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腺病毒7型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流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龚传明;章涛;屈磊;胡海涛;刘华平

关键词:腺病毒7型, 疫情, 流行病学, 调查
摘要:目的:调查某单位由腺病毒7型引发的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方法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对1起由腺病毒7型引发的呼吸道传染病疫情进行调查。结果2013年1月13日~2013年2月4日,共有1400人的某单位突发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其中440例(31.43%)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症状有咳嗽(95.45%),381例有咽痛(86.59%),375例咳白痰(85.23%);全部有咽部充血;白细胞计数在(4.00~9.00)×109/L范围内有283例(64.32%);肝功异常36例(8.18%);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患者74例(16.82%);存在肺部CT异常266例(60.45%);腺病毒基因阳性111份(25.23%),其中82份(73.87%)标本的反应产物经测序证实为腺病毒7型。均经过抗感染及抗病毒治疗好转出院。结论此次疫情主要是由腺病毒7型引发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具有传播快、感染率高的特点,多为轻症呼吸道症状。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互联网可视化远程医疗技术帮带系统的研制

    我国地域辽阔,医疗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本文围绕如何将三级甲等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实现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帮带,通过点对多点的服务模式[1],提高上级医院帮带下级基层医疗机构的效率,在为基层患者诊断的同时,实现对基层专科医生的培训和教学,从而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少专家、诊断水平较低、看专家难的问题,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2-3]。

    作者:张虎军;张楠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托珠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观察与护理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系统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活动关节的滑膜[1]。临床表现为对称性、进行性、侵蚀性关节炎及晨僵,病情迁延,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受累关节的强直、畸形和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失调为患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抑制炎症反应成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手段。白细胞介素-6(IL-6)是多功能细胞因子,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密切相关,切断IL-6信号传导是治疗RA的新途径。生物制剂托珠单抗注射液(雅美罗)是由中国仓鼠卵巢细胞通过DNA重组技术制得的一种重组人源化抗人IL-6受体单克隆抗体,此药通过阻断IL-6的传导通路达到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目的。此药自上市以来,我科2013年10月~2014年1月对8例患者进行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但该药为生物制剂,临床应用时间较短,在使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现将我科使用中的护理体会做一介绍。

    作者:安娜;王效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宫腔3D造影对异位节育器位置的判定

    目的:探讨3D-DSA在诊断宫内节育器异位成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DSA旋转采集、3D成像方法,对36例二维超声诊断或可疑宫内节育器(IUD)异位患者,进行3D-DSA宫腔造影检查,并与二维超声对IUD异位的诊断率进行比较。结果二维超声对IUD异位的确诊率为83.3%(30/36),3D-DSA为100%。所有确诊病例均得到手术证实。结论3D-DSA对IUD异位的诊断率高于二维超声,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张文华;高宇;彭大伟;周生林;范雪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西南国防医药》稿约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马来酸罗格列酮致中度贫血1例

    病例男,66岁,发现血糖升高4年余,曾先后口服达美康、二甲双胍治疗,效果欠佳半年余,当地医院门诊给予“马来酸罗格列酮(商品名:文迪雅)4 mg”,1次/d,控制血糖。近半年来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在正常范围。1w前,患者自觉乏力、心悸、出汗、厌食、失眠、面色苍白前来我院就诊,于2013年3月5日门诊以“2型糖尿病、贫血待查”收入我科。查体:体温36.4℃,心率108次/min,血压100/70 mmHg,全身皮肤黏膜苍白,贫血貌,全身皮肤无破损,神志清楚,精神差,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节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足背动脉波动好,神经系统未见异常。入院后随机血糖8.5 mmol/L,空腹血糖7.32 mmol/L,餐后2 h血糖9.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尿微量白蛋白阴性,尿酮体阴性;血常规示:血红细胞3.54×1012/L[正常值(4.09~5.74×1012/L)],血红蛋白86 g/L(131~172 g/L),红细胞压积29.7%(38.0%~50.8%),大便常规未见异常,隐血试验(-)。考虑患者口服文迪雅所致贫血,建议患者停药,同时给予口服叶酸5 mg,3次/d;生血宁0.5 g,3次/d;静脉滴注氨基酸支持治疗。2w后患者乏力、心悸、失眠较前缓解,复查血常规红细胞3.77×1012/L,血红蛋白96 g/L,红细胞压积34%。3个月后门诊随访,患者乏力、心悸、出汗、厌食、失眠症状消失,神志清楚,面色红润。复查血常规红细胞4.9×1012/L,血红蛋白140 g/L,红细胞压积40%。

