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光林;王坤;敖小君
目的 探讨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伴阳性症状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精神分裂症伴阳性症状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口服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口服奥氮平联合安慰剂治疗,观察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治疗1周末,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47,P<0.05);第2周末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68,P>0.05);实验组兴奋、激越症状的控制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伴阳性症状患者见效快,疗效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秀萍;杨庆华;张丽梅;周淑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ICU短期(≤3天)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作用.方法 将60例短期(≤3天)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及咪达唑仑组,除镇静药物不同外,其余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具体决定,比较二者的镇静效果.结果 丙泊酚组及咪达唑仑组在镇静深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在起效时间、达到满意镇静深度时间、苏醒时间方面优于咪达唑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在起效时间、达到满意镇静深度时间、苏醒时间等三个方面均优于咪达唑仑,但二者在镇静深度方面没有差异.
作者:邹健金;王家珍;张玲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国产牛肺表面活性剂(珂立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5例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分为对照组38例及治疗组47例,对照组给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组给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珂立苏联合应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5.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小时两组患儿血气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好转(P<0.01),但治疗组患儿改善更明显(P<0.01).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和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肺部急慢性并发症发生率为23.40%(11/47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74%(17/38例,P<0.05).结论 国产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安全有效,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气指标,缓解临床症状和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华君;许红波;刘文彬;王太森;汤雪晴;孙先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皮损内封闭治疗结节性痒疹的疗效.方法 将76例结节性痒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得宝松皮损内封闭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得宝松皮损内封闭治疗.3个月评定两组患者疗效,6个月随访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9.4%,高于对照组的63.1%(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28.9%,低于对照组的55.2% (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皮损内封闭治疗结节性痒疹疗效好,复发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蒋小月;钱佳慧;潘敬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脂溶性维生素(Ⅱ)导致过敏反应的原因,为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彩虹医院发生的1例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所致过敏反应患者的发生原因,并结合已有的类似报道对其机理进行综合探讨.结果 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所致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可能与患者的高敏体质及药品成分中的维生素K1有关.结论 生产厂家和医务人员应对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所致过敏反应给予足够重视,以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张勇;乔逸;封小娜;陆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住院病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和难治性社区获得性肺炎(Refractory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RCAP)非典型病原体(Atypical pathogens,AP)感染的比较,了解成都地区难治性社区获得性非典型肺炎住院儿童的感染状况和特点,为RCAP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MIF)时315例儿童难治性社区获得性非典型肺炎和普通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儿的血清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和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niae,LP)和多种检测方法栓测其它病原微生物,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在163例儿童难治性社区获得性非典型肺炎共检测出典型病原体阳性36例,检出率22.09%,MP、LP、CP阳性率分别为14.11%、4.91%和4.29%.CAP中病原体阳性53例,检出率34.87%,MP、LP、CP阳性率分别为23.68%、6.57%和5.26%.非典型病原体在全年均可发病,感染率秋、冬季高,其中肺炎支原体低于同期CAP的检出率,36例RCAP非典型病原体阳性患儿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者16例(44.44%),非典型病原体和其它2种病原菌混合感染5例(13.88%),非典型病原体间混合感染2例(5.55%).在RCAP非典型病原体检测阳性的患儿有并发症出现17例(47.22%),CAP的10例(18.86%%).两组在发热率、发热和咳嗽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日和联合抗感染治疗率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儿童难治性社区获得性非典型肺炎的住院患儿非典型病原体是主要病原体,肺炎支原体感染有较低的检出率,低于普通社区获得性肺炎;RCAP中混合感染、并发症是导致RCAP的原因之一.
作者:杨涛毅;彭珉娟;李磊;万朝敏;郭丽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3种药物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高血压急症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硝酸甘油、尼卡地平和乌拉地尔静脉滴注治疗,观察并比较各组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尼卡地平组和乌拉地尔组降压效果优于硝酸甘油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乌拉地尔组低于另2组(P<0.05).结论 乌拉地尔对高血压急症的疗效显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大岗;熊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4例异位妊娠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7例,治疗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术中出血量治疗组为(29.47±7.69)ml,对照组(55.10±12.57)ml;手术时间:治疗组为(49.97±4.77)min,对照组(70.01±3.45)min;住院时间:治疗组为(3.34±0.41)d,对照组(7.01±3.45)d;肛门排气时间:治疗组为(11.06±2.48)h,对照组为(29.6±10.13)h,两组4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l).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88%和7.5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与开腹手术比较,可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加快康复,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汪敏;王磬芸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温江地区恶性肿瘤发病情况,为恶性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7年温江地区恶性肿瘤登记处收集的恶性肿瘤发病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统计主要恶性肿瘤的发病数、发病率、顺位等指标.结果 2007年温江地区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104.9/10万,35岁后恶性肿瘤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男性发病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和肛门恶性肿瘤,女性发病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肺癌、食管癌、结直肠和肛门恶性肿瘤、乳腺癌、肝癌.结论 温江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低于全国水平,男性、中老年人是发病高危人群.肺癌和食管癌、肝癌、胃癌为主的消化道肿瘤是主要的恶性肿瘤,应进行重点防治.
