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扎外剥侧切治疗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疗效观察

蒲琦;苏尚先;赵红波

关键词:嵌顿环状混合痔, 内扎, 外剥加侧切扩肛术
摘要:目的观察内扎外剥侧切治疗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对30例急性环状嵌顿混合痔和30例经保守治疗炎症消退后的嵌顿混合痔患者,均采用内扎外剥侧切治疗,观察其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全部治愈.但平均治愈时间,治疗组15天,对照组21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6个月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期手术能迅速减轻病人痛苦,缩短治疗时间.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恶性肿瘤298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恶性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病理确诊的298例乳腺恶性肿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乳腺恶性肿瘤发病率有逐年增加和年轻化趋势,左侧多于右侧,临床诊断率不高,确诊晚等特点.结论应加强妇女健康体检,一旦发现乳腺有无痛性硬肿块,应积极做好相应地穿刺活检或肿块切取病理组织学检查,对40~49岁年龄段妇女尤为重要.

    作者:朱建华;周洪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医学论文英文摘要写作知识概述之一--英文文题的书写

    1文题的定义及特性文题顾名思义是文章的主题,代表文章的核心内容,起到提纲携领的作用.那么,什么是一个好的文题呢?

    作者:宋双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88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分别采用开窗、半椎板切除或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其中开窗17例,半椎板切除66例,全椎板切除5例.所有病例未植骨融合和内固定.结果3例硬脊膜损伤,1例复发,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5年,平均3年,优良率82.95%.结论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术中所见病理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术后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具体采取何种手术方式与随访结果无明显关系.

    作者:邹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和疗效判断中的价值.方法检测急性呼吸道细菌感染组76例、病毒感染组60例及健康儿童65例CRP含量和白细胞计数.结果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对照组相比较,CRP明显升高(P<0.01);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时,血清中CRP有助于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动态检测其变化对疗效判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刘靳波;陈红英;熊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艾滋病的实验室诊断及治疗

    艾滋病的实验室诊断主要分为抗体检测、抗原检测和病毒载量实验.抗体检测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ILLSA)、免疫层析/渗滤以及免疫印迹实验(Waternblot,WB)为主;抗原检测主要是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核心蛋白P24抗原;病毒载量实验主要以反转录酶链聚合反应(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等一系列方法为主.虽然现在还没有有效消灭体内HIV的方法,但积极、早期治疗对延缓感染者发病是非常有益的.

    作者:王国蓉;李春来;方慧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胶质瘤中整合素α3及Ki-67表达的生物学意义

    目的探讨胶质瘤中整合素α3及Ki-67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5例胶质瘤、5例正常脑组织中整合素α3以及Ki-67的表达.结果在Ⅰ、Ⅱ级及Ⅲ、Ⅳ级胶质瘤中,整合素α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84%(16%~62%)及69.23%(48%~86%)(χ2 =4.664,P=0.031);Ki-67标记指数分别为(7.06±4.17)%及(13.45±8.69)%(t=3.269,P=0.002),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整合素α3的表达与Ki-67标记指数呈高度正相关关系(r=0.78,P=0.000).结论整合素α3表达上调能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及侵袭;整合素α3与Ki-67的表达均可应用于临床,作为评价胶质瘤恶性程度、选择治疗措施及预测患者预后等的有力指标.

    作者:曾义;游潮;徐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方法的临床应用

    目的寻求简单、方便、适用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试验组60例采用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法,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法.结果试验组一针穿刺成功率为83.33%,两针穿刺成功率6.67%,三针以上穿刺成功率10%,穿刺总成功率为100%;整个穿刺置管时间(236.48±12.39)秒,无并发症.对照组一针成功率为0,两针成功率8.33%,三针成功率28.33%,反复穿刺成功率53.34%,有4例置入颈内静脉,穿刺总成功率90%,穿刺失败率10%;穿刺置管时间(1480.08±535.2)秒,误伤锁骨下动脉6例,气胸3例,未出现其它并发症.结论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操作简单、方便,明显提高了抢救危重病患者的成功率.

    作者:颜渊;江福斌;郑尚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管损伤(Bile duct injury,BDI)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1996年~2004年285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有11例胆管损伤,其中解剖病理因素7例,操作因素4例.损伤部位:胆总管6例,肝总管4例,右肝管1例.结果9例经中转开腹,8例行胆管修补加T管支撑,1例行胆总管空肠吻合术加支撑.LC术后因出现胆汁性腹膜炎再手术发现胆管损伤2例,其中胆总管及肝总管损伤各1例,1例行胆管修补加T管支撑,1例行胆管端端吻合术加T管支撑.结论掌握好中转开腹时机是避免LC胆管损伤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鸣;张钧;何嘉宾;焦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抢救配合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冠心病为有效地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等优点.但在介入治疗时突变性快,必须分秒必争,所以抢救的配合尤为重要.现将我科抢救配合的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刘凤茹;汤迎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酶法、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血清钙方法的比较

    目的用酶法、离子选择电极法(ISE)进行同步检测血清钙的含量,从中找出一种更为简便、灵敏、经济适用、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方法随机抽取门诊病人标本30份,分别用酶法、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血清钙的含量,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30份标本中,酶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发现它们的回收率、线性范围、精密度均符合要求,重复性良好,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离子选择电极法较酶法速度快,适于抢救急诊重危病人使用;但对实验室条件及外电电源要求较高,电极需定期精心维护保养.酶法较为稳定,适合全自动化仪器和大批量标本检测的应用,但对黄疸较深和乳糜血、溶血等标本结果影响较大.

