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U内934株痰培养细菌分析

康焰;吴淑红;金晓东;过孝静;陈知行;高大龙

关键词:感染, 重症监护, 痰培养, 抗生素, 病原菌
摘要:目的调查ICU内危重病人呼吸道菌群分布及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地控制危重病人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ICU1998~1999年所检测的934株痰培养的病原菌和药敏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下呼吸道菌群以G-菌占绝对优势(63.9%),其中占首次的为鲍曼溶血不动杆菌(28.3%),依次为铜绿假单孢(19.4%)、肺炎克雷伯(8.8%)、嗜麦芽黄单孢菌及洋葱假单孢菌(7.1%,5.3%).G+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4.8%及1.6%.不动杆菌已成为ICU内肺部感染的主要菌种,且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多重耐药性.铜绿假单孢对头孢它啶等三代头孢类仍有较好的敏感性.嗜麦芽黄单孢菌及洋葱假单孢菌感染已进入了前5位,且具有多重耐药性.真菌感染也占了较大的比重,为36.1%.G+球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占总检出菌的第6位(4.8%),耐药率很高.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占第10位,主要对青霉素类、红霉素及亚胺培南耐药,对环丙沙星、头孢三代、SMZco、等均有较高的敏感性,且无1例对万古霉素及利福平耐药.结论不动杆菌已成为ICU内肺部感染的优势菌群,嗜麦芽黄单孢菌及洋葱假单孢菌等条件致病菌有增多的趋势,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有多重耐药现象.尽快进行痰液细菌学检查以明确病原菌,根据药敏结果,有针对性地选用抗生素是控制危重病人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透析中低分子肝素的抗凝效果观察

    为了探讨低分子肝素在高危出血倾象患者血液透析(HD)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我院于1996年至1999年7月间,对46例高危出血的急慢性肾衰患者,在HD时,用单剂量低分子肝素栓复新(Fluxum)抗凝,与小剂量肝素(SH)抗凝效果比较,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潘丽萍;金志泽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肛瘘7例报告

    结核性肛瘘是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肛周脓肿破溃后形成的肛瘘,易被忽视和延误治疗,我院近期收治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权;孟敏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液体闪烁计数器与分光光度计测定蛋白含量的比较研究

    蛋白质含量的比色测定,是在分光光度计上完成的.1983年Noble[1]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液闪仪)测定蛋白含量.1988年强美玉[2]做了分光光度计测定浓度范围内的研究.我们用Lowry[3]和Bradford [4]蛋白含量测定法,对液闪仪和分光光度计测定蛋白浓度范围,准确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用液闪仪测定了102份人精浆蛋白和31份人血清蛋白样品.

    作者:兰君;曾福祥;杨惠钟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恶性淋巴瘤121例初诊误诊分析

    我院1990~1999年共收治恶性淋巴瘤170例,初诊时误诊占70.6%(121例),现将误诊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杨丽华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胃癌免疫组化表达54例的分析

    近年来研究表明,nm23的表达与癌细胞转移的相关抑制有关.ras基因是较早被确定的由点突变方式被激活而导致组织细胞癌变的基因,而基因编码蛋白质为p21ras.nm23低表达和p21过表达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探讨nm23、p21的表达和PCNA标记变化与胃癌的一些关系.

    作者:张云东;山洪;钟正福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尿路结石220例临床分析

    本文对我院肾内科1996年5月至1998年8月住院的220例尿路结石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和分析,并初步探讨其结石形成的相关因素.

    作者:曹泽蓉;徐争鸣;李守操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X线胸片正常咯血患者26例的病因诊断

    临床上约有20%~30%的咯血患者其胸片可表现为正常,为进一步明确病因,我们对此类患者常规先作CT检查,然后再作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从而探讨其诊断价值,现将26例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郎松梅;益西巴珍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新博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我们于2000年1月至2000年6月应用新博林(利巴韦林颗粒,四川百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20例,另用30例作为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谭海松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老年人肺通气功能测定92例报告

    为了解老年人肺通气功能状况,我们对92例非住院60岁以上老年男性进行了肺通气功能测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戚刚;许志忠;盛宇模;朱再志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出血性输卵管炎误诊6例

    我院1997~1999年共收住出血性输卵管炎6例,全部误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立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机械通气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分析

    机械通气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很高,国内报道可达48.8%.对我院ICU病房1996年1月至2000年3月经机械通气48小时以上,资料完整的62例病例进行分析,在机械通气期间发生下呼吸道感染23例,发病率37%.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前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活动期白癜风72例临床特征及治疗

    白癜风是一种色素脱失的皮肤病,近年来有增多趋势.本文将72例活动期白癜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王尚兰;兰长贵;薛竞;林新瑜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甲、乙混合型肝炎合并纯红再障1例

    患者,女性,24岁.系分娩后18天产妇,因发热、腹痛、纳差1周,眼黄、尿黄3天于1999年5月23日入院.曾在外输氟嗪酸引起周身红色斑疹,伴瘙痒.查体:急性病容,皮肤、巩膜黄染,躯干部皮肤有陈旧性斑疹.心肺听诊未见异常.

    作者:陆英;吴君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重症病毒性肝炎合并多发性肺脓肿1例

    患者,男性,28岁.因纳差,乏力伴皮肤黄染10天.于1988年7月13日入院.体检:T37℃,P80次/分,R20次/分,BP13.3/7.98kPa.全身皮肤中度黄染,巩膜黄染.心肺(-).腹平软,肝肋下1.5cm,质软,脾未触及.

    作者:廖莉;黄成渝;徐仁模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不同方法治疗淤胆型肝炎的对照观察

    目的为了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不同方法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46例淤胆型肝炎患者分成两组:强的松组74例,地塞米松组72例.地塞米松组用地塞米松2.5~5mg静推,隔日1次,4周为1个疗程.强的松组用强的松30~60mg,每日1次,仍以4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时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强的松组为77.0%,地塞米松组总有效率为98.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地塞米松隔日疗法对淤胆型肝炎治愈率有明显提高,平均退黄时间缩短,复发率降低.

    作者:宁晓滨;文竹筠;程迎祥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激素皮炎32例临床观察

    1999年下半年,在四川省皮研所门诊就诊患者中收治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致面部激素皮炎患者62例.3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玲;张桂林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慢性丙型肝炎的干扰素治疗

    丙型肝炎是世界性传染病之一,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目前认为干扰素(IFN)是唯一对丙型肝炎病毒有效的药物[1,2].

    作者:杨兴祥;邱焞功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上前牙扭转错位15例的矫治体会

    上前牙扭转直接影响患者美观,患者的心理负担较重.笔者6年来临床收治了15例患有不同程度上前牙扭转错位畸形的患者,现将矫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惠文;朱晓慧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横切口不缝合腹膜及皮下组织妇科手术162例临床观察

    我院自1999年3月以来,采用腹部横切口不缝合腹膜及皮下组织方式进行妇科手术16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晓蓉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急诊右半结肠切除Ⅰ期吻合术治疗体会

    1998年以来,我们对3例病情不同的患者实施了急诊情况下的右半结肠切除Ⅰ期肠吻合术,术后患者顺利康复,无吻合口瘘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德龙;徐学广 刊期: 2000年第11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