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芳
目的 探讨诊断性刮宫联合药物炔诺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湖北省随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43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再给予诊断性刮宫后,配合口服炔诺酮治疗,观察在治疗的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通过该方法治疗,相关的指标通过治疗前后的比较有这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诊断性刮宫术配合口服炔诺酮治疗围绝经期的功血临床疗效显著,有推广应用的意义.
作者:冯方方;吴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将2009年2月-2012年9月我科收入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达英-35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二甲双胍,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LH、LH/FSH、T、FINS及FPG水平优于对照组,且均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贾艳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频电灼联合置管术治疗泪道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02月-2013年02月期间在我院采用高频电灼联合置管术治疗的100例泪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0例患者经泪道冲洗证实泪道梗阻112眼,采用高频电灼联合置管术治疗后效果满意,随访6-12个月,痊愈83眼,好转19眼,总有效率91.1%,无效10眼,占8.9%.结论 采用高频电灼联合置管术治疗泪道梗阻,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余自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临床上治疗肠梗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536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422例进行保守治疗,114例采用手术治疗,总结其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536例患者,保守治疗422例(78.7%),手术治疗114例(21.3%),术后死亡12例(2.2%).结论 肠梗阻常见的致病是不同原因导致肠粘连,为常见的是腹部手术发生肠粘连,对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采用保守治疗,再借助腹部彩超、腹部立位平片等进行动态观察情况下,保守治疗无效应立即采用手术治疗,才可降低并发症、死亡率.
作者:刘红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指定一至两名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实验室检验人员严格按照说明书完成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液检验工作.记录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前血液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健康儿童,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生根据hs-CRP检测结果可准确诊断病情并掌握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效果,从而使其获得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保障患儿疗效及预后.
作者:潘新宇;付伟光;杨茂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进一步探讨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健康教育.方法 与剖宫产术后产妇进行思想沟通,语言指导和实施教育.结果 21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都基本明确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掌握了母婴健康的保健知识.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不仅能促进产妇的早日康复,还能提高母乳喂养的技术和有效的实力.
作者:王桂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绿色通道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自2013年实施急诊绿色通道临床护理路径以来,对我科14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开展规范化绿色通道临床护理路径后,观察其诊断及治疗的效果;以及是否在有效的时间窗内得到治疗.结果 140例患者,在发病后2h内得到及时治疗的有30例,2-6h得到治疗的有60例,6-12h得到治疗的有30例,>12h者20例.结论 规范化急诊绿色通道临床护理路径的开展可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诊断、治疗过程中所浪费的时间,使心梗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作者:徐丽琼;庞云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通过建立独立的五官科护理学实验室、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保证足够的经费投入、改革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来加强五官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使学生成为适应专科护理工作岗位需求的综合素质高、核心技能强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作者:刘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运用中药敷脐疗法治疗老年便秘患者80例,痊愈者17例,占21.25%,有改善者52例,占65%,无改善着11例,占13.75%.总有效率86.25%,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冬梅;毛雁荣;顾慧霞;汤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是预防肺结核发生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我院产科新生儿1163人的护理进行总结,所有新生儿在出生后24h注射卡介苗后,均出现了预期化脓结痂反应,未发现异常,接种率100%.通过护理得出卡介苗接种要具有及时性和有效性,要保证卡介苗接种剂量、接种浓度和接种部位,谨供接种护理进行参考.
作者:徐殿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临床上颈椎病导致上肢和颈部疼痛的病人很多,其中许多人的疼痛和颈椎的形态特点有关,因此研究其生理解剖特征是探讨颈椎病的理论基础.本文从一、颈椎间关节1、环枕关节2、环枢关节3、椎间关节4、钩椎关节,二、横突孔,三、椎间孔,四、椎管四个方面介绍其解剖特点与颈椎病的关系.
作者:董福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经长期糖皮质激素(GC)治疗后骨密度(BMD)的变化,探讨防治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研究对象为生育年龄女性,SLE组(A组)46例,GC治疗前、后3、6个月分别用BMD仪测定腰椎,股骨颈,Ward三角、大转子及桡骨远端的BMD.对照组(B组)40例.结果 SLE组治疗前各部分BMD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3个月BMD较用药前有下降趋势,桡骨远端降低(P<0.05),腰椎次之,治疗6个月时腰椎、桡骨远端BMD下降明显(P<0.01).结论 SLE经GC治疗后BMD较早发生改变,提示除积极预防和治疗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防止各种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手术病理标本是指在施行手术的过程中,从患者身体某处切除的全部或部分组织,是医疗诊断直观的依据,是诊断外科疾病的金指标,病理报告的准确性对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与执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手术室是病理标本相对集中的地方,若管理不善造成标本丢失或混淆,将给病人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导致误诊或诊断困难,所以手术病理标本的管理及安全性成为手术室管理工作中尤为重要的一环,现就我院送检病理标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作者:陈淑琴;狄小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神经外科中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心得,为日后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并留置引流管的患者3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相关资料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13例脑室引流患者,3例瘤腔引流患者,5例硬膜外引流患者,9例蛛网膜下腔引流患者在引流期间,全部严格按照护理措施进行,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临床护理效果显著.结论 神经外科中引流管种类较多,护理过程中应根据置管特点,严格实施对应的护理措施,保证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葛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提高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手术技巧,减少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40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资料.结果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40例,术后38例排尿通畅,1例出现尿失禁,1例并发后尿道直肠瘘.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满意,安全性高.
作者:吴胜平;刘振堂;马雪贵;何开勇;胡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奥硝唑栓联合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12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甲硝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硝唑栓,记录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并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71.7%和88.3%,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硝唑栓联合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亚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探讨新进护士发生护理差错事故后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可采取的干预措施.随着疾病的多样化发展及人们饮食,环境,习惯的多方面原因导致病人数量的急剧增长,相应需要更多的护理人员投入到医院的一线战斗工作中去.我院一至三年护士新进35人,作为护理部的总负责人,对新进护士的心理指导感到责任重大.现对这35名护士进行访谈式交流及调查取证,统计整理,对出现的护理差错进行归纳,了解新进护士的心理状况,对出现差错的护士,进行心理干预,以提高我院护理的整体水平,提高战斗力.
作者:袁雪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观察中药穿山龙进行熏洗并加以中药艾灸针法进行治疗,并分析其疗效以及相关的护理问题.方法 主要的是收集60例正在医院进行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是3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或者是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安慰剂,而实验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操作的基础上,并给予中药穿山甲熏洗以及艾灸治疗,与系统的护理以及功能进行锻炼.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有25例患者得到治愈,好转的有5例,治愈率达到83.3%,有效率也达到了100%.而对照组的患者仍旧保持原状.结论 中药穿山龙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具有非常好的疗效.
作者:程广民;段一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0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期间死亡率、护理后复发率、便秘及肝性脑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郭隔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清中胆红素浓度的变化.方法 检测38例健康人的血清胆红素,测定105例心肌梗死与心绞痛病人血清胆红素浓度,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 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高于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作者:孙冬;李靖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