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占宏
目的 在体外无神经元作用下,观察谷氨酸对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l)的影响,探讨谷氨酸与多药耐药现象的关系.方法 取新生SD大鼠脑,分离纯化星形胶质细胞,适当传代后加用含谷氨酸500μmol/L、1000μmol/L的培养基干预3天、7天、10天,通过兔细细胞化学检测细胞MRPl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谷氨酸干预后MRPl表达水平升高,3天表达水平稍升高,7天表达水平升高明显并可持续至10天余,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 MRPl在星形胶质细胞中仅少量表达;谷氨酸环境培养可促进体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MRPl的表达.
作者:姜永生;黄绍平;王雪莹;汪利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病例男,59岁,因oddi括约肌炎性狭窄、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行胆囊切除、胆道探查、胆肠吻合术.术后1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大量鲜红色血便,约800 ml,伴头昏,乏力,心慌,遂入院.入院查体:血常规:RBC:2.81×1012/L,HGB 90 g/L,AST 1009 u/l,ALT 556 u/L,BP:77/53 mmHg.
作者:邓丹;张荣萍;游箭;胡鸿;胡孔琼;何振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步进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较常规分段DSA的优势.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插管,对41例下肢病变患者分别行下肢动脉步进DSA16例和常规DSA25例后,对造影图像效果、造影剂的用量、患者所受X线照射剂量进行评价.结果 41例患者下肢动脉均获成功,造影图像质量优12例、良29例.下肢步进DSA具有完整的整体现、造影剂少、术中血管痉挛少、X线剂量低的特点.结论 下肢步进DSA在临床应用中较传统分段DSA在图像整体现、减少手术风险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赵晓伟;胡孔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又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在CT引导下,经前入路法穿刺三又神经半月节后行射频热凝毁损治疗,温度控制在65~80℃持续时间3min,共3~4次.结果 40例患者中,32例疗效I级,5例疗效Ⅱ,2例疗效Ⅲ级;一次性治疗显效率92.5%,总有效率97.5%.1例为Ⅳ级无效.结论 CT引导行三又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微创治疗技术,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云春;王昭斌;武百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医院的科学发展离不开经营者正确的决策,而经济分析又是医院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本文借助管理会计中盈亏平衡分析理论对医院经营活动进行预测、控制和考核,谋求成本项目的盈亏平衡点,以规划目标收益,为医院优经营决策和高经营效率提供各种有益的方案和资料,可以有效减少决策失误,使医院运行和决策更具科学化.
作者:谢明均;谢钢;雷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肝胆管结石合并门脉高压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胆道梗阻及感染的症状以及肝功能损害及门静脉高压的两大症状.因其病变广泛、病情复杂、并发症高、死亡率高,临床处理颇为困难,本文就其外科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下肢远端神经营养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踝关节或以下的郝分)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急剧上升,糖尿病足发病率也逐渐增高.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是一种准确、安全、无创的检查技术,在评价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方面临床应用价值极高,现就糖尿病足CTA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胡承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在诊断大隐静脉曲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疑诊的32例大隐静脉由张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并对超声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诊断为大隐静脉曲张32例,其中11例进行了手术治疗,10例与彩超检查诊断相符合,1例漏诊,诊断符合率91%.结论 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作为检查大隐静脉曲张的首选方法之一,为临床手术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大隐静脉由张术前彩超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芳;胡林;倪然;吴志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本文从德阳市人民医院信息系统的建立出发,对信息系统中的办公平台作了全面的介绍,围绕办公信息平台对行政管理产生的重大影响展开分析,探讨未来如何继续完善结构和进一步发挥其功能.
作者:张黄莉;李玲;王东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钼靶X线在早期乳腺癌的图像特征和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钼靶X线表现.结果 60例乳腺癌患者的钼靶X线表现为小蛄节肿块影30例,局灶性致密影6例,单纯钙化25例,不对称导管影增粗2例,血管影增粗4例和局部腺体结构扭曲5例.后经手术病理证实均为早期乳癌患者,其中浸润性导管癌32例,浸润性小叶癌10例,导管原住癌6例,小叶原位癌2例,黏液腺癌5例,髓样癌4例和粉刺癌1例.结论 早期乳癌的X线表现为肿块、钙化、局灶性致密影、蛄构扭曲等直接或间接征象时,应及时活检,才能有效提高早期乳癌的检出率.
作者:宁平;张勇;刘泽宇;温全;陈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Vitapex根充糊剂在根管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460个患牙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在行常规根管治疗术基础上,分别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和Vitapex糊剂加牙胶失充填根管,观察术后1年的疗效.结果 氧化锌糊剂组(A组)有效率80.9%,Vitapex糊剂组(B组)有效率92.4%,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Vitapex糊剂充填根管术后1年疗效明显好于氧化锌糊剂,可满足临床应用.
