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环孢菌素-A对男性结核性胸膜炎免疫调节的体外实验分析

傅玉琼;周伟;李多

关键词: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 环孢菌素-A, 结核性胸膜炎, 调节作用
摘要: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探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环孢菌素-A对男性结核性胸膜炎免疫调节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确诊结核性胸膜炎的男性患者为受试对象,于治疗前经无菌术采集胸腔积液,以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及贴壁培养法分离其中细胞;细胞提纯后经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验细胞类型,调细胞浓度为l×106/ml.将每例患者采集的胸腔积液样本等分为3份,分别设立为空白对照组(未予以药物干预)、多抗甲素组(孔内依次加入浓度为0.1μg/ml、10.0μg/ml、50.0μg/ml的多抗甲素)和实验组(孔内依次加入浓度为10.0μg/ml、30.0μg/ml、50.0μg/ml的环孢菌素-A);十二孔培养板内培养液均为2ml,三组均分别设立3个复孔对应3个不同时间点(oh、24h和72h).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上清液及培养液中r干扰素(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浓度差异.结果 免疫化学ABC法鉴定结果显示,30例受试者胸腔积液中分离所得的细胞多数着色,且表现为棕色,有CD4+抗原决定簇,确定为CD4+T淋巴细胞.24h和72h时,三组样本IFN-γ、IL-12水平均较0h显著降低(P<0.05),但72h检测结果高于24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多抗甲素组24h和72h时,不同浓度药物处理后IFN-γ、IL-12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和72h时,三组样本TGF-β、IL-4水平均较0h显著降低(P<0.05),且72h检测结果明显低于24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多抗甲素组24h和72h时,不同浓度药物处理后TGF-β、IL-4水平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孢菌素-A对男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有一定免疫调节作用,有利于病情转归,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ICU病房与普通病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ICU病房与普通病房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以CLSI 2012年版判断标准分析临床分离株的敏感性,分析采用WHONET5.4及SPSS18.0统计软件.结果 2011年1月~2014年12月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1275株,其中ICU病房分离出452株,占35.5%;分离的菌株主要来源于呼吸道痰标本,占70.1%.ICU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为19.0%;对头孢哌酮的耐药率高,为47.3%;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的耐药在21.0%~34.3%之间;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达36.3%.普通病房(内、外科及其它科)中分离出823株,其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仍然低,为10.9%;其后由低到高依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美洛西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氨曲南、头孢哌酮,其耐药率介于12.5%~39.9%之间.ICU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多重耐药菌株的检出率均要显著高于普通病房,且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与相应的用药频度有关.结论 ICU中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仍是监控重点.通过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减缓细菌耐药的发生.

    作者:杨政;胡勤明;袁喆;杨忠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清和肽素及NT-proBNP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血清和肽素、NT-proBNP水平在急性脑梗死(ACI)病人中的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2例ACI的病人作为ACI组,选取同时期的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ACI组与对照组在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预后病人的血清和肽素、NT-proBNP水平,探究和肽素、NT-proBNP水平与NIHSS评分和m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CI组病人的血清和肽素和NT-proBNP水平明显的高于健康人,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严重程度、不同预后ACI病人的血清和肽素和NT-proBNP水平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和肽素、NT-proBNP水平与NIHSS评分、mR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血清和肽素与NT-proB-NP水平对临床评估ACI病情以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美霞;周龙;朱祖欣;刘群会;田代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医辩证治疗重症肺炎并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对重症肺炎并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患者进行中医辩证施治,观察中医治疗AAD的临床疗效,从而评价中医辩证治疗在重症肺炎并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40例重症肺炎合并AAD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辩证,分为脾肾阳虚和湿邪内阻两证型,分别给予口服中药加味胃关煎和加味人参败毒散治疗5天.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给予口服甲硝唑+金双岐治疗5天.比较两组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临床症状评分改善、药物起效时间、症状复发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辩证治疗重症肺炎合并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在临床疗效、卫生经济学方面,要优于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案,且安全性好,病人依从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强;汪宏云;段民屹;王利玲;张勇;张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富血小板血浆对股骨颈骨折愈合及股骨头坏死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骨折愈合以及股骨头坏死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按照简单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手术;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采用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定期随访术后12个月内两组情况,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性别、骨折部位、骨折类型.结果 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术后股骨头坏死率分别为12例(27.9%)和3例(6.9%),对照组患者股骨头坏死率明显高于试验组,试验组患者的愈合率为40例(93.0%),明显提高了患者的骨折愈合率和降低了股骨头坏死率.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多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明显(F=11.13,P=0.003、F=4.25,P=0.032、F=5.34,P=O.022),12个月内对照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为(85.25±11.52),试验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为(92.15±12.85),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富血小板血浆能有效促进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恢复,且能缩短恢复时间.

