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恬竹;秦新月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川东北地区人群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S)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以70岁以下的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C677T的基因型,在3个遗传模式下分析C677T多态性与IS的相关性.结果 180例患者和173例对照纳入分析,发现TT基因型(OR:1.965,95%CI:1.100~3.511,P=0.022)和T等位基因(OR:1.364,95%CI:1.009~1.845,P=0.044)增加了IS的发病风险.结论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四川东北人群IS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柳华;邱亚;刘伟;杜鑫;熊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情感障碍的相关因素并进行针对性的临床处理研究.方法 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发生的58例脑出血患者情感障碍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性格、经济状况、家庭关系、Barthel指数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6项因素,并对临床处理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脑出血患者情感障碍发生与患者的性别、性格、Barthel指数及神经功能缺损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经济状况和家庭关系无关(P>0.05).②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性别、性格、Barthel指数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是脑出血患者情感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③治疗后患者的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性别、性格、Barthel指数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可作为脑出血患者发生情感障碍的相关因素,对其进行一定的临床处理后,可明显减轻脑出血患者的情感障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琦;凌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地震挤压伤患者中基于肌酐诊断急性肾损伤(AKI)的流行病学特征及AKI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RIFLE标准对汶川地震后1周内收入华西医院治疗、确诊为挤压伤的患者进行AKI的诊断与分级,比较其临床指标;并探讨AKI与死亡、透析及其复合临床结局的关联性.结果 共纳入101例挤压伤患者,其中发生AKI43例(AKI组),AKI发生率为42.6%,AKI组复合不良临床结局发生率83.7%(死亡率27.9%,透析率74.4%);非AKI组58例(57.4%),复合不良临床结局发生率为24.1%(死亡率19.0%,透析率6.9%).AKI组患者受压时间长,肌酸激酶水平高,且多部位受伤、内科性合并症、截肢术、感染和高钾血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AKI组(P<0.05).AKI分期对复合结局预测的受试者曲线下面积达0.81,且为其独立相关因素.但AKI组与非AKI组间住院期间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挤压伤员中AKI发生率高;AKI是不良复合临床结局的独立相关因素.及时发现AKI并开展多学科协作对诊治意义重大.
作者:曾筱茜;王婷立;付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交通事故所致颅脑损伤者的智力和记忆障碍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近年受理的325例颅脑损伤者所做韦氏智力测验(IQ)及韦氏记忆测验(MQ)等级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①325例脑外伤案例的智力测验评定等级:迟钝31例,边缘智能状态98例,轻度智能减退159例,中度智能减退30例,重度智能减退5例,极重度智能减退2例.智力障碍与脑损伤程度及范围有一定相关性.②325例伤者中MQ<70分有295例(90.77%),以短时记忆降低为明显(F=93.98,P<0.01).轻型脑损伤者多数智力水平虽在边缘智能状态以上,但仍普遍(78.30%)有记忆减退,伤后记忆减退人数多于智力减退人数,智力损伤与记忆损伤不平衡.③测验时机不同,部分测验结果不同,重复鉴定时心理测验影响因素增加.④心理测验综合评定结果与专家组鉴定结论比较,无显著差异(x2=1.73,P>0.05),符合率为79.98%.结论 韦氏智力测验(IQ)及记忆测验(MQ)等级受多种因素影响,评定时应进行综合评定.
作者:彭良全;李生彦;朱晓东;李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患者临床感染病原菌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89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历资料.结果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189例医院感染分离出病原菌19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18株,革兰阳性菌64株,真菌15株.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耐药率较低,而铜绿假单胞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菌均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主要感染部位是呼吸系统.住院患者呼吸系统的有效护理可以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病原菌多为具有多重耐药性病菌.
作者:刘乐万;陈祥爽;范荣会;谭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动脉内溶栓治疗时间及梗塞部位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动脉内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98例,对比不同开始溶栓时间、不同梗塞部位、不同入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同时对比不同开始溶栓时间、不同梗塞部位患者动脉内溶栓治疗3个月后的预后情况.结果 开始溶栓时间≤6小时患者和开始溶栓时间>6小时患者的再通成功率对比,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循环栓塞的再通成功率为65.71%,后循环栓塞的再通成功率为50.00%,前循环栓塞的再通成功率显著高于后循环栓塞(P<0.05);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0分患者和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0分患者的再通成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溶栓时间≤6小时患者和开始溶栓时间>6小时患者预后好比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循环栓塞患者预后好的比例为77.86%,后循环栓塞患者预后好的比例为63.79%,前循环栓塞患者预后好的比例显著高于后循环栓塞的患者(P<0.05).结论 急性脑梗塞不能单纯以6小时时间窗作为是否实施动脉内溶栓治疗的依据,临床上应根据患者梗塞的部位、病情等因素,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玲;刘琦;李红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小儿疝修补术术前用药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择期行小儿疝修补手术的患儿7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氯胺酮6 mg/kg口服)与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组(KD组,氯胺酮6 mg/kg口服+右美托咪定2μtg/kg滴鼻)各35例.记录滴鼻前(T0)及用药后10 min(T10)、20 min(T20)、30min(T30)时的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根据镇静评分表(sedation scale,SS)评估用药后10、20、30 min时的镇静状态,记录评分和患儿入睡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用药30 min后根据情绪状态评分表(emotional state scores,ESS)评估患儿与父母分离进入手术室的情绪状态以及对外周静脉穿刺置管的反应.结果 KD组患儿入睡时间比K组患儿短,T30时镇静状态明显优于K组(P<0.05);且KD组患儿与父母分离时情绪状态及静脉穿刺评分明显低于K组(P<0.05);KD组患儿术后恶心、呕吐及精神异常情况也明显少于K组(P<0.05).结论 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可以使患儿安静的与父母分离,是理想的小儿术前用药.