    作者:付玉玲;张书平;任建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人员对生命质量认知及实践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生命质量的认知状况及其影响认知的因素,探讨改善措施,以提高护理人员对生命质量的认知及应用,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推动优质护理服务深入开展。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对生命质量的认知和态度以及临床护士开展评价生命质量的困难等,对某三甲医院心内科、肿瘤科、呼吸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护士共200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135份,其中:(1)42.2%的护士知道生命质量的概念,45.9%的护士不知道生命质量的概念,有66.7%的护士不知道目前国内生命质量的研究方向。(2)有80.7%的护士没有把生命质量理念运用于临床护理。(3)61.5%的护士愿意进一步了解学习生命质量,有64.4%的护士希望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来学习。结论目前,临床护理人员对生命质量认知不足,有必要加强在职培训,充实护理教育内容。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和发放书面资料等方式,有效地组织在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生命的认知能力及整体素质。

    作者:方芳;陈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腺病毒7型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流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某单位由腺病毒7型引发的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方法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对1起由腺病毒7型引发的呼吸道传染病疫情进行调查。结果2013年1月13日~2013年2月4日,共有1400人的某单位突发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其中440例(31.43%)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症状有咳嗽(95.45%),381例有咽痛(86.59%),375例咳白痰(85.23%);全部有咽部充血;白细胞计数在(4.00~9.00)×109/L范围内有283例(64.32%);肝功异常36例(8.18%);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患者74例(16.82%);存在肺部CT异常266例(60.45%);腺病毒基因阳性111份(25.23%),其中82份(73.87%)标本的反应产物经测序证实为腺病毒7型。均经过抗感染及抗病毒治疗好转出院。结论此次疫情主要是由腺病毒7型引发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具有传播快、感染率高的特点,多为轻症呼吸道症状。

    作者:龚传明;章涛;屈磊;胡海涛;刘华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圆形潜行缝合术对直肠阴道瘘的手术效果

    目的:探讨直肠阴道瘘修补术的新方法。方法对22例直肠阴道瘘患者切除瘘管后,沿瘘管周围0.5~0.8 cm,在直肠阴道壁组织间做圆形潜行缝合封闭瘘管。结果22例患者全部治愈,随访1~6年未复发。结论此法可将产伤、外伤和感染等非肿瘤因素引起的直肠阴道瘘修补术变得更简单,且效果可靠、复发率降低。

    作者:黄文祥;赵正兰;杨光兰;易仲蓉;胡亚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孕期营养管理对预防巨大儿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孕期营养管理对预防巨大儿的效果。方法将300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0例,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干预组给予产前营养管理干预,对照组不接受系统饮食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和巨大儿出生率。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巨大儿率、助产率分别为35.00%、3.40%、2.60%,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BMI增加值、体重增加值、体重增加达标率分别为(5.8±1.3)kg/m2、(12.4±3.2)kg、84.93%,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率、妊娠期高血压率、产后出血率、第二产程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P<0.05或P<0.01)。结论通过孕期营养管理,控制孕妇体重科学增长,可降低巨大儿出生率和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林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骨科植入性医疗器械纠纷的防范与调处

