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好医院科室主任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张道全

关键词:医院, 科室, 主任, 关系, 处理
摘要:医院科室主任对一个科室的发展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他们绝大多数是从专家(医师)身份选拔到科室主任(管理)岗位的,因而要重视角色的转变,从单纯的学术带头人向既懂管理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转变。医院科室作为医院整体的一个部分,必然在许多方面产生医疗人际关系,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将对科室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笔者站在医院管理者的角度,浅谈当好医院科室主任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军队医院战时职能作用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在当前习主席提出“军队能打仗、打胜仗”的使命下,作为军队医院应充分认识到:必须着眼加快战斗力保障生成模式转变,紧紧围绕使命任务,锻造一支一流的卫勤保障队伍。为战时军队医院能大限度发挥职能作用,笔者在文献复习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游永刚;陈建明;庄颖;张成程;陈刘生;李学宏;陈苏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门诊血液透析护理安全风险分析及对策

    血液透析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其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流将体内各种有害、多余的代谢废物以及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进而达到净化血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的目的。血液透析是一种较为安全、易行、应用广泛的血液净化方法,因其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工作风险大,治疗过程中,尤其是门诊治疗存在各种不安全因素,给患者带来心理和生理的损害,甚至危害到患者的生命。本文就临床中几种常见的护理安全风险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护理对策。

    作者:王霞;邹蓉;程悦;李霞;付永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伤寒合并伤寒性脑膜炎1例

    病例女,37岁,因发热、头痛7 d,于2014年3月31日入院。入院前7d 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高体温40.3℃,呈稽留热型,发热前畏寒明显,发热时伴剧烈头痛,曾呕吐1次,非喷射性,为胃内容物。发病以来,无咳嗽、咳痰、胸闷、胸痛等症状。在当地医院就诊,按“伤寒”给予头孢地嗪2 g静滴,2次/d;左氧氟沙星0.3 g静滴,2次/d,抗感染治疗。经治疗后上述症状无缓解,转入我院治疗。入院查体:T 39.6℃,P 88次/min,R 22次/min,BP 120/68 mmHg。急性热病容,双肺、心脏、腹部查体无阳性体征发现。神经系统查体:颈稍抵抗,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征均未引出。入院后查血常规:WBC 10.9×109/L,NEU 77.2%,EO 0.6%;肥达反应:H 1è80,O 1è160,结核抗体阴性,血沉、肝肾功、大小便常规未见异常,血培养阴性。诊断为伤寒,给予头孢曲松2 g静滴,2次/d;莫西沙星0.4 g静滴,1次/d,抗感染治疗。经治疗后,患者体温逐渐下降至37.5~38.3℃,头痛症状仍明显。于4月9日行腰椎穿刺术,脑脊液压力280 mmH2 O,脑脊液常规检查:潘氏试验(+),有核细胞230×106/L(230/mm3),单个核细胞85%,多个核细胞15%;脑脊液生化检查:Cl 108 mmol/L,Glu 2.8 mmol/L,LDH 81 U/L,ADA 2.2 U/L,TP 1.8 g/L。脑脊液抗酸染色、TB-PCR、墨汁染色均为阴性。头颅CT未见异常;鼻窦CT提示:右侧上颌窦炎;胸部CT提示:双下肺少许炎性病变,双侧胸腔少量积液;颈椎CT提示:颈椎退行性变。考虑:伤寒合并伤寒性脑膜炎。继续抗感染治疗,给予改善脑循环、改善脑代谢、营养神经、脱水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经治疗后患者发热消失、头痛缓解,4月14日复查血常规:WBC 7.06×109/L,NEU 49.3%,EO 2.4%,肥达反应:H 1è160,O 1è320,血沉、肝肾功正常。复查腰椎穿刺术,脑脊液压力180 mmH2 O,脑脊液常规检查:潘氏试验(+),有核细胞12×106/L;脑脊液生化检查:Cl 111 mmol/L,Glu 3.3 mmol/L,LDH 66 U/L,ADA 2.5 U/L,TP 1.9 g/L。脑脊液抗酸染色、TB-PCR、墨汁染色仍均为阴性。头颅增强 CT 未见异常。脑脊液培养结果提示:伤寒杆菌生长,确诊伤寒性脑膜炎。经上述治疗后,患者头痛症状基本消失,于4月28日痊愈出院。