作者:刘金明;孙博;张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放疗对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效果,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建议.方法 将138例直肠癌患者分为手术联合放疗(综合治疗)组和单纯手术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共有4例患者失访,总随访率为97.10%.综合治疗组的复发率仅为7.04%,远低于单纯手术组的59.15%(P<0.05).此外,综合治疗组的转移率也远低于单纯手术组(p<0.01).综合治疗组未出现术后吻合口瘘及腹部伤口延期愈合,单纯手术组发生2例.综合治疗组出现放射性肠炎5例.综合治疗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7.32%,高于单纯手术组的73.13%(P<0.05).结论 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可以大大提高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防止和减少复发率和转移率,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谢占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两种吸痰方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将收住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分别应用开放式和密闭式两种(实验组)吸痰方法,对吸痰量、血氧饱和度、肺部感染丰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吸痰方法在吸痰量上有显著差异,密闭式吸痰的血氧饱和度较开放式吸痰有显著升高,肺部感染率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 应用密闭式吸痰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呼吸道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率及低氧血症发生率,对患者愈后有积极作用.
作者:冯全吉;王蓉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Holter)对心源性晕厥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1例疑为心源性晕厥患者行24h或更长时间的Holter检查,嘱其尽量以诱因促使晕厥发作,并记录晕厥发作情况及时间,捕捉患者晕厥发作时心电图变化.结果 61例患者中有33例(54.1%)出现严重心律失常,13例(21.3%)检查过程中出现黑朦、晕厥发作,且发作时间与检出心律失常时间一致,尤其与R.R间期>3.0s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Holter检查对心源性晕厥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章艳萍;张宏考;干艳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之表现扩散系数(ADC)对急性后循环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4例发病一周以内行临床及磁共振DWI检查确诊为急性后循环梗死的患者,于二周后复查磁共振DWI检查.结果 发病一周内,一侧枕叶和一侧小脑梗死的核心、梗死的边缘和其对侧镜像区ADC值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干梗死的核心ADC值和其梗死边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用后复查DWI检查,梗死的核心ADC值和其边缘及镜像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梗死的边缘和镜像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一侧枕叶梗死者有8例DWI高信号范围较前缩小,小脑梗死者有6例DWI高信号范围较前缩小,脑干梗死者有13例DWI高信号范围较前缩小,结论 ADC值是一种客观的评价脑缺血的方法,其定量分析有助于判断缺血的程度及恢复情况.
作者:庾建英;刘继新;朱沂;蒋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之一,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6%,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8%,肺癌在城市肿瘤死亡顺序中已由第四位上升为第一位.肺癌是一种预后极差的疾病,86%的患者在确诊后5年内死亡,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和生命.肺癌的肺外表现多种多样,早期容易被忽视.现就神经精神症状为首发表现的15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治作一回顾.
作者:潘洪;陈冲;罗钢;白雪;杨思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腺瘤的超声分型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提高超声诊断的定性符合率.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对118例经术前超声检查及分型的甲状腺肿瘤与术后病理证实的结果进行时比分析.结果 118例患者均经过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超声诊断符合率74.28%~84.61%.结论 甲状腺腺瘤的病理组织结构是产生声象图表现的基础,不同的超声特征有不同的病理改变,超声分型与病理类型之间既有相关一致性,又有重叠复杂性.
作者:代述明;熊静;赵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经验,探讨电解可脱铂金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技巧、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34例36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电解可脱铂金弹簧圈栓塞34例,宽颈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2例,结果 36个动脉瘤致密栓塞29个动脉瘤,近致密辁塞4个动脉瘤,不全栓塞1个动脉瘤.术中破裂1例.随访3~9个月,26例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2例达到日常生活部分自理.无死亡病例.结论 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具有创伤小、安全、可靠等优点,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方法,对提高栓塞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光辉;秦碧勇;席刚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电惊厥治疗在基层精神病院使用情况的演变.方法 提取跨度为40年的首次发病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例共852例.进行每10年间电惊厥治疗人次和人均电惊厥次数的对照研究分析.结果 1967年至1997年每10年间两组电惊厥治疗人次和人均电惊厥次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2007年比较1997年其电惊厥治疗人次及人均电惊厥次数均差异显著(P<0.01).结论 2007年较1997年的电惊厥治疗的使用大为减少.
作者:夏南;陈佰年;王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食道癌患者行金属内支架治疗术前、术中存在的与手术探作无关的医疗风险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39例食道癌患者行金属内支架置入术的资料,总结与支架置入操作无关的非手术风险及其特点.结果 53例支架置入术时机推迟导致病变加重、体质恶化并增加手术难度和并发症风险;1例食遣癌放疗后出现狭窄并食道-气管瘘患者入院当晚大出血死亡;1例患者不信任支架安全性引发非医疗性纠纷;1例食道癌放疗后食道-气管瘘患者术中因剧烈咳嗽时不慎跌落下检查床.结论 食道支架置入术操作相对简便,重视术前、术中存在非手术操作的风险有助于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作者:钟立明;魏欣;胡鸿;游箭;赵晓伟;胡孔琼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