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病原菌特点

刘乐万;陈祥爽;范荣会;谭越

关键词:神经外科, 医院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患者临床感染病原菌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89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历资料.结果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189例医院感染分离出病原菌19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18株,革兰阳性菌64株,真菌15株.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耐药率较低,而铜绿假单胞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菌均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主要感染部位是呼吸系统.住院患者呼吸系统的有效护理可以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病原菌多为具有多重耐药性病菌.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方法探讨

    目的 比较7.5%高渗盐溶液和20%甘露醇溶液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预后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13例按接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予7.5%氯化钠溶液(4ml/kg)和20%甘露醇溶液(4ml/kg)静脉快速滴注,然后分别统计两组伤者中抢救无效的死亡例数以及存活伤者中出现肾功能异常的例数.结果 两组间救治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实验组出现肾功能异常的概率更低(P<0.05).结论 7.5%高渗氯化钠溶液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效果与20%甘露醇溶液相似,在死亡率方面没有差别,但在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方面优于后者.

    作者:吴征臻;谭光林;弋君伟;李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复杂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杂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将186例复杂性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3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胆囊次全切除术,对照组给予腹腔镜下逆行胆囊切除术.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腹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83.6±17.8)min]短于对照组[(115.2±19.7)min],术中出血量[(91.4±21.5)ml]也少于对照组[(112.0±38.6)m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中转开腹率(3.2%)、腹腔引流量[(116.5±32.1)ml]、住院时间[(6.1±1.1)d]、并发症发生率(7.5%),与对照组的中转开腹率(2.1%)、腹腔引流量[(110.3±30.5)ml]、住院时间[(6.7±1.2)d]、并发症发生率(8.6%)相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结石的手术效果与腹腔镜下逆行胆囊切除术相仿,但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春梅;刘东涛;李兵;赵昕波;徐建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NIX-1与BAP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将骨代谢指标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Ⅰ)、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与传统使用的经典检测方法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比较,分析对不同病期的RA患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RA早期诊断、确诊、判断发展及疗效评定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健康对照组50例,RA缓解组50例,RA活动组50例.均分离血清,测定血中CCP、RF、CRP、ESR、NTX-Ⅰ、BAP.结果 RA活动组与对照组、缓解组比较,CCP、RF、ESR、CRP、NIX-Ⅰ、B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缓解组与RA对照组比较,CCP、RF、NIX-Ⅰ水平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SR、CRP、BAP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X-Ⅰ在RA患者的诊断以及预测病情进展、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与CCPRF联合运用于RA的诊断中,可明显提高诊断率.

    作者:贺军涛;尹佳锋;吴晓康;张彦平;卢洁;何娜;肖尧;熊咏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平肝通络汤治疗肝阳夹瘀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王珂老中医平肝通络汤经验方治疗肝阳夹瘀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王珂老中医的经验方(平肝通络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其他医师自开药方治疗,14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3.3%,治疗组眩晕发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王珂老中医经验方平肝通络汤治疗肝阳夹瘀型眩晕临床疗效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窦金娟;孙美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对C6胶质瘤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对C6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C6胶质瘤细胞,MTT法检测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对C6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对C6胶质瘤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法显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对C6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抑制具有剂量依赖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随着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浓度增加,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结论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能通过促进凋亡基因caspase-3蛋白表达的上调,从而抑制C6胶质瘤细胞增殖.

    作者:尹绍成;石文建;赵喜庆;汪洪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地震挤压伤中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地震挤压伤患者中基于肌酐诊断急性肾损伤(AKI)的流行病学特征及AKI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RIFLE标准对汶川地震后1周内收入华西医院治疗、确诊为挤压伤的患者进行AKI的诊断与分级,比较其临床指标;并探讨AKI与死亡、透析及其复合临床结局的关联性.结果 共纳入101例挤压伤患者,其中发生AKI43例(AKI组),AKI发生率为42.6%,AKI组复合不良临床结局发生率83.7%(死亡率27.9%,透析率74.4%);非AKI组58例(57.4%),复合不良临床结局发生率为24.1%(死亡率19.0%,透析率6.9%).AKI组患者受压时间长,肌酸激酶水平高,且多部位受伤、内科性合并症、截肢术、感染和高钾血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AKI组(P<0.05).AKI分期对复合结局预测的受试者曲线下面积达0.81,且为其独立相关因素.但AKI组与非AKI组间住院期间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挤压伤员中AKI发生率高;AKI是不良复合临床结局的独立相关因素.及时发现AKI并开展多学科协作对诊治意义重大.