    作者:李茂全;谭树民;唐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通心络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液流变学和高凝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及高疑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通心络胶囊治疗,4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浆D-D聚体、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变化,并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血浆D-D聚体、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治疗前与对照均有明显变化(P<0.05或P<0.01).结论通心络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降低D-D聚体、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高培惠;邱俊林;黄晓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加强护工管理减少医院感染

    护工是活跃在医院内的特殊职业群体,他(她)们在为病人提供必要的医疗保健服务的同时,又给医院、病人带来一些令人担心的问题.因此,为减少病人医院感染,加强对护工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环节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问题.规范护工的管理,对病人及医院均有利.

    作者:黄丽琼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两种扁桃体切除术的临床比较

    目的探讨两种扁桃体切除术的优劣.方法2001年以来,采用传统剥离术44例,软剥离法40例.结果传统剥离子手术术中、术后出血均多,术后白膜生长慢(24小时),切口水肿明显,疼痛剧;软剥离法术中、术后出血少,术后白膜生长快(12小时),切口水肿轻.结论软剥离法可显著减少术中、术后出血,术后切口干净,白膜覆盖好.

    作者:李洁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回肠代阴道成形手术的配合

    腹腔镜下回肠代阴道成形术是妇科的微创手术,手术室护士根据这一术式所做的护理应包括病人的心理护理,物品的准备,仪器的调试,术中的配合,注意事项以及与医生的沟通等各方面的工作.

    作者:徐达秀;蔡芳一;王立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乳腺腺病瘤1例

    病例女,21岁,学生,左乳包块1+年,经内服药物治疗无好转.查体:左乳外上象限质韧包块约3.0cm大小,略可推移,边界欠清.诊断:左乳外上象限纤维腺瘤.

    作者:任仲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效果和成本分析

    目的评价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的三种治疗方案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及成本-效果分析.方法NERD患者118例随机分成3组.A组:埃索美拉唑40mg每日1次;B组:埃索美拉唑20mg每日1次;C组:法莫替丁20mg每日2次.3组都同时联用莫沙比利5mg每日3次,疗程均为8周.结果C组4周和8周的症状有效率都显著低于A、B两组(小χ2=20.311,P=0.000).A组与B组的症状有效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348,P=0.555).SF-36量表评分,A组和B组有5个维度积分较治疗前提高,而C组仅有2个维度提高.B组的成本-效果比在3组中佳.结论对于NERD患者,埃索美拉唑20mg与莫沙比利联用可能为经济有效地选择之一.

    作者:刘芙成;潘涛;茅为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乳腺癌切线野摆位技术分析

    目的对比两种临床常见乳腺癌切线野摆位技术的优劣.方法20例病人按入院先后编号,分A、B组.A组患者用枕头沙袋填充身体悬空部位,B组患者卧于乳腺放疗托架上,测量每位患者治疗后激光灯X、Y、Z轴与患者体表定位点的误差,通过统计学处理得出结论.结果B组患者用乳腺放疗托架治疗前后X轴平均误差为2.1,Y轴平均误差为1.8,Z轴平均误差为1.2,明显小于A组(P<0.05).结论乳腺癌切线野放射治疗时乳腺放疗托架在精确摆位、精确治疗方面有明显优势,应该推广应用.

    作者:王娟;韩济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经阴道彩超诊断子宫内膜病变63例分析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3例经手术、诊刮或宫腔镜检查后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及血流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者59例(93.65%),误诊4例(6.35%).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等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论经阴道彩超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符合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子宫内膜病变疑诊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何游春;粟碧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股骨远端骨折的体会

    目的总结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操作技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8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股骨远端骨折.结果15例术后X线片示骨折复位良好,股骨干生理弧度正常,骨折愈合,膝关节功能正常.3例术后股骨干生理弧度变小,骨折愈合,膝关节功能正常,伤肢外观轻微改变.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单,能使患者早期活动,有利于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技巧,可避免股骨干生理弧度变小.

    作者:余灵琪;李文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颈动脉硬化程度与左心室肥厚(LVH)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168例高血压患者和120例健康对照者颈动脉病变及其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并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结果LVH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发生率为71.28%.随EH危险分层增加,颈动脉IMT有增厚趋势,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也明显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影响颈动脉的血流动力学(P<0.01).所有颈动脉参数在左室肥厚组与无左室肥厚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颈动脉有斑块形成的患者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高于无斑块形成组(P<0.01).结论EH患者颈动脉IMT增加与LVH密切相关,颈动脉硬化程度可作为预测LVH的参考指标.

    作者:罗俊;燕纯伯;王伟;蔡琳;程亚莎;陈金丽;姚思君;吴治湘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