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切口切开复位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

马先文;桂斌捷;李力

关键词:股骨重建髓内钉, 股骨干, 骨折, 小切口切开复位
摘要:目的 探讨小切口切开复位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住殷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16例.结果 16例患者获得8~24月随访,无股骨头坏死、断钉、松动等并发症,骨折全部愈合.结论 小切口切开复位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固定牢固、易愈合等优点,是治疗眨骨干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人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5例老年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出院时GOS评分:恢复良好9例,轻残10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 针对老年人的特殊情况,治疗时一定要权衡利弊,多方面地去考虑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加患者存活率,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顾涤恒;陈海涛;王建;陆惠新;高甜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三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食道起声心动图(TEE)在三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2例三尖瓣成形手术患者术中行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TEE全程监测整个手术过程,术前观察三尖瓣及其附属结构的形态、功能及反流程度,瓣膜成形完成心脏复跳后,再次观察成形瓣膜及其附属结构的形态、功能及反流情况.结果 62例三尖瓣成形术患者术前均为重度关闭不全,成形术后16例(25.8%)反流完全消失,43例(69.3%)为轻度反漉,3例(4.8%)因无法成形,接受瓣膜置换术.结论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用于三尖瓣成形术中监测,能够及时发现、解决术中的问题,评价手术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避免二次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晓茜;刘慧;邹翰琴;周克松;刘志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腹膜后罕见巨大副脾伴淤血性纤维化骨化1例

    病例男性,31岁,1个月前因腹部外伤入住我市某大医院.伤后感左上腹疼痛,无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尿频、尿急等症状.无高血压及肥胖体型.外院腹部B超提示左上腹中等回声包块(考虑腹膜后血肿可能).经抗感染治疗1个月后复查B超仍提示腹膜后实性包块,遂到我院门诊求治.

    作者:张蓓;朱新棱;李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MRI动态增强成像对宫颈癌的诊断和分期价值

    目的 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成像(DCE)对宫颈癌的诊断和分期价值.方法 搜集50例有完整临床及MRI资料的宫颈癌患者,并对所有患者常规行SE T1 WI和TSE T2 WI,快速翻转恢复序列(FLAER)及动态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原发肿瘤的大小、位置、信号特点及范围,比较MRI分期、术前临床分期及手术病理分期.结果 MRI动态增强扫描成像在判断宫颈癌发生部位上的准确性为100 %,判断宫旁受侵的准确性为92.8%,判断宫颈癌分期的准确性为85.6%.结论 MRI动态成像可多方位成像,能直观、准确显示宫颈癌瘤灶大小及侵犯范围,对于宫颈癌的诊断有极高的敏感度,对分期有较高的准确性;临床检查结合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有利于合理制定治疗计划,为宫颈癌治疗前常规盆腔检查佳影像学方法.

    作者:程祝忠;任静;王闽;肖燕;杨宇洁;席晓秋;许国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一次性气管导管替代肛管在肠麻痹中药保留灌肠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一次性气管插管导管替代肛管在肠麻痹患者中药保留灌肠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于ICU住院的40例肠麻痹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传统的肛管灌肠及一次性气管插管导管替代肛管灌肠,比较两种灌肠方法的治疗效果、临床护理工作量及对病人肛周皮肤的影响.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临床护理工作量和病人皮肤情况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一次性气管插管导管在肠麻痹患者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效果好、大便引流通畅、出入量统计准确、明显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减少了粪便对病人肛周皮肤的刺激.

    作者:徐晓梅;王秀华;黄超;陈侣林;刘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手术联合放疗对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放疗对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效果,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建议.方法 将138例直肠癌患者分为手术联合放疗(综合治疗)组和单纯手术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共有4例患者失访,总随访率为97.10%.综合治疗组的复发率仅为7.04%,远低于单纯手术组的59.15%(P<0.05).此外,综合治疗组的转移率也远低于单纯手术组(p<0.01).综合治疗组未出现术后吻合口瘘及腹部伤口延期愈合,单纯手术组发生2例.综合治疗组出现放射性肠炎5例.综合治疗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7.32%,高于单纯手术组的73.13%(P<0.05).结论 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可以大大提高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防止和减少复发率和转移率,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谢占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睾丸扭转后的综合治疗探讨

