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宏莉;唐幕湘;田林;曹书芬;张丽
增殖性细胞抗原是DNA复制的关键成分之一,他与DNA的损伤修复、细胞周期调控,染色体甲基化、染色体重塑等过程有密切关系,与不同的调控蛋白相结合,增殖性细胞抗原可发挥多种不同的作用.本文对增殖性细胞抗原的分子生物学特点、功能及其在细胞中的工作方法做一综述.
作者:王宇;郭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方式以及手术前后患者脊髓或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MRI检查显示对病变性质争部位诊断有重要意义;38例患者肿瘤均完整切除、病理证实,所有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恢复.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神经鞘瘤有较高的诊断率,终确诊依赖于病理诊断;椎管内神经鞘瘤治愈率高,临床效果好;行手术全部切除是可行的,熟练的手术技巧及肿瘤全切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作者:刘宝;丁焕文;涂强;王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面对各医疗机构对医学相关人才的继续教育需求,各高等医学院校目前并没有在该领域有所作为.本文针对我国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高等医学院校发展医学继续教育的一些相关对策进行了探讨,可供借鉴.
作者:刘晓鲁;李鸿;张玉;叶卿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复方硝酸甘油软膏和九华育治疗早期肛裂的疗效.方法 采用复方硝酸甘油膏治疗早期肛裂45例,并与九华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复方硝酸甘油膏治疗早期肛裂有效率(95.5%)优于九华膏(77.7%).结论 复方硝酸甘油软膏能显著缓解内括约肌痉挛,具有止痛、止血、促进创面愈合作用,且用药安全,可长期反复使用.
作者:孔婵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胎盘成熟度超声分级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择35~42周正常单胎妊娠孕妇250例,在分娩前1周内进行B超胎盘成熟度超声分级检查.根据Grannum胎盘成熟度分级,分Ⅱ级组和Ⅲ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预后指标.结果 两组间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差异无显著性,但胎盘Ⅲ级组羊水胎粪污染发生率、胎心监护异常及新生儿转科显著增加(P<0.05).结论 胎盘成熟度的形态学改变可影响国产儿的预后.
作者:谭小勇;张利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本文通过心理护理、上机护理及气道护理来探讨无创通气应用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作者:代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小儿巨大纵隔肿瘤术后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21例巨大纵隔肿瘤切除患儿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重点加强呼吸道管理,适当约束及镇痛,合理康复指导.结果 本组21例患儿经手术治疗及术后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巨大纵隔肿瘤切除术患儿加强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解明娥;张嫣;严春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时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失眠的效果,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方法 随机选择18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急性期、稳定期、恢复期分别实施相应的舒适护理措施,对患者入院时、入院后2周的失眠情况进行评估比较.结果 患者入院后2同时失眠状况较入院时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舒适护理对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睡眠质量有很大作用,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唐建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切除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 分析我科自2005年以来在我科因腺样体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的患者15例,均行术中鼻内镜检查,并分析其复发原因.结果 15例患者中12例有腺体残留,4例单侧肥大扁桃体切除术,3例因鼻窦炎导致复发.结论 术中腺体残留、切除单侧肥大扁桃体、鼻-鼻窦炎局部刺激是常见的腺样体术后复发原因.
作者:顾兴智;阿不都·如苏力;程秀琴;尤乐都斯·克尤木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高对CVA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 CVA常以咳嗽为唯一症状,咳嗽以凌晨和/或夜间发作明显,支气管激发/舒张试验阳性,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 CVA是慢性咳嗽常见病因,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ICS长期治疗可能阻止其发展成典型哮喘.
作者:李群;陈勃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方法,观察两组病人疾病知识掌握,病人满意度,术后并发症,术后康复情况、住院时间、医疗费用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P<0.01),术后康复情况比较(P<0.05),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等有显著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使医疗、护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有序,增强病人掌握健康知识和康复能力,积极配合减少并发症以促进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作者:陈金华;宋燕;游箭;魏欣;唐晨曦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专业化护理指导对COPD患者的近期效果.方法 10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专业化护理指导,对照组则由主治医师向患者简单交代COPD的特点、转归及注意事项.分别于护理指导前和指导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各项指标测定及指导后3个月调查患者的依从性.结果 护理指导后SpO2监测、呼吸频率及肺功能测定,观察组与时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护理指导3个月后,现察组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COPD患者进行专业化护理指导是改善患者近期效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张玉春;童俊;罗世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剖宫产术的效果与优缺点.方法 健康剖宫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低浓度度小剂量组(L)与等比重常规计量组(N),L组腰麻剂量0.125%罗哌卡因7 ml,N组腰麻剂量0.5%罗哌卡因2 ml.现察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应用治疗药物及追加药物的区别.结果 麻醉显效时间、镇痛效果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麻醉后低血压、应用治疗药物及追加药物N组均优于L组.结论 等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具有起效快、作用完善、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特点.
