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金霞;冀春萍;李淳
目的 探讨护理临床实习教学管理新模式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护理实习教学管理改革前、后的实习护生各243名对组织纪律、服务态度、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原因.结果 违纪人数由17.3%降至8.7%,服务态度满意率从85.2%提升至90.3%,实习护生的不良表现明显降低,实习的效果明显提高.结论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加强实习护生及带教老师的管理,教学相长,能明显提高护理临床实习教学管理的质量.
作者:何琼珍;孙婕;王红梅;邱雪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控制和规避复用医疗器械去污处理存在的风险,预防和减少危害的产生.方法 分析复用医疗器械清洗不干净造成病人感染、清洗过程中员工自身职业伤害、环境污染、清洗后器械功能受损等风险因素.并通过加强专业培训、自身安全防护、加强噪音与环境控制、规范操作流程、制度化管理来规避风险.结果 对比控制前后,病人感染减少83%,利器伤减少80%,化学性伤害减少75%,物品功能受损减少83%.结论 通过加强专业培训,优化流程可减少职业伤害的产生.
作者:周晓丽;黄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用无水乙醇加固体栓塞剂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的临床机理、栓塞方法、并发症及疗效.方法 19例中、大量咯血病例,均经起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成功,全部采用异常血管床造影剂充填量测试法评估栓塞剂用量及推注速度,再行抗菌素→无水乙醇+丝线粒沫/明胶海棉粒栓塞病变区域分支血管.全部病例随访6~36个月.结果 19例均即刻止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短期复发1例(5.3%),无远期复发病例.结论 无水乙醇加固体栓塞剂颗粒栓塞支气管动脉是治疗大咯血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段.术中采用异常血管床造影剂充填量测试法评估栓塞剂用量及推注速度,有助于精确栓塞和减少并发症.
作者:陈世沛;赵张平;滕红;徐兴明;谢英;周炜;陈友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B超监视下行通液术诊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价值.方法 通过50例不孕患者在B超下行输卵管通液术,观察注药阻力大小、宫腔积液、宫内液体流动方向、双侧输卵管距伞端情况及盆腔液体的变化.结果 8例双侧输卵管通液良好,6例双侧输卵管阻塞,16例一侧输管阻塞及20例双侧输卵管通而不畅.结论 超声监视下行输卵管通液,可直观通液的全过程,能较准确地判断输卵管阻塞的部位和程度,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张理琼;黄欣;赵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寻求效果好的静脉输液拔针方法.方法 采用抽签法决定静脉输液不同拔针方法的顺序,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护理人员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输液病人按新式法、传统法、反折法拔针各100次,比较三种拔针法的回血压滴液情况.结果 反折法与新式法回血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反折法、新式法两者回血发生例数均明显少于传统法(P<0.01).新式法与传统法滴液率比较无统计擘差异(P>0.05),新式法、传统法两者滴液发生例数均明显少于反折法(P<0.01).结论 新式法拔针回血率低,且不易滴液,操作简单、方便、容易掌握,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长英;蒋纯;王克琼;张琼;张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放疗对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效果,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建议.方法 将138例直肠癌患者分为手术联合放疗(综合治疗)组和单纯手术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共有4例患者失访,总随访率为97.10%.综合治疗组的复发率仅为7.04%,远低于单纯手术组的59.15%(P<0.05).此外,综合治疗组的转移率也远低于单纯手术组(p<0.01).综合治疗组未出现术后吻合口瘘及腹部伤口延期愈合,单纯手术组发生2例.综合治疗组出现放射性肠炎5例.综合治疗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7.32%,高于单纯手术组的73.13%(P<0.05).结论 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可以大大提高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防止和减少复发率和转移率,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谢占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老年直肠癌患者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的血液粘度变化.方法 选择拟在全身麻醉下实施择期直肠癌根治手术,ASA Ⅰ~Ⅱ级,无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影响血液粘度疾病的老年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分别在麻醉输液前(T0)、麻醉诱导插管后,BIS达到40~60并维持1 h(T1),手术结束前10 min(T2)、术毕拔管患者入PACU后30 min(T3)四个时点经肘静脉各采血5ml,检测高切全血粘度(Hηb)、中切全血粘度(Mηb)、低切全血粘度(Lηb)、血浆粘度(ηP).结果 全血粘度指标(Hηb、Mηb、Lηb)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与T0比较,T1指标显著降低(P <0.05),至T2继续降低(P<0.05),T3开始升高.但仍较Ta低(P<0.05).ηp在T1较T0显著升高(P <0.05).结论 老年直肠癌患者血液粘度经历了麻醉中降低,术后早期开始升高的变化过程.
