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托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VEGF干预作用的研究

马晔;关瑞锦;马建芳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阿托伐他汀, 兔
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实验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水平及动脉粥样斑块内VEGF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高脂组15只;高脂组喂养4 w,用球囊损伤腹主动脉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他汀组、高剂量他汀组,每组各5只,共饲养12 w。 ELISA检测各组血清TG、TC、LDL-C、VEGF;12 w末检测动脉粥样斑块内VEGF蛋白定量及VEGF 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他汀组6 w和12 w血清LDL-C、TG、TC和VEGF均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他汀组血脂和血清VEGF明显降低(P<0.05);与低剂量他汀组比较,高剂量他汀组血脂和血清VEGF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他汀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VEGF蛋白水平下调,但高剂量他汀组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VEGF的表达(P<0.05)。结论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清VEGF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VEGF高表达,阿托伐他汀可下调AS斑块内VEGF的表达水平。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马来酸罗格列酮致中度贫血1例

    病例男,66岁,发现血糖升高4年余,曾先后口服达美康、二甲双胍治疗,效果欠佳半年余,当地医院门诊给予“马来酸罗格列酮(商品名:文迪雅)4 mg”,1次/d,控制血糖。近半年来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在正常范围。1w前,患者自觉乏力、心悸、出汗、厌食、失眠、面色苍白前来我院就诊,于2013年3月5日门诊以“2型糖尿病、贫血待查”收入我科。查体:体温36.4℃,心率108次/min,血压100/70 mmHg,全身皮肤黏膜苍白,贫血貌,全身皮肤无破损,神志清楚,精神差,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节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足背动脉波动好,神经系统未见异常。入院后随机血糖8.5 mmol/L,空腹血糖7.32 mmol/L,餐后2 h血糖9.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尿微量白蛋白阴性,尿酮体阴性;血常规示:血红细胞3.54×1012/L[正常值(4.09~5.74×1012/L)],血红蛋白86 g/L(131~172 g/L),红细胞压积29.7%(38.0%~50.8%),大便常规未见异常,隐血试验(-)。考虑患者口服文迪雅所致贫血,建议患者停药,同时给予口服叶酸5 mg,3次/d;生血宁0.5 g,3次/d;静脉滴注氨基酸支持治疗。2w后患者乏力、心悸、失眠较前缓解,复查血常规红细胞3.77×1012/L,血红蛋白96 g/L,红细胞压积34%。3个月后门诊随访,患者乏力、心悸、出汗、厌食、失眠症状消失,神志清楚,面色红润。复查血常规红细胞4.9×1012/L,血红蛋白140 g/L,红细胞压积40%。

    作者:付玉玲;张书平;任建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PPH钉合器在高龄中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采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 PPH)钉合器治疗高龄中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6例距离肛门2~7 cm,直径0.5~3.0 cm的直肠癌患者使用PPH钉合器行局部切除,对病灶组织进行连续病理切片检查,以确认切缘无癌细胞残留。结果26例肿瘤切除率为100%,手术时间20~50 min,术后吻合口出血1例,无吻合口瘘和直肠周围感染。术后病理诊断:高分化腺癌13例,中分化腺癌9例,低分化腺癌4例。吻合口愈合良好,术后住院3~5(4.0±0.7)d。分别随访0.5~1年,2例于术后半年局部复发,再次采用PPH钉合器行局部切除;2例术后1年全身广泛转移,对症治疗后3个月内死亡;2例死于肺心病,2例死于高血压脑梗死;20例生存≥1年。结论 PPH钉合器治疗高龄中低位直肠癌是一种有效、安全、简便和术后并发症少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周均;曹永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腺病毒7型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流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某单位由腺病毒7型引发的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方法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对1起由腺病毒7型引发的呼吸道传染病疫情进行调查。结果2013年1月13日~2013年2月4日,共有1400人的某单位突发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其中440例(31.43%)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症状有咳嗽(95.45%),381例有咽痛(86.59%),375例咳白痰(85.23%);全部有咽部充血;白细胞计数在(4.00~9.00)×109/L范围内有283例(64.32%);肝功异常36例(8.18%);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患者74例(16.82%);存在肺部CT异常266例(60.45%);腺病毒基因阳性111份(25.23%),其中82份(73.87%)标本的反应产物经测序证实为腺病毒7型。均经过抗感染及抗病毒治疗好转出院。结论此次疫情主要是由腺病毒7型引发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具有传播快、感染率高的特点,多为轻症呼吸道症状。