    作者:曾筱茜;王婷立;付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尤瑞克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CRP与尿酸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尤瑞克林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I)的治疗疗效及其对血清CRP、尿酸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老年ACI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ACI对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及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尿酸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为(6.86±4.56)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和尿酸水平分别为(10.78±5.34)mg/L和(150.34±85.87)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24±6.48) mg/L和(279.34±110.45)m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稠度及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4.01±0.31)mPa·s及(51.68±10.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2±0.32)mPa·s及(60.23±11.0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尤瑞克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海清;张平;李晶;李燕;岳学静;秦晓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安理申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安理申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脑梗死后VD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脑梗死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n=34)采用安理申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对照组(n=32)单用安理申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3%(x2=10.38,P<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和ALD评分分别为(24.83±2.57)分和(64.68±2.05)分,均较治疗前的(15.87±2.33)分和(35.33±2.50)分及对照组的(20.55±2.38)分和(44.02±2.21)分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9.33,9.67,7.25,7.83,均P<0.05).结论 安理申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姜源;徐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气管导管外给药管在全麻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气管导管外给药管”(专利号:201320589265.0)在全麻神经外科手术中预防气管插管和气管拔管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5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气管导管外给药管组(L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经口明视气管插管.插管前,在L组气管导管上装上气管导管外给药管,C组气管导管表面涂上无菌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插管后2min、拔管前1分钟、拔管后5min的血压、心率变化及呛咳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诱导前的血压、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L组患者气管插管后2min、拔管前1min及拔管后5min的血压、心率变化及呛咳的发生率均低于C组(均P<0.05).结论 气管导管外给药管用于神经外科手术,可减轻患者插管后及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减少呛咳的发生.

    作者:王兵;曹德钧;邓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ICH评分量表对估计高血压性脑出血30天死亡率的研究

    目的 判断脑出血评分量表能否准确估计我国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0天的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304例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肿量大小、血肿位置、脑室是否出血、GCS、是否手术以及发病后30天的死亡率情况.结果 ICH评分为0、1、2、3、4、5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0天的死亡率分别为0(0.0%)、8.9%、23.5%、52%、72%和100%.ICH评分与30天死亡率呈正相关(P<0.05).对于幕上血肿≥30ml、幕下血肿≥10ml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可以明显降低30天的死亡率(P<0.05).结论 ICH可以准确估计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0天的死亡率,且简单易行,应在我国推广应用.对于幕上血肿≥30ml、幕下血肿≥10ml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作者:周长清;刘浩;徐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对门诊焦虑和抑郁情绪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门诊焦虑和抑郁情绪患者的影响,为预防门诊焦虑和抑郁患者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神经、消化、心内和妇科4个科室门诊就诊并存在不同程度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患者350例,按简单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门诊患者中开展优质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提高护患信任度,对患者治疗及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洁;季一飞;林英;罗素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脑梗死两周内出血转化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出血转化(HT)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941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和2周内影像学资料,将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定性分类,并行单因素x2检验,将有阳性意义的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分析,以筛选出与HT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941例病人中,HT共45例(4.78%).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70岁、冠心病、房颤、非腔隙脑梗死、高尿酸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血症等两组间存在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房颤、非腔隙性脑梗死与脑梗死后HT呈正相关,而高-LDL血症与HT呈负相关,证实房颤、非腔隙性脑梗死可以增加脑梗死后HT发生的机会,而高-LDL血症对HT具有保护作用.结论 非腔隙性脑梗死、伴房颤者梗死后HT风险极大,而高-LDL血症可以减少HT的发生.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脑梗死HT高危的病人予以及时识别,并常规复查头颅CT或MRI,而在急性期或二级预防中没有必要过分降低LDL水平.

    作者:张幼林;郑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GFR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3年8月收治的261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ckroff-Gault公式测算eGFR(GFR估测值),根据eGFR水平分为4组:即A组64例(eGFR>90ml/min·1.72m2)、B组78例(eGFR 60~90ml/min·1.72m2)、C组67例eGFR 41~59ml/min·1.72m2)和D组52例eGFR≤40ml/min·1.72m2),测定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体重指数等,24小时动态监测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比较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GFR的关系.结果 随着eGFR水平下降,病程逐渐延长,收缩压与脉压显著升高,舒张压显著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证实,eGFR水平与病程、收缩压、收缩压晨峰呈显著负相关(P<0.05),舒张压下降率及舒张压波动幅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为收缩压、收缩压晨峰、收缩压下降率、脉压及脉压下降能够显著影响eGFR水平(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昼夜节律与GFR关系密切,值得临床深入探讨.