作者:王国平;曾守群;陈玉香;李永贵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复发行射频消融治疗(RFA)与再次手术切除之间疗效差别.方法 对确诊为原发性肝癌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有肝内复发而无肝外转移的患者168例,行RFA治疗者99例,行再手术治疗者69例,不包括肝功能为Child C级的患者.RFA组中肿瘤大直径为4.5cm,平均2.1cm;再手术组中肿瘤大直径为5.5cm,平均3.5cm.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RFA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而再手术组中1例死于术后肝功能衰竭.RFA组和再手术组的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3.7%(73/99例)、61.6%(61/99例)、53.6%(22/41例)和68.2%(47/69例)、56.5%(39/69例)、45.4%(10/22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FA组与再手术组相比,预后及疗效相近,但射频治疗适应证更宽,术后出现肝功能衰竭的几率更低,术后肝功能损害恢复更快.
作者:张辉;徐新保;何晓军;刘承利;赵明月;李文兵;张洪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将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在一般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观察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同时加用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5%)高于对照组(5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提高疗效,无明显并发症,具有重要使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军;张露;王春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前后血液中CRP、PCT和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 100例重度AECOPD患者(D级)随机平均分为热毒宁+常规治疗组(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分别测定0天和3天时患者动脉血气指标(pH、PO2和PCO2),FEV1占预计值%,血浆CRP、PCT和TNF-α水平.结果 经3天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pH、PO2和PCO2),FEV1占预计值%,血浆CRP、PCT和TNF-α水平均明显改善;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较,干预组动脉血气指标(pH、PO2和PCO2)和FEV1占预计值%未见明显差异(均P>0.05),但血浆CRP、PCT和TNF-α水平下降更明显(均P<0.05).同时该实验过程中干预组患者未出现与热毒宁注射液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热毒宁可以有效减少重度AECOPD(D级)患者血浆CRP、PCT和TNF-α水平,为热毒宁应用于COPD的临床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聂红玉;肖亮;徐东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标本进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80例重型颅脑伤患者检测出96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78株(81.3%),其中鲍曼不动杆菌21株(21.9%),铜绿假单胞菌15株(15.6%),肺炎克雷伯菌15株(15.6%),大肠埃希菌9株(9.4%),嗜麦芽窄食单胞菌7株(7.3%),阴沟肠杆菌6株(6.3%).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阴沟肠杆菌仅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80%)较高,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可作为首选.结论 医院感染具有多重感染多重耐药的特点,故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建立严格的保护性隔离措施.
作者:苏云;张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剖宫产术后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行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al plane,TAP)镇痛中的疗效.方法 实施单次腰麻下剖宫产单胎足月孕初产妇60例,计算机排序随机分为A组(0.5%罗哌卡因3 mg/kg)、B组(0.5%罗哌卡因1.5mg/kg)和C组(对照组)各20例.在手术结束后实施超声引导下TAP.观察48小时内各随访时点的疼痛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和产妇满意度评分.48小时内辅助镇痛药使用频率.结果 产妇在术后6及12小时时点NRS运动时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余时点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NRS静息时评分各时点组间比较皆无差异(P>0.05).各组产妇满意度评分无差异(P>0.05).72小时内辅助镇痛药使用率各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单次0.5%罗哌卡因3 mg/kg剂量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以产生良好的12小时左右的产科术后镇痛,但更长时间的持续镇痛需要改进操作方法.
