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道成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探讨

杨玉仙;何其英;王志娟

关键词:尿道成形,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尿道成形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问题及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收治的因尿道下裂、尿道狭窄行尿道成形手术的297例患者,其中尿道端端吻合146例,尿道下裂成形术34例,其他自体材料替代成形117例,总结围手术期护理对策.结果 伤口感染发生率为1%~2%,尿道狭窄患者无漏尿,尿道下裂漏尿<5%;尿道狭窄及尿道下裂患者手术成功率均在90%~95%.结论 做好围手术期会阴部皮肤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尿道成形术并发症的发生,为手术成功起到积极作用.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动态心电图对心源性晕厥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Holter)对心源性晕厥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1例疑为心源性晕厥患者行24h或更长时间的Holter检查,嘱其尽量以诱因促使晕厥发作,并记录晕厥发作情况及时间,捕捉患者晕厥发作时心电图变化.结果 61例患者中有33例(54.1%)出现严重心律失常,13例(21.3%)检查过程中出现黑朦、晕厥发作,且发作时间与检出心律失常时间一致,尤其与R.R间期>3.0s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Holter检查对心源性晕厥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章艳萍;张宏考;干艳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下肢动脉步进DSA造影的优势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步进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较常规分段DSA的优势.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插管,对41例下肢病变患者分别行下肢动脉步进DSA16例和常规DSA25例后,对造影图像效果、造影剂的用量、患者所受X线照射剂量进行评价.结果 41例患者下肢动脉均获成功,造影图像质量优12例、良29例.下肢步进DSA具有完整的整体现、造影剂少、术中血管痉挛少、X线剂量低的特点.结论 下肢步进DSA在临床应用中较传统分段DSA在图像整体现、减少手术风险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赵晓伟;胡孔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介入治疗侵蚀性葡萄胎肺转移5例

    目的 探讨侵蚀性葡萄胎肺转移的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5例侵蚀性葡萄胎肺转移患者进行介入治疗,观察其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完全缓解4例,随访2年无复发;进晨1例,肺内病灶增加,因颅内转移死亡.无严重不良反应及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侵蚀性葡萄胎肺转移介入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李秀莲;王小林;杨林;何发清;任勇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微波热凝联合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脉管瘤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微波热凝联合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脉管瘤的效果.方法 将68例脉管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局部注射平阳霉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微波热凝术进行瘤体组织凝固、血运阻断.结果 观察组治愈23例,好转8例,无效3例,总有效91.2%;对照组治愈18例,好转6例,无效10例,总有效70.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部分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疼痛、肿胀不适等表现,未见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微波热凝联合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脉管瘤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是一种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法.

    作者:姜定祥;马世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临床实验室核酸扩增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是一种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它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简便快速等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以及临床医学领域.目前常使用的是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诊断.本文从主要时PCR分析前的各种因素包括医生开具检验申请单、标本采集、标本运送、贮存等各个环节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李莲;田彩霞;廖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栓塞支气管动脉治疗咯血的方法学探讨

    目的 探讨用无水乙醇加固体栓塞剂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的临床机理、栓塞方法、并发症及疗效.方法 19例中、大量咯血病例,均经起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成功,全部采用异常血管床造影剂充填量测试法评估栓塞剂用量及推注速度,再行抗菌素→无水乙醇+丝线粒沫/明胶海棉粒栓塞病变区域分支血管.全部病例随访6~36个月.结果 19例均即刻止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短期复发1例(5.3%),无远期复发病例.结论 无水乙醇加固体栓塞剂颗粒栓塞支气管动脉是治疗大咯血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段.术中采用异常血管床造影剂充填量测试法评估栓塞剂用量及推注速度,有助于精确栓塞和减少并发症.

    作者:陈世沛;赵张平;滕红;徐兴明;谢英;周炜;陈友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盈亏平衡分析对医院经营决策的影响

    医院的科学发展离不开经营者正确的决策,而经济分析又是医院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本文借助管理会计中盈亏平衡分析理论对医院经营活动进行预测、控制和考核,谋求成本项目的盈亏平衡点,以规划目标收益,为医院优经营决策和高经营效率提供各种有益的方案和资料,可以有效减少决策失误,使医院运行和决策更具科学化.

    作者:谢明均;谢钢;雷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IL-16、IL-18水平的研究

    目的 探讨IL-16、IL-18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6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IL-16、IL-18水平.结果 过敏性紫癜急性期患儿血清IL.16、IL-18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过敏性紫癜缓解期患儿与健康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过敏性紫癜患儿IL-16与IL-18呈正相关.结论 IL-16、IL-18可能参与过敏性紫癜血管炎的发病,IL-16、IL-18的检测与过敏性紫癜病情发展有一定关系.

    作者:李禹兵;刘延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胆道术后肝右动脉假性动脉瘤栓塞术1例报告

    病例男,59岁,因oddi括约肌炎性狭窄、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行胆囊切除、胆道探查、胆肠吻合术.术后1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大量鲜红色血便,约800 ml,伴头昏,乏力,心慌,遂入院.入院查体:血常规:RBC:2.81×1012/L,HGB 90 g/L,AST 1009 u/l,ALT 556 u/L,BP:77/53 mmHg.

    作者:邓丹;张荣萍;游箭;胡鸿;胡孔琼;何振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腹膜后罕见巨大副脾伴淤血性纤维化骨化1例

    病例男性,31岁,1个月前因腹部外伤入住我市某大医院.伤后感左上腹疼痛,无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尿频、尿急等症状.无高血压及肥胖体型.外院腹部B超提示左上腹中等回声包块(考虑腹膜后血肿可能).经抗感染治疗1个月后复查B超仍提示腹膜后实性包块,遂到我院门诊求治.

