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沙利铂联合5-FU、LV方案治疗消化道癌72例临床观察

付朝江;崔明

关键词: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 亚叶酸钙, 消化道癌
摘要:目的 评价奥沙利铂与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术后消化道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共收治消化道癌患者72例,术后采用L-OHP 130 mg/m2,静滴2小时.1~5天LV 200 mg/m2,静滴2小时,5-Fu 500 mg/m2,静滴4小时.每月重复1次,治疗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完全缓解(CR)8例(11%),部分缓解(PR)40例(55.7%),无变化(NC)24例(33.3%),总有效率66.7%.副反应主要为感觉神经毒性及恶心、呕吐.结论 L-OHP联合5-Fu、LV治疗晚期消化道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能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国产罗库溴铵肌松效应及安全性的评价

    目的 评价国产罗库溴铵的临床效应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双盲前瞻性研究.纳入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病人48例,随机分为国产组和进口组,每组各24例.以静脉推注咪达哇仑,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来完成麻醉诱导.肌松监测仪(TOF-Wacth)定标稳定3~5分钟后,静脉推注国产或进口罗库溴铵0.6 mg/kg.以单刺激(0.1Hz)潮定肌松程度,待肌松达大抑制时行气管插管.以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深度.持续苴测肌松至单刺激恢复至基础值的75%.同时记录注入罗库溴铵后患者的生命体征.结果国产组与进口组相比,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单刺激75%恢复时间、恢复指数及给药前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元显著性差异.试验中并未观察到有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国产罗库溴铵临床使用肌松效应与进口罗库溴铵相似,试验中未现察到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杨笛;李茜;刘斌;余海;杨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RASSF1A在大肠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肿瘤抑制基因RASSF1A(RAS相关区域家族1A)在大肠肿瘤中表达及与肿瘤的病理类型、转移、患者预后的关系,探讨其在大肠癌发生及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45例大肠癌、33例散发性大肠腺瘤、22例正常肠黏膜中RASSF1A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正常肠黏膜上皮中90.9%显示阳性或强阳性,大肠癌中11.1%呈强阳性,37.8%呈阳性,37.8%呈弱阳性,13.3%呈阴性,与正常肠黏膜相比,RASSF1A蛋白表达有显著减少.经半定量分析,正常肠黏膜中RASSF1A蛋白表达均呈阳性,积分范围在1~12分,平均8.18分;大肠癌中RAsSF1A蛋白表达明显减弱或缺失,积分范围在0~12分,平均4.04分,与正常肠黏膜相比,RASSF1A蛋白的表达有显著减少.大肠癌中RASSF1A蛋白的表达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结论 RASSF1A蛋白在正常肠黏膜中的表达均呈阳性,而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有显著减少,散发性大肠腺瘤中RASSF1A蛋白的表达有所减少,提示RASSF1A功能的缺失促进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在腺瘤~癌序列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出现了一个渐进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大肠癌中RASSF1A蛋白的表达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

    作者:邱春华;张志宏;韩盛玺;董丹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碘仿氢氧化钙糊剂在慢性根尖周炎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碘仿氢氧化钙糊剂在慢性根尖周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患有慢性根尖周炎,常规封药,瘘管持续不愈,或根管内渗液较多,或治疗后疼痛不适的患者42例43颗患牙,碘仿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根管封药.结果43颗患牙经1~2次碘仿氢氧化钙糊剂根管封药,症状消失,完成根管充填.结论 碘仿氢氧化钙糊剂可作为根管消毒的替代药物.

    作者:闫世霞;周毅;刘学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外科无菌手术薄膜在开颅血肿清除术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外科无菌手术薄膜在开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10例施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选用45 cm×45 cm的特殊外科无菌手术薄膜,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 即消毒后切口巾铺在切口四周,然后再铺上中单和剖腹大单,时比两组的效果,进行X2检验.结果手术结束后实验组手术间污染率、手术人员污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利用外科无菌手术薄膜施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和手术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汪秀琼;卿绍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儿童包皮环切术后切口不同包扎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儿童包皮环切术后切口不同的包扎方法 对切口愈合过程的效果比较.方法 随机抽取接受包皮环切惠儿400例,现察组和常规组各200例两组术后切口不同的包扎方法 ,比较术后的切口疼痛、红肿,换药时拆除纱布时间、患儿舒适度、家长满意度等.结果现察组(新法组)较常规组术后换药时拆除纱布时间短3~6 min,P<0.02.疼痛度中重度疼痛较常规组低36%,P<0.01.包皮红肿重度较常规组低11.7%,P<0.02.切口渗血情况较常规组低73%.P<0.02.家长满意度高22%,P<0.03.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方法 及其相关护理措施效果好,切口愈合时间短,值得推广.