    作者:龚传明;章涛;屈磊;胡海涛;刘华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多功能野战卫勤头灯的研制与应用

    随着军队卫勤保障要求的不断提升,在野战医疗(所)队执行野外训练、军事行动、抢险救灾等任务期间,不可避免要遭遇无法供电、雷暴天气、意外失散、夜间搜救等恶劣环境,此时发生伤员的伤类、伤情以及意外事件将会更加严重和复杂。而伤员的救治黄金期为1 h,但是从受伤到手术1 h内,每缩短1 min,战伤死亡率会降低2.7%,手术的死亡率会降低1.2%。可见,提高战伤救治的时效性对降低伤死率、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制一种结构简单轻巧、耐受各种恶劣条件、还能弥补野战条件下因照明缺陷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装备凸显其重要性。我院自2009年以来自行研制的多功能野战卫勤头灯,体重轻,体积小,携带方便,在执行野外训练、各类卫勤保障、抢险救灾、非战争军事行动等卫勤作业中,进行了多次检验并得到成功应用。

    作者:张天鉴;冯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非诺贝特引起肝肾功能异常1例

    病例男,50岁,因一过性视觉障碍半个月就诊。半月前酒后突然视力障碍,眼前花白,视物不清,随着酒精代谢,症状消失,未加注意。之后又出现4次均在酒后,但以往饮酒从未出现视觉障碍。追问病史,平素体健,轻度脂肪肝病史,只有甘油三酯高,高4 mmol/L,经过锻炼,限制饮食,改善不明显,于3个半月前当地医生建议服用非诺贝特胶囊(法国利博福尼制药公司),1粒/d ,口服至今,未服用其他药物。眼科会诊,查视力、眼压、眼底、视野均未见异常,OCT检查正常。考虑患者服药已3个半月,遂行生化、心肌酶、血尿常规检查,结果:丙氨酸转移酶(ALT)86 IU/L(0~42),天冬氨酸转移酶(AST)57 IU/L(0~37),肌酐99 mmol/L(44~97),尿素氮8.77 mmol/L(2.86~7.85),心肌酶正常,血尿常规均正常。考虑视力障碍、肝肾功能异常可能与服用非诺贝特有关,立即停用非诺贝特,欲用保肝护肝药物,患者拒绝。建议患者勿自行服任何药物,以免增加肝肾负担。半月后复查ALT 55 IU/L,AST 32 IU/L,肌酐81 mmol/L,尿素氮6.29 mmol/L;1个月后复查ALT 37 IU/L,AST 25 IU/L,肌酐86 mmol/L,尿素氮7.02 mmol/L,血尿常规正常,腹部B超提示轻度脂肪肝,心肌酶正常,乙肝5项、凝血4项均正常。停药期间,曾饮酒但未再出现视力障碍。

    作者:于晓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基于互联网可视化远程医疗技术帮带系统的研制

    我国地域辽阔,医疗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本文围绕如何将三级甲等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实现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帮带,通过点对多点的服务模式[1],提高上级医院帮带下级基层医疗机构的效率,在为基层患者诊断的同时,实现对基层专科医生的培训和教学,从而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少专家、诊断水平较低、看专家难的问题,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2-3]。