作者:郑珈琳;罗世忠;钟庆;郭昌立;张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根Ⅱ式合并小弯次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例早期胃癌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根Ⅱ式合并小弯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开腹出血量、手术时间、腹腔引流量、心肺并发症、切缘残留、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短期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开腹出血量、手术时间、腹腔引流量、心肺并发症率、切缘残留率、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根据生存质量评价标准,对照组术后短期生存质量得分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胃癌根Ⅱ式合并小弯次全切除术疗效显著,患者短期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则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检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患者胰腺A、B细胞及几种糖代谢指标的变化特点,探讨胰腺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糖代谢异常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2005年3月~2006年3月期间住我院且行脾切除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与外伤性脾破裂病人,挑选术中切除脾脏时于脾门处连带有少许胰腺组织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终收集到15例病例.其中肝硬化门脉高压症11例作为病例组,外伤性脾破裂4例作为对照组.1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根据术中门静脉压力检测结果及肝功能Child分级依次分为门静脉压低、中、高和肝功能Child A、B、C3组.对15例病人术前采集空腹血样,保存后统一检测空腹血糖(FPG)、C肽(FCP)与胰高血糖素(Glc);并通过胰腺形态学变化,分析胰腺组织变化与门脉压力、糖代谢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胰岛A、B细胞数量于门脉压低组(32.5±3.5,82.5±10.6)与中组(29.0±6.0,81.6±5.7)较对照组(29.8±5.0,84.8±5.3)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门脉压高组(21.8±3.5,74.5±5.2)则明显低于对照组[(29.8±5.0,84.8±5.3),P<0.05].空腹血糖(FPG):肝功能A级(4.85±0.86)、B级(4.10±0.30)与对照组(4.60±0.74)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肝功能C级(6.98±1.30)则明显高于肝功能A、B级与对照组(P<0.05);门脉压低组(4.67±0.98)、中组(4.25±0.43)与对照组(4.60±0.74)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高组(7.10±1.12)则明显高于低、中组与对照组(P<0.05);空腹C肽(FCP):肝功能A级(1.14±0.13)、B级(1.43±0.1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92±0.08),P<0.05],C级(0.71±0.06)明显低于A、B级与对照组(P<0.05).门脉压低组(1.17±0.20)、中组(1.35±0.1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92±0.08),P<0.05],高组(0.77±0.10)明显低于A、B级与对照组(P<0.05);胰高血糖素(Glc):肝功能A级(154.08±12.38)、B级(235.82±15.92)、C级(325.58±14.56),门脉压低组(148.36±15.45)、中组(228.53±19.97)、高组(330.46±20.6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2.13±14.92),P<0.05],且随着肝功能损害的加重及门脉压力的升高逐渐升高.病理检查证实胰腺内分泌部出现了相应的病理改变结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时,胰腺内分泌部可能参与了胰腺糖代谢异常的发生,Glc、FCP在不同肝功能分级间有显著差异,有可能作为判断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肝功能的一项指标.
作者:李寒春;马双余;李宗芳;蒋安;张健;李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及椎间融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12月~2012年12月对35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后路椎板扩大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30例得到随访,手术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14天与末次随访的疼痛程度.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6~36个月,所有患者腰腿病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术前腰腿痛VAS评分为(8.34±1.56)分,术后VAS评分第1天为(4.12±1.26)分,14天为(2.23±1.12)分,末次随访为(1.56±1.13)分.所有患者的VAS评分术后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天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天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技术不当,术后锻炼不当,术后病变节段的退变,是复发的主要原因.再次手术减压联合椎间固定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可作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选择方法.
作者:张智;郑佳壮;刘丹;蔡奇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数字化成像双对比造影在贲门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数字化成像双对比造影及电子胃镜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252例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双对比钡餐造影和电子胃镜检查结果与手术符合率.结果 数字化双对比造影与手术诊断相符合244例,诊断符合率为96.8%,误诊为良性溃疡3例(1.2%),漏诊5例(2.0%);电子胃镜与手术诊断相符合248例,诊断符合率98.4%,误诊4例,其中误诊为炎症2例(Ⅰ型),息肉1例(Ⅲ型),良性溃疡1例(Ⅳ型).两种方法诊断与手术符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数字化双对比造影诊断贲门癌准确率与电子胃镜相似,但更简便、经济,是诊断贲门癌的较好方法.
作者:何发清;官泳松;王小林;何涛;薛太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干预价值.方法 将68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持续腰池引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神经外科专科护理干预,对照组用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均无死亡,恢复良好,生活能自理.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组颅内感染10例,观察组3例(x2 =4.66,P<0.05);对照组引流管堵塞13例,观察组5例(x2 =4.84,P<0.05);对照组发生穿刺部位脑脊液漏8例,观察组2例(x2=4.21,P<0.05).结论 持续腰池引流可减轻血性脑脊液对脑及脑膜的刺激,促进脑脊液的循环和吸收,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脑缺血情况,减轻脑水肿和脑梗死的发生,还可避免反复腰穿对患者带来的痛苦.有针对性的专科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金沁;雷文雁;周明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Ⅱ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全过程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大竹县人民医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9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中临床药师参与患者治疗全过程,并进行干预;对照组则按常规方案治疗,半年后观察两组各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只有HbAlc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临床药师干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既实现了医药护理的协作,又体现了对患者的医学人文关怀,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胜春;孙爱斌;李代程;黄永辉;钟燕;夏渝敏;刘志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