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莉萍;钟文渊;赵雅琴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疑诊急性胰腺炎的59例患者行螺旋CT扫查,取层厚5mm,层距5mm;先行平扫后静脉注射碘海醇行增强扫描,重点观察胰腺大小、形态、胰周肾旁筋膜、间隙、胸腹腔情况.结果 5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经螺旋CT全部准确诊断,准确率100%(59/59).在59例病人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42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17例;有5例合并感染.CT征象出现率高低依次为:胰腺体积增大、肾周筋膜水肿增厚、胰外积液、胰腺坏死.结论 螺旋CT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简便、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增强扫描对鉴别急性胰腺炎的病变类型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作者:刘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1年10月发生ARF的15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因肝多发转移瘤或原发性肝癌肝肾综合征所引起.2例患者因肿瘤压迫输尿管导致肾积水所引起.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因本周氏蛋白轻链形成的管型引起.1例肺癌患者因应用造影剂后突发ARF.1例胃癌患者因多种原因导致的有效血容量不足引起.结论 ARF是恶性肿瘤的严重并发症,病因复杂,病死率高,治疗上应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高度重视,给予积极补液,改善循环血量,尽早发现ARF的可能,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ARF的病死率.
作者:孙红梅;陈文彰;燕丽香;常中飞;杨云鹏;鲍云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颈部淋巴结肿大针吸细胞学检查的意义.方法 对133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通过询问病史、触摸肿块并用10毫升一次性注射器及7号针头取材、涂片、染色、镜检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结果 淋巴结转移癌72例(54.1%),淋巴结炎41例(30.8%),淋巴结结核10例(7.5%),淋巴瘤4例(3%)、未分化癌3例(2.3%),难以诊断3例(2.3%).结论 针吸细胞学检查对颈部淋巴结肿大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作者:汪宏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护生护患沟通与护患纠纷的相关性认知.方法 以问卷调查方式,在本院实习的72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护生对护患沟通与护患纠纷的相关性认知.结果 77.8%护生能认识到护患沟通的重要意义,91.7%护生认为沟通与纠纷有关.结论 护患沟通与护患纠纷存在彼此关系,加强护生沟通知识培训,使之能有效应用沟通技巧防范护患纠纷.
作者:周建芳;沈渝;王群;文学琴;张建勋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动脉狭窄(RAS)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5例临床可疑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共70条肾动脉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并得到肾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肾动脉检测成功率为94%,诊断狭窄≥50% RAS的正确率为87%、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90%.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诊断具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RAS(狭窄≥50%)的有效筛查手段,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作者:何厚洪;赵开银;罗孝勇;邓萍;李玲;蔡燕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效果,以提高病人术后的疗效.方法 将174例前列腺增生症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87例,给予常规护理;B组(观察组)87例,给予整体护理.结果 观察组病人无护理并发症,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规范的整体护理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促进病人康复,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淑芬;杜明;袁晓斌;袁文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2008年~2010年我们对960例肛肠手术患者术后使用自制导管引流,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方法 用一次性肛门管截取7~8cm修剪成6~7cm长两端光滑的引流管,使用时用碘伏消毒、盐水冲洗后用凡士林纱条包裹其长度的2/3约4cm的一端为内口,外口露在凡士林纱条外约2cm长外加一根缝线固定外口以免误入直肠内形成异物,再加上用止血海绵叠加成长条型一并塞入肛门内压住伤口创面,外用敷料宽绞布固定,松紧适宜.
作者:刘翠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本文分析了国内医疗资源配置的严重不公平、不合理的现状与成因,以国外医疗资源配置投资管理的成功经验作为借鉴,结合国情,并提出了一些医疗资源如何配置建议,可供制定相关政策时的参考与探讨.
作者:赵晋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56例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铝碳酸镁片,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胃镜及药物不良反应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2.9%)明显优于对照组(82.1%)(P<0.05);治疗组溃疡愈合率(82.1%)明显优于对照组(71.4%)(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能明显改善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徐鹏程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用静脉留置针连接真空采血器为急诊危重患者采血、输液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就诊的危重患者107例,将2010年5~12月抢救中采取一侧肢体输液,一侧肢体采血的57例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1~9月采取留置针连接真空管采血输液的5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平均操作时间、血标本溶血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操作时间较对照组减少,血标本无溶血情况发生(P<0.05),患者满意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危重患者抢救时,留置针连接一次性真空采血器采血输液操作时间缩短,血液标本质量可靠,静脉穿刺次数少,减轻患者痛苦,为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作者:杜建蓉;荣秀华;黄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心率振荡和心率变异性特征.方法 观察组共纳入中重度慢阻肺患者43例,对照组纳入健康者40例.对每位受试者进行肺功能测试、超声心动图检查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并进行心率变异性和心率振荡分析.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参数(SNN50、PNN50、SDNN、SDANN和rMSDD)显著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震荡初始值(TO)的负值显著缩短,震荡斜率值(TS)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心率震荡起始(TO)与SDANN,rMSDD呈负相关,而震荡斜率与SNN50、PNN50,SDNN、SDANN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震荡初始值(TO)负值明显缩短,同时多项心率变异性指标明显异常,这表明自主神经功能明显受损.对心率震荡参数与心率变异性参数的综合分析能够理想地评估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状态,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心律失常危险分层提供了新的探索途径.