    骨科植入性医疗器械(以下简称器械)是一类高风险医疗器械,在临床上使用广泛,其品种规格型号繁多,器械材质选择、使用和手术方式、术后康复训练不当以及器械质量缺陷等,均会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处理起来非常复杂。笔者结合近年来工作实际,分析了器械纠纷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防范和解决纠纷的对策。

    作者:张琪;江媛;王志阳;李成德;陈志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端粒、端粒酶及hTERT基因研究在乳腺癌基因治疗中进展

    端粒酶通过维持端粒的长度使细胞永生化,为抗衰老提供了光明前景,也为乳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乳腺肿瘤在治疗上一般首选手术治疗,术后再辅以放疗、化疗。但是这种传统治疗创伤大,对肿瘤的敏感性差,副作用多。而对端粒酶的研究,为乳腺癌基因治疗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乳腺癌是全球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中国家,自2008年以来,全世界有1383500例新增乳腺癌患者,死亡458400例[1]。现在端粒酶在肿瘤监测中的作用及研发端粒酶抑制剂作为治疗乳腺肿瘤的创新药物,已成为近年医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端粒、端粒酶研究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世清(综述);崔明(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慢性病患者自尊及社交状况研究进展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是一系列具有病程长、恢复慢、致残率高等特点疾病的总称,具有代表性的包括: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糖尿病、恶性肿瘤和精神病等[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逐渐突出,慢性病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疾病。2012年我国慢性病患者数已经超过2.6亿人,占到总人口的19%,慢性病死亡占中国居民总死亡构成的85%。而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达89.87%[2]。老年慢性病患病率、死亡率不断攀升,给患者带来了躯体上的痛苦和折磨,也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复杂的伦理道德问题[3]。本研究从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尊及社交状况入手,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为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构建临床心理干预模式提供依据。

    作者:王蒙;侯通;燕增奎;余音;汪付宽;王丽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沙漠干热环境气候特点及其对抗震救灾医疗救援的影响

    新疆地处南疆昆仑山断裂带、帕米尔高原-天山南北地震带、阿勒泰断裂带,具有地震突发的潜在性,这些地震带大多在平原盆地靠山脉附近,且往往多绿洲、人口密集,一旦地震突发,造成的破坏性巨大。地震突发时,对受灾地区进行医疗救援是灾难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施灾难医学救援,救援环境具有不可选择性。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复杂的气候特征,气候的变化是影响医疗救援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因此,了解新疆气候一般特点并分析其对医疗救援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此问题探讨如下。

    作者:陶发胜;金玲;张琼;曹金军;雷权;谭彦宏;颜炜;海光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PPH钉合器在高龄中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采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 PPH)钉合器治疗高龄中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6例距离肛门2~7 cm,直径0.5~3.0 cm的直肠癌患者使用PPH钉合器行局部切除,对病灶组织进行连续病理切片检查,以确认切缘无癌细胞残留。结果26例肿瘤切除率为100%,手术时间20~50 min,术后吻合口出血1例,无吻合口瘘和直肠周围感染。术后病理诊断:高分化腺癌13例,中分化腺癌9例,低分化腺癌4例。吻合口愈合良好,术后住院3~5(4.0±0.7)d。分别随访0.5~1年,2例于术后半年局部复发,再次采用PPH钉合器行局部切除;2例术后1年全身广泛转移,对症治疗后3个月内死亡;2例死于肺心病,2例死于高血压脑梗死;20例生存≥1年。结论 PPH钉合器治疗高龄中低位直肠癌是一种有效、安全、简便和术后并发症少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周均;曹永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地震伤多节段相邻型脊柱骨折的MSCT和MRI表现

    目的:明确多节段相邻型脊柱骨折的多层螺旋CT ( MSCT )、MRI表现。方法对地震伤致相邻多节段脊柱骨折的5例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例均行MSCT检查,4例行MRI检查。结果1例发生在胸椎,3例发生在胸腰段脊柱,1例发生于骶椎。 CT表现:4例表现为相邻多个椎体压缩性骨折;1例相邻多个椎体爆裂性骨折。 MRI主要表现为椎体内T1 WI呈稍低或等信号改变,T2 WI为高信号,STIR更高信号。结论结合患者高能量外伤病史,MSCT和MRI能准确、快速地对相邻多节段脊柱损伤患者进行诊断,为临床治疗起到指导作用。

