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百令胶囊联合优甲乐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疗效分析

杨立娜;张翠兰;丁萌;解少伟;段魏;弓丽敏;侯书鹏

关键词:百令胶囊, 优甲乐,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摘要:目的 探究百令胶囊联合优甲乐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8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与对照组(64例).对照组口服优甲乐治疗,观察组口服百令胶囊+优甲乐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甲状腺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促甲状腺素(TSH)、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及游离甲状腺素(FT4)与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 Ab)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连续用药3个月后,两组FT3、FT4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TSH、TPO Ab及TG Ab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68.75%、26.5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5.32%、10.94%)(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百令胶囊联合优甲乐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可显著改善甲状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可作为首选辅助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雾化吸入痰热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雾化吸入痰热清的效果.方法 将124例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给予围手术期常规雾化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术前2w、术前1d和术后2w的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治疗前后痰上清炎症因子水平,术后排痰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术前2w比较,两组Vf术前1d先降低,术后2w后升高;而FVC、FEV1和MVV则先升高后降低,但治疗组均大于同时点对照组(P<0.05);两组围手术期SpO2、对照组围手术期PaO2和PaCO2均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PaO2术前1d先升高,术后2w后降低,而PaCO2则先降低后恢复(P<0.05),且治疗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则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白介素-6和白介素-8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有效排痰率为96.77%,并发症发生率为11.29%,对照组分别为77.42%,30.65%,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对接受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雾化吸入痰热清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维持动脉血气指标稳定,降低肺内炎症反应和术后并发症.

    作者:傅淑琼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穴位敷贴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POP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穴位敷贴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器官脱垂(POP)的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86例产后PO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3例采用穴位敷贴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照组43例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和肌力变化及中医证候疗效等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盆底肌肉收缩持续时间、收缩次数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POP-Q分度均降低,且观察组0度比例为53.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21%(P< 0.05).结论 产后POP患者采用穴位敷贴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增强盆底肌肉收缩能力,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金金;徐淑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百令胶囊联合优甲乐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百令胶囊联合优甲乐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8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与对照组(64例).对照组口服优甲乐治疗,观察组口服百令胶囊+优甲乐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甲状腺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促甲状腺素(TSH)、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及游离甲状腺素(FT4)与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 Ab)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连续用药3个月后,两组FT3、FT4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TSH、TPO Ab及TG Ab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68.75%、26.5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5.32%、10.94%)(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百令胶囊联合优甲乐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可显著改善甲状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可作为首选辅助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

    作者:杨立娜;张翠兰;丁萌;解少伟;段魏;弓丽敏;侯书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骨疏康颗粒在OP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固定术后的应用

    目的 探讨骨疏康颗粒在骨质疏松(OP)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4例OP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A组与B组,各42例,两组均接受髓内固定术治疗,术后A组采用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B组采用骨疏康颗粒治疗,均治疗12w,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12 w后,B组血清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上升幅度及钙离子(Ca2+)降低幅度均明显大于A组(P<0.05),其症状及体征评分及髋关节功能评分改善幅度也大于A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率均达100.00%,但B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A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髓内固定术联合骨疏康颗粒治疗OP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促进骨折愈合,改善患者全身症状及体征,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汪乾坤;吴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个性化护理对膀胱全切术后永久性造口患者的效果

    膀胱癌的发病率居我国男性泌尿系统恶性肿瘤首位,全球每年约30万新发病例,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膀胱癌患者多数需要进行全膀胱切除术,术后患者需行回肠代膀胱皮肤造口术或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永久性佩戴造口袋,并且需要患者自行护理,对患者术后的心理及生活造成诸多负面影响[1].近年来,膀胱肿瘤的发病率有所上升,接受膀胱全切术后永久造口的患者也在增加,对患者的自护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也成为关注的焦点,以往的护理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患者需求.医院从2016年开始,在以往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方式,显著提高了膀胱全切术后永久造口患者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媛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综合实力的不断壮大,医疗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医疗设备的管理已发展成为现代管理学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新的学科,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型医疗设备总价值占医院设备总价值比例很大,尤其大型综合性医院更是如此.因此,如何更有效发挥大型设备利用率,是医院管理层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笔者通过对某军队三甲医院近3年的大型医疗设备使用情况跟踪统计,分析大型医疗设备的收益情况,探索提高大型医疗设备利用率的措施和建议[1].

    作者:方宏洋;代小春;王晓光;贾莉蓉;张攀;张德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军民融合应急卫勤指挥决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近年来,自然灾害、重大事故及公共卫生事件等发生后,军、地医学救援力量形成军民融合应急医学救援体系,共同展开营救.为了实现军民融合、优势互补、双向转移、相互开放、共同促进发展的新机制,达到军地医疗信息共享、卫勤资源同享的目的,提高应急医学救援效率与能力,本研究提出军民融合应急卫勤指挥决策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的设计构想,并通过程序开发得以实现.1 需求分析该平台需解决以下问题:一是信息共享:军地救援力量通过各自的信息平台进行救援信息的搜集和汇总,军地之间没有有效的沟通“桥梁”,难以以快的速度建立起医学救援信息汇总渠道和机制,影响了信息共享的速度[1];二是协同指挥:军地救援力量多且来自不同单位,救援力量的情况及部署互不了解,缺少统一的指挥平台,导致卫勤指挥效率低;三是信息安全:军队救援力量部分信息涉密,对信息的传输、共享等安全技术手段要求更高[2].

