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玉
中医认为,立秋之后随着暑气的逐渐消退,气温日趋下降,做好机体的防护,尤其是对足、脐、颈三处的防护特别重要.
作者:宇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糖尿病患者通常需要在医院进行相关实验检查以确定诊断、判断疗效、监测病情变化.对怀疑有糖尿病需要确诊的病人,简单的方法为检查空腹血糖(早晨进餐前血糖),如果达到诊断标准(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即可诊断为糖尿病.也可查饭后2小时的血糖,如果饭后2小时血糖达到诊断诊断标准(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也可诊断为糖尿病.如果临床上高度怀疑有糖尿病而上述二项检查均未达到诊断标准,就需要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葡萄糖耐量试验是诊断糖尿病可靠的方法.
作者:施秉银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高血压是指以动脉收缩压或舒张压增高,常伴有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器质性改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在不断升高.
作者:杨海侠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眼部按摩以中指及无名指使用适当力度,由内往外轻轻按摩眼眶,每天按摩1分钟,可以促进血流畅通,改善静脉淤积,调节眼肌,加强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排泄.
作者:小丽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人的细胞会发光,并能被仪器接收,而且光的强弱和人体的健康状况有很大关系!
作者:薛吉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合理的膳食结构,科学而营养地搭配,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方面.蔬菜类食物更是与人们的一日三餐密切相关.要正确食用蔬菜,除尽量减少其维生素的损失和毒性外,更重要的是正确合理地搭配.
作者:周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不要焦虑、放轻松,才能享受欢愉,女人一直被如此告知.近一篇关于女人性高潮的研究,更会让许多男人松一口气,不必对床上工夫耿耿于怀了--女人能否达到性高潮的能力,竟然跟基因有关.
作者:光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胃癌位居消化道恶性肿瘤首位,在我国死亡率为25.21/10万人.胃癌的发病情况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各不相同,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胃癌发病率低,我国和日本、智利、芬兰、奥地利等国是胃癌的高发区.除西北某些地区外,以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及江浙沿海城乡为高,常居该地区恶性肿瘤的第一、二位,年死亡率常在25/10万人以上,华北地区胃癌发病率仅次于食道癌.
作者:郝民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西柚西柚卡路里极低,多吃也不会发胖,它亦含丰富钾,有助减少下半身的脂肪和水分积聚.
作者:上官美静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我和前夫是大学同学,相恋5年后结婚.在婚后2年的时候也是他很会赚钱的阶段,他有了外遇.他解释说,他非常的爱我,很在乎这个家和儿子,对外面的女人他没有动真感情.凭感觉我知道他说的是真话.但我无法忍受他的出轨,更无法忍受他游戏人生的态度.于是,我们离婚了.
作者:阿茵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在门诊上经常碰到这样一些中老年人,空腹血糖接近正常值的上限,葡萄糖耐量曲线比正常曲线略高,但自觉无糖尿病症状,经诊断为糖耐量减退时他们却长舒一口气,说不是糖尿病就好,这下就放心了.糖耐量减退真的就不用担心了吗.
作者:赵小睿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在门诊坐诊的时候,常常遇到老年患者诉说膝关节肿胀明显、酸痛甚至不能行走的症状,B超检查发现膝关节内大量关节积液,被确诊为膝关节滑膜炎.
作者:刘淼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增液汤来源于<湿病条辨>一书,现代为方便患者服用被制成了冲剂、针剂,成为一种常用中成药.传统应用于津液耗伤、烦热口渴、大便秘结等症.近年来,通过临床实践,发现还有许多新功用.
作者:刘志恒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容貌即相貌、容颜,是指人的头面部与五官的结构形态、质感、轮廓及其神态和气色.容貌美是容貌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所体现出的协调、匀称、和谐、统一的整体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作者:张中桥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的一面.人也是一样,像男女之间,除了相貌与体形上的差别之外,还有生理上的各种不同.
作者:郭德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一位朋友悄悄地问我,在一次偶然的血型化验中,得知儿子的血型是O型,而他和妻子的血型都是A型,他感到吃惊,甚至怀疑:会不会是产房调错了婴儿?
作者:袁秉煃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糖尿病足对糖尿病病人危害非常严重,它不仅是糖尿病人致残的主要危险因素,也给病人和国家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因而糖尿足的防治,在糖尿病合并症的防治中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作者:戴信刚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肠套叠是指部分肠管及其系膜套入邻近肠腔所引起的一种绞窄性肠梗阻,简单地说就是一段肠子滑进另一段肠子内,然后卡住套紧,老百姓俗称肠子打结,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作者:万青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穿要穿得暖,吃要吃得热,早起早锻炼,进补很重要……这些冬季保健概念早已熟稔于心了.但现在,健康专家们提出了一些全新的保健手法,更有利于人们防御疾病,保护身体.
作者:王学东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