    作者:向登;林炎水;贺军;刘金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静脉利尿扩血管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BNP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静脉利尿扩血管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和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5月无肺心病证据的AECOPD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个研究组,在给予抗感染、化痰、平喘等相同治疗的基础上,A组62例使用小剂量利尿剂治疗和B组46例采用利尿剂加血管扩张剂治疗.另选择50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对照(C组).AECOPD患者(A、B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和第6天检测血浆BNP浓度,给药前后测定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并与COPD稳定期(C组)患者血浆BNP浓度、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A、B组AECOPD患者血浆BN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高于对照C组(P-<0.05).治疗后AECOPD患者血浆BNP水平均有降低,但B组下降更显著,B组血浆BNP水平明显低于同期A组(P<0.05).治疗前A、B组患者SGRQ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高于对照C组(P<0.05).治疗后,AECOPD患者SGRQ评分均有下降,且B组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AECOPD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采用静脉利尿血管扩张联合治疗可同时降低血浆BNP水平和SGRQ评分,有利于患者健康状况的改善,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琳;吴友茹;徐维国;文富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超声影像应变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源于组织多普勒超声及斑点追踪的应变成像技术是评估心肌功能的一项重要技术,可以迅速、简便、无创、重复性定量分析室壁运动,评价局部心肌功能、血供情况、心肌活力,对节段性心肌缺血的识别、心脏功能的检测及心脏同步性运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能发现早期心脏病变,评估心脏手术预后等.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超声应变成像的成像原理、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及局限性做一综述.

    作者:向丹;薛鸿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HBV-DNA对乙肝治疗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使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中HBV-DNA对治疗乙肝的临床意义.方法 筛选146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先采用ELISA检测HBVM作为参照,再分别采用FQ-PCR和nPCR检测参与研究的HBV病人HBV-DNA,并判断HBV的复制和活动情况.另外选择49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PCR模板1和PCR模板4中的HBV-DNA阳性率都很高,PCR模板1中ELISA检测的阳性率与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HBV-DNA的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PCR模板2中ELISA检测阳性率与nPCR和FQ-PCR检测HBV基因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nPCR法和FQ-PCR法的结果对比可见,nPCR的阳性率显著高于FQ-PCR,具有明显差异(P<0.05).nPCR的阳性率要比ELISA的阳性率高很多,具有明显差异(P<0.05).ELISA阳性率比对照组高很多,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nPCR检测技术诊断HBV疾病的检出率高、特异性强,对HBV疾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建;封伟;张健;刘殿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301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胸腔镜下表现与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不明原因胸腔积波在内科胸腔镜下的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301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行内科胸腔镜检查的镜下表现、病理特征、临床特征,并评价手术安全性.结果 病理表现为恶性肺癌103例其中腺癌82例,鳞癌10例,腺鳞癌3例,小细胞癌3例,恶性间皮细胞瘤2例,印戒细胞癌转移1例,T细胞来源恶性肿瘤1例,浆细胞瘤1例;结核156例;真菌1例;非干酪样肉芽肿(结合临床考虑结缔组织疾病)4例;纤维素性炎症9例;未确诊28例,其中恶性肿瘤未能分型18例;非特异性慢性炎症10例.确诊率90.7%.恶性肿瘤镜下主要表现为血性胸水及肿块、菜花样结节、葡萄串样结节或弥漫小结节部分融合成块,质硬,触之易出血;结核主要为淡黄色胸水,胸膜粘连,胸膜充血,弥漫粟粒样结节,或部分融合成片,质地较软.发生术后疼痛需镇痛治疗89例,胸膜反应2例,复张性肺水肿3例.结论 不同病理类型病变在胸腔镜下表现有差异,内科胸腔镜检查在胸膜疾病诊断中具有确诊率高、安全及创伤小的优点.

