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脊柱后路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

刘跃洪;周宇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症, 显微内窥镜, 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在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对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下髓核切除术治疗.结果 42例中术后症状、体征完全消失31例,基本缓解8例,优良率92.85%.结论 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下可完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但巨大中央型突出、复发和钙化型突出或伴有椎管狭窄者,年龄偏大、且小关节增生严重、椎板间隙狭窄明显者不适合在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操作.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ubcutaneous panniculitis like T-cell lymphoma,SPTCL)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15例SPTCL患者的HE染色切片及免疫组化、临床、治疗方法,结合目前的相关文献对其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临床特征、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治疗有效率(CR+PR)83.4%,其中CR41.7%.伴有HPS患者易复发,为预后不良因素.TCR基因克隆性重排、白细胞减少及乳酸脱氢酶升高也可能为预后的不良指标.结论 SPTCL是一种罕见的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主要累及皮下脂肪组织.CHOP方案对部分患者治疗有效,但易复发,预后差.

    作者:蓝必全;侯梅;兰海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母婴传播与免疫关系的研究进展

    在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前后以及在妊娠的不同阶段孕妇及胎儿免疫系统均有巨大变化,而感染HIV-1的孕妇免疫系统的变化及相关免疫因素对HIV-1母婴传播有着很大影响,本文主要对HIV-1母婴传播与免疫的关系加以综述.

    作者:明芳;铁媛媛;周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β-七叶皂甙钠联合甘露醇治疗胶质瘤术后脑水肿

    目的 探讨β-七叶皂甙钠和甘露醇联合治疗胶质瘤术后脑水肿的疗效.方法 63例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甘露醇+地塞米松对照组31例,甘露醇+β-七叶皂甙钠治疗组32例.结果 β-七叶皂甙钠十甘露醇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75%)高于甘露醇十地塞米松对照组(70.97%).结论 β-七叶皂甙钠治疗胶质瘤术后脑水肿有效,与甘露醇合用疗效更佳.

    作者:李建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86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对86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86例中月经过多者48例,术后月经恢复正常45例,较前减少3例;下腹坠痛及腰部酸痛者14例,13例消失,1例较术前减轻;尿频20例、便秘6例均消失,原发性不孕4例,2例妊娠,复发2例.结论 子宫肌瘤剔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常用的手术方法,既清除了肌瘤,又保留了生育功能,维持内分泌功能及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马春琼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手术治疗颜面部基底细胞癌的疗效及美容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颜面部基底细胞癌的手术及修复方法,以求得佳疗效及美容效果.方法 我们应用手术治疗了18例颜面部基底细胞癌病人,并对手术修复方式进行探讨.结果 8例患者均一期愈合,随访3~5年,除2例失访外,均无复发.原皮损处都基本恢复正常皮肤外观,取得了理想的治疗和美容效果.结论 肿瘤彻底切除是治疗基底细胞癌的关键.颜面部修复顺序依次为切除缝合、皮瓣转移、游离植皮,皮瓣选择应首选局部皮瓣.

    作者:傅荣;兰海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肾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肾病的关系.方法 对17例不同程度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尿素氮、肌酐、双侧眼底镜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并与23例不伴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随着视网膜病变的出现,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异常者比率及临床肾病(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300mg)的发生率增高;伴视网膜病变组肾病各项指标较不伴视网膜病变组显示有变化.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伴视网膜病变组临床肾病发生率增加,提示应关注二者之间相关.

    作者:刘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术后切口感染与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对64例外科住院及门诊病人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4例手术后切口感染标本,共分离出83株感染病原菌,其中居前6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占所有感染菌的83.13%,且感染菌的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结论 细菌的耐药日趋严峻,给临床治疗带来新的困难,加强感染性疾病耐药监测,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防止医院内感染的爆发流行.

    作者:庞君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5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将南阳协和医院住院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58例为观察组,非糖尿病并脑梗死5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头颅CT特点及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体重指数、高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等指标.结果 老年糖尿病组多灶性脑梗死与非糖尿病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高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体重指数的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 老年糖尿病并无症状性脑梗死以多灶性脑梗死多见,老年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肥胖的患者易致脑梗死.

    作者:江秀慧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伤口抗生素局部封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伤口抗生素局部封闭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29例急症外伤性皮肤撕裂伤或剥脱伤的患者,积极完善术前相关检查,急诊手术清创,用抗生素(10%泛捷复5~10 ml)封闭伤口1周,缝合伤口;对缝合困难的伤口(超过5 cm×5 cm)采用植皮或皮瓣修复.结果 27例患者伤口Ⅰ期愈合,2例患者伤口Ⅱ期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伤口抗生素局部封闭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创面感染.