    作者:肖安;刘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成都地区脂肪肝患者及肝功能异常的调查研究

    我院在长期的健康体检工作中,发现脂肪肝的检出率很高,而且其肝功能异常的比率也非常高。为了解成都地区近年来的脂肪肝流行病学资料,为本地区的脂肪肝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随机抽取2013年1~4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共19322人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贺先友;李先桂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体能训练致热射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营养治疗

    目的探讨热射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 MODS)的营养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13年夏天我院收治的1例体能训练致热射病合并 MODS患者营养治疗的方法和经验。主要采取了早期自然食物低能量喂养等饮食治疗,辅以静脉营养及肠内营养制剂,采用益生菌乳饮品等方法进行营养治疗,并进行了全程营养管理及监测。结果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炎症得以控制,器官功能及营养状况逐渐改善,终治愈出院。结论恰当的营养治疗对热射病合并MODS患者的救治和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怡;黄蕾;李洁廉;张艳;时皎皎;林宁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微创结膜切口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优势分析

    目的探求微创结膜切口行巩膜外垫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优势。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64例164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82例82眼和对照组82例82眼。实验组采用微创结膜切口行巩膜外垫压术,即在裂孔所在象限距角膜缘10 mm的位置,根据裂孔大小做平行或垂直角膜缘的结膜切口;对照组采用常规角膜缘结膜切口行巩膜外垫压术。随访观察两组术后眼底视网膜复位率、视功能恢复效果、视力提高程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随访时间为6~24(10.5±2.0)个月。结果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相比较,实验组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P<0.05);两组术后的眼底视网膜复位率、视功能恢复情况及视力提高情况比较,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并且实验组较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结论微创结膜切口行巩膜外垫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效果较佳。

    作者:李云环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椎管内肿瘤手术后的护理体会

    椎管内肿瘤是指脊髓、神经根、脊膜和椎管壁组织的原发和继发性肿瘤,可分为硬脊膜外肿瘤、硬脊膜下脊髓外肿瘤及脊髓内肿瘤[1]。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唯一有效方法,病情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椎管内肿瘤部位深在,肿瘤切除手术需显露并切除部分椎板以开放椎管,加上脊髓组织娇嫩,手术难度较大,术后往往需要长期康复,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因此,手术后的专业护理对于患者的病情康复和预后至关重要。回顾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62例椎管内肿瘤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经过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潘靓;夏勋;冉春梅;李强;常蕾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HIV合并结核双重感染者呼吸道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特点

    目的统计分析HIV合并结核双重感染者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除结核杆菌)分布及药敏特点,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HIV合并结核双重感染者呼吸道标本检出的非结核杆菌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共收集到符合统计要求的呼吸道标本430份,分离到非结核杆菌病原菌298株,检出率为69.3%。其中真菌是主要的分离病原菌,其次是革兰阴性杆菌,分离到的革兰阳性球菌比例低。两性霉素是耐药率低的抗真菌药物,耐药率为1.3%;亚胺培南是耐药率低的抗革兰阴性杆菌药物,耐药率为3.0%。结论 HIV合并结核双重感染的患者呼吸道极易并发非结核病原菌的感染,感染病原菌以真菌等机会性致病菌为主,这些病原菌耐药率普遍较高,临床工作中应该加以重视。

    作者:陈斌;梁凯;农树红;孟铖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代谢组学及其在口腔研究中的应用

