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治疗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价值

杨忠文;周江;葛伟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缺铁性贫血, 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缺铰性贫血(IDA)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伴有HP阳性慢性胃炎的IDA患者116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铁剂联合HP根除治疗;B组仅予补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红蛋白(Hb)、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等血液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A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HP加铁剂是治疗HP感染相关性IDA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直肠癌患者静脉麻醉期血液粘度变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老年直肠癌患者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的血液粘度变化.方法 选择拟在全身麻醉下实施择期直肠癌根治手术,ASA Ⅰ~Ⅱ级,无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影响血液粘度疾病的老年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分别在麻醉输液前(T0)、麻醉诱导插管后,BIS达到40~60并维持1 h(T1),手术结束前10 min(T2)、术毕拔管患者入PACU后30 min(T3)四个时点经肘静脉各采血5ml,检测高切全血粘度(Hηb)、中切全血粘度(Mηb)、低切全血粘度(Lηb)、血浆粘度(ηP).结果 全血粘度指标(Hηb、Mηb、Lηb)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与T0比较,T1指标显著降低(P <0.05),至T2继续降低(P<0.05),T3开始升高.但仍较Ta低(P<0.05).ηp在T1较T0显著升高(P <0.05).结论 老年直肠癌患者血液粘度经历了麻醉中降低,术后早期开始升高的变化过程.

    作者:陈涛;钟庆;张英;刘玉林;王春艳;雷贤英;唐显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动态心电图对心源性晕厥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Holter)对心源性晕厥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1例疑为心源性晕厥患者行24h或更长时间的Holter检查,嘱其尽量以诱因促使晕厥发作,并记录晕厥发作情况及时间,捕捉患者晕厥发作时心电图变化.结果 61例患者中有33例(54.1%)出现严重心律失常,13例(21.3%)检查过程中出现黑朦、晕厥发作,且发作时间与检出心律失常时间一致,尤其与R.R间期>3.0s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Holter检查对心源性晕厥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章艳萍;张宏考;干艳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上切牙拔除矫治设计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上切牙拔除矫治的适应症和矫治效果.方法 选择上前牙或上颌前突、后牙为中性、轻度远中或完全远中关系的患者23例,拔除双侧上颌侧切牙或中切牙(有牙体或牙周病变者).结果 23例患者上前牙或上颌前突畸形完全解除,前牙覆(耠)、覆盖正常,后牙呈中性或完全远中的尖窝关系,口型和面型显著改善.结论 上前牙或上颌前突拔除上切牙矫治简单(支抗易控制)、快速、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礼辉;王兰;周欣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肺泡蛋白沉着症CT表现及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肺泡蛋白沉着症(PAP)的CT表现及其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临床病理证实为PAP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 PAP患者CT表现多样,其主要的CT表现为地图样、碎石路样、肺实变样改变,肺水肿及肺间质纤维化常表现较为明星.结论 PAP的CT表现多样但较具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不难作出诊断.

    作者:石思李;邹文远;张自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胆道术后肝右动脉假性动脉瘤栓塞术1例报告

    病例男,59岁,因oddi括约肌炎性狭窄、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行胆囊切除、胆道探查、胆肠吻合术.术后1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大量鲜红色血便,约800 ml,伴头昏,乏力,心慌,遂入院.入院查体:血常规:RBC:2.81×1012/L,HGB 90 g/L,AST 1009 u/l,ALT 556 u/L,BP:77/53 mmHg.

    作者:邓丹;张荣萍;游箭;胡鸿;胡孔琼;何振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实施护理干预提高支气管镜吸痰灌洗治疗肺感染的疗效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肺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49例重型颅脑损伤后肺感染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灌洗,观察感染控制率及感染控制时间.结果 49例患者中47例肺感染得到良好控制,感染控制率为95.92%,感染控制时间平均为7.5天.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肺感染效果良好,值得推广,而良好的护理对治疗的成功起着关键的作用.

    作者:陈会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尿道成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尿道成形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问题及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收治的因尿道下裂、尿道狭窄行尿道成形手术的297例患者,其中尿道端端吻合146例,尿道下裂成形术34例,其他自体材料替代成形117例,总结围手术期护理对策.结果 伤口感染发生率为1%~2%,尿道狭窄患者无漏尿,尿道下裂漏尿<5%;尿道狭窄及尿道下裂患者手术成功率均在90%~95%.结论 做好围手术期会阴部皮肤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尿道成形术并发症的发生,为手术成功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杨玉仙;何其英;王志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Vitapex根充糊剂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Vitapex根充糊剂在根管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460个患牙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在行常规根管治疗术基础上,分别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和Vitapex糊剂加牙胶失充填根管,观察术后1年的疗效.结果 氧化锌糊剂组(A组)有效率80.9%,Vitapex糊剂组(B组)有效率92.4%,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Vitapex糊剂充填根管术后1年疗效明显好于氧化锌糊剂,可满足临床应用.

