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琼珍;孙婕;王红梅;邱雪琴
目的 观察针灸配合通窍活血汤加味治疗颅脑外伤后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26例确诊为头部外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72例)应用针灸配合通窍活血汤加味治疗;对照组(54例)应用颅痛定、益脑灵治疗,两组患者治疗15d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中头痛缓解,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针灸配合通窍活血汤加味可明显提高颅脑外伤后头痛的疗效,缩短疗程.
作者:范秀云;彭俊;张明伟;周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气管内注射平阳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的可行性.方法 60只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3d、7d、14d、28d、56d),每组10只.大鼠固定、麻醉后,CT引导下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经颈部穿刺气管,穿刺成功后,实验组向气管内注射5mg/ml平阳霉素溶液lml/kg,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lml/kg.注药后3d、7d、14d、28d、及56d,对双肺标本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在每张组织切片上对肺泡炎和肺纤维化进行半定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大鼠肺泡炎和肺纤维化明显较对照组严重,实验组炎症评分以7d组高(11.53±2.81,P<0.01),纤维化评分以56d组高(7.06±1.69,P
作者:孙鸿;李春平;李睿;陈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痛患者血糖控制在12 mmol/L以下,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糖尿病白内障患者58例(72眼)施行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并发症及术后视力,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随访1年,裸眼或矫正视力≤0.1者2眼(2.78%).0.1~0.3者1眼(1.39%).0.3~0.5者2眼(2.78%),0.8~1.5者67眼(93.06%).术中无出血,术后无感染,切口愈合良好.结论 糖尿病白内障患者餐后血糖控制在12 mmol/L以下者,于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常文勇;迟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用无水乙醇加固体栓塞剂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的临床机理、栓塞方法、并发症及疗效.方法 19例中、大量咯血病例,均经起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成功,全部采用异常血管床造影剂充填量测试法评估栓塞剂用量及推注速度,再行抗菌素→无水乙醇+丝线粒沫/明胶海棉粒栓塞病变区域分支血管.全部病例随访6~36个月.结果 19例均即刻止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短期复发1例(5.3%),无远期复发病例.结论 无水乙醇加固体栓塞剂颗粒栓塞支气管动脉是治疗大咯血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段.术中采用异常血管床造影剂充填量测试法评估栓塞剂用量及推注速度,有助于精确栓塞和减少并发症.
作者:陈世沛;赵张平;滕红;徐兴明;谢英;周炜;陈友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在急诊检查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收治的106例经超声、逆行肾盂造影、体外冲击波碎石及输尿管镜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术证实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经腹部超声及经直肠超声两种检查方法并进行结果时比.结果 106例已证实输尿管蛄石患者经腹部超声检查确诊75例,准确率为70.8%;而经直肠超声检查确诊101例,准确率为95.3%;经直肠超声组较经腹部超声组患者检查结果准确率高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经直肠超声可以较准确的显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不需要充盈膀胱,不受婚否的限制,可显著提高诊断率.
作者:罗娟;李素淑;刘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下肢远端神经营养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踝关节或以下的郝分)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急剧上升,糖尿病足发病率也逐渐增高.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是一种准确、安全、无创的检查技术,在评价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方面临床应用价值极高,现就糖尿病足CTA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胡承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之一,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6%,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8%,肺癌在城市肿瘤死亡顺序中已由第四位上升为第一位.肺癌是一种预后极差的疾病,86%的患者在确诊后5年内死亡,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和生命.肺癌的肺外表现多种多样,早期容易被忽视.现就神经精神症状为首发表现的15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治作一回顾.
作者:潘洪;陈冲;罗钢;白雪;杨思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胆管癌超声误诊灞诊的原因.方法 对37例超声误诊漏诊的胆管癌按不同类别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管癌超声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是未检出肿块,病变表现不特异及病变定位错误.结论 导致超声对胆管癌误诊漏诊的原因较多,如果能针对这些原因采取一些措施,则可减少误诊漏诊率.
作者:周密;张灌生;钟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mecA、femB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效率.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71株非重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多重PCR进行检测,结果 mecA、femB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对MRSA的检测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97.87%.结论 mecA、femB多重PCR法可以对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甲氧西林耐药作出判断,是一种高效、敏感、特异性高的检测技术.
