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慧萍;毛艳华;闫绍莹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剖宫产后出现腹胀症状的急诊产妇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78例剖宫产后出现腹胀症状的急诊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9例。采用常规剖宫产护理模式对对照组产妇实施护理;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观察组产妇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腹胀症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腹胀症状消失时间和产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剖宫产后出现腹胀症状的急诊产妇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童亚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对接受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开展临床路径的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开展的30例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的分为临床组和对照组,对照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的总费用和患者的满意率以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开展临床路径的一组患者平均的住院时间和总额费用和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临床组患者的满意度和相关知识的掌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前,心脏的介入治疗是心脏病治疗的主要方法,而通过实施临床路径可以对接受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开展临床管理,有效的规范了工作的流程,还提高了临床的治疗以及护理的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等。
作者:郭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8月~2013年8月我科收治的79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除外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氨茶碱,观察组采用多索茶碱,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索茶碱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陈明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输卵管不孕症在临床上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在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30例不孕症患者进行观察,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对照组,两组人数均为15例,实验组采用联合腹部B超的方法进行输卵管通液显影术,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输卵管通液,然后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患者的输卵管比对照组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率要高,受孕率也比对照组高出许多,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联合腹部B超方式对患者进行输卵管通液显影术的损害较小,不会出现过敏症状,没有辐射危险,并且手术费用低,无需住院,在治疗的当月就可以妊娠,操作十分渐变,在临床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监视下辅助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胫骨平台骨折在关节镜监视下小切口复位,不切开关节囊,内固定骨折,同时修复关节内其他损伤,观察分析疗效。结果:术后随访9-24个月,所有骨折在3个月内愈合。预后膝功能基本正常,恢复日常工作和生活。结论:关节镜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是微创技术,关节损伤小,减少并发症;及时发现、处理伴发损伤,减少误诊及延迟治疗,避免二次膝关节手术,提高疗效。
作者:吕荣智;王海川;桑园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病人实施综合防治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方法:从饮食因素、精神因素及其他危险因素实施综合防治。结果:提高了本组92例高血压病人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结论:通过对高血压病人实施综合防治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促进高血压患者身体健康,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晓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影响有机磷中毒合并中间综合症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02月到2013年02月本医院收治的30例有机磷中毒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患者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20例、死亡组10例,对患者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生存组基础疾病、未行气管切开、有合并症与未行血液灌流治疗的比率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洗胃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有机磷中毒合并中间综合症预后的因素多种多样,需要合理把握洗胃时间、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血液灌流,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作者:赵春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了2009年4月到2012年8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共46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其中西药选用雷公藤多苷片1mg·kg-1·d-1,中药选用黄芪当归方剂,用水煎服。治疗后对其疗效进行记录,对尿蛋白和肾功能进行检查。结果:统计调查结果显示46例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中治疗痊愈12例、缓解17例,有效13,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3%。蛋白尿量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肾功能进一步增强。结论:在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具有较明显的疗效,整个治疗过程副作用小,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金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50%酒精配合龙血竭片治疗Ⅱ、Ⅲ期褥疮的疗效。方法以我科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12例褥疮患者,采用50%酒精配合龙血竭涂擦治疗褥疮,总结临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12例患者经治疗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胡素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浸润型肺结核的X线诊断结果,提高浸润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效率。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放射科诊断的浸润型肺结核患者共38例,采用北京万东500MAX光摄影机进行检查,观察是否出现浸润型肺结核的特征性表现。结果:X线表现多种多样,可以一种或多种征象并存,其中局限性斑片状阴影12例,斑点状及条索状11例,大叶性干酪性肺炎3例,结核球9例,结核性空洞5例,硬结钙化7例,支气管播散8例,小叶间隔增厚3例;结论:X线表现可以较好的显示浸润型肺结核的形态学特征,检查费用较低,适合基层卫生院广泛应用。
