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胃癌根Ⅱ式合并小弯次全切除术临床分析

郑则宇

关键词:早期胃癌, 根Ⅱ式手术, 小弯次全切除术, 疗效, 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根Ⅱ式合并小弯次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例早期胃癌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根Ⅱ式合并小弯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开腹出血量、手术时间、腹腔引流量、心肺并发症、切缘残留、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短期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开腹出血量、手术时间、腹腔引流量、心肺并发症率、切缘残留率、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根据生存质量评价标准,对照组术后短期生存质量得分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胃癌根Ⅱ式合并小弯次全切除术疗效显著,患者短期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单双荷包缝合在PPH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内脱垂的手术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PPH手术在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内脱垂中单、双荷包缝合的效果及选择原则.方法 1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PPH手术采用单荷包缝合治疗84例,其余84例采用双荷包缝合.结果 两组在术中耐受程度、术后恢复时间方面基本相似,但手术时间、术中下腹部牵拉痛、假性憩室形成、吻合口裂开等方面,单荷包缝合优于双荷包缝合组.肛管皮肤复位、直肠内脱垂消失或两者效果均佳方面,双荷包优于单荷包缝合组.结论 混合痔合并直肠内脱垂在选择用PPH手术治疗时应采用个体化治疗措施,针对混合痔重而合并直肠内脱垂轻者,或混合痔相对轻而直肠内脱垂重者,好选用单荷包缝合,两者均重者选用双荷包缝合,并且两荷包线间距不应>2cm.

    作者:林中超;彭洪;彭明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急性硬膜下血肿减压后对侧硬膜外再出血的防治

    目的 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减压后对侧硬膜外再出血的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31例急诊行急性硬膜下血肿减压术后对侧硬膜外再出血、再次行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患者的再出血时机及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 31例患者中5例(16.12%)因减压术中脑膨出发生再出血,13例(41.93%)因术后观察到脑压增高发生再出血,7例(22.58%)术后定期复查CT发生再出血,6例(19.35%)因发现对侧瞳孔散大后才发现再出血;出院时行GOS评分:恢复良好及轻度残疾者17例(54.83%),重残、植物状态生存及死亡14例(45.16%).结论 术前充分评估,做好再出血手术顸案;术中、术后密切观察脑压;及早发现硬膜外再出血征象是硬膜下血肿减压后对侧硬膜外再出血防治的关键.

    作者:吴健;刘平;陈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重症医学发展现状及研究热点

    危重症医学是为急性、危及生命的危重病人提供生命支持和医疗照顾的学科.危重症医学的出现和发展对临床医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危重症医学领域包含着大量和广泛的科学知识,重症医学的发展在体现和提高综合医疗水平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要充分发挥已有的优势,建设一支具有多学科知识和经验基础的医疗团队,进一步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不断促进危重症医学的发展,以造福于人类的健康事业.

    作者:张中伟;曹丽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378例重度交通事故伤的特点分析

    目的 总结重度交通事故伤病例特点及发生规律,并探讨减少其发生的措施.方法 从重度交通事故伤发生的地点、时间、原因、交通工具等方面,对南充市2012年1月~2012年12月发生的378例重度交通事故伤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发生在高速公路者128例(33.86%);城郊宽阔路段197例(52.12%);市区公路42例(11.11%);其它11例(2.91%);发生于白天者132例(34.92%);夜晚者246例(65.08%).与双轮或三轮机动车相关的危重交通事故伤229例(60.58%),其它149例(39.42%).结论 加强城郊宽阔路段的防护建设、安全知识宣传以及机动车辆管理,对减少重度交通事故伤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坤;谭光林;敖小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唐氏综合症妊娠孕中期产前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孕中期产前唐氏综合征筛查对胎儿染色体异常及神经管缺陷的作用,以期降低出生儿缺陷.方法 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对2464例孕15~20周孕妇血清进行甲胎蛋白(AFP)和绒毛促性腺激素(β3-hCG)浓度检测,再根据孕妇年龄、孕周、体重等因素通过唐氏筛查软件算出风险系数,阳性切割值为1/250、1/350,对高风险者进行B超、羊水染色体检查,新生儿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筛查2464例孕妇,高风险孕妇142例,阳性率为5.70%.其中唐氏高风险87例,18-三体高风险18例,神经管畸形高风险37例.高风险孕妇行羊水染色体检查60例,发现异常核型3例.结论 孕妇中期产前筛查,结合产前诊断对预防染色体异常胎儿,防止先天缺陷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颉晓玲;周兰霞;朱江;杜晓云;耿锦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阿霉素对兔血清细胞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霉素(ADR)蓄积作用对兔血清细胞炎性因子的影响,为慢性心衰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新西兰兔3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4周组和模型8周组,每组10只.模型4、8周组:耳缘静脉注射ADR(1.0mg/kg,用生理盐水配制成1.0mg/ml溶液),每周2次,共4、8周;正常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生理盐水.于末次注射7天后检测各组兔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两组血清TNF-α、IL-1和IL-6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模型8周组较模型4周组升高更为明显(P<0.01).结论 阿霉素常规剂量长期静脉注射4、8周可致兔血清细胞炎性因子明显变化,可用于慢性心衰模型的制作.