    代谢组学主要研究参与生物体新陈代谢,维持生物体正常机能及生长发育的一系列代谢产物,是继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之后兴起的一种新技术。随着代谢组学研究的深入,目前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微生物的鉴定,药物的开发及应用等。在口腔医学的研究中,代谢组学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春艳;杨琴秋;钟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食品干燥剂致小儿眼灼伤6例护理体会

    随着食品工艺的发展,目前许多食品包装袋里会放入干燥剂防潮。食品干燥剂以氧化钙(生石灰干燥剂)多见,吸收水分后变为碱性的氢氧化钙,如果进入眼睛就会引起眼角膜和结膜的灼伤,这种眼灼伤属于眼科急症之一,需要合理及时的现场急救和规范的院内治疗。我科于2010年1月~2013年7月收治6例干燥剂进入眼睛导致眼灼伤的患儿,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加强护理干预,获得较满意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刘星利;胡峥;段烈英;柏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胃腺癌中nm23、P53的表达与Ki67增殖指数关系的研究

    目的检测胃腺癌中nm23、P53和Ki67增殖指数的关系,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0年3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胃腺癌存档的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选择4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nm23、P53和Ki67的表达水平;以阳性率为计数指标,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3种蛋白在肿瘤中表达的意义。结果观察组nm23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53和Ki67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nm23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有无癌栓密切相关,P53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检出数量、浸润深度、肿瘤的大径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Ki67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和肿瘤的大径密切相关( P<0.05或P<0.01)。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nm23与P53、nm23与Ki67、P53与Ki67之间的表达均具有相关性。结论胃腺癌中nm23低表达、P53和Ki67高表达不仅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还可以促进肿瘤的进展,nm23和P53与Ki67的表达具有相关性。

    作者:刘爱东;宋旭东;李双;熊艳杰;张宏伟;李倩;王献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T-BD方案与T-VTD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比较

    目的观察T-BD方案与T-VTD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 M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1月~2014年7月共收治86例MM患者,年龄均>60岁,根据临床使用的化疗方案不同分为T-BD组(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胺化疗方案)与T-VTD组(长春地辛+吡柔比星+地塞米松+沙利度胺化疗方案),其中T-BD组39例,T-VTD组47例。化疗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T-BD组总有效率为82.0%,完全缓解( CR)+非常好的部分缓解( VGPR)共计10例(25.6%);T-VTD组总有效率为59.6%,CR+VGPR共计3例(6.4%),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主要不良反应有:血液学毒性、乏力、恶心、呕吐、便秘、心脏毒性、周围神经病变,T-BD组中性粒细胞下降和消化道症状发生率均较T-VTD组发生率低( P<0.05)。结论 T-BD治疗方案对于老年MM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而T-VTD因其价格低廉,对于经费困难的老年患者仍不失为有效治疗策略。

    作者:张明慧;孙薏;岳伦莉;钟国成;王奎;付小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珍黄散治疗Ⅱ期输液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自制珍黄散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2月住院期间发生Ⅱ期输液性静脉炎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采用自制珍黄散冷藏后外敷发生静脉炎的部位;对照组35例,按传统方法即抬高患肢,硫酸镁湿敷处理输液性静脉炎。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有效率为4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珍黄散可提高治疗Ⅱ期输液性静脉炎的疗效。

    作者:吕艳冰;曾子耘;王婷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吡格列酮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青春期PCOS患者62例,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各31例。两组均接受生活干预和抗雄激素治疗,治疗24 w后,比较分析两组间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在恢复正常月经和排卵、降低雄激素水平、抑制黄体生成素( LH)、升高孕酮( P)、降低高胰岛素水平和降低三酰甘油( TG)及低密度脂蛋白( LDL)水平上疗效相当;治疗后,二甲双胍组卵泡刺激素( FSH)和泌乳素( PRL)水平较吡格列酮组高。但吡格列酮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在改善生活方式和抗雄激素治疗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治疗青春期PCOS的疗效与加用二甲双胍的疗效相当,安全性好。