    作者:张虎军;张楠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用隐形抗菌膜治疗Ⅱ、Ⅲ期压疮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医用隐形抗菌膜治疗Ⅱ、Ⅲ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Ⅱ、Ⅲ期压疮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无显著差异。在一般护理、治疗前创面处理的基础上,治疗组使用医用隐形抗菌膜敷贴创面,对照组使用美宝疮疡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均为96.67%;在痊愈时间上,无论是Ⅱ期还是Ⅲ期压疮,治疗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医用隐形抗菌膜治疗压疮效果显著,疗程短,费用低,值得推广。

    作者:杨冬梅;秦屏;王莉;任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并发症处理及护理对策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充分血液透析的首要条件。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充分,其自然流量可达600~1000 ml/min,其感染率及血栓形成率均较低,是目前理想的血管通路[1-2]。然而,一方面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需要约4~8w的时间,对于部分急需行血液透析患者而言等待时间过长;另一方面,于老年人而言,本身血管弹性差,且多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血管条件差,多难以建立有效自体动静脉内瘘。因此,对于上述患者而言,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是首选的血管通路[3]。深静脉置管虽然具有操作简单、不增加心脏负担、避免反复穿刺等优点,但仍然不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如何通过有效而及时的医疗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或使并发症得到良好转归,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与难点。笔者所在科室2010年1月~2012年12月,经长期留置导管行维持性透析的患者共计19例,现将并发症处理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高瑾;沃西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野战卫生营高原野外驻训防疫工作的做法及思考

    随着我军新时期作战训练模式的转变,针对主要作战方向,高寒山地驻训及实兵演习已成为战区部队训练的重要科目。2012年我院野战卫生营首次在高海拔地区驻训两个月,严格卫生管理,加强卫生防疫工作,确保了自身及保障部队无传染病、食物中毒的发生。现将卫生防疫模块在驻训期间开展卫生防疫工作的做法及思考介绍如下。

    作者:叶廷春;韩素雅;陈秋;陈奇;刘子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西南国防医药》稿约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压氧治疗并发中耳气压伤98例的临床特征及对策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并发中耳气压伤的临床特征及护理策略。方法对98例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并发中耳气压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生时机及原因、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干预要点。结果98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耳堵48例(49.0%)、耳痛22例(22.4%)、耳鸣16例(16.3%)、耳胀8例(8.2%),头晕、头痛4例(4.1%)。其中听力暂时性减退56例(57.1%),消失6例(6.1%)。耳镜检查发现鼓膜充血66例(67.3%),鼓室内有积液或积血12例(12.3%),鼓膜破裂或穿孔6例(6.2%)。发生于升压过程中90例(91.8%),减压过程中8例(8.2%)。发病原因主要包括咽鼓管不畅或堵塞68例(69.4%),调压不当22例(22.4%),高压氧舱操作不当8例(6.2%)。结论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并发中耳气压伤主要表现为耳堵、耳痛、耳鸣、鼓膜充血等;91.8%的发生于升压过程中,69.4%的发病原因是咽鼓管不畅或堵塞,其他为操作失误引起。因此,高压氧治疗过程应严格操作规范,严密观察,预防和减少中耳气压伤的发生。

