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型复合盖髓材料的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沈晴昳;孙皎;刘昌胜

关键词:盖髓材料, 细胞毒性, 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 琼脂覆盖法
摘要:目的 检测新型复合盖髓材料磷酸钙-硅酸钙-泡铋矿复合水门汀(calcium phosphate-calcium silicate-bismuth compound cement,CASBi)的体外细胞毒性,并与临床常用盖髓材料的细胞毒性进行比较,为评价新型盖髓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和琼脂覆盖法,评价CASBi和商品化盖髓材料Dycal、氢氧化钙糊剂(calcium hydroxide,CH)对人牙髓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作用,结果 MTT和琼脂覆盖法均显示CASBi的细胞毒性为1级,Dycal和CH的细胞毒性为2级,统计结果显示,MTT实验中,CASBi与Dycal、CH的吸光度度值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新型复合盖髓材料CASBi具有轻微的细胞毒性,对牙髓组织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病及超声表现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肝静脉闭塞病(HVOD)的临床及超声表现.方法 时allo-HSCT前后的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观察腹腔脏器的超声图像改变,并将发生HVOD患者的临床和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移植后进行超声检查的患者共137例,发生HVOD患者7例,发生率5.1%,发生时间7~23天,血清胆红素65~271/μmol/L,部分患者出现右上腹痛(517/71.4%),肝大(6/7,85.7%),体重增加(7/7,100%),腹水(7/7,100%).同移植前比较,患者在移植后发生肝大、肝静脉纤细、脾体积增大及腹水等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肝实质损害、胆囊壁增厚等变化,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移植后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增加和腹水,应警惕HVOD的可能,床旁腹部超声检查能为其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作者:王茜;张川莉;马步云;向兵;时莹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强直性脊柱炎46例X线CT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6例明确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X线、CT表现.结果 按纽约标准将骶髂关节分型:Ⅰ级可疑改变x线平片发现3例,CT发现10例;Ⅱ级轻度异常X线平片发现8例,CT发现16例,Ⅲ级明显异常X线、CT都发现12例,Ⅳ级关节骨性强直x线、CT都发现4例.同时可见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及外周关节改变.结论 X线平片能作出初步分析,CT检查能对强直性脊柱更作出正确分型,对临床治疗及治疗预后有较高的准确性,明显优于x线提片.

    作者:瞿晓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47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治疗的47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7例患者中结、直肠肿瘤21例,肠粘连12例,腹内、外疝嵌顿7例,肠扭转、粪石嵌顿各2例,肠套叠、憩室炎,坏死性降结肠炎各1例.术后并发症10例,发生率21.28%;围手术期死亡2例,死亡率4.26%.结论 对无手术史且排除疝嵌顿的肠梗阻首先考虑肿瘤可能.完善病史和仔细体检、腹部立卧位摄片和腹部CT检查是提高诊断水平的常规措施.老年急性肠梗阻病情复杂,伴发疾病多,体质差,应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时把握手术时机、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有利于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文杰;陆孝道;高钢龙;单远洲;张学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护生临床实习教学管理改革探讨

    目的 探讨护理临床实习教学管理新模式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护理实习教学管理改革前、后的实习护生各243名对组织纪律、服务态度、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原因.结果 违纪人数由17.3%降至8.7%,服务态度满意率从85.2%提升至90.3%,实习护生的不良表现明显降低,实习的效果明显提高.结论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加强实习护生及带教老师的管理,教学相长,能明显提高护理临床实习教学管理的质量.

    作者:何琼珍;孙婕;王红梅;邱雪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经直肠超声在急诊检查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在急诊检查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收治的106例经超声、逆行肾盂造影、体外冲击波碎石及输尿管镜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术证实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经腹部超声及经直肠超声两种检查方法并进行结果时比.结果 106例已证实输尿管蛄石患者经腹部超声检查确诊75例,准确率为70.8%;而经直肠超声检查确诊101例,准确率为95.3%;经直肠超声组较经腹部超声组患者检查结果准确率高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经直肠超声可以较准确的显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不需要充盈膀胱,不受婚否的限制,可显著提高诊断率.

    作者:罗娟;李素淑;刘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覆膜内支架治疗食管-气管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覆膜内支架治疗食管癌并发食管一气管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在X线引导下对15例食管癌放疗后导致食管-气管瘘、4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复发导致食管-气管瘘患者行国产覆膜内支架置入治疗,术后给予抗炎、止血及止痛治疗.结果 18例一次性操作成功,1例术中支架向下移位并及时补放第二枚支架,11例出现术中少量出血,所有病例的瘘口均完全封堵;术后有15例需药物止痛,2例出现少量呕血,3例出现解黑便,2例出现大呕血死亡,1例出现食团阻塞支架.2例出现肿瘤生长阻塞支架;随访期内死亡14例,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和全身衰竭.结论 采用覆膜内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并发食管-气管瘘是一种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作者:魏欣;钟立明;胡鸿;游箭;赵晓伟;胡孔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肝胆管结石合并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进展

    肝胆管结石合并门脉高压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胆道梗阻及感染的症状以及肝功能损害及门静脉高压的两大症状.因其病变广泛、病情复杂、并发症高、死亡率高,临床处理颇为困难,本文就其外科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腹膜后罕见巨大副脾伴淤血性纤维化骨化1例

    病例男性,31岁,1个月前因腹部外伤入住我市某大医院.伤后感左上腹疼痛,无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尿频、尿急等症状.无高血压及肥胖体型.外院腹部B超提示左上腹中等回声包块(考虑腹膜后血肿可能).经抗感染治疗1个月后复查B超仍提示腹膜后实性包块,遂到我院门诊求治.

