病的关系.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乙型肝炎患者心理护理的探讨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传染病.患者常常因为需长期住院治疗,影响工作、生活、学习.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常影响患者睡眠、食欲,可导致精神抑郁症状出现.

    作者:罗彩云;徐孔文;藤芳菊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阑尾粘液性囊腺瘤2例

    例1,男,35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6天,于1998年4月5日入院.查体:T38℃,P80次/分,R20次/分,BP17/9kPa.右下腹肌紧张,压痛,未扪及包块.实验室检查:WBC13.5×109/L,N0.87,L0.23,腹部B超无特殊.行急诊手术,术中见大网膜包裹阑尾,分离后见阑尾约10cm×3cm×3cm,表面充血水肿,完整切除阑尾,剖开阑尾见壁厚0.5cm,内充满胶质性半流体样物,病检为粘液性囊腺瘤.

    作者:邱序武;邱序忠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ICU内934株痰培养细菌分析

    目的调查ICU内危重病人呼吸道菌群分布及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地控制危重病人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ICU1998~1999年所检测的934株痰培养的病原菌和药敏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下呼吸道菌群以G-菌占绝对优势(63.9%),其中占首次的为鲍曼溶血不动杆菌(28.3%),依次为铜绿假单孢(19.4%)、肺炎克雷伯(8.8%)、嗜麦芽黄单孢菌及洋葱假单孢菌(7.1%,5.3%).G+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4.8%及1.6%.不动杆菌已成为ICU内肺部感染的主要菌种,且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多重耐药性.铜绿假单孢对头孢它啶等三代头孢类仍有较好的敏感性.嗜麦芽黄单孢菌及洋葱假单孢菌感染已进入了前5位,且具有多重耐药性.真菌感染也占了较大的比重,为36.1%.G+球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占总检出菌的第6位(4.8%),耐药率很高.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占第10位,主要对青霉素类、红霉素及亚胺培南耐药,对环丙沙星、头孢三代、SMZco、等均有较高的敏感性,且无1例对万古霉素及利福平耐药.结论不动杆菌已成为ICU内肺部感染的优势菌群,嗜麦芽黄单孢菌及洋葱假单孢菌等条件致病菌有增多的趋势,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有多重耐药现象.尽快进行痰液细菌学检查以明确病原菌,根据药敏结果,有针对性地选用抗生素是控制危重病人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康焰;吴淑红;金晓东;过孝静;陈知行;高大龙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不同方法治疗淤胆型肝炎的对照观察

    目的为了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不同方法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46例淤胆型肝炎患者分成两组:强的松组74例,地塞米松组72例.地塞米松组用地塞米松2.5~5mg静推,隔日1次,4周为1个疗程.强的松组用强的松30~60mg,每日1次,仍以4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时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强的松组为77.0%,地塞米松组总有效率为98.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地塞米松隔日疗法对淤胆型肝炎治愈率有明显提高,平均退黄时间缩短,复发率降低.

    作者:宁晓滨;文竹筠;程迎祥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出血性输卵管炎误诊6例

    我院1997~1999年共收住出血性输卵管炎6例,全部误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立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成都地区新型肝炎病毒TTV感染临床初探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有无新型肝炎病毒TTV感染和TTV型肝炎.方法采用PCR法检测血清中TTVDNA.对单纯TTV感染病毒性肝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在非-甲型肝炎患者中29.78%(28/94)TTVDNA阳性,在甲-庚型肝炎中30%(12/40)阳性,在献血员中20%(6/30)阳性.单纯TTV感染的肝炎患者平均年龄41.7岁.肝功异常TB-x132.65μmol/L,ALT -x516.27 U/L.临床袁现71.43%(20/28)为急性肝炎,14.30%(4/28)为慢性肝炎,10.7%(3/28)为重型肝炎,3.57%(1/28)为肝炎肝硬变.在合并感染中83%(10/12)合并HBV感染,8.3%(1/12)合并HCV感染,8.3(1/12)合并HBV、HCV形成三重感染.结论成都地区存在TTV感染和TTV型肝炎,单纯TTV感染以急性肝炎多见,TTV和HBV易形成二重感染,且有慢性化和重型肝炎现象.

    作者:庞无恨;胡蓉;程南芳;王林;曾义岚;张仁凤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胃癌免疫组化表达54例的分析

    近年来研究表明,nm23的表达与癌细胞转移的相关抑制有关.ras基因是较早被确定的由点突变方式被激活而导致组织细胞癌变的基因,而基因编码蛋白质为p21ras.nm23低表达和p21过表达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探讨nm23、p21的表达和PCNA标记变化与胃癌的一些关系.