    作者:颜励;谢嵩源;张新颜;陈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HRT对AMI患者PCI效果的评估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心率震荡(HRT)对急性心机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效果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64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拟行PCI术的AM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经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等检查排除重要脏器病变及心血管疾病者59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术前HRT值及观察组不同心肌梗塞溶栓治疗血流分级(TIMI)患者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的HRT值变化.结果 观察组术前震荡初始(TO)明显高于对照组,震荡斜率(T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PCI术后,9例为TIMIⅡ级,其术前和术后24 h及1 w的TO及TS值均无显著变化(P>0.05);55例为TIMIⅢ级,与术前对比,其术后24 h和1w的TO及TS值均明显增加(P<0.05),而术后24h与术后1 w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MI患者PCI术后不同TIMI分级的HRT变化不同,HRT可作为判断PCI是否成功的无创性评估方法.

    作者:吴君;杨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电刺激辅助盆底功能康复训练预防产后PFD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电刺激辅助盆底功能康复训练预防足月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医院行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对照组,n=47)或盆底功能康复训练联合低频脉冲反馈电刺激(联合组,n=47)干预的足月阴道顺利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产后半年内PFD[阴道壁(前壁、后壁)脱垂、子宫脱垂、肌力(深层肌力、浅层肌力)受损、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率以及尿动力学指标[大尿流率(Qmax)、尿流时间(VT)、大尿道压(MUP)]、血清松弛素(RLX)水平.结果 产后第3d,联合组血清RLX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半年内,联合组PF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半年时,联合组Qmax和MU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频脉冲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干预方案有利于促进足月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及泌尿功能的恢复.

    作者:周焯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超声对类风湿性与痛风性跖趾关节病变的鉴别诊断效果

    目的 探究超声检查对类风湿性与痛风性跖趾关节病变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痛风性跖趾关节病变患者98例为观察组,同期98例类风湿性跖趾关节病变患者为对照组,均采用彩色超声波诊断仪进行跖趾关节超声扫查,对比两组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及骨侵蚀受累关节分布.结果 观察组的滑膜增厚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双轨征、点状强回声、痛风石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第一跖趾关节(MTP1)骨侵蚀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MTP2、MTP5骨侵蚀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对类风湿性与痛风性跖趾关节病变的鉴别诊断效果较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春梅;王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胃肠道间质瘤基因突变及靶向治疗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c-Kit和PDGFRA基因突变是GIST常见的发病机制.以伊马替尼为代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GIST治疗中的成功应用,使GIST成为分子靶向治疗的典范.近年来,在GIST的发病机制、药物治疗、耐药机制等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多进展,笔者将做一简要综述.1 GIST基因突变1.1 c-Kit基因突变 1998年,Hirota等[1]首次在GIST中发现c-kit基因突变,突变导致酪氨酸激酶可在无配体干细胞因子结合的情况下自发持续活化,激活下游信号传导,从而提示c-kit基因突变是GIST的发病机制.在GIST中,c-kit基因突变占75%~80%,其中11外显子突变常见(65% ~70%),外显子9突变次之(10%),13、17外显子突变少见[2].

    作者:韩振宇;郑吉阳;周威;王虎;杨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卡比多巴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其作用机制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卡比多巴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肝癌HepG2细胞株的离体模型,在不同浓度的卡比多巴作用下,利用MTT法测定HepG2细胞的增殖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HepG2细胞中CYP1A1、CYP1A2和CYP1B1 mRNA的表达水平;利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芳香烃受体(AhR)激活和核转移;添加AhR的特异性拮抗剂CH223191,观察CYP1A1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的卡比多巴(1、2.5、5、7.5、10、12.5、15 μM)对HepG2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且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同时引起了AhR的激活并发生核转移,显著增加了CYP1A1、CYP1A2和CYP1B1 mRNA的含量(P< 0.05);CH223191可阻断卡比多巴诱导的CYP1A1 mRNA表达水平的增高(P<0.05).结论 卡比多巴通过激活AhR,导致靶基因CYP1A1、CYP1A2和CYP1B1转录水平增高,终有效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

    作者:秦舒;朱玉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CRAM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评估多发伤伤情的结果比较

