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节段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疗效

双峰;唐家广;侯树勋;任东风;曹峥;卢祥

关键词:椎弓根, 螺钉, 内固定, 多节段, 胸腰椎, 骨折
摘要: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MSF)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64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多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及术后患者的椎体高度和后凸角的改变情况,Frankel脊髓评分判定神经功能,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前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为(43.7±5.1)%,后凸角为(31.2±4.3)°;术后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到(91.7±4.7)%,后凸角为(7.9±3.1)°,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Frankel分级,多数患者的神经功能有所恢复.结论 在对多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有利于恢复多节段伤椎高度、胸腰椎的生理弯曲和神经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进展

    急性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脑梗死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脑血管壁病变,以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血管壁病变为常见.研究表明:血糖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糖化血红蛋白异常可以反映血糖代谢的异常,所以糖化血红蛋白可以作为急性脑梗死的一项检测指标,对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伟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推进型鼻空肠导管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为重症胰腺炎患者探索一种便捷、安全、成功率高的鼻空肠导管.方法 12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后随机分为:推进型空肠管组64例(实验组)及普通鼻空肠管组64例(对照组).推进型空肠导管为医用硅胶材料,头端内嵌有一直径0.3 cm钢珠,头端1.5 cm处塑型设计盘状排列的须状结构;普通鼻空肠导管为聚氨酯材料.两组均涂硅油,经鼻孔插入胃45~50 cm;此后,根据胃肠功能情况,每5~30 min,送2~3 cm;达65~70 cm刻度后,间断抽吸空肠管引流液至pH值≥7,继续送管至80 ~ 100 cm刻度为止;从经鼻孔插入开始计时,6h后行X线透视,检查空肠管头端位置.结果 实验组64例,到空肠62例,失败2例,成功率96.88%;对照组64例,成功达空肠28例,失败36例,成功率43.75%;两组成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置鼻空肠管舒适度比较:实验组舒适51例(79.69%),痛苦13例(20.31%);对照组舒适55例(85.93%),痛苦13例(14.06%),两组舒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安管时除有恶心、呕吐、咽喉不适外,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安放成功后的患者,未见空肠管滑出现象.结论 推进型鼻空肠管价廉、简捷、安全、有效,有推广价值.

    作者:冯凯祥;杨培;罗玉君;黄晓丽;王秋蓉;赵红;董伟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红花黄色素对肺心病心衰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注射用红花黄色素(SY)对肺心病心衰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将72例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平喘、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100 mg静脉滴入,1次/d,总疗程1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电图、肌钙蛋白(TnI)、磷酸肌酸激酶(CK-MB)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9%)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7%)(P<0.01);治疗后,治疗组ST段压低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TnI、CK-MB及CRP的下降幅度均较对照组大(P<0.05).结论 红花黄色素对肺心病心衰患者的心肌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且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秋;刘学强;李清福;刘兰;窦德才;王少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三羟异黄酮对HER2/neu高表达人乳腺癌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三羟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453(ER-,HER2-high)、MCF-7/HER2(ER+,HER2-high)和MCF-7(ER+,HER2-low)辐射敏感性的影响,并观察三羟异黄酮对HER2/neu高表达人乳腺癌细胞辐射敏感性的作用.方法 通过基因转染技术建立HER2/neu高表达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鉴定;经100 mol/L三羟异黄酮联合或单独10 Gyγ射线处理MDA-MB-453、MCF-7/HER2和MCF-7三种乳腺癌细胞24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三羟异黄酮对乳腺癌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MDA-MB-453、MCF-7/HER2细胞的射线组凋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三羟异黄酮联合射线组的凋亡率,与射线组和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25.51%(P<0.05)、56.16% (P <0.05);MCF-7细胞射线组凋亡率比对照组增加4.62% (P <0.05),而三羟异黄酮联合射线组与射线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HER2/neu高表达的乳腺癌细胞对射线诱导的凋亡有抵抗作用,但三羟异黄酮可增强γ射线诱导HER2/neu 高表达乳腺癌细胞MDA-MB-453细胞、MCF-7/HER2细胞的凋亡作用.