作者:王苹;盛开花;陈雪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疗效.方法 对93例确诊的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在全身化疗基础之上依据自愿原则随机分2组,即单纯化疗组、支气管镜下局部注药组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在痰菌转阴及支气管镜下改变的疗效差异.结果 介入化疗组较单纯化疗组治疗后支气管镜下改变有效率高.结论 支气管内膜结核经支气管镜介入局部注药有良好的效果,而介入治疗近期疗效更快速有效.
作者:陈艳;王波;蒲青;陈勃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胃癌急性穿孔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胃癌合并急性穿孔患者两种手术术式的55例效果进行时比.结果 穿孔处大网膜填塞修补25例,平均生存时间3个月;行姑息性胃切除30例,平均生存时间17个月.结论 胃癌急性穿孔常发生于中晚期阶段,根治性手术常难完成,选择合理的姑息性胃切除手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单纯穿孔修补易再发穿孔,病死率高,不宜作为首选术式.
作者:邹毅;张军;蒲敏;黄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40例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3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TT3、TT4、FT3、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测定动脉血气分析水平.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TT3水平显著低于稳定期患者及对照组,缓解期患者TT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急性加重期患者TT3与PaO2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TT3水平低于同年龄健康对照组,测定血清TT3水平对COPD患者病情判断及其预后估计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陈红;李蔚;陈勃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德阳市人民医院地震前后同期喘息性疾病住院患儿的变化及原因分析.方法 对2007年5月~2007年11月及2008年同期该院患喘息性疾病的住院儿童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地震后患喘息性疾病的住院儿童患病率较地震前同期无明显差异,哮喘患儿的复发率有差异.结论 地震后不规范吸入激素治疗,震后空气中SO2增高,化学性消毒药水刺激是造成哮喘患儿完全控制后复发的主要因素,医生应加强健康指导及哮喘病人的管理来减少哮喘的急性发作及复发.
作者:詹璐;谢小平;万朝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在慢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进展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铜显色法,检测49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和23例正常健康成人的血清FFA水平;同时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0)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组(肾炎组)和肾病综合征组(肾综组)的FF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炎组和肾综组FFA与传统肾功能受损指标BUN和Cr成正相关.结论 血中FFA水平与慢性肾小球肾炎进展密切相关;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时,FFA与传统的肾功能监测指标BUN、Cr成正相关,所以FFA可作为监测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受损的指标之一.
作者:吴亚;郄会卿;魏宏莲;姜玲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及时发现甲型H1N1流感感染患者,预防其传播,防止二代感染病例发生.方法 ①制定并落实了甲型H1N1流感感染分诊预检流程、收治流程、上报流程、医院感染防控应急预案.②建章立制,进行物资储备、人员储备、知识储备.③现场督导,以保证制度措施落实.④做好关口筛查,防止遗漏甲型H1N1流感感染患者.⑤对确诊患者进行及时有效处理,防止疫情的传播和蔓延.结果 筛查出我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共接诊呼吸遭发热患者1120例,留观排查疑似甲型H1N1流感患者34例,确诊病例2例,无一例二代甲型H1N1流感感染发生.结论 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只要提高医务人员防控意识和应对能力,在防控中落实相关制度措施,就能减缓疫情的传播,杜绝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陈先云;陈蜀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特大地震伤员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群聚医院的感染防控策略,开辟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以及其他多重耐药株医院感染防控新思维及有效方法.方法 在华西医院预分诊处对地震伤员的伤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学检查和分析,据此提出群聚医院感染防控策略并实施.结果 地震伤员中伤口分泌物30例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经过采取群聚医院感粢防控策略等综合措施,共有22例伤口分泌物培养阴性,病情痊愈出院;8例伤口分泌物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病情相对稳定,未再有其他新的地震伤员伤口分泌物培养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结论 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地震伤员采取群聚医院感染防控策略,能有效控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及其他全耐药株医院感染.
作者:蒲丹;乔甫;张卫东;曾智;谭成;舒明蓉;尹维佳;左泽锦;王志芬;范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