    作者:张素珍;郑桂芳;刘刚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LASIK术后外伤致角膜瓣移位的处理

    目的 探讨LASIK术后外伤致角膜瓣移位、皱褶的治疗方法 .方法 收集LASIK术后外伤致角膜瓣移位的患者39例(39眼)在手术显微镜下祛除角膜基质裸露区新生的角膜上皮组织,刮除角膜瓣皱褶处上皮,使角膜瓣展平,覆盖透氧角膜接触镜,观察所有患者视力恢复情况.结果39例患者(39眼)角膜瓣复住良好,视力均恢复术前裸眼视力.结论 及时正确地治疗角膜瓣移位,可以避免严重的角膜并发症.

    作者:王洪;黄学文;黄海;陈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420例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综合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运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疗效及经验.方法 对4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均采用综合治疗法,即抗生素+中药保留灌肠+中药薰洗坐浴+前列腺微波理疗+前列腺按摩等方法 进行治疗.结果痊愈66.9%,好转27.9%,总有效率94.8%;无效5.2%.结论 综合疗法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满意,治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樊文龙;王春岐;汪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金属桩冠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低矮牙冠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索采用金属桩冠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低矮牙冠的可用性.方法 选择牙冠大面积缺损经完善根管治疗,临床牙冠高度不足4 mm的低矮磨牙23例,采用金属桩冠进行修复治疗.结果 23例忘牙随访6个月至4年,桩冠固位稳定,无松动脱落,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金属桩冠可应用于大面积缺损低矮磨牙的修复.

    作者:徐坚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腭咽成形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腭咽成形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方法 对腭咽成形术后8例迟发性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例大出血患者通过准确的判断、有效的治疗手段(棉球压迫、双极电凝、气管插管气管内麻醉下缝合)都得到了控制并且治愈出院.结论 对于术后迟发性出血,要及时准确地作出判断,找出原因,为术中及术后处理出血找出一种合理的、可靠的方法 .

    作者:闫飚;孙敬武;侯晓燕;袁树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超声检查在酒精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酒精性肝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75例经门诊和入院诊治的酒精性肝病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5例酒精性肝病患者中,轻型酒精性肝痛18例,酒精性脂肪肝27例,酒精性肝炎16例,酒精性肝硬化14例.结论 通过对75例酒精性肝病超声图像进行综合分析,起声检查在酒精性肝病诊断中具有很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彦敏;陈景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乙肝病毒不同血清标志物ALT中与HBVDNA载量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乙肝病毒(HBV)不同血清标志物(HBVM)中丙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率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的关系,探讨乙肝病毒感染时肝损伤的主要原因及检测HBVM与HBVDNA载量及ALT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45份乙肝患者的血清标本分别用ELISA、荧光定量PCR、速率法检测HBVM、HBVDNA载量及ALT.结果①HBeAg(+)与HBeAg(-)两组HBVDNA阳性率、HBVDNA载量>105 的百分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②ALT异常率在HBeAg(+)组的不同HBVDNA载量级中无差异(P>0.05),在HBeAg(-)组中随HB-VDNA栽量级增大而增大(P<0.01).结论 在HBeAg(+)时,肝损伤与HBVDNA栽量无关;HBeAg(-)时,大多病毒复制减弱,但有少数HBVDNA载量为高拷贝,其肝损伤程度与HBVDNA载量呈正相关.

    作者:程渝;郭运芬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肌瓣移位治疗胫骨陈旧性骨折不愈合伴骨外露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肌瓣移位治疗胫骨陈旧骨折不愈合伴骨外露的效果.方法 对43例胫骨陈旧性骨折不愈合体骨外露的患者均采用肌瓣移位消灭软组织缺损,其中13例同期游离植皮,30例延期植皮,对骨折部行钢板内固定26例:跟骨牵引8倒,石膏固定9例.结果43例创面消除骨折愈合无功能障碍无一例发生肌瓣坏死,随访6个月~4年,效果满意.结论 肌瓣移位能有效改变受区的血运,消灭软组织缺损及骨外露,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焦志全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在中上腹部手术史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有中上腹部手术史患者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9年9月间有中上腹部手术史的32例行LC患者(A组)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择同期进行的无腹部手术史的120例LC病例(B组)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均无中转开腹,两组平均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无差异,A组手术时间较B组长,两组均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有中上腹部手术史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应该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

    作者:胡仁健;青廉;程刚;秦红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不典型细菌性肝脓肿的CT诊断

    目的 探讨不典型细菌性肝脓肿CT表现夏特征,提高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穿刺细菌培养确诊的细菌性肝脓肿24例病灶的影像学表现.结果不典型细菌性肝脓肿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脓肿壁可见环形强化,病灶内呈蜂窝或网格状、线条状强化及延迟强化.结论 不典型细菌性肝脓肿平扫及增强扫描的表现多样,但增强扫描有一定特征性表现,有助于不典型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

