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科学课程临床见习教学方式的探讨

张丽文;高晓宇;白明辉;亢杨;邓李玲

关键词:科学课程, 临床见习教学, 实习学生, 临床医学生, 临床实践, 儿科家长, 病例讨论法, 医学理论, 现代医学, 体格检查, 理论知识, 教学实践, 教学计划,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法律意识, 带教工作, 病房, 保护意识, 家长会
摘要:临床见习教学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是临床医学生接触临床的起点,因此显得及其重要。在以往的临床医学见习教学过程中,每个实习学生有着充分的实践机会,而现在儿科家长的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较前增强,故多数家长会拒绝实习学生进行采集病史及体格检查,这样给见习带教工作带来困难。加之有些儿童传染病在儿科病房是见不到的,所以难以满足教学大纲要求的见习内容。因此,为了适应现代医学及社会的发展,儿科临床见习方式也要进行多方式的改革,故本科研意在研究应用病例讨论法、参观法、参与病房查房见习、PBL等教学方法进行临床见习,根据临床见习内容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见习方式,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把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更好更充分地发挥临床见习的作用。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护理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及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以致出生后出现呼吸抑制的临床表现。是新生儿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窒息后,因缺氧可对小儿神经系统及各器官功能造成不利影响,严重窒息还可导致不可逆的缺氧性脑损伤,以致智力低下,听力下降,脑瘫等后遗症,甚至终身残疾。因此,做好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和护理,是减少窒息并发症,降低新生儿围产期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石淑慧;石淑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从脾胃学说论述补中益气汤的临床运用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源出《内经》到李东垣总结了实践经验,著成医学史是有名的《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等书,充实了脾胃学说的理论,创立了治疗脾胃病的有效方药。因而奠定了脾胃学说在祖国医学中的地位。

    作者:朱娟芳;沈洪晖;杨辉;张明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宫颈悬吊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宫颈悬吊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8例具有不同程度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Ⅰ-Ⅲ度)进行宫颈悬吊术,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不适症状、肠功能、膀胱功能、性功能恢复情况,并以手术前后POP-Q评估标准及动态磁共振检查结果比较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在55±25min,出血量为30±18ml,其中单纯行悬吊术者术中几乎无出血。术后无感染、血肿、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为6±3天。盆腔脏器脱垂全部得到纠正,随访期间未发现有阴道缩短、扭曲等症状,性生活不受影响。结论:宫颈悬吊术对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在保留子宫同时进行盆底重建,简化了手术治疗的过程,方法简单易掌握,疗效肯定,动态MRI较临床诊断盆腔器官脱垂病例更加客观、全面,提倡在临床推行PFD的动态MRI检查。

    作者:张丽丽;兰振和;王宇晗;刘红;吕婷婷;孙志戬;骆春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48例外斜V征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外斜V征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的48例外斜V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手术后眼位的情况和双眼单视功能的情况。结果:48例中,41例(85.42%)术后眼位恢复正位,32例(66.66%)术后获得双眼单视功能。结论:根据造成外斜V征的不同原因选择不同的术式治疗能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玲;李春燕;杨学虎;尹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持续稳定的执行GMP,确保质量体系稳定运转

    目的:通过对新版GMP新理念以及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及其要素的介绍,以及对质量管理体系能够稳定运转的条件进行探讨,促进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普遍提高。方法:介绍国内外GMP的发展历史,说明运行一个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探讨如何持续稳定地执行GMP以及对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关键要素的理解和应用,从而保证药品质量。结论:持续稳定地执行GMP,构建符合新版GMP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关键。

    作者:陈维彩;杨恒哲;冯秀英;王全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士动态岗位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我院在开展全院护士岗位管理的基础上,探索实施了门诊采血岗位的动态管理。该管理模式的运行,大限度的节约了人力成本,优化了流程,充分调动了临床护士的积极性,提高了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推进了优质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

    作者:王晓燕;周义文;王书;秦小英;王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9月~2012年9月我科收治的83例PTC患者施行手术治疗,记录资料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83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患者死亡;出现一过性声音嘶哑2例,饮水呛咳1例,甲状旁腺功能减低、暂时性低钙3例,乳糜瘘1例,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随访1年,无复发、转移患者。结论:手术是PTC的主要治疗手段,依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手术方式,术后给予综合疗法,预后良好。