作者:刘真真;范昕建;吴疆;高燕渝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尿道成形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问题及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收治的因尿道下裂、尿道狭窄行尿道成形手术的297例患者,其中尿道端端吻合146例,尿道下裂成形术34例,其他自体材料替代成形117例,总结围手术期护理对策.结果 伤口感染发生率为1%~2%,尿道狭窄患者无漏尿,尿道下裂漏尿<5%;尿道狭窄及尿道下裂患者手术成功率均在90%~95%.结论 做好围手术期会阴部皮肤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尿道成形术并发症的发生,为手术成功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杨玉仙;何其英;王志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Vitapex根充糊剂在根管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460个患牙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在行常规根管治疗术基础上,分别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和Vitapex糊剂加牙胶失充填根管,观察术后1年的疗效.结果 氧化锌糊剂组(A组)有效率80.9%,Vitapex糊剂组(B组)有效率92.4%,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Vitapex糊剂充填根管术后1年疗效明显好于氧化锌糊剂,可满足临床应用.
作者:刘金明;孙博;张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步进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较常规分段DSA的优势.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插管,对41例下肢病变患者分别行下肢动脉步进DSA16例和常规DSA25例后,对造影图像效果、造影剂的用量、患者所受X线照射剂量进行评价.结果 41例患者下肢动脉均获成功,造影图像质量优12例、良29例.下肢步进DSA具有完整的整体现、造影剂少、术中血管痉挛少、X线剂量低的特点.结论 下肢步进DSA在临床应用中较传统分段DSA在图像整体现、减少手术风险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赵晓伟;胡孔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临床上以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为特点,有报道其死亡率为1%~19%[1],特别是重度酸中毒,如抢救不及时或抢救不当,死亡率会更高.所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救治非常重要.本文搜集了我科2005年1月~2009年12月成功抢救的21例重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现将救治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夏振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睾丸扭转的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15例睾丸扭转患者的诊治资料.1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及术后给予β-七叶皂甙钠静滴,欧莱凝胶外敷.结果 14例手术复位,1例睾丸切除.随访多普勒超声显示睾丸大小及血运均正常,精液实验室检查,包括切除一侧睾丸患者均正常.结论 睾丸扭转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术后合理的用药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王青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饭小切口皮下搔刮法根治腋臭的疗效.方法 沿腋窝皮纹作长0.5cm小切口,于皮下2mm钝性分离后,以腋臭搔刮器搔刮去除皮下的汗腺、毛囊、大汗腺,冲洗搔刮后形成的腔穴,彻底止血后缝合切口,加压包扎.结果 46例术后异味完全消除,皮肤无缺血坏死,术后无明显瘢痕.结论 微小切口皮下搔刮法是根治腋臭的有效方法.
作者:邵金许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5例老年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出院时GOS评分:恢复良好9例,轻残10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 针对老年人的特殊情况,治疗时一定要权衡利弊,多方面地去考虑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加患者存活率,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顾涤恒;陈海涛;王建;陆惠新;高甜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早期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效果.方法 选取92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全部患者均进行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早期血液灌流.观察全部病例的阿托品应用总量,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中间综合征发生率、病死率及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a、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阿托品应用总量、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中间综合征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IL-1、TNF-a、CR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
作者:张文忠;王健;杨峰;刘书花;焦清海;田英平;刘冬青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IL-16、IL-18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6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IL-16、IL-18水平.结果 过敏性紫癜急性期患儿血清IL.16、IL-18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过敏性紫癜缓解期患儿与健康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过敏性紫癜患儿IL-16与IL-18呈正相关.结论 IL-16、IL-18可能参与过敏性紫癜血管炎的发病,IL-16、IL-18的检测与过敏性紫癜病情发展有一定关系.
作者:李禹兵;刘延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半导体激光联合蒲地蓝口服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口腔科、儿科门诊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诊断病例共13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9例.观察组给予半导体激先联合蒲地蓝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局部外敷联合板蓝根冲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6天后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半导体激光联合蒲地蓝口服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宝震;刘建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住院病人前十位疾病构成,为本市常见病、多发病种的预防及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的类目法对我院2009年出院病人前十位疾病构成及顺位进行分析.结果 胆石病、其他医疗照顾、剖宫产是本院全年收治病人较多的病种,共3467例,占出院病人的14.35%.结论 对于较集中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应作为本院疾病工作的重点.
作者:徐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