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夏振华
目的 探讨钼靶X线在早期乳腺癌的图像特征和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钼靶X线表现.结果 60例乳腺癌患者的钼靶X线表现为小蛄节肿块影30例,局灶性致密影6例,单纯钙化25例,不对称导管影增粗2例,血管影增粗4例和局部腺体结构扭曲5例.后经手术病理证实均为早期乳癌患者,其中浸润性导管癌32例,浸润性小叶癌10例,导管原住癌6例,小叶原位癌2例,黏液腺癌5例,髓样癌4例和粉刺癌1例.结论 早期乳癌的X线表现为肿块、钙化、局灶性致密影、蛄构扭曲等直接或间接征象时,应及时活检,才能有效提高早期乳癌的检出率.
作者:宁平;张勇;刘泽宇;温全;陈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经过临床确诊的48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患者的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肿块的形态、内部回声、典型特征及彩色血流情况等,并归纳其声像图特点.结果 在48例肠套叠患儿中超声检出47例,诊断符合率97.9%;误诊1例,误诊率2.1%.结论 高频彩色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小儿肠套叠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杨姣;何兴华;张慧;袁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肺泡蛋白沉着症(PAP)的CT表现及其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临床病理证实为PAP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 PAP患者CT表现多样,其主要的CT表现为地图样、碎石路样、肺实变样改变,肺水肿及肺间质纤维化常表现较为明星.结论 PAP的CT表现多样但较具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不难作出诊断.
作者:石思李;邹文远;张自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缺铰性贫血(IDA)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伴有HP阳性慢性胃炎的IDA患者116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铁剂联合HP根除治疗;B组仅予补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红蛋白(Hb)、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等血液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A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HP加铁剂是治疗HP感染相关性IDA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杨忠文;周江;葛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烧伤Ⅱ号喷涂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烧伤Ⅱ号喷涂换药,每日2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每日2次.结果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烧伤Ⅱ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去腐生肌的功能,治疗效果明显,治愈率高,疗程短.值得推广.
作者:董金霞;冀春萍;李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又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在CT引导下,经前入路法穿刺三又神经半月节后行射频热凝毁损治疗,温度控制在65~80℃持续时间3min,共3~4次.结果 40例患者中,32例疗效I级,5例疗效Ⅱ,2例疗效Ⅲ级;一次性治疗显效率92.5%,总有效率97.5%.1例为Ⅳ级无效.结论 CT引导行三又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微创治疗技术,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云春;王昭斌;武百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在急诊检查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收治的106例经超声、逆行肾盂造影、体外冲击波碎石及输尿管镜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术证实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经腹部超声及经直肠超声两种检查方法并进行结果时比.结果 106例已证实输尿管蛄石患者经腹部超声检查确诊75例,准确率为70.8%;而经直肠超声检查确诊101例,准确率为95.3%;经直肠超声组较经腹部超声组患者检查结果准确率高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经直肠超声可以较准确的显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不需要充盈膀胱,不受婚否的限制,可显著提高诊断率.
作者:罗娟;李素淑;刘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本文从德阳市人民医院信息系统的建立出发,对信息系统中的办公平台作了全面的介绍,围绕办公信息平台对行政管理产生的重大影响展开分析,探讨未来如何继续完善结构和进一步发挥其功能.
作者:张黄莉;李玲;王东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侵蚀性葡萄胎肺转移的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5例侵蚀性葡萄胎肺转移患者进行介入治疗,观察其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完全缓解4例,随访2年无复发;进晨1例,肺内病灶增加,因颅内转移死亡.无严重不良反应及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侵蚀性葡萄胎肺转移介入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李秀莲;王小林;杨林;何发清;任勇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理临床实习教学管理新模式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护理实习教学管理改革前、后的实习护生各243名对组织纪律、服务态度、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原因.结果 违纪人数由17.3%降至8.7%,服务态度满意率从85.2%提升至90.3%,实习护生的不良表现明显降低,实习的效果明显提高.结论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加强实习护生及带教老师的管理,教学相长,能明显提高护理临床实习教学管理的质量.
作者:何琼珍;孙婕;王红梅;邱雪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胸腺肽α1(基泰)联合顺铂局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37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采用胸腺肤α1+顺铂灌注化疗;对照组18例,采用顺铂灌注化疗.每周1次,灌注三次后评定疗效、毒副作用、KPS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胸水控制有效率为68.4%.对照组为38.8%,治疗组胸水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评分改善率为78.9%;对照组为44.4%(P<0.05);两组不良反应类似,均以Ⅰ-Ⅱ度胃肠反应和骨髓抑制为主,治疗组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肤α1用于胸腔局部治疗时能够减毒增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郭翠华;何朗;任大成;付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汉族与维吾尔族患者体外循环(ECC)术中肝素耐药的差异.方法 305例病人常规中度低温(28℃~30℃).灌注流量在2.4~2.8 L/(m2·min).心肌保护采用4:1稀释血停搏液.肝素用量:体内肝素化300~400 U/kg,预充液中加2 000 U,在ECC中维持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480 s以上,每间隔30 min 测ACT.结果 肝素耐药:汉族3例(2%),维吾尔族28例(18%).肝素耐药中血小板计数增高者:维吾尔族5例,汉族2例.经追加肝素及输给新鲜冷冻血浆后,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血量维吾尔族患者均低于汉族患者(P<0.05=.结论 堆吾尔族患者肝素耐药比例高于汉族,而术后出血量却明显小于汉族,提示我们应从汉族与维吾尔族凝血因子是否有差异科学的分析这一临床现象,以便于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杨毅;谢丽帕;伍湘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之表现扩散系数(ADC)对急性后循环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4例发病一周以内行临床及磁共振DWI检查确诊为急性后循环梗死的患者,于二周后复查磁共振DWI检查.结果 发病一周内,一侧枕叶和一侧小脑梗死的核心、梗死的边缘和其对侧镜像区ADC值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干梗死的核心ADC值和其梗死边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用后复查DWI检查,梗死的核心ADC值和其边缘及镜像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梗死的边缘和镜像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一侧枕叶梗死者有8例DWI高信号范围较前缩小,小脑梗死者有6例DWI高信号范围较前缩小,脑干梗死者有13例DWI高信号范围较前缩小,结论 ADC值是一种客观的评价脑缺血的方法,其定量分析有助于判断缺血的程度及恢复情况.