作者:刘海燕;王浩宇;刘涛;赵超美;陈世蓉;殷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结肠癌、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造成结直肠癌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考虑是恶性肿瘤的消耗和手术本身的影响,营养不良又会增加手术并发症和患者死亡率,由此对于这类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近期国内外研究为基础,就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营养情况评定,营养支持的指征及时机,营养支持的原则及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钟静;梁涛;覃清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2008年卫生部将“安全”作为评价医院管理的首要指标.为了适应新的医疗体制改革,满足患者需求,我院于2010年3月在全国率先成立了门诊治疗中心.截止2011年6月底,已为62710例次患者进行诊疗.由于治疗性门诊患者的特殊性及诊疗项目的复杂性,诊疗过程存在较多的影响医疗安全与质量隐患.为此,我科应用了现代质量管理中的预控管理理念对患者的医疗安全与质量进行管理,迄今为止无一例患者投诉,无一例医疗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了患者的医疗安全与质量.
作者:赵淑珍;何晓俐;戴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重症胰腺炎合并胰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观察,总结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治疗的7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回顾调查,了解SAP并发胰性脑病(PE)的发生、发病机制及诊断和治疗情况对SAP预后的影响.结果 72例SAP,9例并发PE(12.5%),多在起病3~15天开始呈多样性神经精神症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其中胆原性4例,酒精性2例.死亡3例(33.3%),9例均有胰腺坏死的CT表现.结论 PE易误诊,死亡率高,胰腺炎基础疾病治疗是关键,营养支持治疗和神经精神症状对症治疗也很重要.
作者:马代全;黄桂蛟;田道蓉;曾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下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需行阑尾切除术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组,OA)和观察组(腹腔镜组,LC),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之间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止疼药使用率、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综合治疗费用等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止疼药使用率、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综合治疗费用等均小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的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的疗效,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感染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薛应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负性情绪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82例消化性溃疡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干预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积极心理治疗.分别对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疔8周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状况评定,统计患者的临床疗效和1年后的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的焦虑、抑郁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1年后复发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心理治疗能降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改善患者的情绪,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英;黄雪竹;任冬梅;刘淑玉;李帮兰;林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功能性便秘患者直肠肛门压力变化及生物反馈治疗对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18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便秘组)被纳入本研究,采用维迪胃肠肠动力检测和生物反馈仪行直肠肛门测压和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评分,并记录直肠、肛管静息压、肛管自主收缩持续时间及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域.60例无排便异常患者(对照组)作为正常对照,接受直肠肛门测压.结果 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功能性便秘患者直肠、肛管静息压、肛管自主收缩持续时间及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域值均明显增高(P<0.05).②治疗后便秘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显效45例,有效96例,总有效率约78.3%.直肠、肛管静息压、肛管自主收缩持续时间及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域值降低(P<0.05).结论 功能性便秘患者存在直肠肛门压力异常,生物反馈治疗可通过改善直肠肛门压力异常达到治疗便秘的目的.
作者:戴志毅;易文全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但由于教学内容多而繁杂,教学难度大,学生容易理解但不容易记忆,考试通过率低,因此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就成为《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当务之急.本教研室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对《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优化教学内容;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建立、健全师生考核方式等,提高了教学质量,受到学生欢迎.
作者:朱红;李雪璐;陈建林;彭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Chlorin e6在肿瘤组织的富集情况,探索给药后佳的超声辐射时间.方法 S180肉瘤荷瘤小鼠腹腔注射Chlorin e6后,利用共聚焦显微镜观测其在肿瘤和周围肌肉组织的富集变化及代谢.结果 腹腔给药18h后,Chlorin e6在肿瘤和周围肌肉组织含量均达高峰,且差异明显,此时为佳的超声辐射时间.结论 Chlorin e6具有肿瘤靶向性好、正常组织清除快的优点.Chlorin e6声动力疗法的时间点应选择在18h左右.
作者:刘端;张为民;王晓怀;郝建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索对哮喘患者呼吸干预的方法,为成功救治重症哮喘患者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将2009年18例(对照组)和2011年1~12月22例(干预组)经临床治疗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归纳、整理,并对两组患者呼吸系统临床相关佐证资料及干预手段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好转和症状缓解时段明显缩短(P<0.05).结论 早期规范的对哮喘患者进行呼吸干预是临床成功治疗重症哮喘患者的关键之一.
作者:杨芳;蒋丽君;李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