作者:帅建忠;郭浪涛;杨平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沙茯胶囊对小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的药理作用.方法 72只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气喘丸组和沙茯胶囊Ⅰ组(1 g/kg)、沙茯胶囊Ⅱ组(2 g/kg)、沙茯胶囊Ⅲ组(4 g/kg),共6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所有动物采用混合烟雾吸入法建立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共7周,然后分别给予气喘丸和沙茯胶囊治疗3周,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咳嗽潜伏期和咳嗽频率变化及动物肺指数变化.结果 模型组小鼠有明显的咳嗽、鼻部潮湿,体毛干枯无光泽、拱背蜷睡、少动、反应迟钝、少食及体重下降等表现,给药组动物情况大为改善;沙茯胶囊高、中剂量组咳嗽潜伏期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1);沙茯胶囊高、中剂量组咳嗽次数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1或P<0.05);沙茯胶囊高、中剂量组肺指数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 沙茯胶囊具有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小鼠一般状况、延长其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降低肺指数等作用.
作者:陈章;耿延东;欧阳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疼痛作为一种多维度的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常伴随各种临床疾病.它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躯体运动性反应和/或内脏植物性反应),常伴随有强烈的情绪色彩.按疼痛持续时间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发生于创伤或手术后,有自限性,当组织损伤恢复后即减轻,若不减轻则发展为慢性疼痛.为深入研究疼痛的发生机制及其治疗,学者们相继建立了诸多动物模型应用于其相关的基础研究中.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疼痛相关疾病的动物模型应用与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老年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老年进展性脑卒中患者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并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在治疗7天和14天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常规疗法在老年进展性脑卒中治疗中,可有效阻止进展性脑率中病情进展,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吕先光;杨远斌;吴伯祥;朱茜;李进兵;毕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复杂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将186例复杂性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3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胆囊次全切除术,对照组给予腹腔镜下逆行胆囊切除术.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腹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83.6±17.8)min]短于对照组[(115.2±19.7)min],术中出血量[(91.4±21.5)ml]也少于对照组[(112.0±38.6)m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中转开腹率(3.2%)、腹腔引流量[(116.5±32.1)ml]、住院时间[(6.1±1.1)d]、并发症发生率(7.5%),与对照组的中转开腹率(2.1%)、腹腔引流量[(110.3±30.5)ml]、住院时间[(6.7±1.2)d]、并发症发生率(8.6%)相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结石的手术效果与腹腔镜下逆行胆囊切除术相仿,但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春梅;刘东涛;李兵;赵昕波;徐建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7.5%高渗盐溶液和20%甘露醇溶液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预后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13例按接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予7.5%氯化钠溶液(4ml/kg)和20%甘露醇溶液(4ml/kg)静脉快速滴注,然后分别统计两组伤者中抢救无效的死亡例数以及存活伤者中出现肾功能异常的例数.结果 两组间救治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实验组出现肾功能异常的概率更低(P<0.05).结论 7.5%高渗氯化钠溶液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效果与20%甘露醇溶液相似,在死亡率方面没有差别,但在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方面优于后者.
作者:吴征臻;谭光林;弋君伟;李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3年8月收治的261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ckroff-Gault公式测算eGFR(GFR估测值),根据eGFR水平分为4组:即A组64例(eGFR>90ml/min·1.72m2)、B组78例(eGFR 60~90ml/min·1.72m2)、C组67例eGFR 41~59ml/min·1.72m2)和D组52例eGFR≤40ml/min·1.72m2),测定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体重指数等,24小时动态监测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比较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GFR的关系.结果 随着eGFR水平下降,病程逐渐延长,收缩压与脉压显著升高,舒张压显著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证实,eGFR水平与病程、收缩压、收缩压晨峰呈显著负相关(P<0.05),舒张压下降率及舒张压波动幅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为收缩压、收缩压晨峰、收缩压下降率、脉压及脉压下降能够显著影响eGFR水平(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昼夜节律与GFR关系密切,值得临床深入探讨.