    作者:李明;周永;谭宗才;徐敏;郑钧丰;常蕾;张林;屈琳;糜漫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治未病在军队中老年干部自我保健中的应用探讨

    随着疾病预防的关口前移,未病先防成为关注重点,治未病在未病先防中有其独特的优势,是中医理论的精髓,《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已将未病先防的防病思想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1],其主要内容包括:未病先防、防微杜渐、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本文就未病先防在军队中老年干部自我保健的应用做深入探讨.

    作者:于晓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L-精氨酸、腺苷和组氨酸联用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

    目的 评价传统心脏停搏液中加入L-精氨酸、腺苷与组氨酸对未成熟心肌保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体重8~18.5 kg的法洛四联症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应用含L-精氨酸(A组)、L-精氨酸+腺苷(B组)和L-精氨酸+腺苷+组氨酸(C组)心脏停搏液灌注心脏,记录心脏自动复跳情况、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用量、呼吸机支持时间等指标.结果 主动脉开放后,C组自动复跳率、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用量、呼吸机支持时间均显著优于A组和B组(P<0.05或P<0.01).结论 加入L-精氨酸、腺苷和组氨酸心脏停搏液,能显著减少正性肌力药物的用量及缩短呼吸机支持时间,较单用L-精氨酸或L-精氨酸+腺苷心脏停博液效果更好.

    作者:敦静;王伟;龚琪;王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食管癌术后消化道气管瘘1例

    病例 男,58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1个月入院,胃镜检查提示距门齿31 ~36 cm处可见肿块型新生物,侵及管腔半周,病理活检:鳞癌.6年前诊断糜烂性食管炎、胃溃疡,未予规范治疗.入院查体未见阳性体征.Hb 130 g/L,ALB44 g/L,血气分析及心电图正常,肺功能轻度受损.增强CT提示食管中下段癌.充分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下经左胸行食管癌根治术,术中见肿瘤长约10 cm,上端平隆突水平,呈溃疡型,侵及食管全层,与气管膜部、隔纵胸膜、主动脉外膜致密粘连.经主动脉弓后胸顶部行食胃管机械吻合,检查食管,胃管切环完整,留置鼻饲十二指肠营养管及胃管,结扎胸导管,清扫淋巴结.术后ICU监护,呼吸机支持,常规抗感染、抑酸、营养支持治疗,术后第1d转回病房.

    作者:张帆;李远平;刘俊成;龙永贵;刘凌曦;胡同晨;赵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臭氧注射治疗对膝骨性关节炎关节滑液中TNF-α和IL-6的影响

    目的 观察臭氧注射治疗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滑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6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治疗组给予关节腔内注射医用臭氧治疗,1次/w,连续治疗5w为1个疗程.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两组关节滑液中TNF-α和IL-6含量.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关节滑液中TNF-α和IL-6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臭氧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关节滑液中TNF-α和IL-6的过度表达、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程维;张玉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2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掌握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规律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年上报的12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按患者年龄分布、给药途径、涉及药品类别、损害器官和临床表现、转归与评价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123例报告中,男69例占56.10%,女54例占43.90%;静脉给药发生率高为98例占79.67%;口服给药22例占17.90%;其他给药3例占2.43%;涉及药品17类,前3位是:抗菌药44例占35.77%、心血管系统药15例占12.20%、神经系统药11例占8.94%;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多发,占35.84%;ADR类型中,一般的88例占71.55%,新的一般的21例占17.07%,严重的14例占11.38%.全部转归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 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无明显年龄和性别差异,抗菌药、心血管系统药、神经系统药及静脉给药途径是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应加强合理用药监管,保障患者安全用药.