    作者:曾凡伟;任洪;齐新文;何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麻醉诱导药物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262例

    目的 观察复合应用静脉麻醉药在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协同作用.方法 选择262例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完整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起效迅速,心血管反应较轻,苏醒快,术后无知晓存在.结论 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异丙酚、氯化琥珀胆碱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艾永凯;王瑛;刘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35例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35例亚甲炎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核素检查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患者以女性多见,发病年龄40~50岁,占51.4%,所有患者均有甲状腺肿大和疼痛,5例FT3、FT4与甲状腺摄碘率呈分离现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地塞米松静推后改为强的松口服,效果良好.结论 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应重视病史和体检,并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尤其核医学检查,必要时可行诊断性治疗及穿刺细胞学检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本病有效的药物.

    作者:陈敏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慢性阑尾炎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病例 女,38岁,因反复右下腹痛9个月,加重1个月急诊入院.查体:T 38.5C,P 88次/min,R 22次/min,BP 110/70 mmHg,急性痛苦病容,心肺(-),腹平坦,无手术瘢痕,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肝脾(-),右下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叩诊无移动性浊音,妇检无异常发现.血常规:WBC 10.4×109 /L,N0.83,L0.14;X线钡灌肠示阑尾中远段未显影,考虑慢性阑尾炎.经对症、抗感染等治疗,疼痛无缓解,行阑尾切除术.

    作者:张雨露;杨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浅谈医疗纠纷的防范

    近年来,医疗纠纷的发生越来越多.防范医疗纠纷发生的关键就是要强化服务观念,做好及时服务、应答服务和非特异性服务,规范书写病历以及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作者:杨志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镇痛泵对病人术后胃肠功能尿潴留影响的护理

    目的 探讨自控镇痛(PCA)给药对病人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及引起尿潴留原因与减少导尿率的护理观察,提高术后病人舒适水平.方法 随机选取145例接受PCA和未接受PCA的外科术后病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排尿时间、方法.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无差别,导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PCA对外科术后胃肠功能无影响或影响很少,但会增加病人导尿率.

    作者:徐惠娟;谢玉芹;郭应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胸腺肽α1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胸腺肽α1对恶性肿痛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3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细化疗期间同时子胸腺肽α1.6mg/次,皮下注射,每周2次;对照组采用单化疗.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NK淋巴细胞活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不同(Hotelling T2检验,F=2.482,P=0.042),不能认为胸腺肽α1无法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化疗后试验组的CD3、NK淋巴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接近或小于检验水准(P=0.068,0.034).结论 胸腺肽α1可能改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兰海涛;李宏敏;梁良;邓春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开展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23例分析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开展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23例自发性气胸病人经VATS用导线法结扎肺大小泡或漏气口进行治疗,并与同期行开胸肺大泡结扎修补术36例比较.结果 VATS组行单纯VATS肺大泡结扎术19例,VATS辅助小切口肺大泡切除肺修补术3例,中转开胸术1例,平均住院费用(5136±324)元,平均住院日(7±3)d;对照组小切口肺大泡结扎术29例,肺大泡切除肺修补术4例,肺减容术3例,平均住院费用(4896±251)元,与VATS术比较,两组不同;平均住院日(9±3)d,与VATS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3年,行结扎或修补术者无复发.结论 基层医院开展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王强明;陈跃国;曾吉林;殷康弘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雄激素血症的病因及治疗

    高雄激素血症是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紊乱疾病,病因和临床症状复杂,诊断和治疗方法多样,但目前尚没有定论,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程薇;高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位肛瘘切挂旷置Ⅰ期根治术102例护理

    对102例高位肛瘘切挂旷置Ⅰ期根治术的护理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影响高位肛瘘切挂旷置Ⅰ期根治术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术后切口护理:旷置管道引流纱条不宜填人过多、过紧;内口及肛管段瘘管切口引流纱条应完全覆盖内口底部,避免引流不畅及假性愈合;橡皮筋的过早松动与脱落对瘘道的愈合有较大影响.

    作者:吴明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eneral spine system,GSS)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方法 根据GSS的性能,治疗胸腰椎骨折16例,手术前、后影像学检查对比骨折复位情况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12 个月,影像显示骨折复位无丢失,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结论 GSS有良好的生物稳定性,可获得良好的复位及临床疗效.

    作者:谭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全身性炎症性疾病.AS的发生发展与多种生长因子有关,其中胰岛索样生长因子(IGF-1)在AS过程中涉及到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脂质沉积、炎症反应、血管再生及细胞外基质重组等过程,影响斑块的不稳定性.我们就IGF-1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李梦;陈阳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