    作者:张蓓;朱新棱;李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胸腺肽α1局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胸腺肽α1(基泰)联合顺铂局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37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采用胸腺肤α1+顺铂灌注化疗;对照组18例,采用顺铂灌注化疗.每周1次,灌注三次后评定疗效、毒副作用、KPS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胸水控制有效率为68.4%.对照组为38.8%,治疗组胸水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评分改善率为78.9%;对照组为44.4%(P<0.05);两组不良反应类似,均以Ⅰ-Ⅱ度胃肠反应和骨髓抑制为主,治疗组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肤α1用于胸腔局部治疗时能够减毒增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郭翠华;何朗;任大成;付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尿道成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尿道成形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问题及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收治的因尿道下裂、尿道狭窄行尿道成形手术的297例患者,其中尿道端端吻合146例,尿道下裂成形术34例,其他自体材料替代成形117例,总结围手术期护理对策.结果 伤口感染发生率为1%~2%,尿道狭窄患者无漏尿,尿道下裂漏尿<5%;尿道狭窄及尿道下裂患者手术成功率均在90%~95%.结论 做好围手术期会阴部皮肤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尿道成形术并发症的发生,为手术成功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杨玉仙;何其英;王志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扩散加权成像的表观扩散系数对急性后循环梗死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之表现扩散系数(ADC)对急性后循环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4例发病一周以内行临床及磁共振DWI检查确诊为急性后循环梗死的患者,于二周后复查磁共振DWI检查.结果 发病一周内,一侧枕叶和一侧小脑梗死的核心、梗死的边缘和其对侧镜像区ADC值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干梗死的核心ADC值和其梗死边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用后复查DWI检查,梗死的核心ADC值和其边缘及镜像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梗死的边缘和镜像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一侧枕叶梗死者有8例DWI高信号范围较前缩小,小脑梗死者有6例DWI高信号范围较前缩小,脑干梗死者有13例DWI高信号范围较前缩小,结论 ADC值是一种客观的评价脑缺血的方法,其定量分析有助于判断缺血的程度及恢复情况.

    作者:庾建英;刘继新;朱沂;蒋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21例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救治体会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临床上以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为特点,有报道其死亡率为1%~19%[1],特别是重度酸中毒,如抢救不及时或抢救不当,死亡率会更高.所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救治非常重要.本文搜集了我科2005年1月~2009年12月成功抢救的21例重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现将救治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夏振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烧伤Ⅱ号喷涂治疗Ⅱ期压疮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烧伤Ⅱ号喷涂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烧伤Ⅱ号喷涂换药,每日2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每日2次.结果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烧伤Ⅱ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去腐生肌的功能,治疗效果明显,治愈率高,疗程短.值得推广.

    作者:董金霞;冀春萍;李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PCIA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对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PCIA)40例和B组(肌肉注射曲马多(40例),记录术后2天患者进行患肢屈伸踝关节以及转动踝关节主动功能锻炼完成的次数.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身高及体重方面无明显差异;A组完成屈伸踝关节次数(11.45±0.75)次,转动踝关节次数(4.57±0.59)次,B组完成屈伸踝关节次数为(9.30±1.24)次,转动踝关节次数(3.10±1.13)次,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应用PCIA镇痛比疼痛时再行肌肉注射镇痛方式更优越.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促进患者功能康复.

    作者:黄兰;杨云春;李同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血透患者双腔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进展

    双腔静脉留置导管是血液透析治疗的一条方便快捷的血管通路.留置导管过程中可出现出血、流量不足、导管意外脱落、血栓和感染等并发症,本文就双腔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林蓉;熊晓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IL-6)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9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其中前循环TIA组45例,后循环TIA组45例),另纳入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9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中76例于发病后第1天血Hcy、TNF-a、IL-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Hcy与TNF-a、IL-6呈正相关.结论 短暂性脑缺血患者Hcy与健康时照组有明显差异.Hcy水平与TNFa、IL-6呈正相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的TNF-a、IL-6与健康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作者:高志刚;章淑英;宋慧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介入治疗侵蚀性葡萄胎肺转移5例

    目的 探讨侵蚀性葡萄胎肺转移的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5例侵蚀性葡萄胎肺转移患者进行介入治疗,观察其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完全缓解4例,随访2年无复发;进晨1例,肺内病灶增加,因颅内转移死亡.无严重不良反应及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侵蚀性葡萄胎肺转移介入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李秀莲;王小林;杨林;何发清;任勇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小切口切开复位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

    目的 探讨小切口切开复位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住殷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16例.结果 16例患者获得8~24月随访,无股骨头坏死、断钉、松动等并发症,骨折全部愈合.结论 小切口切开复位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固定牢固、易愈合等优点,是治疗眨骨干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作者:马先文;桂斌捷;李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早期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效果.方法 选取92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全部患者均进行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早期血液灌流.观察全部病例的阿托品应用总量,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中间综合征发生率、病死率及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a、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阿托品应用总量、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中间综合征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IL-1、TNF-a、CR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

    作者:张文忠;王健;杨峰;刘书花;焦清海;田英平;刘冬青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一次性气管导管替代肛管在肠麻痹中药保留灌肠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一次性气管插管导管替代肛管在肠麻痹患者中药保留灌肠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于ICU住院的40例肠麻痹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传统的肛管灌肠及一次性气管插管导管替代肛管灌肠,比较两种灌肠方法的治疗效果、临床护理工作量及对病人肛周皮肤的影响.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临床护理工作量和病人皮肤情况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一次性气管插管导管在肠麻痹患者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效果好、大便引流通畅、出入量统计准确、明显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减少了粪便对病人肛周皮肤的刺激.

    作者:徐晓梅;王秀华;黄超;陈侣林;刘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