    作者:唐旭东;邱洪;韩庆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胸腔积液常见疾病谱分布特征

    胸腔积液病因有近100种,但常见病因却不到10种[1].胸腔积液常见病因疾病谱因年龄、地域、性别、职业、生活方式等不同存在一定差异,熟悉胸腔积液常见病因疾病谱分布特征,对胸腔积液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胸腔积液病因疾病谱分布相关文献作简要综述.

    作者:沈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超高海拔地区高原脑水肿的临床护理体会

    高原脑水肿又称高原脑病、高原昏迷,是人体从低海拔地区快速进入海拔3000 m以上高原时,因脑缺氧而导致的一神严重脑功能障碍,发病率约为0.5%~2.0%,死亡率位居急性高原病各型之首[1].安多卫生所自2010年8月起,承担了青藏直流联网工程第7标段100 km的医疗保障任务,沿线平均海拔4700 m,高海拔5231 m,当地高寒、风大、缺氧,参建人员极易发生高原反应.我所收治唐古拉山区域高原脑水肿患者16例,全部就地进行治疗,经过积极有效救治和护理,无一例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现将有关护理措施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裕霞;马兰生;严亦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近视度数眼高阶像差在调节过程中的变化

    目的 研究不同近视程度患者在调节过程中高阶像差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基于Harmman-Shack 原理设计的Wavescan波前像差仪,在自然瞳孔状态下,分别测量65眼在0~5.0 D(步进1.0 D)调节刺激下的的波前像差,比较低度、中度、高度近视组的高阶像差在调节中的变化,并提取固定3.0mm瞳孔直径下的各阶像差.结果 调节放松时,高阶像差RMS值与近视度数之间没有相关性,总高阶像差、球差调节的变化趋势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而增加.3组的瞳孔直径均随调节反应的增加而减小.结论 人眼调节过程中,高阶像差、球差、彗差均发生改变,且这种变化趋势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而增加,高度近视眼在调节过程中视网膜像质可能会降低.

    作者:郑贤何;谢伯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在原发性肝癌病程发展中的变化

    目的 探讨血清铁(SI)和总铁结合力(TIBC)在原发性肝癌发病进程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176例原发性肝癌不同病程患者的SI、TIBC的变化.结果 将患者按照《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TNM分期,其中ⅣB期31例,ⅣA期22例,ⅢC期23例,ⅢB期25例,ⅢA期32例,Ⅱ期21例,Ⅰ期22例,随着肝癌病程的进展,SI和TIBC的含量均逐渐下降(F=7.93和369.67,P<0.01).将患者按照BCLC标准进行分期和评分:极早期39例,早期14例,中期48例,进展期53例,终末期22例,统计分析显示BCLC分期的performance status (PS)评分值与SI(r =0.306,P<0.01)和TIBC(r=0.854,P<0.01)的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在原发性肝癌患者,SI和TIBC与原发性肝癌发病进程呈正相关,提示SI和TIBC 对肝癌的病情发展可能存在临床监测意义.

    作者:谢静;孙梦瑗;张鸣;江中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未来20年的进与退

    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是研究生物体在航空航天动力环境中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及其防护措施的学科,是航空航天医学主要分支学科之一[1].航空航天动力环境指的是飞行过程中速度和/或加速度骤变的动力环境.当动力环境变化太大,如飞机高速机动飞行、飞机发生碰撞、飞行员弹射离机或从高处坠落、航天员在微重力环境长期停留等,则可能产生有害影响,甚至造成伤害或死亡.所以,飞行活动过程中,与速度和/或加速度变化有关的各种动力环境因素,包括超重、失重和振动等,它们对机体的生理影响及防护措施研究,是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鉴于该学科在航空航天医学中的重要性,本文对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未来20年的发展做一展望,为更好地开展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马海林;李东韬;殷伯平;周华忠;张舒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ERCP治疗高龄患者AOSC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ERCP对治疗高龄患者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急诊行ERCP治疗高龄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4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9例中,成功46例,成功率93.8%.ERCP治疗后24h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对于高龄AOSC患者,急诊ERCP是一种简单、快速、安全、有效的诊疗方法,可作为首选治疗手段.

