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白酊联合窄波UVB治疗白癜风60例临床分析

张烨

关键词:消白酊, UVB, 白癜风, 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消白酊联合窄波UVB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白癜风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用UVB照射治疗,观察组给予消白酊联合UVB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对照组总有效率76.7%,观察组总有效率93.3%,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共出现6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共出现13例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白酊联合窄波UVB治疗白癜风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单用UVB照射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胸部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重症胸部损伤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重症胸部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资料。结果:痊愈55例,死亡4例,3例因病重转院。结论:对重症胸部损伤患者先要维护好生命体征,及时处理伤口和血气胸等急症,配合各专科会诊抢救,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亚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思密达联合金双歧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思密达联合金双歧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5月-2013年3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外加思密达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采取思密达联合金双歧进行治疗。以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及显效、痊愈时间为考察指标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显效及治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联合金双歧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显著,缩短治疗时间,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国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腕管综合征的诊断进展

    腕管综合征(CTS)是常见的周围神经病,是正中神经损伤后出现的一组临床症状。目前诊断CTS的金标准为电生理检查。高频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学技术为CTS的诊断提供了新方法,能有效提高CTS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陆玉姬;孟增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士动态岗位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我院在开展全院护士岗位管理的基础上,探索实施了门诊采血岗位的动态管理。该管理模式的运行,大限度的节约了人力成本,优化了流程,充分调动了临床护士的积极性,提高了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推进了优质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

    作者:王晓燕;周义文;王书;秦小英;王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疗效果分析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提高我院的整体医疗水平,本文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疗效果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形成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的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既往手术史、痛经、月经紊乱等是导致患者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因素。其中,既往手术史是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病因,占同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80%。结论:患者妇产科手术率的高低直接左右和影响着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充分的掌握手术的指征是提高手术成功机率,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关键因素。

    作者:陆敏杰;阿莉娅·赛来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典型抗精神病药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对照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典型抗精神病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以及典型抗精神病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优势、价值,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方法:对40例某医院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通过T检验的方法比较典型抗精神病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优势和不足。结果:在40例某某医院的患者中,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应用在对患者的临床恢复中明显优于未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的患者,通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简表调查问卷调查发现,在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的患者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环境领域的得分均明显高于未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后患者的得分。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工作中,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的患者病情恢复状况明显优于未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的患者,因此,精神科病区在进行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的诊治过程中,治疗人员要积极采取典型抗精神病药,以提高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作者:何堂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经阴道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和总结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超声图像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经阴道超声检查的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声像图表现分三种类型:瘢痕处单纯孕囊型、瘢痕处包块型及孕囊部分位于瘢痕处型。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是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首选和佳方法,掌握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声像图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可提高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率。

    作者:杨萍;张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1月至2012年ll收治的20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治疗及优质护理效果。结果:优质护理组,显效60侧,有效30例,出血性休克10例出现。对照组治疗后不进行优质护理显效36例,有效24例,出血性休克40例。优质护理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0%,两组结果对比分析具有差异显著性。结论:优质护理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有积极效果,临床分娩临床护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开展。

    作者:吴仔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严重胸部创伤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严重胸部创伤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02月到2013年02月本院收治的70例严重胸部创伤患者并发ARD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70例患者,治愈率为82.86%,死亡率为17.14%。通气后,患者动脉血气指标明显优于通气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严重胸部创伤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50%酒精配合龙血竭在治疗Ⅱ、Ⅲ期褥疮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50%酒精配合龙血竭片治疗Ⅱ、Ⅲ期褥疮的疗效。方法以我科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12例褥疮患者,采用50%酒精配合龙血竭涂擦治疗褥疮,总结临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12例患者经治疗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胡素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肠癌的护理

    结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其起病隐匿,出现明显症状时大多已到了中晚期。其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和肝癌,占我国恶性肿瘤第三位。贝伐珠单抗作为一种新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联合化疗可使转移性结肠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显著提高。我科于2012年03月-2013年06月使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肠癌共11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马克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药房差错分析及其防范