    作者:张琴;庄宗恒;陈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联合核酸定量检测对HCV早期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 HCV)抗体联合病毒核酸( HCV RNA)定量检测在丙型肝炎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6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样分别测定HCV抗体、HCV RNA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结果106份血样检测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HCV抗体检测阳性87例(82.1%),HCV金标法检测阳性69例(65.1%),HCV RNA检测阳性80例(75.5%),ALT阳性62例(58.5%)。HCV抗体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HCV金标检测法(χ2=7.863,P<0.01)和ALT检测法(χ2=14.115,P<0.01);HCV抗体联合HCV RNA检测总阳性率为100.0%,明显高于HCV抗体联合金标法检测(83.0%)和HCV抗体联合ALT检测(90.6%)(χ2=19.670,P<0.01;χ2=10.495,P<0.01)。结论 HCV抗体联合HCV RNA检测可显著提高HCV的早期诊断率,减少漏诊,有利于HCV的早期诊断。

    作者:周昊;田展飞;樊和斌;吴娟娟;严福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经肛手法复位治疗训练伤后尾痛症体会

    目的总结经肛手法复位治疗训练伤后尾痛症的诊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30例训练伤后尾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肛手法复位进行治疗,记录患者的临床转归,进行终疗效评价。结果30例中,治愈25例,好转3例,未愈2例;未愈的2例经局部封闭治疗而痊愈。结论经肛手法复位治疗训练伤后尾痛症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印帅;何桂华;陈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全子宫切除手术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TLH)及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LAVH)两种手术方式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子宫肌瘤行TLH的患者50例( TLH组)和行LAVH的患者50例( LAVH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高体温、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TLH 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高体温均低于LAVH 组(P<0.05),而两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情况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LH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反应轻,手术安全、可行,但必须熟练掌握镜下缝合技术。

    作者:胡海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Nocolyse/Nocospray系统对枯草芽胞杆菌和梭状芽胞杆菌芽胞的杀灭效果

    目的研究Nocolyse/Nocospray系统对枯草芽胞杆菌和梭状芽胞杆菌芽胞的杀灭效果。方法依据消毒技术规范中的方法,采用现场模拟实验,将含有枯草芽胞杆菌ATCC19659芽胞和梭状芽胞杆菌ATCC3584芽胞的培养皿分别放置在3间病房中,采用Nocolyse/Nocospray系统进行消毒处理30 min,然后计数培养皿中的菌落数,并与相同位置加盖后未暴露于Nocolyse/Nocospray系统的相同菌株培养皿的菌落数进行比较。结果经Nocolyse/Nocospray系统消毒处理后,测试培养皿中两种不同浓度的芽胞杀灭量均达到了6个对数级,超过《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所规定的国家标准10倍以上。结论Nocolyse/Nocospray系统对梭状芽胞杆菌和枯草芽胞杆菌芽胞有高效的杀灭作用。

    作者:刘丽娜;杨川莉;张明妍;胡小兵;张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PLE在体表海绵状血管瘤硬化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在体表海绵状血管瘤硬化栓塞治疗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将临床疑似血管瘤经MRI确诊并定位后,通过头皮针经皮血管穿刺,往瘤腔内注入硬化剂;约3 w后MRI或DSA复查,碘化油沉积不理想者再行栓塞治疗;所有病例采用电话随访3个月。结果22例血管瘤硬化栓塞治疗术均顺利完成。复查显示除1例效果不佳外,其余21例瘤体缩小明显,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有效率达95.5%;随访期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病灶无复发或增大。结论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对体表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具有确切的疗效,其手术操作简单、用药总量少、副反应少、安全性高,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盛金平;何乾文;胡朝芬;何次;李晶晶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前列地尔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8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 w,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及巴塞尔( 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血清中CRP 的浓度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NIHS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 05);Barthel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14 d后,治疗组血清CRP浓度明显低于对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血清中CRP的浓度,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且安全、可靠,具有较大的临床借鉴意义。

    作者:凌大军;阚鲁;马玉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