    作者:宋涛;陈悦;霍阳;初巍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治疗组40例和常规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予早期康复和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实施心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 AMD)、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MESSS)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进行评定,并进行康复依从性评定.结果 两组治疗后HAMD、MESSS、ADL评分及康复依从性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MESSS、ADL评分及康复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结论 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早期康复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东清;曾伟杰;熊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牙周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性系统评价

    目的 探讨牙周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之间的病因学联系.方法 电子检索Medline(OVID,1950~2013年9月)、Cochrane图书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库(CENTRAL,2013年第9期)、荷兰医学文摘(EMBASE,1984年~2010年9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3年9月)、CNKI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同时手检相应的中文口腔期刊,收集有关牙周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相关性的相关文献.两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5.0.23对数据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6篇文献(5篇英文,1篇中文),纳入研究对象3156名,其中病例组285名.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OR值为4.64,95%可信区间为3.18~6.78,且总体效应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Z=7.95,P<0.00001),说明牙周炎与RA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牙周炎和RA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性.

    作者:杜胜男;吕宗凯;杨映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在创伤骨科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观察2010年6月~2012年6月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创伤骨科接受VSD术治疗的60例软组织损伤患者(A组)的治疗效果,并与接受常规治疗的36例患者(B组)进行对比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创面感染与否等因素对VSD术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VSD技术组与常规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91.7%和8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表明,创面感染、合并组织外露、引流方式等与VSD技术治疗效果有相关性(P<0.05).结论 VSD术具有感染率低、肉芽组织生长快、愈合时间短的特点.创面感染与否、是否合并组织外露和引流方式是影响VSD技术治疗效果的相对独立因素.

    作者:黄兰珍;王兆杰;李晴;张菊芳;侯莉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全前脑畸形诊断与鉴别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全前脑(HPE)畸形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GE-E6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对21518例胎儿进行系统超声畸形筛查,对筛出的HPE畸形胎儿重点观察其颅内结构、颜面部状况以及合并的其他部位畸形情况,并对声像图特征及引产后尸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出8例HPE胎儿(其中包括无叶型5例,半叶型2例,叶状型1例),引产后均经尸检证实,HPE的发生率约为3.7/10000,产前超声检查诊断HPE的准确率为100%.无叶及半叶型HPE颅脑异常的声像图表现为:单一脑室、丘脑全部或部分融合、大脑镰及胼胝体等中线结构缺如;叶状HPE表现为:侧脑室前角融合、透明隔腔及胼胝体缺失;8例胎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颜面部畸形,3例伴有其它部位畸形.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HPE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该病特有的颅脑声像图特征及大多伴有颜面部畸形的特点有助于诊断及鉴别,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敏;刘红梅;刘小渝;雷蜀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排斥导向分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排斥导向分子(RGMs)家族包括三种蛋白,即RGMa、RGMb和RGMC,通过其受体neogenin,在发育及成年神经系统中显示了多种生物学活性.近年来,RGMa被证实参与了细胞增殖和分化、细胞粘附和迁移、神经褶皱形成、轴突导向、生长锥塌陷和轴突生长/再生等神经系统发育早期事件,同时RGMa还在多发性硬化症和老年性痴呆(AD)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本文就RGMa在神经系统中的研究进展作一述评.

    作者:王恬竹;秦新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颅脑损伤者智力及记忆障碍法医学鉴定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交通事故所致颅脑损伤者的智力和记忆障碍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近年受理的325例颅脑损伤者所做韦氏智力测验(IQ)及韦氏记忆测验(MQ)等级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①325例脑外伤案例的智力测验评定等级:迟钝31例,边缘智能状态98例,轻度智能减退159例,中度智能减退30例,重度智能减退5例,极重度智能减退2例.智力障碍与脑损伤程度及范围有一定相关性.②325例伤者中MQ<70分有295例(90.77%),以短时记忆降低为明显(F=93.98,P<0.01).轻型脑损伤者多数智力水平虽在边缘智能状态以上,但仍普遍(78.30%)有记忆减退,伤后记忆减退人数多于智力减退人数,智力损伤与记忆损伤不平衡.③测验时机不同,部分测验结果不同,重复鉴定时心理测验影响因素增加.④心理测验综合评定结果与专家组鉴定结论比较,无显著差异(x2=1.73,P>0.05),符合率为79.98%.结论 韦氏智力测验(IQ)及记忆测验(MQ)等级受多种因素影响,评定时应进行综合评定.

    作者:彭良全;李生彦;朱晓东;李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老年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老年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老年进展性脑卒中患者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并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在治疗7天和14天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常规疗法在老年进展性脑卒中治疗中,可有效阻止进展性脑率中病情进展,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吕先光;杨远斌;吴伯祥;朱茜;李进兵;毕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