    作者:吴小红;王霞;何淑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误诊为紧张型头痛1例

    病例男,46岁,因反复头痛半年,加重4 d入院,患者头痛部位不定,呈持续性搏动样跳痛或牵扯样痛,伴头昏、恶心。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拟诊为“紧张型头痛”,给予“对乙酰氨基酚、阿米替林、乙哌立松”治疗,效果不佳,因头痛加重就诊于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6.6℃,血压110/90 mmHg,心率82次/min,呼吸18次/min,心肺腹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楚,言语清晰,十二对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正常,浅、深感觉正常,四肢腱反射正常,病理征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阴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7.5 G/L,中性粒细胞6.5 G/L,红细胞8.42 T/L,血红蛋白166 g/L,红细胞比积53.2%,血小板681 G/L,二便常规及肝功能、电解质均未见异常。头颅MRI平扫未见异常。诊断:紧张型头痛;红细胞增多。入院后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及肌肉松弛剂,因效果不佳,进一步追问病史,头痛与体位变化有一定关系,平卧后减轻,坐位时加重,久坐后枕部、颈项部酸胀痛。给予行腰穿脑脊液检查提示:脑脊液压力400 mmH2 O,脑脊液常规、生化、抗酸杆菌及真菌涂片检查未见异常。双螺旋CT静脉血管成像( DSCTV)示:脑灰、白质分界清晰,脑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灶,脑室、脑池大小形态正常,中线结构居中,大脑皮质脑沟、脑回存在。下矢状窦及窦汇显示良好,上矢状窦枕部充盈缺损,范围约0.5 cm ×0.5 cm ×5.1 cm。横窦显示欠佳。诊断:上矢状窦枕部静脉血栓形成。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6000 U抗凝,2次/d;尿激酶静脉溶栓10 U,1次/d;甘露醇125 ml脱水,3次/d;低分子右旋糖酐250 ml,1次/d,增加血容量、降低血黏度。治疗20余日后,临床症状减轻。

    作者:祁文君;张义;罗亨勤;李刚;邓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庆大霉素含漱液防治5-FU化疗致口腔溃疡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庆大霉素含漱液对结肠癌患者使用5-氟尿嘧啶(5-Fu)化疗期间所致口腔溃疡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月经手术治疗后、需用5-Fu化疗的结肠癌患者41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1例,使用庆大霉素含漱液漱口;对照组20例,使用3%硼酸含漱液漱口。观察1个月后,两组口腔溃疡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发生口腔溃疡5例(23.8%),对照组14例(70.0%),两组口腔溃疡发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庆大霉素含漱液对结肠癌患者使用5-Fu所致的口腔率溃疡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张红剑;鄢晓琴;贺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宝石能谱CT低剂量冠脉血管成像的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及心血管疾病的年轻化态势,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冠状动脉造影(SCA)一直是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金标准,随着CT设备及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冠脉CT血管成像以其无创性、高特异性及高敏感性,已逐步成为诊断冠脉疾病的重要检查方式[1]。宝石能谱CT( Discovery CT750 HD)以其独特的设备、技术优势,能够在较低辐射剂量水平的情况下获得高清的冠脉血管图像[2-3]。但冠脉血管成像的成功与否,仍受到除客观因素以外的多种主观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总结70例通过护理干预得到较好冠脉图像患者检查中的临床操作流程及经验,以提高在宝石能谱CT低剂量冠脉血管成像中护理干预对成功检查重要性的进一步认识。

    作者:陈翔;熊巧;叶伦;方宏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不同时间采用NPPV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采用无创正压通气( 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住院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68例,根据NPPV治疗时间的早晚分为早期治疗组69例和延迟治疗组56例,另外43例未采用NPPV的设为对照组。治疗3 d后观察3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pH、PaCO2、PaO2的变化,同时比较3组的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的呼吸频率、心率、pH、PaCO2、PaO2均有所改善(P<0.05);3组之间比较,NPPV早期治疗组的上述指标改善明显,延迟治疗组次之,对照组小(P<0.01)。 NPPV早期治疗组的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均比对照组短或低(P<0.05或P<0.01);早期治疗组与延迟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PPV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能纠正缺氧,改善CO2潴留,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并且早期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WJ-MHCs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 WJ-MHCs)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解放军303医院74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WJ-MHCs移植。检测各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 w及第2个月外周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用心脏超声检测左室心功能指标,并记录严重不良临床事件。结果治疗及随访期间两组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2 w及第2个月,两组NT-proBNP较术前均有改善,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 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2个月LVEDV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5),其余左室心功能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WJ-MHCs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NT-proBNP水平。