    作者:蔡虎志;卢青;陈新宇;陈青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耳穴埋豆加火针联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耳穴埋豆加火针联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接受耳穴埋豆加火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复发率.结果 实验组痊愈2例,显效16例,有效2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00%;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15例,有效2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00%,组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3个月后,两组间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实验组复发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耳穴埋豆加火针联合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良好,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美玲;温馨;李晓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及椎间融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12月~2012年12月对35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后路椎板扩大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30例得到随访,手术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14天与末次随访的疼痛程度.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6~36个月,所有患者腰腿病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术前腰腿痛VAS评分为(8.34±1.56)分,术后VAS评分第1天为(4.12±1.26)分,14天为(2.23±1.12)分,末次随访为(1.56±1.13)分.所有患者的VAS评分术后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天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天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技术不当,术后锻炼不当,术后病变节段的退变,是复发的主要原因.再次手术减压联合椎间固定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可作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选择方法.

    作者:张智;郑佳壮;刘丹;蔡奇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进展

    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尼膜同)除了具备传统意义上的作用机理,即限制钙离子的细胞膜内流,直接作用于大脑局部血流的细小动脉平滑肌外,基础研究还发现在下丘脑、尾状核和大脑皮质的特定区域,尼莫地平亦有众多的神经元细胞膜的结合位点,并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保护神经元免受一系列损害的影响,表明尼莫地平尚具有神经保护潜能,这对于改善学习和记忆,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扩大了该药治疗的疾病谱.

    作者:盛家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美罗华联合Chop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对免疫功能及补体的影响

    目的 探讨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对机体免疫功能及补体的影响.方法 60例经病理证实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2例)采用美罗华联合Chop化疗,对照组(28例)单用Chop方案化疗.化疗前、后1、3、6、9、12月分别检测血清Ig及补体C3、C4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Ig水平及补体C3、C4均有下降,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罗华单抗联合Chop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对机体免疫功能及补体系统有一定影响,但尚需扩大样本量做进一步临床观察.

    作者:别俊;李爽;李光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经桡动脉穿刺行介入性冠脉诊疗术后局部止血相关处理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介入性冠脉诊疗术后局部止血相关处理方法.方法 将324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诊疗术后的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各108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使用传统止血方法,观察A组患者术后采用弹力纱布止血,B组使用桡动脉止血器压迫4小时后换弹力纱布止血.观察3组患者穿刺出血、手部瘀肿及疼痛情况.选择出现手部中度瘀斑的32例病例,再次随机分为安慰组10例和实验A、B组各11例,实验A组使用硫酸镁加高糖维生素B12外敷,实验B组在A组基础上加利多卡因外敷,观察3组患者瘀肿的消失度.结果 观察B组穿刺出血、手部瘀肿及疼痛改善情况均低于观察A组,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B组手部瘀斑缓解高于A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桡动脉止血器止血后换用弹力纱布继续止血效果确切.术后局部瘀斑处理时硫酸镁加高糖维生素B12联合利多卡因外敷可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周琳;任继刚;李嘉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6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n=30)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n=30)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首次60 ml静脉注射,而后5 ml维持泵入,观察24~48 h,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血压、尿量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朝阳;殷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携带HR-GFP报告基因的DNA损伤同源重组修复检测系统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目的 建立DNA损伤同源重组修复检测系统(Ⅰ-Sce I-HR),应用该系统制备DNA双链断裂(DSB)的人骨肉瘤细胞(U2OS)模型,探索细胞DNA损伤后的修复特性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分子克隆构建携带Ⅰ-Sce I归位内切酶识别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R-GFP,将该质粒转染入U2OS细胞中,经G418稳定筛选.随后分别瞬时转染入携带归位内切酶Ⅰ-Sce I的表达质粒pCBASCEI,以及体外经Ⅰ-Sce I线性化pcDNA3-HR-GFP.48小时后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DNA双链损伤效应分子-DH2AX,同时观察EGFP荧光信号;72小时后用Western blot检测报告蛋白EGFP的表达,评估DNA双链断裂后同源重组修复情况.结果 酶切鉴定和测序证实pcDNA3-HR-GFP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Ⅰ-Sce I-HR系统引入U2OS细胞中后,γ-H2AX表达明显上调,荧光显微镜和Western blot均显示EGFP表达.结论 DSB细胞同源重组修复模型构建成功,Ⅰ-Sce I-HR系统能够成功地诱导U2OS细胞株产生DSB,并出现同源重组修复,为进一步研究DNA同源重组信号传导提供了有效的研究工具.