作者:庾建英;刘继新;朱沂;蒋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食道起声心动图(TEE)在三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2例三尖瓣成形手术患者术中行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TEE全程监测整个手术过程,术前观察三尖瓣及其附属结构的形态、功能及反流程度,瓣膜成形完成心脏复跳后,再次观察成形瓣膜及其附属结构的形态、功能及反流情况.结果 62例三尖瓣成形术患者术前均为重度关闭不全,成形术后16例(25.8%)反流完全消失,43例(69.3%)为轻度反漉,3例(4.8%)因无法成形,接受瓣膜置换术.结论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用于三尖瓣成形术中监测,能够及时发现、解决术中的问题,评价手术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避免二次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晓茜;刘慧;邹翰琴;周克松;刘志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步进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较常规分段DSA的优势.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插管,对41例下肢病变患者分别行下肢动脉步进DSA16例和常规DSA25例后,对造影图像效果、造影剂的用量、患者所受X线照射剂量进行评价.结果 41例患者下肢动脉均获成功,造影图像质量优12例、良29例.下肢步进DSA具有完整的整体现、造影剂少、术中血管痉挛少、X线剂量低的特点.结论 下肢步进DSA在临床应用中较传统分段DSA在图像整体现、减少手术风险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赵晓伟;胡孔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Vitapex根充糊剂在根管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460个患牙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在行常规根管治疗术基础上,分别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和Vitapex糊剂加牙胶失充填根管,观察术后1年的疗效.结果 氧化锌糊剂组(A组)有效率80.9%,Vitapex糊剂组(B组)有效率92.4%,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Vitapex糊剂充填根管术后1年疗效明显好于氧化锌糊剂,可满足临床应用.
作者:刘金明;孙博;张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一次性气管插管导管替代肛管在肠麻痹患者中药保留灌肠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于ICU住院的40例肠麻痹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传统的肛管灌肠及一次性气管插管导管替代肛管灌肠,比较两种灌肠方法的治疗效果、临床护理工作量及对病人肛周皮肤的影响.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临床护理工作量和病人皮肤情况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一次性气管插管导管在肠麻痹患者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效果好、大便引流通畅、出入量统计准确、明显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减少了粪便对病人肛周皮肤的刺激.
作者:徐晓梅;王秀华;黄超;陈侣林;刘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对行腹腔镜手术所发生的各种并发症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发生的原因、防治的方法.结果 33例并发症患者中胆总管部分或完全损伤15例,胆管漏9例.腹腔内出血5例,肠道损伤和穿刺孔感染各2例.结论 胆管损伤、胆漏、术中出血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主要并发症,绝大部分并发症是能够预防和治愈的.
作者:黄健;薛应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胸壁结核的X线及CT影像表现,以提高对其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资料完整15例胸壁结核患者的完整资料,回顾性分析其X线及CT影像特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结果 胸部X线发现7例;所有病例CT检查均有软组织肿块,凸出于胸壁7例,凸出于胸腔5例,同时凸出于胸壁和胸腔3例;形成脓肿8例;骨质破坏7例,钙化2例,4例伴有肺内结核病灶.CT均能显示病灶的位置、肿块内部结构及周边情况.结论 X线摄片是发现胸壁结核的基本手段,CT能清楚了解软组织肿块内部及周边情况,骨质破坏情况,尤其是增强CT对于诊断本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大成;李成杰;姚尉;刘远红;丁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模型下肢肌肉组织的血流灌注特点.方法 将70只雄性SD大鼠分为两组.采用链脲菌素腹腔注射法制备大鼠糖尿病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饲养4周.使用PHILIPS Brilliance64 CT扫描机,利用JOG技术对两组进行全身灌注扫描.结果 实验组45只,其中39只建模成功,33只成功获得灌注数据,血流量(BF):(6.08±1.87)ml/100g/min;血容量(BV):(4.67±1.50)ml/100 g;对照组25只,其中22只成功获得灌注数据,血流量:(4.00±0.95)ml/100g/min血容量;(4.71±1.06)ml/100g.结论 糖尿病大鼠模型的下肢肌肉血流量大于对照组,两组血容量未发现差异.
作者:赖光辉;曹钰;吕海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