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涛;钟庆;张英;刘玉林;王春艳;雷贤英;唐显玲
目的 观察老年直肠癌患者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的血液粘度变化.方法 选择拟在全身麻醉下实施择期直肠癌根治手术,ASA Ⅰ~Ⅱ级,无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影响血液粘度疾病的老年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分别在麻醉输液前(T0)、麻醉诱导插管后,BIS达到40~60并维持1 h(T1),手术结束前10 min(T2)、术毕拔管患者入PACU后30 min(T3)四个时点经肘静脉各采血5ml,检测高切全血粘度(Hηb)、中切全血粘度(Mηb)、低切全血粘度(Lηb)、血浆粘度(ηP).结果 全血粘度指标(Hηb、Mηb、Lηb)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与T0比较,T1指标显著降低(P <0.05),至T2继续降低(P<0.05),T3开始升高.但仍较Ta低(P<0.05).ηp在T1较T0显著升高(P <0.05).结论 老年直肠癌患者血液粘度经历了麻醉中降低,术后早期开始升高的变化过程.
作者:陈涛;钟庆;张英;刘玉林;王春艳;雷贤英;唐显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临床上以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为特点,有报道其死亡率为1%~19%[1],特别是重度酸中毒,如抢救不及时或抢救不当,死亡率会更高.所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救治非常重要.本文搜集了我科2005年1月~2009年12月成功抢救的21例重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现将救治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夏振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下肢远端神经营养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踝关节或以下的郝分)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急剧上升,糖尿病足发病率也逐渐增高.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是一种准确、安全、无创的检查技术,在评价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方面临床应用价值极高,现就糖尿病足CTA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胡承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加强与完善病房医用冰箱规章制度落实和管理,为临床医用冰箱安全管理与使用提供保障.方法 自制医用冰箱管理调查表,对执行制度前后2006年和2009年的管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006年存在的清洁程度、标识不清等主要问题在2009年的调查结果中得到明显纠正和提高,优质率从52.17%提高到100.00%.提高了护士对医用冰箱的安全管理能力.结论 冰箱管理制度实施后,使每个护理单元的管理有章可循,管理更加制度化,提高了护理管理的整体水平.
作者:向代群;成翼娟;宋锦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本文从德阳市人民医院信息系统的建立出发,对信息系统中的办公平台作了全面的介绍,围绕办公信息平台对行政管理产生的重大影响展开分析,探讨未来如何继续完善结构和进一步发挥其功能.
作者:张黄莉;李玲;王东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放疗对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效果,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建议.方法 将138例直肠癌患者分为手术联合放疗(综合治疗)组和单纯手术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共有4例患者失访,总随访率为97.10%.综合治疗组的复发率仅为7.04%,远低于单纯手术组的59.15%(P<0.05).此外,综合治疗组的转移率也远低于单纯手术组(p<0.01).综合治疗组未出现术后吻合口瘘及腹部伤口延期愈合,单纯手术组发生2例.综合治疗组出现放射性肠炎5例.综合治疗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7.32%,高于单纯手术组的73.13%(P<0.05).结论 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可以大大提高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防止和减少复发率和转移率,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谢占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切开复位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住殷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16例.结果 16例患者获得8~24月随访,无股骨头坏死、断钉、松动等并发症,骨折全部愈合.结论 小切口切开复位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固定牢固、易愈合等优点,是治疗眨骨干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作者:马先文;桂斌捷;李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微侵袭接骨板技术(MIPO)以胫骨远端镇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高能量创伤所致的胫骨远端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 运用微侵袭接骨板技术以胫骨远端镇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41例高能量创伤所致的胫骨远端粉碎骨折,并以临床功能和X线检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41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41例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3周(7~16用),没有发生内固定失败以及骨不愈合者.浅表感染1例.踝关节功能评价优良36例(87%).结论 运用微侵袭接骨板技术以胫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粉碎的骨折创伤小,对软组织的干扰少,能够获得并维持稳定的固定,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运平;杨利;刘晓潇;曾可培;仙登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上切牙拔除矫治的适应症和矫治效果.方法 选择上前牙或上颌前突、后牙为中性、轻度远中或完全远中关系的患者23例,拔除双侧上颌侧切牙或中切牙(有牙体或牙周病变者).结果 23例患者上前牙或上颌前突畸形完全解除,前牙覆(耠)、覆盖正常,后牙呈中性或完全远中的尖窝关系,口型和面型显著改善.结论 上前牙或上颌前突拔除上切牙矫治简单(支抗易控制)、快速、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礼辉;王兰;周欣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数字化成像自然法食道双对比造影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接受数字化成像自然法食道双对比造影(双对比法)检查患者585例的检查结果,与同期于我院接受传统食道造影法(传统法)检查的115例患者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数据采用SPSS 12.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数字化食道双对比造影的585例中,发现病变468例,其中食道癌246例(早期食道癌51例,中晚期癌195例),食管炎症、静脉曲张等良性病变222例,正常117例;传统法115例中,发现病变76例,其中食道癌65例(早期食道癌3例,中晚期癌62例),良性病变11例,正常39例.结论 数字化成像自然法食道双对比造影检查与传统法食道造影检查相比,显示更清楚,病变检出率更高,安全性更好.
