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对手足口病住院日及医疗费用的影响

周娟

关键词:护理路径, 手足口病, 住院日及医疗费用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手足口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年龄在5个月-6岁患儿6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患儿病情康复速度,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和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实验组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比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研究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护理路径方法可以帮助护士对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缩短住院日,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管理-实习学生管理

    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让人类对于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因此护理学这类实践性的学科被人们广泛地关注。现在护理学相关专业人才辈出,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人力资源来源。护理临床实习生他们处于一个入门的阶段,所以对他们进行规范化管理能够为他们的将来发展提供帮助。

    作者:张颖;孙芳;杨欣荣;孙永波;黄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B型超声检查患者分诊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我院B型超声检查患者分诊的护理体会。方法对在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进行B型超声检查的107084例患者进行满意程度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与2012年之前在我院进行B超检查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总结护理体会。结果2012年—2013年在我院进行B超检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比2012年之前在我院进行B超检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对B型超声检查护理的满意程度跟护理质量有直接关系,提升对患者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辛志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继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继发性腹膜炎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外科危重疾病。主要源于腹腔的脏器感染、穿孔、外伤等。本文总结了继发腹膜炎的病因、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并探讨了腹膜炎不同病期的临床表现特点,以期做到早期诊断、正确诊断。在治疗方法上,提出了要根据不同病因、不同病变阶段、不同的病人体质,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手术治疗时要重点做好病灶处理、清洗腹腔、引流。非手术治疗时要注意体位、禁食、胃肠减压、输液、补充热量及营养、抗菌素应用、镇痛等处理要点。

    作者:范学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苦黄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戊肝3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苦黄联合异甘草酸镁在治疗戊型肝炎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戊型肝炎治疗的患者3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注射异甘草酸镁注静脉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苦黄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以及ALT、AST以及DBil和TBil等肝功能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戊型肝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苦黄联合异甘草酸镁的运用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促进患者肝功能的恢复,缩短了治疗的时间,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大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57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

    目的:探讨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应用在57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中的疗效。方法2012年1月到2014年7月我院共收治3113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1556例)和观察组(n=1557)。给予对照组缬沙坦治疗,给予观察组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比两组血压控制情况、心绞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DBP、SBP显著低于对照组(tDBP=43.396,P=0.000;tSBP=29.467,P=0.000)。对照组、观察组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6.8%、95.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总有效率=63.572,P=0.000)。结论联合应用缬沙坦、氨氯地平能够有效地控制血压,改善心绞痛病情,值得推广。

    作者:任楼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脊髓损伤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单独采用甲基强的松龙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治疗后运动功能及感觉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大,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脊髓损伤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魏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如何更好的对老年DM患者进行护理。方法为患者制定出规范的、可行的糖尿病护理方案,进一步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为患者制定出科学的饮食方案,加大护理力度,帮助患者实现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全面康复,使其成为病而不残、残而不废的有用之人。结果通过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探究的患者中除1例死亡外,有75例患者的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其余症状均明显改善,患者在康复出院后,未见一例复发。结论护理人员对病人及家庭进行系统、渐进、科学的健康教育,有助于病人学会自我管理,掌握带病生存的基本技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周爱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口服他克莫司长期治疗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

    目的:评估他克莫司长期治疗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的UC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治疗前和6个月修订Truelove-Witts评分(mTW)及内镜检查结果。结果共有121例患者进入本研究,基础mTW评分为9.5±1.2,治疗停止或末次随访时mTW评分为5.4±0.9(P<0.05),治疗6个月mTW评分为4.7±0.7,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内窥镜检查数据显示,治疗前平均Mayo内镜评分为3.1±0.3,6个月时下降至1.3±0.4(P<0.05)。45(37.2%)例患者达到黏膜愈合(Mayo得分≤1)。11(7.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仅2(1.7%)例患者因不良反应放弃治疗,未发现机会性感染和死亡病例。结论长期应用他克莫司治疗难治性UC是有效且安全的,可促进黏膜愈合。

    作者:侯俊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外科手术学基础与动物外科教学方法探析

    外科手术学基础是外科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为临床手术打下基础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外科手术学基础的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注重手术临床实践及手术细节的培养,是外科手术学基础的教学目的。动物外科教学时外科手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外科手术观念,与外科手术临床相结合的有效方法。