    目的 提高睾丸扭转的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15例睾丸扭转患者的诊治资料.1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及术后给予β-七叶皂甙钠静滴,欧莱凝胶外敷.结果 14例手术复位,1例睾丸切除.随访多普勒超声显示睾丸大小及血运均正常,精液实验室检查,包括切除一侧睾丸患者均正常.结论 睾丸扭转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术后合理的用药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王青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强直性脊柱炎46例X线CT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6例明确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X线、CT表现.结果 按纽约标准将骶髂关节分型:Ⅰ级可疑改变x线平片发现3例,CT发现10例;Ⅱ级轻度异常X线平片发现8例,CT发现16例,Ⅲ级明显异常X线、CT都发现12例,Ⅳ级关节骨性强直x线、CT都发现4例.同时可见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及外周关节改变.结论 X线平片能作出初步分析,CT检查能对强直性脊柱更作出正确分型,对临床治疗及治疗预后有较高的准确性,明显优于x线提片.

    作者:瞿晓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超声对分隔子宫并早期妊娠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分隔子宫并早期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分隔子宫早期妊娠经阴道超声的声像图特征,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声像图显示完全型分隔子宫合并妊娠10例、不完全型分隔子宫合并妊娠21例.超声正确诊断26例,准确率83.9%.误诊为子宫角部妊娠2例,误诊为偏心性宫内孕2例,漏诊1例.结论 经阴道超声对分隔子宫并早期妊娠是一种可靠的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万付元;赵婧;李德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病及超声表现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肝静脉闭塞病(HVOD)的临床及超声表现.方法 时allo-HSCT前后的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观察腹腔脏器的超声图像改变,并将发生HVOD患者的临床和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移植后进行超声检查的患者共137例,发生HVOD患者7例,发生率5.1%,发生时间7~23天,血清胆红素65~271/μmol/L,部分患者出现右上腹痛(517/71.4%),肝大(6/7,85.7%),体重增加(7/7,100%),腹水(7/7,100%).同移植前比较,患者在移植后发生肝大、肝静脉纤细、脾体积增大及腹水等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肝实质损害、胆囊壁增厚等变化,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移植后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增加和腹水,应警惕HVOD的可能,床旁腹部超声检查能为其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作者:王茜;张川莉;马步云;向兵;时莹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数字化成像自然法食道双对比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数字化成像自然法食道双对比造影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接受数字化成像自然法食道双对比造影(双对比法)检查患者585例的检查结果,与同期于我院接受传统食道造影法(传统法)检查的115例患者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数据采用SPSS 12.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数字化食道双对比造影的585例中,发现病变468例,其中食道癌246例(早期食道癌51例,中晚期癌195例),食管炎症、静脉曲张等良性病变222例,正常117例;传统法115例中,发现病变76例,其中食道癌65例(早期食道癌3例,中晚期癌62例),良性病变11例,正常39例.结论 数字化成像自然法食道双对比造影检查与传统法食道造影检查相比,显示更清楚,病变检出率更高,安全性更好.

    作者:何发清;官泳松;王小林;郭兵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老年直肠癌患者静脉麻醉期血液粘度变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老年直肠癌患者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的血液粘度变化.方法 选择拟在全身麻醉下实施择期直肠癌根治手术,ASA Ⅰ~Ⅱ级,无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影响血液粘度疾病的老年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分别在麻醉输液前(T0)、麻醉诱导插管后,BIS达到40~60并维持1 h(T1),手术结束前10 min(T2)、术毕拔管患者入PACU后30 min(T3)四个时点经肘静脉各采血5ml,检测高切全血粘度(Hηb)、中切全血粘度(Mηb)、低切全血粘度(Lηb)、血浆粘度(ηP).结果 全血粘度指标(Hηb、Mηb、Lηb)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与T0比较,T1指标显著降低(P <0.05),至T2继续降低(P<0.05),T3开始升高.但仍较Ta低(P<0.05).ηp在T1较T0显著升高(P <0.05).结论 老年直肠癌患者血液粘度经历了麻醉中降低,术后早期开始升高的变化过程.

