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短期疗效比较

王晓书;张维明

关键词:磺脲类降糖药, 继发失效, 2型糖尿病, 胰岛素强化治疗
摘要:目的 评价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口服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方法 将64例口服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给予每天三次诺和锐+睡前一次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和B组(给予诺和锐30每天三次皮下注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达标的时间、血脂的改善、水肿发生率、体重增加程度、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频率及医疗费用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均能有效改善高血糖状态,改善脂代谢紊乱.但甘精胰岛素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更短[(5.28±0.62)d vs(6.02±0.78)d,P<0.05].结论 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改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均能获得较好的疗效,使用甘精胰岛素血糖达标更快,但医疗费用偏高.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泵入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150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症,多发于青壮年,常规保守治疗牵引、针刺、理疗,口服消炎镇痛药物,难以达到快速缓解疼痛目的.为了探索更有效、快捷的镇痛方法,我科自2007年6月~2009年5月选用镇痛泵腰椎硬膜外持续药物泵人治疗150例,达到快速镇痛、缓解症状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同奎;李彩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网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20例

    目的 总结应用网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网状补片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0例患者全部治愈,无一例发生术后感染及手术期并发症;术后随访106例,无一例复发.结论 此手术方式具有术后疼痛轻、不适感少、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和疝病理生理的手术方法,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江力;张冬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超声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在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764例经超声诊断的急腹症,将其超声诊断结果与临床后诊断结果进行对比,以判定超声检查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727例急腹症患者经超声检查能显示病变及周围情况,且超声诊断结果与临床后诊断结果一致,符合率达95.1%.结论 超声对急腹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超声检查可明确病变部位、程度及病变周围情况.

    作者:夏涛;王炳华;刘世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行下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的护理作用.方法 对33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腹股沟皮肤穿刺股动脉后,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法成像.实施护理中包括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实施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结果 33例患者手术均安全有效进行,对造影结果满意,术后均恢复良好,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糖尿病足实行下肢动脉DSA检查时,进行有效的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林南;李莎;朱瑞荣;钟晓卫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慢性肾衰时肾脏微血管的适应性变化

    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肾衰,在其演变过程中均存在残肾代偿与毁损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这两者相互矛盾又相互关联,代偿使残肾功能增强同时又加速残存肾单位的进一步毁损.弄清楚这两者的复杂关系,对于临床上尽量延缓慢性肾衰的发展进程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就慢性肾衰时残肾微血管适应性变化的有关问题进行评述.

    作者:袁发焕;光丽霞;庞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北京德胜地区儿童8年生长发育趋势分析

    目的 为儿童保健工作重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西城区德胜地区2001~2008年在园儿童体检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8年间在圆儿童各类营养不良(低体重、发育迟缓、消瘦)以及贫血患病率呈逐年下降,分别由2001年的0.46%、0.65%、0.37%和1.11%,下降到2008年的0.11%及0.36%,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儿童体格肥胖、视力低检出率呈逐年上升,由2001年的3.24%、13.19%,上升到2008年的13.74%和25.21%,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龋齿检出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28.42%~32.26%).结论 在园儿童营养状况良好;但儿童肥胖、视力异常患病率逐年增高,龋齿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预防这些疾病是今后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

    作者:马晓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方法 老年急性胆囊炎213例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4例(腹腔镜组)和开腹胆囊切除术89例(开腹组),比较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抗菌素使用时间、置引流管、腹腔引流量、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住院综合费用.结果 213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均手术成功,两组病例除置引流管例数、腹腔引流量、二项指标无显著差异外,余8项指标腹腔镜组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与开腹手术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和切口感染率低等优点,是老年急性胆囊炎的首选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王利祥;苏志勤;康鑫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早期脊髓复苏在急性颈脊髓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评价早期脊髓复苏在急性脊髓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86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其中脊髓完全性损伤17例,脊髓不完全性损伤69例.早期脊髓复苏方案包括: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和足够有效的血容量,维持平均动脉血压在100mmHg以上,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②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或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③行颅骨牵引制动或复住颈椎.④早期进行颈椎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⑤术后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结果 死亡6例,失访4例,76例获得12~54个月的随访.随访病例中56例神经功能获得改善,其中完全性损伤组有效率为23.5%,不完全性损伤组有效率为73.9%,总有效率为65.1%.结论 颈脊髓损伤后,早期复苏治疗是保留和恢复残存脊髓神经功能较为有效的措施,应在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杨本孝;贾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肾纤康颗粒乙醇渗漉工艺的研究