    作者:张云东;山洪;钟正福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利福平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耐药性细菌性痢疾疗效观察

    我院自1996年6月至1999年8月采用福利平保留灌肠治疗耐药性细菌性痢疾(菌痢)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萍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思密达加西瓜霜治疗小儿口腔溃疡100例

    我们于1996年12月至1999年12月,应用思密达治疗小儿口腔溃疡100例,另设锡类散治疗100例作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哲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0.5%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腰麻的研究

    我院麻醉科自1996年起,应用0.5%布比卡因于剖宫产手术腰麻.本观察选择剖宫产术344例,随机分成布比卡因腰麻组和持续性硬膜外麻醉组,作对比性临床观察.

    作者:刘利利;田丹;谢阿奇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肺心病患者肾上腺髓质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型利钠肽的关系探讨

    近年来对血管循环激素肽类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但对肺心病与血清相关肽的关系报道尚少,我们对住院的肺心病患者进行了肾上腺髓质素(ADM)、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C型利钠肽(CNP)等激素测的定,以期了解3种激素与肺心病的关系.

    作者:田迎春;黄金龙;查金顺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对22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进行健康教育的体会

    病毒性肝炎及糖尿病均为我国患病率较高的疾病,二者合并临床虽不多见但病情可相互影响、预后较差,加之二者在饮食、运动与休息等处理上互相矛盾,因此,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对疾病转归极为重要.1999年以来通过对所收治的本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对自身疾病及相关知识的认识,掌握科学合理的自我管理,自我护理方法,对促进疾病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滕芳菊;王颖;徐孔文;罗彩云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切口改进和特殊器械的应用

    我院从1996年开始施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inilaparotomy cholecystectomy,MC),经过手术实践,我们体会到该术式较突出的难点是切口小、显露术野欠佳、普通无影灯光难以使术野得到满意的照明,遇体格健壮和肥胖患者,因手术野深暴露困难,常规结扎胆囊动脉和胆囊管难度增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在一组MC时将切口作了改进并配合特殊器械的应用,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燕乐;曾义兵;刘启江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脑脊液酶学改变

    本文测定了44例(51例次)CNS系统感染性疾病及30例非CNS系统疾病患者的CSF中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总活性,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兰;谢友运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水胶型敷料治疗糖尿病并发皮肤溃疡1例

    患者,女,68岁.1999年3月26日以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双下肢胫前皮肤溃疡、高血压Ⅲ期极危入院.查体:BP22.5/13kPa.双胫前溃疡左15cm×18cm,右7cm×10cm,创面有异味呈黄色、大量腐肉及脓性分泌物,边缘为灰黑色坏死组织,双侧踝关节红肿,皮温升高.

    作者:朱晓宁;吴茜华;张莉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乙肝病毒携带者围产期垂直传播防治策略探讨

    目的比较乙肝病毒携带HBeAg(+)与HBeAg(-)产妇的乳汁、婴儿静脉血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阳性率,了解其对垂直传播的影响,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把乙肝病毒携带产妇按HBeAg(+)与HBeAg(-)分为两组各35例,检测两组乳汁、婴儿静脉血及1岁幼儿HBVM,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母亲HBeAg(+)组宫内感染率为17.1%(6/35),乳汁HBV-DNA阳性率为40%(14/35);而母亲HBeAg(-)组宫内感染率及乳汁HBV-DNA阳性率仅为2.9%(1/35).结论母亲HBeAg(+)组的宫内感染率和乳汁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组,(P<0.01).建议在围产期应重点监测HBeAg(+)者,而HBeAg(-)者可与正常孕妇同样对待和处理.

    作者:吴俭;曾义岚;胡蓉;唐洪玉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15例误诊分析

    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和伴发症的影响,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以下简称SAH)容易误诊,现将我院1991~1998年收治的老年SAH15例误诊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邱丽蓉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66例病例分析

    本院于1995年4月至1999年6月共收治了急性氟乙酰胺中毒6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青艳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循证医学--临床医学的新趋势

    1背景80年代以来,许多人体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RCT)结果发现,一些理论上应该有效的治疗方法实际上无效或害大于利.而另一些似乎无效的治疗方法却被证实利大于害,应该推广.因此,只有理论是不够的,理论还需要实践(临床试验)来检验.对疗效的评价应更加重视与临床有关的终点指标.直觉,经验和病理生理的推论并不总是可靠的,临床研究结果特别是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是处理病人更为可靠的证据.

    作者:刘鸣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应用全身抗凝及术中溶栓联合治疗腘动脉损伤17例体会

    我院骨科自1998年3月至1999年3月间共收治17例腘动脉损伤病人,均采用全身抗凝及术中溶栓联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众华 刊期: 2000年第11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