作者:宋涛;陈悦;霍阳;初巍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脂含量与帕金森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45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病例组,另选择年龄、性别、民族与帕金森病组患者相匹配的健康人50例及脑梗死患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帕金森病组及脑梗死组、正常老年人组的血脂含量,比较组间的差异性.结果 帕金森病组患者血脂(TC、TG、HDL-C、LDL-C、apoA、apoB)显著低于脑梗死组(CI组)及正常老年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PD组低血脂患者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脂不是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低血脂可能与帕金森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作者:杨旭;柳华;马英;刘若伟;周华勇;贺兴;王云峰;杜鑫;龙继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随访评价颈椎动态稳定器非融合颈椎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使用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采用JOA评分及PSI评分对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疗效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根据颈椎x线片观察患者术前、术后DCI植入节段及相邻节段的运动范围.结果 13例病例获6个月随访.术前JOA评分7.8~11分,平均(8.82±0.78)分,术后6个月评分12.3~16分,平均(15.13±0.52)分,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平均PSI为1.6分;术前邻近节段的平均活动范围为(8.38±4.62)°,术后为(7.72±3.62)°,与术前相比,平均减少了(0.66±0.36)°,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疗效评定:优10例,良3例,手术有效率为100%.结论 使用颈椎动态稳定器非融合颈椎,在非融合的情况下提供颈椎动态稳定性,同时未明显改变手术邻近节段的活动度,具有良好的早期临床疗效.
作者:李永宁;刘立岷;宋跃明;刘浩;林宏;李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全前脑(HPE)畸形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GE-E6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对21518例胎儿进行系统超声畸形筛查,对筛出的HPE畸形胎儿重点观察其颅内结构、颜面部状况以及合并的其他部位畸形情况,并对声像图特征及引产后尸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出8例HPE胎儿(其中包括无叶型5例,半叶型2例,叶状型1例),引产后均经尸检证实,HPE的发生率约为3.7/10000,产前超声检查诊断HPE的准确率为100%.无叶及半叶型HPE颅脑异常的声像图表现为:单一脑室、丘脑全部或部分融合、大脑镰及胼胝体等中线结构缺如;叶状HPE表现为:侧脑室前角融合、透明隔腔及胼胝体缺失;8例胎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颜面部畸形,3例伴有其它部位畸形.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HPE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该病特有的颅脑声像图特征及大多伴有颜面部畸形的特点有助于诊断及鉴别,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敏;刘红梅;刘小渝;雷蜀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长沙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筛查老年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可行性及其截断值.方法 选取225例临床诊断为MCI患者及213例认知功能正常患者,采用长沙版MoCA及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其认知功能,对两种量表进行关联性分析并初步探讨长沙版MoCA的截断值.结果 MCI组长沙版MoCA总评分及MMSE总评分[(18.72±2.19)vs(21.52±2.00),P<0.01]均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23.60±1.64)vs(24.22±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长沙版MoCA总评分与MMSE总评分具有相关性(r=0.77,P<0.01);长沙版MoCA诊断老年MCI佳截断值分为22分,此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和94%.结论 长沙版MoCA对老年MCI具有较高的筛查价值,其佳截断值为22分.
作者:袁正洲;李作孝;马勋泰;尹俊雄;杨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曲唑酮联合乌灵胶囊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曲唑酮联合乌灵胶囊治疗,对照组予以艾司唑仑治疗,分别治疗2、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第2周末时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在治疗第4周末时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曲唑酮联合乌灵胶囊治疗失眠症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阮洪梅;叶泽文;刘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40mg,每晚1次,疗程为14天,两组均于治疗前后测定血脂、CRP,并于治疗前、治疗后3、7、14、21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后7、14、21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RP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 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较好,且无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金;秦晓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Ⅱ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血小板GPⅥ的表达与血糖、血脂、Fib、hs-CRP以及Hcy之间的关系,以期明确糖尿病导致脑梗塞形成的机制.方法 将260例脑梗塞患者分为单纯脑梗塞组121例和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组139例,另设健康对照组110例.测定各组血小板膜糖蛋白Ⅵ(GPⅥ)的表达以及血液中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含量.结果 脑梗塞组患者血液中GLU、TC、TG、LDL-C、Fib、hs-CRP、Hcy、GPⅥ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HDL-C检测结果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在脑梗塞患者中,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组血液中TC、TG、LDL-C、GLU、Fib、hs-CRP、Hcy、GPⅥ检测结果比单纯脑梗塞组明显增高,HDL-C检测结果明显减低(均P<0.05),且血小板GPⅥ表达水平与血液中Fib、hs-CRP、Hcy呈正相关;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血小板GPⅥ的表达和血清Hcy的含量明显增高(均P<0.05),血清中Fib和hs-CRP含量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中,除了血糖和血脂的代谢紊乱外,血小板GPⅥ与炎症因子CRP、Hcy和Fib共同参与或介导了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对Ⅱ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月敏;刘志红;宋晓阳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