    目的 优选肾纤康颗粒乙醇渗漉工艺.方法 以乙醇提取物中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舍量为指标,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使用正交设计法,优选肾纤康颗粒乙醇渗漉工艺.结果 肾纤康颗粒乙醇渗漉工艺为:乙醇量16倍,乙醇浓度80%,渗漉时间48h为佳.结论 采用乙醇渗漉工艺提取肾纤康颗粒提取物中丹参酮ⅡA的收率较高且稳定.

    作者:蒲清荣;李文龙;赵剑;唐灿;吴知桂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特点及规律,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以利于早期预防及治疗.方法 将维持性血透患者58例随机分为透析低血压组和非低血压组,比较两组年龄、透龄、合并糖尿病及心脏损害等情况.结果 相关分析显示:透析性低血压与年龄(r=0.223,P<0.05)、超滤量(r=0.378,P<0.05)、合并糖尿病(r=0.363,P<0.05)、左心室肥厚程度(r=0.357,P<0.05)呈显著正相关.低血压组与非低血压组相比,两组间性别构成、透龄、体重增长率、血红蛋白、透前肌酐无明显差异(P>0.05).透析2小时内的低血压发生率为5.71%,占总发生次数84.48%,与透析3~4小时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压降低的发生时间多为透析2个小时内,其中老年、合并糖尿病、合并心脏损害患者血压降低发生率明显增加.

    作者:郑强;尉冬英;夏映萍;李雪梅;蒋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及病理转归

    目的 总结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肾脏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肾活检病理改变特征及转归.方法 对25例住院的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肾脏损害患者中的16例在分娩后5d~半年行经皮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观察指标包括病程、临床表现、肾功能、尿液检查、肾活检病理、临床与病理联系及临床转归.结果 临床表现均有高血压(100%)和蛋白尿(100%),少部分患者伴有镜下血尿(12%)、血肌酐(SCr)升高(16.48%)、贫血(20%).肾活检组织改变表现为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68.75%),肾小球局灶节段硬化(37.5%),内皮系膜增生性病变及基质病变(6.25%),系膜基质病变(6.25%),严重血管病变(16.48%).终止妊娠后约50%患者血压下降,尿蛋白减少至转阴,但病理表现FSGS、血管病变较重者尿检异常持续存在.电镜观察是可靠的诊断手段.结论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肾脏损害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部分患者出现镜下血尿,血肌酐升高.肾脏病理特征性表现以内皮细胞增生病变为主,其他表现包括系膜细胞增多、FSGS等.病理表现为FSGS和血管病变较重者预后相对较差.产后及时肾活检,安全性好,有助于早期确诊、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作者:岳荣铮;张凌;付平;徐缓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痔术后病人应用地奥司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地奥司明对痔术后病人的疗效.方法 将168例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其术后出血及肛缘水肿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组术后出血及肛缘水肿的发生几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地奥司明对降低痔术后病人出血及肛缘水肿的发生率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赵红波;李剑;杨其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甲状腺癌囊性变的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囊性变误诊原因和诊断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甲状腺癌囊性变误诊病例资料.结果 甲状腺癌囊性变术前正确诊断率低,误诊率高.结论 临床医师应构筑甲状腺囊肿也可能恶变的概念;术前甲状腺肿物细针穿刺活检,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是减少甲状腺癌囊性变误诊,提高正确诊断率及治疗效果可靠的手段.