    作者:邓昭敏;李莎;李明远;王欢;任来峰;郭连娣;刘聪;丁娜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重度AECOPD患者前后血液中CRP、PCT和TNF-α水平的变化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前后血液中CRP、PCT和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 100例重度AECOPD患者(D级)随机平均分为热毒宁+常规治疗组(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分别测定0天和3天时患者动脉血气指标(pH、PO2和PCO2),FEV1占预计值%,血浆CRP、PCT和TNF-α水平.结果 经3天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pH、PO2和PCO2),FEV1占预计值%,血浆CRP、PCT和TNF-α水平均明显改善;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较,干预组动脉血气指标(pH、PO2和PCO2)和FEV1占预计值%未见明显差异(均P>0.05),但血浆CRP、PCT和TNF-α水平下降更明显(均P<0.05).同时该实验过程中干预组患者未出现与热毒宁注射液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热毒宁可以有效减少重度AECOPD(D级)患者血浆CRP、PCT和TNF-α水平,为热毒宁应用于COPD的临床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聂红玉;肖亮;徐东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大型胃肠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大型胃肠手术患者的影响,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选择136例择期行胃肠手术的患者,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患者从入院时就开始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照组68例患者沿用常规护理,所有患者出院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VAS疼痛评分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CMMSE)对患者术后疼痛及精神状态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68例患者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后,患者精神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恐惧、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心理护理能减轻患者术前紧张、恐惧,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去完成治疗并康复出院.

    作者:韦红梅;冉红艳;李兰燕;梁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经会阴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会阴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2月在门诊、住院的病例103例(其中75例自然或选择性剖腹产后6~12周).于患者自觉尿意时,取膀胱截石位,在静息状态下,经腔内、会阴常规检查盆腔脏器、盆底结构;测量并计算膀胱残余尿,计算公式:残余尿(ml)=X×Y×5.9-14.9(X、Y是两个彼此垂直的大径,乘以常数5.9,减去常数14.9).Valsalva动作后观察、采集图像,记录盆腔脏器脱垂及膀胱颈移动度情况,进行分析测量.结果 103例患者中,大年龄76岁,小20岁,平均30岁;产妇98例,其他5例,阳性80例,检出阳性率为78.0%(80/103例);98例产妇中顺产56例,阳性52例,阳性率92.8%(52/56例);剖腹产42例,阳性病例23例,阳性率54.8%(23/42例);80例阳性病例中,单纯前、中、后盆腔膨出27例;膀胱膨出合并子宫脱垂42例;膀胱膨出合并直肠膨出1例;子宫脱垂合并直肠膨出1例;膀胱膨出合并子宫脱垂及直肠膨出9例.80例阳性患者中合并尿失禁23例,占29.0%(23/80例).结论 经会阴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诊断中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适宜在基层医院超声检查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竞宇;陈艳;张恩荣;何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3种药物治疗高血压急症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3种药物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高血压急症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硝酸甘油、尼卡地平和乌拉地尔静脉滴注治疗,观察并比较各组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尼卡地平组和乌拉地尔组降压效果优于硝酸甘油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乌拉地尔组低于另2组(P<0.05).结论 乌拉地尔对高血压急症的疗效显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大岗;熊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2%;对照组总有效率6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的基础上,使用藿补夏苓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够有效降低4小时尿蛋白、血肌酐和尿素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彬;廖悦玲;胡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伴阳性症状患者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伴阳性症状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精神分裂症伴阳性症状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口服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口服奥氮平联合安慰剂治疗,观察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治疗1周末,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47,P<0.05);第2周末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68,P>0.05);实验组兴奋、激越症状的控制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伴阳性症状患者见效快,疗效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秀萍;杨庆华;张丽梅;周淑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胸腔内注射吉西他滨治疗肺癌血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在多西他赛和顺铂静脉化疗基础上胸腔内注射吉西他滨治疗肺癌血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经病理确诊的48例肺癌血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在胸腔置管引流胸水后,观察组采用多西他赛+顺铂静脉化疗与胸腔注射吉西他滨400mg/m2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顺铂静脉化疗与胸腔注射顺铂40mg/m2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胸水的性状及量的变化,以及药物的毒性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4周时为80%,12周为78.3%,对照组总有效率4周时为43.5%,12周为57.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吉西他滨胸腔内注射对改善肺癌血性胸水的性状及胸水量疗效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优于顺铂,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彭生才;袁志平;黄胜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