作者:陈涛;钟庆;张英;刘玉林;王春艳;雷贤英;唐显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覆膜内支架治疗食管癌并发食管一气管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在X线引导下对15例食管癌放疗后导致食管-气管瘘、4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复发导致食管-气管瘘患者行国产覆膜内支架置入治疗,术后给予抗炎、止血及止痛治疗.结果 18例一次性操作成功,1例术中支架向下移位并及时补放第二枚支架,11例出现术中少量出血,所有病例的瘘口均完全封堵;术后有15例需药物止痛,2例出现少量呕血,3例出现解黑便,2例出现大呕血死亡,1例出现食团阻塞支架.2例出现肿瘤生长阻塞支架;随访期内死亡14例,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和全身衰竭.结论 采用覆膜内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并发食管-气管瘘是一种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作者:魏欣;钟立明;胡鸿;游箭;赵晓伟;胡孔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半导体激光联合蒲地蓝口服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口腔科、儿科门诊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诊断病例共13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9例.观察组给予半导体激先联合蒲地蓝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局部外敷联合板蓝根冲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6天后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半导体激光联合蒲地蓝口服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宝震;刘建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Vitapex根充糊剂在根管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460个患牙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在行常规根管治疗术基础上,分别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和Vitapex糊剂加牙胶失充填根管,观察术后1年的疗效.结果 氧化锌糊剂组(A组)有效率80.9%,Vitapex糊剂组(B组)有效率92.4%,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Vitapex糊剂充填根管术后1年疗效明显好于氧化锌糊剂,可满足临床应用.
作者:刘金明;孙博;张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在急诊检查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收治的106例经超声、逆行肾盂造影、体外冲击波碎石及输尿管镜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术证实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经腹部超声及经直肠超声两种检查方法并进行结果时比.结果 106例已证实输尿管蛄石患者经腹部超声检查确诊75例,准确率为70.8%;而经直肠超声检查确诊101例,准确率为95.3%;经直肠超声组较经腹部超声组患者检查结果准确率高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经直肠超声可以较准确的显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不需要充盈膀胱,不受婚否的限制,可显著提高诊断率.
作者:罗娟;李素淑;刘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病例男性,31岁,1个月前因腹部外伤入住我市某大医院.伤后感左上腹疼痛,无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尿频、尿急等症状.无高血压及肥胖体型.外院腹部B超提示左上腹中等回声包块(考虑腹膜后血肿可能).经抗感染治疗1个月后复查B超仍提示腹膜后实性包块,遂到我院门诊求治.
作者:张蓓;朱新棱;李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在诊断大隐静脉曲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疑诊的32例大隐静脉由张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并对超声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诊断为大隐静脉曲张32例,其中11例进行了手术治疗,10例与彩超检查诊断相符合,1例漏诊,诊断符合率91%.结论 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作为检查大隐静脉曲张的首选方法之一,为临床手术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大隐静脉由张术前彩超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芳;胡林;倪然;吴志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IL-6)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9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其中前循环TIA组45例,后循环TIA组45例),另纳入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9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中76例于发病后第1天血Hcy、TNF-a、IL-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Hcy与TNF-a、IL-6呈正相关.结论 短暂性脑缺血患者Hcy与健康时照组有明显差异.Hcy水平与TNFa、IL-6呈正相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的TNF-a、IL-6与健康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作者:高志刚;章淑英;宋慧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模型下肢肌肉组织的血流灌注特点.方法 将70只雄性SD大鼠分为两组.采用链脲菌素腹腔注射法制备大鼠糖尿病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饲养4周.使用PHILIPS Brilliance64 CT扫描机,利用JOG技术对两组进行全身灌注扫描.结果 实验组45只,其中39只建模成功,33只成功获得灌注数据,血流量(BF):(6.08±1.87)ml/100g/min;血容量(BV):(4.67±1.50)ml/100 g;对照组25只,其中22只成功获得灌注数据,血流量:(4.00±0.95)ml/100g/min血容量;(4.71±1.06)ml/100g.结论 糖尿病大鼠模型的下肢肌肉血流量大于对照组,两组血容量未发现差异.
作者:赖光辉;曹钰;吕海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双腔静脉留置导管是血液透析治疗的一条方便快捷的血管通路.留置导管过程中可出现出血、流量不足、导管意外脱落、血栓和感染等并发症,本文就双腔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林蓉;熊晓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胆管癌超声误诊灞诊的原因.方法 对37例超声误诊漏诊的胆管癌按不同类别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管癌超声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是未检出肿块,病变表现不特异及病变定位错误.结论 导致超声对胆管癌误诊漏诊的原因较多,如果能针对这些原因采取一些措施,则可减少误诊漏诊率.
作者:周密;张灌生;钟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下肢远端神经营养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踝关节或以下的郝分)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急剧上升,糖尿病足发病率也逐渐增高.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是一种准确、安全、无创的检查技术,在评价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方面临床应用价值极高,现就糖尿病足CTA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胡承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又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在CT引导下,经前入路法穿刺三又神经半月节后行射频热凝毁损治疗,温度控制在65~80℃持续时间3min,共3~4次.结果 40例患者中,32例疗效I级,5例疗效Ⅱ,2例疗效Ⅲ级;一次性治疗显效率92.5%,总有效率97.5%.1例为Ⅳ级无效.结论 CT引导行三又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微创治疗技术,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云春;王昭斌;武百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经验,探讨电解可脱铂金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技巧、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34例36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电解可脱铂金弹簧圈栓塞34例,宽颈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2例,结果 36个动脉瘤致密栓塞29个动脉瘤,近致密辁塞4个动脉瘤,不全栓塞1个动脉瘤.术中破裂1例.随访3~9个月,26例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2例达到日常生活部分自理.无死亡病例.结论 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具有创伤小、安全、可靠等优点,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方法,对提高栓塞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光辉;秦碧勇;席刚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