    作者:蒋莉;董琼;贾军;王波;贾晓兰;姚丽;范昌碧;杨丽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耐药结核病的现状与治疗策略

    结核病是全世界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大、抗结核药物使用不规范,耐药结核所占比例逐年增加.面对耐药结核患者充满了挑战,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往往症状较轻,主要依靠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试验诊断,给临床诊断带来很大难度.由于抗结核药物选择有限,而且需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联合化疗,疗程较长,病人依从性较差,一旦出现广泛耐药结核病,临床治疗就显得束手无策.本文就近年来耐药结核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周夏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 比较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16年2月前发表的有关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两名研究者独立、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根据Cochrane协助网RCT评价手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终纳入6篇RCT,共372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改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等指标上,二者无统计学差异,加权均数差(WMD)值分别-o.05U/L(95% CI:-0.40,0.31,P=0.97)、0.29(95% CI:-2.46,3.04,P=0.84)、-0.04(95% CI:-0.22,0.14,P=0.68)、0.28(95% CI:-0.23,0.80,P=0.28)、-0.04(95% CI:-0.42~0.34,P=0.84);二者临床总有效率(RR=1.74,95% CI:1.83~3.64,P=0.14)无统计学差异;但二甲双胍可显著降低患者体重指数(BMI),加权均数差(WMD)值为3.08(95% CI:0.94,5.21,P=0.005).结论 本研究发现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在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ALT、AST、TC、TG、HOMA-IR及临床总有效率方面,二者疗效相似;但在降低BMI方面,二甲双胍优于吡格列酮.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伴肥胖者,更推荐使用二甲双胍.

    作者:李月;李锐;何平;田文广;袁喆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研究进展

    目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疾病.支气管扩张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同时存在于同一患者,即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Bronchiectasis-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verlap syndrome,BCOS).该综合征是目前国内外被忽略的一个研究领域,其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治疗等尚不清楚,亟待进一步研究和讨论.本文就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目前的研究进展作一述评.

    作者:文富强;曾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环孢菌素-A对男性结核性胸膜炎免疫调节的体外实验分析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探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环孢菌素-A对男性结核性胸膜炎免疫调节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确诊结核性胸膜炎的男性患者为受试对象,于治疗前经无菌术采集胸腔积液,以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及贴壁培养法分离其中细胞;细胞提纯后经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验细胞类型,调细胞浓度为l×106/ml.将每例患者采集的胸腔积液样本等分为3份,分别设立为空白对照组(未予以药物干预)、多抗甲素组(孔内依次加入浓度为0.1μg/ml、10.0μg/ml、50.0μg/ml的多抗甲素)和实验组(孔内依次加入浓度为10.0μg/ml、30.0μg/ml、50.0μg/ml的环孢菌素-A);十二孔培养板内培养液均为2ml,三组均分别设立3个复孔对应3个不同时间点(oh、24h和72h).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上清液及培养液中r干扰素(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浓度差异.结果 免疫化学ABC法鉴定结果显示,30例受试者胸腔积液中分离所得的细胞多数着色,且表现为棕色,有CD4+抗原决定簇,确定为CD4+T淋巴细胞.24h和72h时,三组样本IFN-γ、IL-12水平均较0h显著降低(P<0.05),但72h检测结果高于24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多抗甲素组24h和72h时,不同浓度药物处理后IFN-γ、IL-12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和72h时,三组样本TGF-β、IL-4水平均较0h显著降低(P<0.05),且72h检测结果明显低于24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多抗甲素组24h和72h时,不同浓度药物处理后TGF-β、IL-4水平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孢菌素-A对男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有一定免疫调节作用,有利于病情转归,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傅玉琼;周伟;李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微信平台在提高妇科患者疾病认知及康复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信平台在提高妇科患者疾病认知及康复质量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妇科接受治疗的患者148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妇科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妇科患者的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状况、焦虑抑郁状态、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后,妇科患者能够更好地掌握自身疾病相关知识,显著改善了妇科患者康复过程中的焦虑抑郁状况、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两组间差异具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后,妇科患者能够更好地掌握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显著改善了妇科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抑郁状况、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何琳;李卡;李怡魏;周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医护一体化在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简称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将100例肝衰竭采用人工肝治疗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服务模式.实施12个月(2015年2月~2016年2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人工肝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所降低(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可以降低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甜爽;陈珍;李自琼;周永碧;黄文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重塑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以不完全可逆且进行性加重的气流受限为特征.气流受限与结构上病变分不开,气道重塑是气道壁及肺实质的慢性炎症和结构破坏.支气管壁中成分的变化,引起气道腔变狭窄扭曲,肺气肿形成,导致的结果则是气流阻力增加、进行性加重的小气道气流受限,慢性的气流阻塞.本文就COPD气道重塑机制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庞才双;曾妮;申永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一日门诊延续护理对妊娠高血压妇女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一日门诊延续护理对妊娠高血压妇女的临床效果价值.方法 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在孕妇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80例,按完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行一日门诊延续护理,对照组患者行一日门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孕期血压、眩晕程度、监测情况、分娩方式、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眩晕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控制水平和CL-90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孕妇阴道分娩数多于对照组,孕妇剖宫产仅11例,少于对照组25例(P<0.05);研究组孕妇早产和出血分别为2例和2例,显著少于对照组的6例和8例(P<0.05);研究组孕妇胎盘早剥和胎儿窘迫分别为4例和5例低于对照组的11例和10例(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9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例(P<0.05).结论 一日门诊延续护理模式可以帮助孕妇有效控制血压,减少不良妊娠结局事件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会;钟燕;陈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甲基泼尼松龙与吸入性布地奈德混悬液对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甲基泼尼松龙与吸入性布地奈德混悬液对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3~2015年于我院就诊的60岁以上的老年COPD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除采用常规综合处理外,对照组吸入甲基泼尼松龙,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吸入性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治疗.治疗7d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MIP、MEP)、血气指标(PaO2、PCO2)、血清降钙素原、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8%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及血气指标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PCT及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且该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明显升高(P<0.05).结论 吸入性布地奈德混悬液能够显著改善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功能,缓解患者病情,且在副作用较低的情况下,调节患者PCT、CRP水平,有效改善预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文艳梅;徐治波;苟冶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Denis不同分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Denis不同分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按照Denis不同分型分为A、B、C、D组.所有患者均采取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术前术后行胸腰椎X片检查.于术前、术后1d、术后3个月评价患者的腰椎功能,于术前和术后1天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另对末次随访时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评价手术疗效,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四组患者术后12个月内,胸腰部功能快速恢复;12个月以后,胸腰部功能基本保持稳定.组间比较,A组术后12个月评分明显高于B、C、D三组(P<0.05),B、C、D三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四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显著下降.组间比较,A组术后1d评分明显高于B、C、D三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C、D三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A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低于B、C、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胸腰压缩性骨折B、C、D三种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临床应考虑根据骨折各亚型选择合适的术式.