    作者:张蓓;朱新棱;李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谷氨酸干预体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MRP1表达

    目的 在体外无神经元作用下,观察谷氨酸对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l)的影响,探讨谷氨酸与多药耐药现象的关系.方法 取新生SD大鼠脑,分离纯化星形胶质细胞,适当传代后加用含谷氨酸500μmol/L、1000μmol/L的培养基干预3天、7天、10天,通过兔细细胞化学检测细胞MRPl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谷氨酸干预后MRPl表达水平升高,3天表达水平稍升高,7天表达水平升高明显并可持续至10天余,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 MRPl在星形胶质细胞中仅少量表达;谷氨酸环境培养可促进体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MRPl的表达.

    作者:姜永生;黄绍平;王雪莹;汪利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微小切口皮下搔刮法根治腋臭46例

    目的 探讨饭小切口皮下搔刮法根治腋臭的疗效.方法 沿腋窝皮纹作长0.5cm小切口,于皮下2mm钝性分离后,以腋臭搔刮器搔刮去除皮下的汗腺、毛囊、大汗腺,冲洗搔刮后形成的腔穴,彻底止血后缝合切口,加压包扎.结果 46例术后异味完全消除,皮肤无缺血坏死,术后无明显瘢痕.结论 微小切口皮下搔刮法是根治腋臭的有效方法.

    作者:邵金许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应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的效果.方法 对58例维持性血透(CHD)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自我管理教育,比较教育前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血压、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的变化.结果 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总分由(4.88±1.32)分提高到(7.30±1.82)分,血压控制良好,营养状况良好,未发生急性心衰,高血钾等紧急血透指征,生活质量提高.教育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可提高CHD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预防透析急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姮瑛;谢琼;李密;蒲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宫腔镜在诊治宫腔粘连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诊断和治疗官腔粘连中的作用.方法 对51例宫腔粘连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并在镜下行电切分离子宫内粘连,术后予以抗生素、人工周期、IUD留置.结果 51例患者官腔粘连完全分离,无并发症发生,术后46例月经恢复正常,5例经量仍较少.33例痛经者术后缓解30例.结论 宫腔镜是目前诊断和治疗宫腔粘连准确、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兰;邱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85例地震伤员临床抗感染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对地震伤员抗感染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及可控性.方法 制定急救地震伤员综合治疗方案,保障抗感染用药需要,观察疗效.结果 85例地震伤员经住院急救治疗全部康复出院,仅4例截肢(趾).结论 夫西地酸钠、替硝唑、青霉素类等7类感染药用于抗地震伤急救综合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张德云;冯怀志;黄鹏;赵艳;李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和七氟醚麻醉苏醒期恢复情况比较

    目的 观察雷米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与雷米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时使用后的恢复情况.方法 86 例择期腹腔镜手术女性病人随机分成雷米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P组,n=43)与雷米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1组,n=43).手术结束后停止麻醉药物静脉注射和吸入.记录并比较患者苏醒期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组病人停药后的拨管时间、睁眼时间、应答名字时间、应答生日时间均小于Ⅰ组(P<0.05).两组在麻醉恢复室内停留的时间相近(P>0.05).P组烦躁的发生例数明显高于Ⅰ组(P<0.05).两组病人围术期其它不良事件发生的频率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丙泊酚与雷米芬太尼复合静脉全麻比雷米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有更快更好的短期恢复效果,适合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

    作者:周远航;唐江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不同时期电惊厥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分析

    目的 探讨电惊厥治疗在基层精神病院使用情况的演变.方法 提取跨度为40年的首次发病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例共852例.进行每10年间电惊厥治疗人次和人均电惊厥次数的对照研究分析.结果 1967年至1997年每10年间两组电惊厥治疗人次和人均电惊厥次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2007年比较1997年其电惊厥治疗人次及人均电惊厥次数均差异显著(P<0.01).结论 2007年较1997年的电惊厥治疗的使用大为减少.

    作者:夏南;陈佰年;王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MecA、femB基因PCR联合扩增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目的 了解mecA、femB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效率.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71株非重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多重PCR进行检测,结果 mecA、femB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对MRSA的检测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97.87%.结论 mecA、femB多重PCR法可以对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甲氧西林耐药作出判断,是一种高效、敏感、特异性高的检测技术.

    作者:刘真真;范昕建;吴疆;高燕渝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早期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效果.方法 选取92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全部患者均进行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早期血液灌流.观察全部病例的阿托品应用总量,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中间综合征发生率、病死率及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a、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阿托品应用总量、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中间综合征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IL-1、TNF-a、CR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

    作者:张文忠;王健;杨峰;刘书花;焦清海;田英平;刘冬青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新型复合盖髓材料的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目的 检测新型复合盖髓材料磷酸钙-硅酸钙-泡铋矿复合水门汀(calcium phosphate-calcium silicate-bismuth compound cement,CASBi)的体外细胞毒性,并与临床常用盖髓材料的细胞毒性进行比较,为评价新型盖髓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和琼脂覆盖法,评价CASBi和商品化盖髓材料Dycal、氢氧化钙糊剂(calcium hydroxide,CH)对人牙髓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作用,结果 MTT和琼脂覆盖法均显示CASBi的细胞毒性为1级,Dycal和CH的细胞毒性为2级,统计结果显示,MTT实验中,CASBi与Dycal、CH的吸光度度值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新型复合盖髓材料CASBi具有轻微的细胞毒性,对牙髓组织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沈晴昳;孙皎;刘昌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