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EK全自动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评价

张莉

关键词:TEK,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细胞计数, 白细胞分类
摘要:目的对TEK全自动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应用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和不随机选择标本方法,对该仪器进行WBC、RBC、Hb、PLT四个参数的精密度、携带互染率、总重复性、线性范围、准确性进行测试.结果批内和批间不精密度CV<3%;四个参数的携带互染率均≤2%;总重复性CV均<4%;线性范围相关系数r>0.990.各参数不准确度与参考方法比较,经配对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白细胞分类仪器法与手工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EK全自动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各方面性能良好,测定参数快速、准确、精密、可靠,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贵阳市城区应届高中女生TORCH感染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贵阳市17~19岁应届高中女生TORCH病毒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ELISA捕获法专人测定1000例受检者血清TORCH-IgG、IgM,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TORCH感染率25.4%,感染与生活习惯、经济状况等因素有关.结论较高的TORCH感染率提示,倡导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善社会经济状况,高度重视早期女性青少年TORCH感染的防治,对优生优育将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李春竹;杨敏珍;范世敏;徐贵全;吴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结肠疝入右侧胸腔1例

    病例男性,52岁,入院前2个月突发腹部胀痛伴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在外院诊断为机械性肠梗阻,给予对症处理.1周后,病员腹胀消失,好转出院.

    作者:罗成平;陈茂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方法选择在我科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5例,对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住院24天,每日解成形便2~3次,大便隐血阴性.结论药物指导和心理护理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重点.

    作者:陈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晚期癌症难治性呼吸困难的姑息处理

    约1/3的晚期癌症患者伴有不能常规控制的呼吸困难,因而生存质量差.针对不可逆转或难以逆转因素的呼吸困难,合理应用以吗啡为主的阿片类药物可使其改善60%.本文分析了不同难治性呼吸困难的原因及处理原则,提出了应用吗啡控制难治性呼吸困难的适应证、方法,以及一旦出现呼吸抑制的解救方法,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任大成;宋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无痛胃镜检查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实施无痛胃镜检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需行胃镜检查的患者,按常规胃镜术前检查要求,并配备好抢救设备后,静脉缓慢注射异丙酚,待患者睫毛反射及吞咽动作消失,全身肌肉松驰时,即行插镜检查.结果35例患者除1例因曾行肺叶切除注射异丙酚后血氧饱和度下降中止检查外,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无疼痛等不适感受,满意率达100%.结论无痛胃镜检查术是一种安全、舒适、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杰;周晓晴;梁卫东;杜宗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脑梗塞患者的TCD分析

    目的观察脑梗塞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改变.方法选取88例脑梗塞患者行TCD检查,分别经颞窗、枕窗常规检测两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结果88例患者中TCD正常4例(4.5%),异常84例(95.5%).主要为颅内大动脉血流速度加快、减慢、血管杂音、血管音频消失.结论脑梗塞患者TCD检查发现脑血流有显著改变,对脑梗塞治疗及预防脑梗塞复发提供了可靠参考依据.

    作者:任琳;李保国;朱晓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治疗14天,治疗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奥扎格雷钠14天,观察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卒中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各项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5天及第30天两组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4和97.06%,显效率70.59和82.36%;对照组总有效率71.88和81.50%,显效率28.13和46.88%,两组比较,各项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为治疗急性脑梗死较理想的药物,且安全有效.

    作者:张标;王淳;陈纯;付秀全;冯芹;刘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浅谈多媒体临床医学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学方法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先进技术引进教学中.

    作者:张曦;陈幸华;孔佩艳;刘林;王庆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乳腺腺病瘤1例

    病例女,21岁,学生,左乳包块1+年,经内服药物治疗无好转.查体:左乳外上象限质韧包块约3.0cm大小,略可推移,边界欠清.诊断:左乳外上象限纤维腺瘤.

    作者:任仲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抢救配合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冠心病为有效地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等优点.但在介入治疗时突变性快,必须分秒必争,所以抢救的配合尤为重要.现将我科抢救配合的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刘凤茹;汤迎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胶质瘤中整合素α3及Ki-67表达的生物学意义

    目的探讨胶质瘤中整合素α3及Ki-67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5例胶质瘤、5例正常脑组织中整合素α3以及Ki-67的表达.结果在Ⅰ、Ⅱ级及Ⅲ、Ⅳ级胶质瘤中,整合素α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84%(16%~62%)及69.23%(48%~86%)(χ2 =4.664,P=0.031);Ki-67标记指数分别为(7.06±4.17)%及(13.45±8.69)%(t=3.269,P=0.002),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整合素α3的表达与Ki-67标记指数呈高度正相关关系(r=0.78,P=0.000).结论整合素α3表达上调能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及侵袭;整合素α3与Ki-67的表达均可应用于临床,作为评价胶质瘤恶性程度、选择治疗措施及预测患者预后等的有力指标.

