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后切口感染与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庞君容

关键词:手术切口, 病原菌, 耐药性
摘要: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对64例外科住院及门诊病人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4例手术后切口感染标本,共分离出83株感染病原菌,其中居前6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占所有感染菌的83.13%,且感染菌的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结论 细菌的耐药日趋严峻,给临床治疗带来新的困难,加强感染性疾病耐药监测,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防止医院内感染的爆发流行.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腰椎间盘突出症和侧隐窝狭窄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和侧隐窝狭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患者俯卧在弓形架上,单纯腰椎间盘突出者行单侧开窗,对31例合并单侧侧隐窝狭窄者行单侧开窗加侧隐窝扩大术26例,半椎板切除5例;对23例合并双侧隐窝狭窄者行双侧开窗,侧隐窝扩大术17例,全椎板切除6例.所有椎间盘突出的病例均行髓核摘除及神经根松解.结果 随访时间2个月~14年,平均4年,优102例,良25例,差1例.结论 手术破坏性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效果良好.

    作者:田应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下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

    目的 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下消化道出血的高危病因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中18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与同期无出血的维持性透析患者18例做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肌酐和尿素氮、血浆白蛋白、血脂、凝血常规、透析龄、透析肝索用量、饮食情况等.结果 下消化道出血组患者每周透析时间少,吸烟量、饮酒和进食辛辣饮食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明显.结论 透析不充分、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下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

    作者:王革;汤锋;杨丽南;余容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对新生儿疼痛的护理干预

    新生儿疼痛可造成一系列近期和远期不良影响,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本文就新生儿疼痛来源、影响、评估及护理干预措施等作一介绍,供同道参考.

    作者:杜琴;张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伤口抗生素局部封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伤口抗生素局部封闭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29例急症外伤性皮肤撕裂伤或剥脱伤的患者,积极完善术前相关检查,急诊手术清创,用抗生素(10%泛捷复5~10 ml)封闭伤口1周,缝合伤口;对缝合困难的伤口(超过5 cm×5 cm)采用植皮或皮瓣修复.结果 27例患者伤口Ⅰ期愈合,2例患者伤口Ⅱ期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伤口抗生素局部封闭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创面感染.

    作者:曾凡伟;任洪;齐新文;何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恶性肿瘤合并真菌感染56例分析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的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56例确诊的真菌感染患者采取抗真菌治疗.结果 治愈46例(82.1%),死亡10例(17.9%).结论 机体抵抗力低下、放化疗、激素、抗生素的使用是导致真菌感染的主要诱因.恶性肿瘤患者易并发真菌感染,应予重视,及时使用抗真菌药物.

    作者:尹梅;杜迎春;杨勇;刘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浅谈医疗纠纷的防范

    近年来,医疗纠纷的发生越来越多.防范医疗纠纷发生的关键就是要强化服务观念,做好及时服务、应答服务和非特异性服务,规范书写病历以及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作者:杨志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eneral spine system,GSS)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方法 根据GSS的性能,治疗胸腰椎骨折16例,手术前、后影像学检查对比骨折复位情况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12 个月,影像显示骨折复位无丢失,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结论 GSS有良好的生物稳定性,可获得良好的复位及临床疗效.

    作者:谭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输血前检测患者血清感染性指标的临床意义

    目的 对输血前患者做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及早发现阳性患者,避免医疗纠纷.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对输血前患者3065例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结果 3065例患者中HBsAg阳性患者155例(5.06%),抗-HCV阳性患者45例(1.47%),抗-HIV无阳性病例,抗-TP阳性患者45例(1.47%).其中HBsAg与抗-HCV同时阳性2例,HBsAg与抗-TP同时阳性3例,抗-HCV与抗-TP同时阳性4例.男、女的HBsAg与抗-HCV阳性率均不同,而抗-TP阳性率相近.不同年龄组的抗-HCV与抗-TP阳性率相似,而HBsAg不同.结论 输血前患者各项血清感染指标均有一定比例的感染率,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张云东;韩兴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牵张反射对心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牵张反射对心率的影响.方法 18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采用熏香烟加气管内注入内毒素法复制大鼠COPD模型,记录各组大鼠肺持续扩张前和肺持续扩张时以及肺持续缩小前和肺持续缩小时的心电图并计算心率.结果 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肺持续扩张时和肺持续缩小时心率均较之前减慢(P<0.05);模型组大鼠肺持续扩张时心率减慢程度较对照组弱(P<0.05),肺持续缩小时心率减慢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大鼠肺牵张反射时心率减慢;COPD发生时可减弱大鼠肺持续扩张对心率的影响.