作者:何发清;官泳松;王小林;郭兵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价值.方法 对25例原发性肝癌进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动态电影模式扫描,所有数据经工作站软件处理并计算组织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time,MTT)、毛细血管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肝动脉供血分数(hepatic arterial fraction,HAF),比较肿瘤组织、瘤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灌注参数的变化.结果 肝癌组织BF、HAF 明显高于瘤旁组炽及正常肝组织,而MTT明显降低,且具有显著性差异;BV和PS值与正常组织无显著差异.结论 肝癌CT灌注参数(BF、HAF和MTT)可有效的评价原发性肝癌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燕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食道起声心动图(TEE)在三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2例三尖瓣成形手术患者术中行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TEE全程监测整个手术过程,术前观察三尖瓣及其附属结构的形态、功能及反流程度,瓣膜成形完成心脏复跳后,再次观察成形瓣膜及其附属结构的形态、功能及反流情况.结果 62例三尖瓣成形术患者术前均为重度关闭不全,成形术后16例(25.8%)反流完全消失,43例(69.3%)为轻度反漉,3例(4.8%)因无法成形,接受瓣膜置换术.结论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用于三尖瓣成形术中监测,能够及时发现、解决术中的问题,评价手术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避免二次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晓茜;刘慧;邹翰琴;周克松;刘志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经验,探讨电解可脱铂金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技巧、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34例36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电解可脱铂金弹簧圈栓塞34例,宽颈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2例,结果 36个动脉瘤致密栓塞29个动脉瘤,近致密辁塞4个动脉瘤,不全栓塞1个动脉瘤.术中破裂1例.随访3~9个月,26例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2例达到日常生活部分自理.无死亡病例.结论 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具有创伤小、安全、可靠等优点,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方法,对提高栓塞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光辉;秦碧勇;席刚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两种吸痰方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将收住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分别应用开放式和密闭式两种(实验组)吸痰方法,对吸痰量、血氧饱和度、肺部感染丰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吸痰方法在吸痰量上有显著差异,密闭式吸痰的血氧饱和度较开放式吸痰有显著升高,肺部感染率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 应用密闭式吸痰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呼吸道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率及低氧血症发生率,对患者愈后有积极作用.
作者:冯全吉;王蓉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在体外无神经元作用下,观察谷氨酸对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l)的影响,探讨谷氨酸与多药耐药现象的关系.方法 取新生SD大鼠脑,分离纯化星形胶质细胞,适当传代后加用含谷氨酸500μmol/L、1000μmol/L的培养基干预3天、7天、10天,通过兔细细胞化学检测细胞MRPl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谷氨酸干预后MRPl表达水平升高,3天表达水平稍升高,7天表达水平升高明显并可持续至10天余,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 MRPl在星形胶质细胞中仅少量表达;谷氨酸环境培养可促进体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MRPl的表达.
作者:姜永生;黄绍平;王雪莹;汪利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治疗的47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7例患者中结、直肠肿瘤21例,肠粘连12例,腹内、外疝嵌顿7例,肠扭转、粪石嵌顿各2例,肠套叠、憩室炎,坏死性降结肠炎各1例.术后并发症10例,发生率21.28%;围手术期死亡2例,死亡率4.26%.结论 对无手术史且排除疝嵌顿的肠梗阻首先考虑肿瘤可能.完善病史和仔细体检、腹部立卧位摄片和腹部CT检查是提高诊断水平的常规措施.老年急性肠梗阻病情复杂,伴发疾病多,体质差,应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时把握手术时机、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有利于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文杰;陆孝道;高钢龙;单远洲;张学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睾丸扭转的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15例睾丸扭转患者的诊治资料.1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及术后给予β-七叶皂甙钠静滴,欧莱凝胶外敷.结果 14例手术复位,1例睾丸切除.随访多普勒超声显示睾丸大小及血运均正常,精液实验室检查,包括切除一侧睾丸患者均正常.结论 睾丸扭转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术后合理的用药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王青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寻求效果好的静脉输液拔针方法.方法 采用抽签法决定静脉输液不同拔针方法的顺序,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护理人员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输液病人按新式法、传统法、反折法拔针各100次,比较三种拔针法的回血压滴液情况.结果 反折法与新式法回血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反折法、新式法两者回血发生例数均明显少于传统法(P<0.01).新式法与传统法滴液率比较无统计擘差异(P>0.05),新式法、传统法两者滴液发生例数均明显少于反折法(P<0.01).结论 新式法拔针回血率低,且不易滴液,操作简单、方便、容易掌握,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长英;蒋纯;王克琼;张琼;张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汉族与维吾尔族患者体外循环(ECC)术中肝素耐药的差异.方法 305例病人常规中度低温(28℃~30℃).灌注流量在2.4~2.8 L/(m2·min).心肌保护采用4:1稀释血停搏液.肝素用量:体内肝素化300~400 U/kg,预充液中加2 000 U,在ECC中维持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480 s以上,每间隔30 min 测ACT.结果 肝素耐药:汉族3例(2%),维吾尔族28例(18%).肝素耐药中血小板计数增高者:维吾尔族5例,汉族2例.经追加肝素及输给新鲜冷冻血浆后,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血量维吾尔族患者均低于汉族患者(P<0.05=.结论 堆吾尔族患者肝素耐药比例高于汉族,而术后出血量却明显小于汉族,提示我们应从汉族与维吾尔族凝血因子是否有差异科学的分析这一临床现象,以便于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杨毅;谢丽帕;伍湘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病例男性,31岁,1个月前因腹部外伤入住我市某大医院.伤后感左上腹疼痛,无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尿频、尿急等症状.无高血压及肥胖体型.外院腹部B超提示左上腹中等回声包块(考虑腹膜后血肿可能).经抗感染治疗1个月后复查B超仍提示腹膜后实性包块,遂到我院门诊求治.
作者:张蓓;朱新棱;李胜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