    作者:王祥兵;郑晓秋;周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输尿管镜钬激光联合ESWL治疗肾铸形结石

    目的 探讨榆尿管镜钬激光联合ESWL治疗肾铸形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应用输尿管镜钬激光联合ESWL治疗肾铸形结石的病例.结果 结石排净率为93.2%.结石排净时间4~38天.术后20例出现尿路感染,2例继发血尿,无输尿管穿孔、粘膜撕脱、输尿管石街形成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此联合方法治疗肾铸形结石排净率高、安全有效、损伤小,能有效避免开放手术的痛苦.

    作者:廖勇;方海龙;刘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电子鼻咽喉镜在耳鼻咽喉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电子鼻咽喉镜在耳鼻咽喉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日本PENTAX EB1570型电子鼻咽喉镜,连接SONY彩色监视器,配电脑图文系统,检查1538倒有阳性体征患者,其中鼻部检查438例,鼻咽部检查85例,喉咽部及喉部检查987例,下呼吸道出血患者12例,耳部检查16例.对712例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等喉部疾病患者行电子鼻咽喉镜下的各种治疗.结果 1538例患者顺利检查,并得到了诊断;129例声带息肉、117例声带小结在电子鼻咽喉镜下行切除术,160例咽喉部异物的患者在电子鼻咽喉镜下取出异物,256例患者行病变组织活检.结论 电子鼻咽喉镜在耳鼻咽喉疾病诊治中安全,特异性强,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冯惠琼;彭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超声对长期饮酒老年男性颈动脉改变的检测价值

    目的 观察长期饮酒对老年人颈动脉改变的影响.方法 选251例参加健康体检的老年男性,根据饮酒习惯分为不饮酒组(83例)、少中量饮酒组(82例)和大量饮酒组(86例);另选50名青年健康男性作为对照.颈动脉超声测定颈总动脉内-中膜平均厚度(IMT)、钙化斑块、血流速度、血管阻力指数和博动指数等以综合评价血管务件.结果 与青年对照组比较,老年各组血管条件变差;老年组内少中量饮酒组优于其他各组.大量饮酒组比其他各组差.结论 老年人血管系统较年轻人有一定的变化,少到中量饮酒可以适当促进老年人心血管健康,而大量则有害老年人心血管健康.

    作者:范英;伍长学;高玉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复方樟柳碱联合无环鸟苷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

    目的 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ARN)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将20例22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两组,治疗组12眼采用复方樟柳碱联合无环鸟苷(ACV)治疗,与常规组10眼进行对比现察.结果 经3~15个月的观察随访,治疗组12眼中有10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提高率为83%.结论 复方樟柳碱联合无环鸟苷是治疗ARN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王涌;邱颖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微创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

    目的 总结临床应用微创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经验.方法 自髌韧带内侧纵形小切口经股骨髁间窝前方插钉行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38例.结果 平均随访16个月,38例股骨髁上骨折全部骨性愈合,骨折愈合的时间平均11周;根据Merchan等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优30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4%.结论 微创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更利于骨折的愈合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刘宝;丁焕文;涂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对阑尾炎患者实施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需行阑尾切除术的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小切口阑尾切除51例与开腹阑尾切除49例,比较二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4d,平均手术时间3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5ml,肛门恢复排气时间16h,有1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分别为8d、55min、60ml、27h,有5例发生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优于开腹手术,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程渝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罕见单侧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伴肾动静脉发育变异1例

    病例男,62岁,因左腰胀痛不适3月余入院,无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发热,排尿通畅.查体:双肾区未扪及明显包块,肾区无叩击痛,输尿管走行区、膀胱区无明显压痛.肛检:前列腺增大,质中,中央沟变浅,未扪及结节.影像学检查:①B超显示:左肾集合系统中份见范围约2.6cm×3.4cm与肾实质回声一致的等回声区,并与肾实质相连续,致左肾集合系统分为上下两部分,右肾未见明显异常,疑左肾占位?

    作者:陈华平;向敬池;陈世孝;游箭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