    作者:刘国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影响有机磷中毒合并中间综合症预后的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有机磷中毒合并中间综合症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02月到2013年02月本医院收治的30例有机磷中毒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患者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20例、死亡组10例,对患者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生存组基础疾病、未行气管切开、有合并症与未行血液灌流治疗的比率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洗胃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有机磷中毒合并中间综合症预后的因素多种多样,需要合理把握洗胃时间、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血液灌流,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作者:赵春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透护士在血液透析安全中的作用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加入到血液透析队伍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对透析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透析安全日益成为血液透析中心的工作重心。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现有机器27台,CRRT机一台,在编血透护士9名(包括护士长),每日需完成七十左右人次的血液透析任务,人员少,机器配备不足,房间布局不甚合理。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保证患者安全有效地得到治疗,作为护理工作者,只有提高护士整体素质,通过护士的努力,保证血液透析安全有效完成,成为血液透析中心工作的重点。

    作者:闫绍莹;毛艳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严重胸部创伤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严重胸部创伤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02月到2013年02月本院收治的70例严重胸部创伤患者并发ARD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70例患者,治愈率为82.86%,死亡率为17.14%。通气后,患者动脉血气指标明显优于通气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严重胸部创伤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型颅脑损伤继发外伤性癫痫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继发外伤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01月到2013年01月本院收治30例重型颅脑损伤继发外伤性癫痫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后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继发外伤性癫痫的发病危险因素,总结其临床特征,为患者提出个体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结果:24个月后,30例患者癫痫症状得到良好的控制,需要继续服用抗癫痫药物患者4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继发外伤性癫痫,需要坚持长期、有规律的抗癫痫药物治疗,才能降低外伤性癫痫的发病频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李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脑卒中患者的社区护理

    为脑卒中患者实施社区护理,由医生、护士、家人共同努力,为病人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使病人心情愉快,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来有针对性的指导,提供持续性、个体化可操作性服务,有利于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缓解医院床位紧张,促进医患护理关系和谐发展,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于玲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温针灸治疗肩周炎5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6例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两组病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

    作者:宋明霞;刘丰;邓超;叶志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子宫托治疗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的效果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在子宫托治疗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0名接受子宫托治疗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中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5%.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子宫托治疗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李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医辨证治疗不孕症的用药思想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中医辨证治疗不孕症的用药思想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间收治的44例不孕症患者的资料,对用药思想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44例患者治愈36例,好转6例,有效率95.4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不孕症有着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秀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产妇会阴侧切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怎样促进产妇会阴侧切后切口的愈合。方法:对我院203例行会阴侧切缝合术的产妇,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加强护理,并给予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结论:对会阴侧切缝合术后产妇应采取综合的护理措施,以促进切口的愈合,减少了产褥感染的发生。

    作者:刘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30例心脏介入手术的临床路径应用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对接受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开展临床路径的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开展的30例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的分为临床组和对照组,对照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的总费用和患者的满意率以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开展临床路径的一组患者平均的住院时间和总额费用和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临床组患者的满意度和相关知识的掌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前,心脏的介入治疗是心脏病治疗的主要方法,而通过实施临床路径可以对接受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开展临床管理,有效的规范了工作的流程,还提高了临床的治疗以及护理的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等。

    作者:郭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Q开关Nd:YAG激光治疗60例蓝黑纹身患者的临床体会

    蓝黑纹身是常见的一种外源性皮肤色素沉着,随着社会的发展,因纹身造成的个人负面影响,去除纹身的患者也逐渐增多。纹身的治疗原则是彻底去除纹身色素,不留瘢痕。传统的纹刺治疗方法有:电烧、冷冻、磨皮、植皮等。我科自2007年6月~2012年3月采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60例蓝黑纹身患者,均取了较为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烨;马群;吴海龙;王雪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几种丙型肝炎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质量分析

    目的:了解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几种丙型肝炎抗体(抗-HCV)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的质量情况。方法:选用三种国内不同厂家生产的抗-HCV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对40份来自医院的抗-HCV阳性病人血清(以雅培i1000检测结果为准)、40份常规体检抗-HCV阴性血清、1份上海市临检中心抗-HCV室内质控品进行检测。从而对三种试剂的灵敏度、特异性、相对符合率及精密度进行分析。结果:三种国产试剂灵敏度均达100%。其中试剂盒A和试剂盒C的相对特异性均为97.5%,相对符合率均为98.75%。试剂盒B的相对特异性与相对总符合率均为100%。三家厂家试剂CV分别为14.8%、13.3%、10.9%。结论:国产抗-HCV酶联免疫试剂灵敏度已符合要求,特异性及精密度的提高依然是主要问题。影响试剂盒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同批次试剂盒在使用前应注意抽检,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阳性结果应做两次检验,避免假阳性结果的报出。

    作者:张倩岚;张健;刘晓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村卫生室建设与乡村医生的管理与对策

    村卫生室在我国基层医疗事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由于村卫生室建设与乡村医生的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农村医疗事业发展。本文针对村卫生室建设与乡村医生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作者:张洁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