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6例胆囊炎患者的外科护理

赵静

关键词:护理, 胆囊炎, 外科
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胆囊炎患者的外科方式.方法 选择的研究对象为56例从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入院外科治疗的胆囊炎患者,回顾性的分析所有的临床资料,归纳并总结护理方式.结果 通过缓解焦虑、预防院内感染、缓解疼痛,并在正确的术后康复指导下、避免水电解质紊乱等全方位的护理干预下,本组56例患者的症状得到大幅度的改善,虽有1例出现院内感染,经过积极的抗生素治疗后得以恢复,56名患者均以痊愈而出院.结论 在的护理过程中,通过缓解焦虑、预防院内感染、缓解疼痛,在术后进行积极的康复指导、避免水电解质紊乱等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后,取得了有较好的疗效,并能极大降低术后院内感染的概率,使患者及早的恢复健康.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指定一至两名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实验室检验人员严格按照说明书完成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液检验工作.记录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前血液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健康儿童,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生根据hs-CRP检测结果可准确诊断病情并掌握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效果,从而使其获得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保障患儿疗效及预后.

    作者:潘新宇;付伟光;杨茂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儿肺炎合并心肌损伤特点总结及采用磷酸肌酸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总结小儿肺炎伴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观察采用磷酸肌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0例肺炎伴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维生素C治疗,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磷酸肌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积极治疗后,两组患儿心肌酶谱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CK、AST、CK-MB、LDH水平更加趋近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正常率73.3%,对照组心电图正常率为55.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磷酸肌酸治疗儿童肺炎伴心肌损害效果显著,并发症少,临床价值高,值得肯定使用.

    作者:朱艳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聚焦解决模式在改善剖宫产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聚焦解决模式在改善剖宫产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的我院足月分娩的剖宫产的手术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心理护理及干预,观察组则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心理护理及干预,将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期间的心理状态采用POMS量表评分进行比对.结果 围手术期期间观察组的POMS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评分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在改善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中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郭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杂交手术治疗的术中护理

    目的 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杂交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病例资料.结果 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者,经杂交手术和积极术中护理,孕产妇预后良好.结论 凶险型前置胎盘严重危及母婴安全,进行杂交手术并做好术中护理可大程度保证母婴生命安全.

    作者:王香丽;张新娥;白桂芹;王慰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糖尿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究分析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4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A、B两组,22例B组患者采取预混胰岛素治疗,24例A组患者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用量、HbA1C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以及HbAlC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A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好的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陶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来氟米特对顽固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评估

    目的 评估来氟米特对顽固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0例顽固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环孢素A口服,观察组给予来氟米特口服,观察两组各项指标水平、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和血胆固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来氟米特对顽固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病综合征患者可明显改善肾功能,效果较好,安全性高.

    作者:魏新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前置胎盘剖宫产大出血术中止血方式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大出血中止血方式与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9月在我院妇产科26例前置胎盘患者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并发大出血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例.观察组应用水囊压迫法止血,对照组应用常规方式止血,再比较两组止血效果.结果 术后出血量上,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前置胎盘剖宫产大出血术中,应用水囊压迫法止血,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作者:刘士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产妇的人性化护理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针对个体临床症状及护理需求差异性,对我院自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6例产妇实施不同的人性化施护方案,使产妇从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得到良好护理.结果 通过悉心的人性化护理及合理的健康指导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减少了并发症出现,效果满意.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使产妇得到良好的身心护理,减少产前、产后并发症的出现,利于产妇和新生儿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太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

    目的 讨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使用吲达帕胺联合氛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1年3月-2014年3月共诊断收入院的80例典型高血压伴随冠心病患者,我们将这80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对照两组,对照组在1周洗脱期后单纯给予硝笨地平缓释片口服进行治疗,实验组则采用口服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结果 上述两组口服对应药物治疗8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降压效果较为明显,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心脏病患者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及心绞痛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赵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鼻鼽散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治疗中应用鼻鼽散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鼻炎康治疗,观察组给予鼻鼽散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结论 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治疗中,采用鼻鼽散治疗时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马世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高血压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6例,采用单纯口服西药治疗;治疗组2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26.92%,总有效率为76.92%;对照组显效率为7.69%,总有效率为30.77%.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万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011年临泽县19例麻疹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掌握张掖市临泽县近年来麻疹流行发病规律,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城乡分布,为控制麻疹流行制定防控依据.方法 根据大疫情网络报告系统对麻疹作统计分析(NNDR).结果 报告的19例麻疹病例,其中;农村16例,城镇3例、发病率分别为84.2%、15.8%(P<0.5)男性13例,女性6例,68.4%、31.6%.(P<0.5).≤1岁年龄、≥30岁成年,病例人数和发病率,分别为17例、2例,89.5%、10.5%.结论 麻疹发病向小于8月龄,大于15岁两极移动,农村发病率大于与城镇.

    作者:张吉文;杨荣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收集52例行介入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积极的术前准备、规范有效的介入栓塞治疗和术后精心的护理,均痊愈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科学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是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有利于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彩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的毒副反应及疗效.方法 选取58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结果实验组(低剂量)和对照组(常规剂量)两组,实验组给予70mg/m2和20mg/m2,第1、8天静滴3小时;对照组给予90mg/m2和25mg/m2,第1、8天静滴3小时.21天为一周期,随访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45.61%与47.49%,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紫杉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辛积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选择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保守组(65例)和手术组(95例),保守组采用口服药物保守治疗,手术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对两组患者定期复查,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并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与保守组相比,手术组患者平均夜尿次数、每次尿量、平均每次排尿时间、排尿困难发生率、残余尿量等方面优势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疗效确切,对于提高老年男性因前列腺增生有极大帮助,能够极大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建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定在椎管内麻醉和神经丛阻滞中的临床应用

    右美托咪定是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抗交感,稳定血流动力学,减少麻醉用药量,呼吸抑制作用轻等特点,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本文就右美托咪定的作用机制和在椎管内麻醉、神经丛阻滞中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吴世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总结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总结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探讨手术+中医辩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8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椎间植骨融合良好,结核无复发,结论 通过合理手术方式+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脊柱结核,有利于结核病变组织的清除以及脊柱稳定性的改善,有利于结核的治愈,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长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微量注射泵在人工气道湿化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微量注射泵在人工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使用人工气道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间断滴注湿化法)和实验组(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法),观察和比较两组病例气道湿化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病例在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及肺部感染方面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微量注射泵进行持续气道湿化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间断气道湿化法,且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使用.

    作者:李淑梅;武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研究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的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胃穿孔患者共68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修补术.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血清胃泌素(GAS)水平、肠鸣音的出现时间及术后住院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GAS的升高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也相对较短.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疗效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取腹腔镜修补术的胃穿孔患者,其术后胃肠动力的恢复时间较短,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开腹修补术患者,腹腔镜修补术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岳晔玮;朱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ICU护理管理中的实际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3年1月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ICU护理管理中,并于2013年12月针对ICU 17名护理人员不同级别,采取分层考核,将结果与2012年度考核结果进行对比,观察不同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包括综合能力、心理状况、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满意度等多项指标情况.结果 采取层级护理管理的2013年年度考核结果显示,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心理状况、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满意度等多项指标均较传统管理模式的2012年度有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ICU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心理状况、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郑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