    药房是医院向患者提供药品治疗的主要途径,准确调剂药品,是保证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的基础,但往往在实际调剂工作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处方调剂差错,从而延误或加重患者的病情,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浅入的分析了药房药品调剂差错类型、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作者:安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氧化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辅助治疗9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氧化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住院9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单用口服阿奇霉素;治疗组45例,给予口服阿奇霉素的同时加氧化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用药前、后分别检测末梢血嗜酸粒细胞(EOS),对用药前EOS增高者治疗10天后复查EOS。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EOS较对照组治疗后ESO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阿奇霉素同时加用氧化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优于单纯口服阿奇霉素治疗。

    作者:白永亮;樊畇秀;王睿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利咽茶疗效治疗慢性咽炎68例疗效观察

    慢性咽炎为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有时病程很长,症状顽固,不易治愈,容易反复发作。本人自2009年-2013年采用自拟利咽茶剂治疗慢性咽炎6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于清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76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痰培养检出菌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支气管扩张患者痰培养检出菌的分布以及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年-2012年收治的76例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痰培养和药敏性检测。结果:76例患者痰病原菌检出结果发现,阳性患者为49例,占64.47%;分离病菌49株,其中多的三种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15株,占30.61%;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占12.24%;鲍曼氏不动杆菌5株,占10.2%。结论:支气管扩张患者病原菌多的三种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鲍曼氏不动杆菌,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抗生素药物治疗。

    作者:郭海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开放植骨治疗胫骨远端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胫骨远端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在临床较为多见,由于小腿中下段血供的特殊性,尤其是创伤后正常的血液供应被破坏,易出现感染,严重者出现骨坏死骨不连。我科自2007年3月~2012年10月收治胫骨远端感染性骨缺损病人12例,采用扩创、外固定,Ⅰ期开放植骨负压VSD吸引治疗,效果较理想。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秉乐;穆世民;杜志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下肢截瘫病人的护理体会

    通过13例腰背部意外伤造成下肢截瘫病人的护理,不断总结经验,护理的方式和方法也在发展。随着临床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式的人文化的护理,包括心里、康复、中医理论在临床的应用,都大大提高了下肢截瘫病人康复的效果,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发症的发生。特别是针对此类病人易发褥疮的预防护理以及褥疮的早期发现和处理有了明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护理干预理念,也深刻体会到护理在下肢截瘫病人康复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洪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透护士在血液透析安全中的作用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加入到血液透析队伍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对透析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透析安全日益成为血液透析中心的工作重心。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现有机器27台,CRRT机一台,在编血透护士9名(包括护士长),每日需完成七十左右人次的血液透析任务,人员少,机器配备不足,房间布局不甚合理。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保证患者安全有效地得到治疗,作为护理工作者,只有提高护士整体素质,通过护士的努力,保证血液透析安全有效完成,成为血液透析中心工作的重点。

    作者:闫绍莹;毛艳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6岁集居儿童营养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全县2-6岁集居儿童营养、健康状况。方法:于2012年9月~11月,选取全县38个托幼园所的2-6岁儿童为检测对象,检测他们的血红蛋白和部分微量元素。结果:血常规检测8663人,男孩4630名,女孩4033名。其中幼儿组:男孩贫血240人,占19.2%,女孩贫血201人:占19.42%。学龄前儿童组:男孩贫血395人,占11.69%,女孩贫血386人:占12.88%。微量元素五项检测:1020人,其中幼儿组360人:缺锌126人,占35.00%;缺钙:42人,占11.67%;缺铁105人,占29.17%。学龄前儿童组:共660人,缺锌235人,占35.60%;缺钙:104人,占15.76%;缺铁179人,占27.12%。结论:要树立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科学理念,纠正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多鼓励孩子进行户外运动。

    作者:李静;程运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阑尾炎合并肠梗阻患者的诊疗策略

    目的:探讨和研究急性阑尾炎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诊疗策略。方法:病例选取为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27例急性阑尾炎合并肠梗阻患者,患者入院后根据检查结果及体征明确诊断,按患者状况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则转为手术治疗。结果:本组27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包括9例穿孔性阑尾炎、10例化脓性阑尾炎、8例阑尾脓肿,均能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5例患者切口甲级愈合,1例切口轻度感染,1例切口脂肪液化,经对症处理后顺利愈合,住院时间8.6±2.7d。结论:急性阑尾炎合并肠梗阻的患者存在临床表现不典型的问题,术前易误诊,肠梗阻患者应当结合患者体征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必要时进行手术探查警惕阑尾炎的发生,准确诊断合理治疗才能更好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蒋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