    目的 探讨CRAM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对多发伤伤情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15例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随访资料,包括入院时CRAMS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以及其预后情况.结果 (1)CRAMS评分越低的多发伤患者,收住ICU比例和病死率越高,预后越差(P<0.05);(2)APACHEⅡ评分越高的多发伤患者,收住ICU比例和病死率越高,预后越差(P<0.05);(3)死亡的多发伤患者其CRAMS评分明显较存活患者低,而APACHEⅡ评分较存活患者显著升高(P<0.05);(4)CRAMS评分与APACHEⅡ两种评分系统对多发伤患者预后的预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无差异(P>0.05).结论 CRAM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可明确评估多发伤患者的病情程度,且对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其中CRAMS评分更为简便、易行,更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盛伟;林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两种麻醉方案在行无痛胃镜老年患者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两种麻醉方案在行无痛胃镜老年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纳入医院内镜中心行无痛胃痛检查的老年患者900例,依据麻醉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500,采用依托咪酯+瑞芬太尼麻醉方案)和对照组(n-=400,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方案),比较两组麻醉一般情况,分别于检查前10 min (T0)、检查中10 min(T1)、检查后10 min (T2)测定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观察麻醉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麻醉诱导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T1时观察组MAP、SpO2高于对照组,T2时观察组MAP、HR也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和低氧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相比,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无痛胃镜检查,可减少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不良反应轻,麻醉诱导时间短,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高压氧对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高压氧对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脑干诱发电位以及微循环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微创手术治疗的10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取微创碎吸引流术治疗,观察组在微创碎吸引流术后加用高压氧疗法.比较两组再出血、血肿残留以及肺部感染、颅内感染和应激性溃疡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两组的脑干诱发电位以及微循环动力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再出血、血肿残留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脑干诱发电位的Ⅰ、Ⅲ、Ⅴ波潜伏期以及Ⅰ~Ⅲ、Ⅲ~Ⅴ、Ⅰ~Ⅴ波波峰间潜伏期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动态阻力值和外周阻力值也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压氧可以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的脑干诱发电位以及微循环动力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邱兆友;廉洁;翟惠丽;陈焕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28例甲状腺术后并发甲状腺危象的护理体会

    甲状腺危象是甲状腺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有报道指出,甲状腺术后甲状腺危象的发生率为12.5%,并且与患者年龄、合并心脏病或糖尿病以及术前甲状腺功能控制不良等因素有关[1].甲状腺危象的病死率可达10%,并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2].甲状腺危象可导致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胃肠道及神经系统等多系统功能障碍,给临床护理带来较大的困难.目前针对甲状腺危象的护理经验不足.医院2013年4月~2016年12月发生甲状腺术后并发甲状腺危象患者28例,现将其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刘晓玲;张娟;郑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右美托咪定对全麻导尿患者阴茎勃起和膀胱刺激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先给药对全麻诱导后导尿患者阴茎勃起和苏醒期膀胱刺激征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择期行全麻手术且需要留置导尿管的男性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3组:麻醉诱导前A组静脉泵注氯化钠注射液(n=40)、B组静脉泵注氯胺酮(n=40)、C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n=40).比较3组给药后至尿管拔管期间阴茎勃起率、阴茎勃起持续时间及苏醒期膀胱刺激征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间手术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组阴茎勃起率和阴茎勃起持续时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A组>B组>C组;苏醒期,3组中以C组的膀胱刺激征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低,但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诱导前给予适当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改善全麻诱导后导尿患者阴茎勃起的发生情况及勃起持续时间.

    作者:毕翻利;高洁;党璐;常宝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LSS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疗效探析

    目的 分析腰椎管狭窄(LSS)合并神经根管狭窄行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LSS合并神经根管狭窄患者72例,按收治时间段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为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2015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为观察组(42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手术指标、影像学指标、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而JO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VAS及JOA评分均优于同时间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椎间隙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滑脱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LSS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疗效确切,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陈广儒;卫建民;夏斌;段豪;王军峰;王小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军改期间善后办门诊部加强卫生服务保障工作的做法

    伴随着七大军区撤销、五大战区成立,一个新的军队机构军区善后工作办公室应运而生,肩负着为军队改革解除后顾之忧,让战区和战区军兵种轻装上阵的历史责任.在善后工作中,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工作也是具体而且重要的一部分.作为善后办门诊部,确保新旧体制转换期间不断供、不漏供,高标准完成卫生服务保障工作是军委的要求,也是职责所系,现将笔者单位的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肖丽佳;赵秀华;李庚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感染致髋关节骨关节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感染致髋关节骨关节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髋部感染导致的髋关节骨关节病患者17例,年龄34~54(40.59±4.82)岁,均行THA治疗,术后随访41~80(54.29±9.25)个月.结果 术前下肢缩短(2.68±1.85)em,且均有双下肢不等长,术后下肢缩短改善至(0.44±0.90)cm;术前Harris评分为(52.82±12.70)分,术后提高至(88.88±4.7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假体松动、骨溶解.结论 THA治疗感染致髋关节骨关节病的中远期效果满意,能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

    作者:陶崎峰;陈春雨;吴飞鹏;兰玉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