作者:刘瑞永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咽喉炎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急性咽喉炎患儿进行分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数均为43人,其中实验组患儿在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疗效及体征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儿在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儿显著提高,咳嗽、声音嘶哑、喉鸣、呼吸困难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患儿显著缩短,具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急性咽喉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张军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探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和应对措施,通过对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强、医患沟通不及时等问题的分析,总结相对应的应对措施,从而避免不安全因素,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朱力;周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药房是医院向患者提供药品治疗的主要途径,准确调剂药品,是保证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的基础,但往往在实际调剂工作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处方调剂差错,从而延误或加重患者的病情,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浅入的分析了药房药品调剂差错类型、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作者:安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于2008年到2012年血液供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近五年血液供应的情况变化,制定有效措施建立无偿献血长效机制,应对临床血液供应量变化,满足临床血液的需求。方法:收集2008年到2012年我市临床供应血量,血液成分包括:全血、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普通冰冻血浆、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血小板等成分每年度供应总量进行统计。结果:五年总供应量平均增长率6.6%,但各种成分使用比例有增有减。其中红细胞类成分:全血减少了66.1%,悬浮红细胞增长了6.7%,洗涤红细胞增长了38.3%;血浆类成分:新鲜冰冻血浆下降了3.6%,普通冰冻血浆增长了29.3%,冷沉淀凝血因子增长了74%;血小板类成分:血小板增长了19.2%。结论:随着国家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临床用血量呈上升趋势,我们要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扩大献血者队伍,动员社会各界人土参加献血,应对日益增加的临床用血需求,保证医疗机构临床血液供应。
作者:张小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1临床资料男性患者,51岁,因“反复恶心、呕吐3天”入院,查体:T36.1℃,P68次/分,R21次/分,BP130/80mmHg,神志清晰,精神差,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皮肤弹性差,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结膜未见苍白、充血,巩膜无黄染,口唇无发绀,咽部无红肿,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68次/分,节律整齐,心音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剑下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无液波震颤、振水音,肝脾肋下未触及,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墨菲氏征阴性,腹部鼓音区正常,无移动性浊音,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无水肿,甲床充盈欠佳,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初步诊断为急性胃炎。给予抑制胃酸、对症支持等治疗。期间检查胸部X线片、腹部B超及头颅CT均未见明显异常;颈部血管、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均未见明显异常;血浆渗透压:251.64mmol/L;血清电解质示:K 3.10mmol/L,Na 116mmol/L,Cl 78mmol/L;尿Na:30mmol/L。患者入院前无大量补充水或低钠液体,亦未使用过利尿剂。按低钠血症给予补钠、钾及补液等治疗后,仍反复恶心、呕吐,复查血浆渗透压及血清钠未见明显好转。行电子胃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检查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均在正常范围内,甲状腺功能提示:TT30.48nmol/L,TT445.3nmol/L, TSH 8.970mIU/L,FT31.70pmol/L,FT43.41 pmol/L。确诊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低钠血症。给予补钠的同时,行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症状逐渐缓解,食欲好转,恶心、呕吐停止,出院时糖渗透复查提示:OSM 293.7mmol/L,K 4.00mmol/L,Na 139mmol/L,Cl 99mmol/L。
作者:陈玉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急诊外伤患者就诊的心理特点,探讨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急诊室收治的150例外伤患者资料,评估其心理特点,针对性地采用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反应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急诊外伤患者普遍存在不良心理反应,干预后心理状态改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2%,较以往85%明显提高。结论:针对急诊室患者的心理特点采用相应的干预措施,保持患者情绪的稳定,可以使患者能够理智的面对问题,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康复。
作者:罗文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正畸牵引治疗牙周病导致的牙列拥挤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选取为2012.1-2013.4之间我院收治的21例牙周病导致的牙列拥挤患者,通过正畸牵引有计划的拔出患牙来增加局部硬组织骨量,为邻牙提供充足的牙槽骨,达到改善患者牙齿形态和软组织结构的目的。结果:本组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牙齿排列整齐,间隙关闭良好,患者牙齿松动度降低,牙龈边缘整齐。结论:正畸牵引治疗能够有效增加牙槽骨高度,改善牙床软组织结构来为后续邻牙提供必要的排入条件,减少牙周病患牙给牙列造成的影响,达到排列美观龈缘整齐的目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秦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输液反应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69例输液反应病人临床资料。结果:发生输液反应可能与不规范操作、输注药物、输液速度及浓度、季节及患者体质差异有关。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规范化操作,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及医嘱配制及输注药物,加强输液时巡视,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可以有效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及因此而不良后果。
作者:汪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住院患者睡眠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随机抽取福建安溪县医院心内科6月份住院患者100名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调查,分析其睡眠质量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睡眠质量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适应于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可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提高睡眠质量,利于疾病的转归和身体的康复,增加病人的满意度,值得推崇。
作者:王梅华;李江平;谢月娥;黄建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怎样促进产妇会阴侧切后切口的愈合。方法:对我院203例行会阴侧切缝合术的产妇,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加强护理,并给予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结论:对会阴侧切缝合术后产妇应采取综合的护理措施,以促进切口的愈合,减少了产褥感染的发生。
作者:刘杨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