    作者:梁晓辉;赵子粼;罗建春;马利贤;覃善都;赵东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ACI神经功能恢复及复发率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 ACI)患者血脂、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1年复发率的影响。方法120例发病72 h内入院的ACI患者随机分为2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组(对照组)和40 mg/d组(治疗组)各60例,观察治疗前和治疗4 w后患者血脂水平,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 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观察治疗1年后患者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 BI)、脑缺血事件复发率。结果治疗4 w后,两组血脂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1),但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1年后生活能力BI指数、复发率,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ACI,可更有效地降低血脂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并降低脑缺血事件复发率。

    作者:何琳琳;杜文华;李毅;王校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关于临床营养护士培养及岗位职责的探讨

    原国家卫生部卫医政管便函【2009】270号《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及《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对医院临床营养科管理与持续改进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为促进该学科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多年实践证明,建立临床营养支持专业组,应由具备专业理论知识的专职医师和操作娴熟的专职护士队伍[1]组成。我院系位于中心城市的军队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按照军队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要求,于2012年4月成立临床营养科,期间组织部分临床护士进行营养护理培训,逐步开展临床营养护理工作[2]。本文对临床营养护士培养及岗位职责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王薇薇;李硕;倪元红;陈萍;张意;彭婷婷;陈琼;刘颖;李春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孕期营养管理对预防巨大儿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孕期营养管理对预防巨大儿的效果。方法将300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0例,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干预组给予产前营养管理干预,对照组不接受系统饮食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和巨大儿出生率。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巨大儿率、助产率分别为35.00%、3.40%、2.60%,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BMI增加值、体重增加值、体重增加达标率分别为(5.8±1.3)kg/m2、(12.4±3.2)kg、84.93%,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率、妊娠期高血压率、产后出血率、第二产程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P<0.05或P<0.01)。结论通过孕期营养管理,控制孕妇体重科学增长,可降低巨大儿出生率和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林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十二指肠降段乳头旁巨大憩室1例

    病例女,45岁,因上腹不适1 w入院。无发热,偶上腹痛,无反酸嗳气、恶心呕吐、黑便及鲜血便等症状,大小便正常。有高血压病史,长期服药血压控制良好。既往无肝胆及心血管、糖尿病病史,否认胃病史。查体:体温36.2℃,脉搏6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40/86 mmHg,一般情况可,神志清,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及心脏未见阳性体征,腹软,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肝脾肋下未及,无压痛及反跳痛,未及包块,莫菲征阴性,麦氏点无压痛,肠鸣音4~5次/min。入院后查血常规及小便常规正常,大便常规示食物残渣++,隐血阴性;肝肾功能正常,血电解质正常,肝炎全套示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其余阴性;B超示肝胆脾胰未见异常;胃镜示:十二指肠降段憩室伴食物嵌顿,浅表性胃炎;上消化道造影示:十二指肠降段憩室,大小约5 cm ×6 cm。病例女,45岁,因上腹不适1 w入院。无发热,偶上腹痛,无反酸嗳气、恶心呕吐、黑便及鲜血便等症状,大小便正常。有高血压病史,长期服药血压控制良好。既往无肝胆及心血管、糖尿病病史,否认胃病史。查体:体温36.2℃,脉搏6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40/86 mmHg,一般情况可,神志清,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及心脏未见阳性体征,腹软,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肝脾肋下未及,无压痛及反跳痛,未及包块,莫菲征阴性,麦氏点无压痛,肠鸣音4~5次/min。入院后查血常规及小便常规正常,大便常规示食物残渣++,隐血阴性;肝肾功能正常,血电解质正常,肝炎全套示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其余阴性;B超示肝胆脾胰未见异常;胃镜示:十二指肠降段憩室伴食物嵌顿,浅表性胃炎;上消化道造影示:十二指肠降段憩室,大小约5 cm ×6 cm。

    作者:贾道全;张利;邱中民;钟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