    作者:邹海峰;赵春玲;陈燕;王西霞;竹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显微手术切除结合γ刀治疗大型听神经瘤

    目的 探讨大型听神经瘤的综合治疗方法,以降低面听神经的损伤率,预防并发症.方法 对28例大型听神经瘤患者采取显微镜下瘤内切除大部分肿瘤,粘连紧密的部分残余肿瘤二期行γ刀治疗,分析并总结显微手术及γ刀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和技巧.结果 经过6~24个月的随访,本组患者未出现明显面听神经损害症状,恢复良好.结论 显微手术配合γ刀治疗大型听神经瘤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先全;贾冬;曾令勇;张海;徐建峰;高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应用聚丙烯网片治疗腹股沟疝4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应用聚丙烯网片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Lichtenstein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平均手术时间30.5min,术后并发尿潴留4例,切口感染1例,阴囊水肿2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天,随访6~24个月,复发1例.结论 Lichtenstein手术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且手术适应证宽的无张力疝修补方法.

    作者:蒋新卫;严小贵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的诊断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MS)在人群中相当常见,这些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高血压和MS的病因均为原发性占绝大多数,但在临床诊断中要注意排除继发性因素,如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MS,同时还要注意伴发病和并发症的诊断,其中心血管疾病易受关注,但对其它相关疾病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等,也应引起重视.

    作者:万恒;兰俊;童南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5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将南阳协和医院住院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58例为观察组,非糖尿病并脑梗死5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头颅CT特点及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体重指数、高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等指标.结果 老年糖尿病组多灶性脑梗死与非糖尿病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高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体重指数的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 老年糖尿病并无症状性脑梗死以多灶性脑梗死多见,老年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肥胖的患者易致脑梗死.

    作者:江秀慧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86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对86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86例中月经过多者48例,术后月经恢复正常45例,较前减少3例;下腹坠痛及腰部酸痛者14例,13例消失,1例较术前减轻;尿频20例、便秘6例均消失,原发性不孕4例,2例妊娠,复发2例.结论 子宫肌瘤剔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常用的手术方法,既清除了肌瘤,又保留了生育功能,维持内分泌功能及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马春琼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母婴传播与免疫关系的研究进展

    在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前后以及在妊娠的不同阶段孕妇及胎儿免疫系统均有巨大变化,而感染HIV-1的孕妇免疫系统的变化及相关免疫因素对HIV-1母婴传播有着很大影响,本文主要对HIV-1母婴传播与免疫的关系加以综述.

    作者:明芳;铁媛媛;周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体会

    住院医师培训是医疗学科发展和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环节.作者多年来就住院医师培训摸索出一些经验,同时也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作者:李传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阿立哌唑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阿立哌唑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57例,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疗程8周.结果 阿立哌唑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有效率94.7%(88.4%~100.0%),主要不良反应为静坐不能(8.8%),便秘(3.5%).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试用.

    作者:李建洪;伊桔林;李长远;王进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CT诊断鼻咽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CT检查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以提高鼻咽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517例鼻咽癌CT资料进行分类总结,全部患者都做鼻咽部横断CT扫描,其中45例加做冠状扫描,51例做CT增强扫描.结果 CT确诊的431例;CT怀疑而建议活检的66例,其中28例活检证实为鼻咽癌;怀疑为鼻咽癌,CT扫描鼻咽部无明显改变的15例中,2例活检证实为鼻咽癌转移;临床医生高度怀疑而CT检查为早期鼻咽癌漏诊的5例.结论 CT扫描可为临床提供较为可靠的影像依据,在鼻咽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李全;许林;黄东琼;章东映;陈帆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坚强内固定技术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颌面部骨折的佳疗效.方法 对86例以小(微)型钛板实施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的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4例病人伤口一期愈合.全部病例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张口度≥37mm,面部外形恢复基本正常.结论 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颌面部骨折效果准确、可靠,操作简单易行,能达到颌骨骨折治疗的功能和形态双重标准,有利于患者局部和全身情况的恢复.

    作者:谭小尧;龚君然;张兴安;李果;何群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伴瘤低血糖症2例

    病例1 男,62岁,因发作性意识障碍一周入院.患者入院前一周每于凌晨无明显诱因出现行为怪癖、胡言乱语等症状,白天自行好转.无发热、头痛等不适.入院前晚再次出现以上症状后昏迷.查体:血压120/80 mmHg,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软,肝肋下一指.入院后急查头颅CT未见异常,血糖0.6mmol/L,予50%葡萄糖注射液60ml静推后患者神志转清.实验室检查:ALT 42U/L,AST 76U/L.于血糖在0.3~1.7 mmol/L时多次测血浆胰岛素在1~3 mU/L之间.上腹部CT示:肝右叶见大片低密度灶,边界欠清,约5 cm×6 cm×8 cm,密度不均,CT值为32~41 HU,胰腺未见异常,拟诊为肝癌.转外科行手术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消失.

    作者:杨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