    作者:吴伟;曾文;汪琳休;钟喜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腺苷蛋氨酸治疗重型肝炎对血清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采用腺苷蛋氨酸治疗重型肝炎对改善血清学指标和减少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传染科治疗的120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腺苷蛋氨酸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TBil、ALT、AST、DBIL、ALP、PT)、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学指标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学指标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8.33%低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腺苷蛋氨酸治疗重型肝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使患者的血清学指标下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梁建英;李林;李双良;于晓燕;任崇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口腔幽门螺杆菌基因定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评价

    目的 建立一种通过口腔唾液的特异、灵敏测定幽门螺杆菌核酸DNA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对其进行临床比对评价,为快速、准确、无创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新方法.方法 以高度保守的幽门螺杆菌16s rRNA序列为靶序列设计引物,经Blast软件对相似序列比对后,筛选出一对优并与常见胃肠道细菌无交叉反应的引物;用荧光定量PCR扩增,对引物的退火温度及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确立反应条件;用已知菌落数(CFU/ml)的幽门螺杆菌菌悬液与唾液混合,梯度稀释扩增测试后进行灵敏度分析,建立幽门螺杆菌菌落数(CFU/ml)和荧光定量PCR循环数(Ct)关系的标准曲线;用乳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奈瑟氏菌、小齿类杆菌和唾液链球菌的基因进行特异性分析;利用此方法对150例来自临床胃镜中心的已完成尿素酶(URT)测定,并自愿参加研究者的口腔唾液标本进行收集检测,结果与同一病人的14C呼气实验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计算阳性率、阴性率和符合率.结果 本检测方法的引物退火温度是62℃,反应体系10μl;对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敏感度为102 CFU/ml;本检查与乳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奈瑟氏菌、小齿类杆菌和唾液链球菌无交叉反应;本方法与14C呼气实验检测结果比较灵敏度74.12%,特异度86.15%,符合率79.33%,Kappa值为0.59.结论 建立了口腔唾液幽门螺杆菌基因检测的分子诊断方法;该方法的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为临床检测口腔幽门螺杆菌提供了一个无创、方便的新方法.

    作者:别明江;严谨;王保宁;谢艳;祝捷;王馨田;王红仁;李明远;杨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