    作者:刘金明;孙博;张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胸壁结核的X线及CT诊断分析

    目的 总结胸壁结核的X线及CT影像表现,以提高对其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资料完整15例胸壁结核患者的完整资料,回顾性分析其X线及CT影像特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结果 胸部X线发现7例;所有病例CT检查均有软组织肿块,凸出于胸壁7例,凸出于胸腔5例,同时凸出于胸壁和胸腔3例;形成脓肿8例;骨质破坏7例,钙化2例,4例伴有肺内结核病灶.CT均能显示病灶的位置、肿块内部结构及周边情况.结论 X线摄片是发现胸壁结核的基本手段,CT能清楚了解软组织肿块内部及周边情况,骨质破坏情况,尤其是增强CT对于诊断本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大成;李成杰;姚尉;刘远红;丁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应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的效果.方法 对58例维持性血透(CHD)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自我管理教育,比较教育前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血压、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的变化.结果 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总分由(4.88±1.32)分提高到(7.30±1.82)分,血压控制良好,营养状况良好,未发生急性心衰,高血钾等紧急血透指征,生活质量提高.教育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可提高CHD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预防透析急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姮瑛;谢琼;李密;蒲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临床实验室核酸扩增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是一种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它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简便快速等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以及临床医学领域.目前常使用的是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诊断.本文从主要时PCR分析前的各种因素包括医生开具检验申请单、标本采集、标本运送、贮存等各个环节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李莲;田彩霞;廖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下肢动脉步进DSA造影的优势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步进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较常规分段DSA的优势.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插管,对41例下肢病变患者分别行下肢动脉步进DSA16例和常规DSA25例后,对造影图像效果、造影剂的用量、患者所受X线照射剂量进行评价.结果 41例患者下肢动脉均获成功,造影图像质量优12例、良29例.下肢步进DSA具有完整的整体现、造影剂少、术中血管痉挛少、X线剂量低的特点.结论 下肢步进DSA在临床应用中较传统分段DSA在图像整体现、减少手术风险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赵晓伟;胡孔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经阴道彩超对卵巢黄体出血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超对卵巢黄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术后病理确诊黄体出血患者的超声图像特点与随访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黄体出血根据其声像特点黄体出血分为两种类型:血肿型(20例)和包块型(15例).术前超声准确诊断了27例,符合率77.1%(27/35);4例误诊为宫外妊娠,3例误诊为阑尾炎性包块,1例误诊为巧克力囊肿.结论 经阴道彩超对卵巢黄体出血的诊断是一种可靠的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桂兰;赵婧;杨青松;陈茂林;吴丽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MecA、femB基因PCR联合扩增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目的 了解mecA、femB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效率.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71株非重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多重PCR进行检测,结果 mecA、femB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对MRSA的检测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97.87%.结论 mecA、femB多重PCR法可以对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甲氧西林耐药作出判断,是一种高效、敏感、特异性高的检测技术.

    作者:刘真真;范昕建;吴疆;高燕渝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85例地震伤员临床抗感染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对地震伤员抗感染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及可控性.方法 制定急救地震伤员综合治疗方案,保障抗感染用药需要,观察疗效.结果 85例地震伤员经住院急救治疗全部康复出院,仅4例截肢(趾).结论 夫西地酸钠、替硝唑、青霉素类等7类感染药用于抗地震伤急救综合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张德云;冯怀志;黄鹏;赵艳;李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病及超声表现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肝静脉闭塞病(HVOD)的临床及超声表现.方法 时allo-HSCT前后的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观察腹腔脏器的超声图像改变,并将发生HVOD患者的临床和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移植后进行超声检查的患者共137例,发生HVOD患者7例,发生率5.1%,发生时间7~23天,血清胆红素65~271/μmol/L,部分患者出现右上腹痛(517/71.4%),肝大(6/7,85.7%),体重增加(7/7,100%),腹水(7/7,100%).同移植前比较,患者在移植后发生肝大、肝静脉纤细、脾体积增大及腹水等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肝实质损害、胆囊壁增厚等变化,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移植后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增加和腹水,应警惕HVOD的可能,床旁腹部超声检查能为其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作者:王茜;张川莉;马步云;向兵;时莹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微波热凝联合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脉管瘤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微波热凝联合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脉管瘤的效果.方法 将68例脉管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局部注射平阳霉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微波热凝术进行瘤体组织凝固、血运阻断.结果 观察组治愈23例,好转8例,无效3例,总有效91.2%;对照组治愈18例,好转6例,无效10例,总有效70.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部分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疼痛、肿胀不适等表现,未见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微波热凝联合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脉管瘤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是一种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法.

    作者:姜定祥;马世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宫腔镜在诊治宫腔粘连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诊断和治疗官腔粘连中的作用.方法 对51例宫腔粘连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并在镜下行电切分离子宫内粘连,术后予以抗生素、人工周期、IUD留置.结果 51例患者官腔粘连完全分离,无并发症发生,术后46例月经恢复正常,5例经量仍较少.33例痛经者术后缓解30例.结论 宫腔镜是目前诊断和治疗宫腔粘连准确、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兰;邱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胆囊管结石13例

    由于胆囊管移行段管径纤细,走行迂曲,不易显示,胆囊管结石较易漏诊.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超声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13例患乾的临床资料,探讨胆囊管结石超声诊断方法及可能引起漏误诊的因素.

    作者:温宗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超声对分隔子宫并早期妊娠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分隔子宫并早期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分隔子宫早期妊娠经阴道超声的声像图特征,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声像图显示完全型分隔子宫合并妊娠10例、不完全型分隔子宫合并妊娠21例.超声正确诊断26例,准确率83.9%.误诊为子宫角部妊娠2例,误诊为偏心性宫内孕2例,漏诊1例.结论 经阴道超声对分隔子宫并早期妊娠是一种可靠的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万付元;赵婧;李德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