    作者:依马木买买提江·阿布拉;易超;毛拉艾沙·买买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妇科门诊收治的11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均经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证实,所有患者行电波刀宫颈环形电切术,术后进行阴道镜复查并作细胞学追踪。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较顺利,术后随访,6例患者出现异常,经活检后发现都是炎症或正常宫颈组织,一次性治愈率达到94.83%。结论 LEEP是诊断和治疗CIN的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通过掌握其手术指征,规范操作步骤,注意术后病理观察,重视术后随访,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于华;张志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辣椒素在肝癌防治中的应用

    辣椒素(capsaicin)是辣椒中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具有镇痛之功效。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领域对辣椒素的深入研究,发现了辣椒素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目前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了辣椒素在肝癌防治中的作用。现将辣椒素在肝癌防治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车平;刘嘉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两种雾化吸入方式在BiPAP治疗COPD合并二型呼吸衰竭中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观察组采用BiPAP联合气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摘机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种雾化吸入方式在BiPAP治疗COPD合并二型呼吸衰竭中的效果。治疗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均好于对照组(P<0.05),有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的作用。

    作者:车小红;李春丽;魏珍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路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9例,发生率19.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5.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7.8%)明显优于对照组(9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科学化、系统化的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肝癌介入手术患者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和患者治疗医从性(P<0.01),保证了护理及治疗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秀英;胡进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性应激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心理护理

    目的:研究急性应激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心理护理临床表现。方法选取河南省精神病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85例急性应激反应患者。结果经本院的随访护理,其中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意识模糊型占15例,精神运动性兴奋型占37例,精神运动性抑郁型占33例。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急性应急反应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意识模糊型、精神运动性兴奋型以及精神运动性抑郁型。

    作者:王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而凶险性前置胎盘是临床上引产后出血的常见病因,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由于胎盘完全覆盖宫颈内口,大出血的概率大大上升[1]。凶险性前置胎盘[2]早由国外学者chattopadbyay提出,是指发生在疤痕子宫基础上的一种前置胎盘,如患者有剖宫产手术史且本次妊娠为中央性前置胎盘,其危险性更为提高[3]。近年来,随着各种社会因素使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病率逐渐提高现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感染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感染的预防作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并进行手术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的患者给予细节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在护理期间统计患者的感染人数并做后期的统计工作,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咨询患者对于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未感染人数、未感染率、满意人数都明显多于对照组。实验组的细节护理模式更为患者所接受。结论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感染预防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我院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瑞雪;马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增加患者的生存率并改善其生活质量。方法制定了稳心颗粒与心律平的对照方案,采用单盲随机分组法观察。结论稳心颗粒治疗组改善症状的有效率优于心律平组(P<0.05),心电图和Holter显示的总有效率,两组相似(P>0.05)。除此之外,稳心颗粒具有固本扶正,益气活血,宁心复脉,修复受损心肌,使心室重塑,恢复心脏功能,是治疗心律失常的独到之处。

    作者:宋颖;段静娟;刘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肥胖型人群高血压病的预防及健康指导

    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但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中国标准为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中国的肥胖人数几乎翻番,主要与饮食结构的变化有关,由于肥胖导致脂肪组织增加,扩充了血管床,血液循环量相对增加,在正常心率的情况下,心搏出量要增加许多,长期的负担过重,左心肥厚,导致血压升高。现有证据已充分支持大部分中心性或内脏性肥胖均与一系列心血管,肾脏和代谢性疾病以及血栓前状态有关。

    作者:陈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鼻内镜术后不同冲洗剂行鼻腔冲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冲洗剂应用于鼻内镜术后患者行鼻腔冲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20例行鼻内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40例)、中药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西药组采用地塞米松与庆大霉素注射液行术后鼻腔冲洗,中药组采用中药水善邦通鼻腔冲洗液,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比较三组患者的术后冲洗效果。结果经过3个月的鼻腔冲洗,西药组总有效率97.5%,中药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85.0%,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术后患者应用地塞米松联合抗生素的冲洗剂冲洗鼻腔能有效降低术后鼻腔粘连及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用药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伯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压氧治疗潜水捕捞致减压病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高压氧治疗潜水捕捞致减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诊治的60例减压病患者,该组患者的致病原因均为长期从事潜水捕捞工作,入院治疗后均采用高压氧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后的卒中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相关治疗后治愈34(56.67%)例,好转25(41.67%)例,治疗无效1(1.67%)例;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5.29±18.64)分明显高于治疗前(47.55±12.63)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潜水捕捞致减压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状态,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王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