    作者:陈涛;钟庆;张英;刘玉林;王春艳;雷贤英;唐显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动态心电图对心源性晕厥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Holter)对心源性晕厥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1例疑为心源性晕厥患者行24h或更长时间的Holter检查,嘱其尽量以诱因促使晕厥发作,并记录晕厥发作情况及时间,捕捉患者晕厥发作时心电图变化.结果 61例患者中有33例(54.1%)出现严重心律失常,13例(21.3%)检查过程中出现黑朦、晕厥发作,且发作时间与检出心律失常时间一致,尤其与R.R间期>3.0s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Holter检查对心源性晕厥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章艳萍;张宏考;干艳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新型复合盖髓材料的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目的 检测新型复合盖髓材料磷酸钙-硅酸钙-泡铋矿复合水门汀(calcium phosphate-calcium silicate-bismuth compound cement,CASBi)的体外细胞毒性,并与临床常用盖髓材料的细胞毒性进行比较,为评价新型盖髓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和琼脂覆盖法,评价CASBi和商品化盖髓材料Dycal、氢氧化钙糊剂(calcium hydroxide,CH)对人牙髓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作用,结果 MTT和琼脂覆盖法均显示CASBi的细胞毒性为1级,Dycal和CH的细胞毒性为2级,统计结果显示,MTT实验中,CASBi与Dycal、CH的吸光度度值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新型复合盖髓材料CASBi具有轻微的细胞毒性,对牙髓组织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沈晴昳;孙皎;刘昌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优化医院办公流程

    本文从德阳市人民医院信息系统的建立出发,对信息系统中的办公平台作了全面的介绍,围绕办公信息平台对行政管理产生的重大影响展开分析,探讨未来如何继续完善结构和进一步发挥其功能.

    作者:张黄莉;李玲;王东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静脉输液不同拔针方法的效果探讨

    目的 寻求效果好的静脉输液拔针方法.方法 采用抽签法决定静脉输液不同拔针方法的顺序,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护理人员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输液病人按新式法、传统法、反折法拔针各100次,比较三种拔针法的回血压滴液情况.结果 反折法与新式法回血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反折法、新式法两者回血发生例数均明显少于传统法(P<0.01).新式法与传统法滴液率比较无统计擘差异(P>0.05),新式法、传统法两者滴液发生例数均明显少于反折法(P<0.01).结论 新式法拔针回血率低,且不易滴液,操作简单、方便、容易掌握,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长英;蒋纯;王克琼;张琼;张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对32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超选择性栓塞并检测术前术后血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及血红蛋白及肌瘤变化情况.结果 UAE后子宫肌瘤明显缩小,血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无明显变化,血红蛋白明显升高恢复到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邓元明;张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微侵袭治疗胫骨远端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微侵袭接骨板技术(MIPO)以胫骨远端镇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高能量创伤所致的胫骨远端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 运用微侵袭接骨板技术以胫骨远端镇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41例高能量创伤所致的胫骨远端粉碎骨折,并以临床功能和X线检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41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41例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3周(7~16用),没有发生内固定失败以及骨不愈合者.浅表感染1例.踝关节功能评价优良36例(87%).结论 运用微侵袭接骨板技术以胫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粉碎的骨折创伤小,对软组织的干扰少,能够获得并维持稳定的固定,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运平;杨利;刘晓潇;曾可培;仙登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抗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治疗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缺铰性贫血(IDA)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伴有HP阳性慢性胃炎的IDA患者116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铁剂联合HP根除治疗;B组仅予补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红蛋白(Hb)、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等血液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A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HP加铁剂是治疗HP感染相关性IDA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杨忠文;周江;葛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上切牙拔除矫治设计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上切牙拔除矫治的适应症和矫治效果.方法 选择上前牙或上颌前突、后牙为中性、轻度远中或完全远中关系的患者23例,拔除双侧上颌侧切牙或中切牙(有牙体或牙周病变者).结果 23例患者上前牙或上颌前突畸形完全解除,前牙覆(耠)、覆盖正常,后牙呈中性或完全远中的尖窝关系,口型和面型显著改善.结论 上前牙或上颌前突拔除上切牙矫治简单(支抗易控制)、快速、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礼辉;王兰;周欣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