    作者:曾义;游潮;徐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肝炎并发糖尿病的护理

    肝炎的危害不仅在于其疾病本身,更在于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便是其中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

    作者:宋竹青;王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mCD14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mCD14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对5例ARDS患者及1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分离其外周血单核细胞,用抗生物素-生物素-过氧化酶复合物技术(ABC法)检测其mCD14的表达.结果ARDS组及对照组外周血mCD14阳性单核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94.3%±1.5%、93.6%±1.7%,两组间无统计差别(P>0.05).结论ARDS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高表达mCD14,说明它们对LPS具有较高的潜在识别能力,一旦有LPS存在或入侵,这些细胞将可能被激活并释放介质.

    作者:徐剑铖;毛宝龄;胡明冬;周长喜;杨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食管贲门癌手术与胆石症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手术与胆石症等疾病的关系.方法分析526例经手术治疗的食管贲门癌患者手术后肝胆B超检查资料.结果发现食管贲门癌术后胆石症、胆囊炎、肝囊肿等疾病三年内新发病率高达15.40%.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胆石症等疾病的发生与迷走神经切断、胃肠道激素分泌异常及饮食习惯改变等多种因素有关.

    作者:周文华;王书霞;曾惠英;赵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老年食管癌外科治疗317例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手术适应证及围术期治疗.方法对收治的317例老年食管癌行手术切除304例,探查13例,切除率95.9%,颈部吻合66例,其中颈段食管癌行食管内翻拔脱、食管胃颈部吻合5例,颈胸腹三切口颈部吻合35例,左胸左颈两切口颈部吻合26例;经左胸食管胃胸腔内吻合235例;结肠代食管行食管结肠胸顶机械吻合3例.结果术后并发症62例(19.6%).呼吸衰竭死亡8例,病死率2.5%.术后随访267例,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9.8、60.3和33.6%.结论老年人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者,对高龄病人手术应持慎重而积极的态度;外科治疗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加强围术期治疗、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降低手术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晋平;张文林;向家勇;朴庆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布加综合征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布加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二维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6例布加综合征患者,观察其二维及彩色血流表现特征,判断肝内外血管病变及侧支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作出病因诊断,并通过临床及其他影像学检查验证.结果下腔静脉阻塞20例,肝静脉阻塞3例,两者同时阻塞3例,彩超诊断正确者24例,诊断符合率92.3%,误诊2例,误诊率7.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了解布加综合征患者的血管阻塞部位、程度、范围及侧支循环情况,诊断准确率高,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邹玲;曾艳;何兴华;马果丰;郑庆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酶法、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血清钙方法的比较

    目的用酶法、离子选择电极法(ISE)进行同步检测血清钙的含量,从中找出一种更为简便、灵敏、经济适用、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方法随机抽取门诊病人标本30份,分别用酶法、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血清钙的含量,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30份标本中,酶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发现它们的回收率、线性范围、精密度均符合要求,重复性良好,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离子选择电极法较酶法速度快,适于抢救急诊重危病人使用;但对实验室条件及外电电源要求较高,电极需定期精心维护保养.酶法较为稳定,适合全自动化仪器和大批量标本检测的应用,但对黄疸较深和乳糜血、溶血等标本结果影响较大.

    作者:李茂全;谭树民;唐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善得定与洛赛克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善得定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并与洛赛克进行对比.方法善得定首剂0.1mg静注,以后50μg/h,持续24~48小时.洛赛克40mg静注,2次/d.结果善得定组止血总有效率96.4%,与洛赛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周再出血率低,与洛赛克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反应发生率低且轻微.结论善得定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止血快,一周再出血率低,与洛赛克组疗效相当,可作为内镜或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失败时的首选药物.

    作者:黄忠;赵芝蓉;邹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前列安栓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前列安栓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开放临床试验,对120例CNP患者给予前列安栓每晚1粒塞肛并进行为期8周的临床观察.结果治疗后4周和8周,患者国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总分分别较治疗前平均降低7.2分(29.8%)和11.7分(48.9%),症状评分分别较治疗前平均降低5.1分(32.8%)和8.3分(53.5%),生活质量评分分别较治疗前平均降低2.2分(25.8%)和3.8分(44.5%),前列腺液中WBC计数分别较治疗前平均降低8.6个/HP(38.7%)和13.7个/HP(61.1%).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81.5%.结论前列安栓明显改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痛症状和排尿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前列腺液中的WBC计数,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窦科;邹建华;黄翔;邱明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原慢性低压性缺氧的研究进展

    在高原缺氧的刺激下,长期居住在青藏高原的人群在机体缺氧适应过程中常发生相应的病理生理变化.如果适应不全,可能会发生一系列与低压性缺氧相关的疾病,包括高原性心脏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及血压异常等,但目前与高原适应良好和适应不全相关的机制仍不清楚.在此,本文综述与高原慢性低压性缺氧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以便更深入地了解高原慢性缺氧相关性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为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莫定基础.

    作者:魏立;黄跃;孔佩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