    作者:刘玥;邹文远;胡承雷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疝囊组织瓣在Shoulolice法疝修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应用自身组织材料疝囊壁行疝修补的手术方法 .方法 33例患者术中按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要求普通外科分册游离精索不横断提睾肌,沿疝囊轴线剥开形成疝囊瓣,距疝环2 cm切开疝囊腹膜层内荷包结扎疝囊颈,将疝囊瓣平铺,内侧固定于腹直肌鞘外缘,外侧固定于髂耻束上,再完成后续操作.结果本组患者均治愈,围手术期无切口感染、积血及并发症,术后随访2~4年无复发,局部无明显感觉障碍.结论 疝囊壁作为修补材料应用临床符合人体解剖,操作简单,恢复快,复发率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卫;罗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食管扩张在治疗食管贲门狭窄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食管扩张在治疗食管、贲门狭窄中的疗效和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胃镜下置入导丝,用探条由细到粗进行扩张.结果624例病人共进行了3426次扩张,20%的患者经1~3次扩张获得长期缓解,约63%患者扩张后吞咽困难改善达0级;扩张后吞咽困难无明显改变者约占2.6%;14例导丝未能置入,1例导丝断在胃内,4例穿孔;8例出血量大;无扩张导致死亡病例.结论 扩张治疗安全、效果好,但要高度重视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作者:樊荣;谢睿;支养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脑静脉血栓形成的短期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脑静脉血辁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患者的短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总结136例CVT患者的短期预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相关因素对CVT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136例CVT患者中治愈45倒,好转62例,无效29例,其中死亡2例.单变量分析显示:颅内实质病变、多发脑静脉血栓形成、治疗前颅内压≥400 mm H2O、双侧横窦血栓以及直窦血栓是提示CVT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精神障碍和颅内深静脉系统血栓有提示预后不良的倾向.多变量分析显示:精神障碍、意识障碍、治疗前颅压≥400 mm H2O、直窦血栓是CVT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而单发脑静脉血栓以及溶橙合并抗凝治疗是短期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CVT患者短期预后良好,急性期死亡率为1.5%,78.7%的患者可缓解.精神障碍、意识障碍、治疗前颅压≥400 mmH2O、直窦血栓是CVT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而单发脑静脉血栓以及溶栓合并抗凝治疗是短期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

    作者:须瑞;蒲传强;田成林;杨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脑外伤急性期血微量元素测定及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脑外伤患者全血微量元素在急性期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分层随机抽样法,423例急性脑外伤患者按入院时GCS分为特重型脑伤组(GCS3~5分)、重型脑伤组(GCS6~8分)、中型脑伤组(GCS9~12分)及轻型脑伤组(GCS13~15分),采用BH5100S型原子吸收先谱仪检测伤后第3、7天全血铜、锌、镁、铁、钙的含量.正常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60例.结果伤后3、7天,各组之间铜、锌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镁、铁的含量在特重型脑伤组中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重型脑伤组和重型脑伤组的血钙水平明显高于中型脑伤组、轻型脑伤组和对照组.在急性期各脑伤组的血5种微量元素平均值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结论 血镁、铁、钙元素含量在特重型脑伤中有明显变化,但脑外伤早期的铜、锌、镁、铁、钙平均值均在正常值内,因此用血微量元素含量来判断脑外伤急性期的严重程度意义不大.

    作者:张逵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幽门螺杆菌耐药性与cagA、VacA基因相关分析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与cagA、VacA基因的关系.方法 将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胃窦部组织接种后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幽门螺杆菌的cagA、VacA基因,同时测患者血清抗体.结果81株敏感菌株cagA基因检出率77.8%,VacA基因检出率95.1%,58株耐药菌株cagA基因检出率38.8%,VacA基因检出率94.8%.结论 VacA基因与耐药性无关,耐药菌株中以不含cagA基因的HP菌株为主.

    作者:许俊;谢国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LPS刺激对人结肠癌SW480、肺癌A549细胞HMGB1以及HBD-1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脂多糖(LPS)刺激对SW480、A549细胞HMGB1、HBD-1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浓度为5、10、50和100 ng/μl LPS刺激SW480、A549细胞24 h后,提取细胞RNA,并用RT.PCR法检测HMGBl以及HBD-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SW480以及A549细胞,HMGB1以及HBD-1均有较高的表达.在SW480细胞中,不同的LPS刺激浓度下,5ng/μl LPS即可上调HMGB1基因mRNA的表达,但其表达量并不随LPS浓度的增高而有所增加;而同样刺激条件下HBD-1基因mRNA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在A549细胞中,不同的LPS刺激浓度下HMGB1以及HBD-1基因mRNA表达量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 HMGB1及HBD-1固有表达于肠道及呼吸道上皮细胞.LPS能上调SW480细胞HMGB1的表达,其表达量无浓度依赖性,但LPS不能上调HBD-1的表达.在A549细胞,LPS不能诱导HMGBl以及HBD-1的表达.

    作者:陈善泽;邓璐霞;黄宁;吴桂霞;曹玥;范波;李夏;赵静;韩琴;高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