    作者:叶奕兰;冉艮龙;叶伦;方宏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宝石能谱CT低剂量冠脉血管成像的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及心血管疾病的年轻化态势,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冠状动脉造影(SCA)一直是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金标准,随着CT设备及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冠脉CT血管成像以其无创性、高特异性及高敏感性,已逐步成为诊断冠脉疾病的重要检查方式[1]。宝石能谱CT( Discovery CT750 HD)以其独特的设备、技术优势,能够在较低辐射剂量水平的情况下获得高清的冠脉血管图像[2-3]。但冠脉血管成像的成功与否,仍受到除客观因素以外的多种主观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总结70例通过护理干预得到较好冠脉图像患者检查中的临床操作流程及经验,以提高在宝石能谱CT低剂量冠脉血管成像中护理干预对成功检查重要性的进一步认识。

    作者:陈翔;熊巧;叶伦;方宏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婴幼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的护理体会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狭窄是小儿肾盂积水的常见原因,占小儿肾积水的85%~90%。我院自2010年7月~2011年7月对6例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致肾积水的患儿在全麻下实施了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吻合成形术,术后经过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3个月零13 d~2.5岁,平均7个月;左侧肾积水5例,双侧肾积水1例。6例患儿经B超、静脉肾盂造影检查、MRU均提示肾盂扩张,肾实质变薄,不同程度的肾体积增大、积水。术后无明显发热,伤口对合愈合好,拔除尿管后可自行排尿,顺利出院。

    作者:王芸;陆亚玲;高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年5月~2013年4月我科收治的14例Pilon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按照Rtiedi-Allgower分型标准均属于Ⅲ型,采取经踝前外侧入路+经腓骨后外侧显露胫距关节面的方法,直视下复位胫距关节面。结果骨折复位效果均较满意,其中11例创口Ⅰ期愈合,3例患者Ⅱ期愈合,骨折处均骨性愈合,无术后骨髓炎发生。结论通过内踝外侧及经腓骨后外侧入路显露的双侧入路手术方法,能完整显露胫距关节面,在直视下复位有利于移位骨折块的复位及固定,对于严重Pilon骨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师继红;徐永清;吴一芃;陈海东;王腾;李福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0例中,手术病理证实为异位妊娠的88例,经腹腔镜及刮宫病理证实宫内孕12例。超声造影诊断异位妊娠的敏感性为98.2%,特异性为80.0%,准确性为96.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敏感性为86.2%,特异性为53.3%,准确性为81.4%,超声造影诊断异位妊娠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明显比彩色多普勒超声高( P<0.05)。结论超声造影比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妊娠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华斌;卢蕊;李玲;吴丽英;郭冀梅;邹黎;陈俐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替吉奥联合香菇多糖治疗老年胃癌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香菇多糖治疗老年胃癌的疗效。方法选择>70岁的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27例,给予S-1(替吉奥)40~60 mg /m2口服,服药7 d后休息7 d,28 d为一个周期;香菇多糖2 mg静滴,2次/w;共用6个周期。结果全组患者均可评价疗效,部分缓解(PR)3例(11.11%),病变稳定(SD)17例(63.96%),进展(PD)7例(25.93%),临床受益率(DCR)为75%;无进展生存时间(PFS)5.8个月(95%可信区间3.7~7.9),总生存时间(OS)为11.8个月(95%可信区间6.1~17.5)。主要不良反应有贫血11例、白细胞减低8例、食欲下降13例和乏力6例,未影响治疗。结论替吉奥联合香菇多糖治疗老年胃癌疗效确切,耐受性良好,值得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作者:余微;王炜;王晓湘;孙梅芹;张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