    作者:周杰;余少明;罗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预防肺癌术后血栓栓塞事件的围手术期处置方案

    目的 探讨预防肺癌患者术后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围手术期处置方案.方法 实施新围手术期处置方案的肺癌切除术患者402例作为研究组,新方案主要包括深静脉置管建立输液途径,术后不用止、凝血药物,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预防性使用弹力袜等.未实施新围手术期处置方案的356例肺癌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及出血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1.49%)显著低于对照组(9.27%,x2=34.286,P=0.000),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1.24%,0.25%)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5.90%,3.37%)(x2=19.386,P=0.000,x2=12.469,P=0.001).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围手术期新方案对预防肺癌术后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是安全有效的措施.

    作者:郭华;王青松;张容;谢明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多节段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疗效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MSF)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64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多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及术后患者的椎体高度和后凸角的改变情况,Frankel脊髓评分判定神经功能,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前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为(43.7±5.1)%,后凸角为(31.2±4.3)°;术后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到(91.7±4.7)%,后凸角为(7.9±3.1)°,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Frankel分级,多数患者的神经功能有所恢复.结论 在对多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有利于恢复多节段伤椎高度、胸腰椎的生理弯曲和神经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双峰;唐家广;侯树勋;任东风;曹峥;卢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门诊老年患者心理问题调查分析

    近10年来,我国老年人寿命显著延长,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主要社会问题之一.老年人很多都有心身疾病,他们的生理、心理和疾病特征有其特殊性,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更有益于疾病的恢复和康复[1].临床实践表明,门诊心理护理在整个护理工作中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患者及家属就诊的取舍,对终医疗结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但是,门诊老年患者主要存在哪些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在满足老年患者疾病护理的同时,怎样及时准确掌握其心理状态,为其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这些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调查分析了1879例门诊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勇;宋晓峰;余开选;石俊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乳糜胸15例诊疗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乳糜胸产生的原因、治疗和预防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008年12月~2012年12月先心病术后15例乳糜胸患儿的病史特点、诊断、治疗及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后4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行调转术后2例,单心室行Glenn术后2例,Fontan术后2例,主动脉缩窄术后2例,主动脉弓离断术后2例,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心下型)术后1例;乳糜胸发生在左侧14例,双侧1例.诊断时间为术后1~10 d,平均3d.结果 治愈14例(93.3%),其中12例(80.0%)经饮食及支持治疗痊愈,治疗时间3~ 15 d,平均8d,无复发.1例经饮食及支持治疗,效果不理想,给予胸腔注入高糖、红霉素,3d后胸腔引流量明显减少,治愈无复发.1例经上述保守治疗无效,行胸导管结扎术,术后无复发.死亡l例,为新生儿大动脉调转术后,因禁食时间较长,并发严重感染,错失手术时机,终死亡.结论 治疗首选个体化的保守治疗,及时手术治疗可提高患儿生存率,节省住院时间及费用.

    作者:吴小红;侯豫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内镜射频治疗消化道息肉86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内镜射频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方法、疗效及适用范围.方法 我科2006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射频治疗胃肠道息肉患者869例,术后观察不良反应、内镜随访,评价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869例患者共1465颗息肉(息肉直径<0.5 cm 368颗,0.5 ~2.0 cm 1062颗,>2.0 cm 35颗),其中1452颗均一次性治疗成功,13颗直径>3.0 cm广基息肉分2次处理.1个月后复查胃肠镜,所有息肉均脱落,黏膜恢复正常,少数留有白色瘢痕.术后不良反应有腹胀78例,轻度腹痛30例,烧心9例,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术后出血1例,予以镜下金属止血夹治疗,得到控制.无穿孔病例发生.结论 经内镜射频治疗消化道息肉,安全有效,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特别适合于直径0.5 ~2.0 cm的广基或亚蒂息肉.

    作者:刘志鹏;邹利全;游斌;张兰;邓舒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