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椎病与颈椎解剖关系

董福仁

关键词:颈椎, 解剖, 疼痛
摘要:临床上颈椎病导致上肢和颈部疼痛的病人很多,其中许多人的疼痛和颈椎的形态特点有关,因此研究其生理解剖特征是探讨颈椎病的理论基础.本文从一、颈椎间关节1、环枕关节2、环枢关节3、椎间关节4、钩椎关节,二、横突孔,三、椎间孔,四、椎管四个方面介绍其解剖特点与颈椎病的关系.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新形势下医改与医院内部管理对合理控制床均费用发生与构成的影响

    本研究,以住院患者床日均次费用为突破口,通过调查研究天津市某三甲医院六个临床外科科室不同月份住院患者床日均次费用发生情况与构成情况,找出导致住院费用不合理增长的主要因素,为医院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科学合理地控制医疗费用提供依据.

    作者:高雅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脑外伤术后难治性急性脑膨出采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脑外伤术后难治性急性脑膨出采用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给予我院收治的22例急性脑外伤开颅术后出现的难治性急性脑膨出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GCS评分以及CVVH治疗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GCS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有效率为40.9%.结论 脑外伤术后难治性急性脑膨出采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安全可靠,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万心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隐形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及体会

    目的 探讨隐形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并总结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口腔科收治的94例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隐性义齿修复处理,并观察和评价隐形义齿的口腔修复情况.结果 94例牙列缺损患者中,修复成功者90例,仅有4例患者因基托老化而修复失败,修复成功率为95.7%.且观察显示,隐形义齿的线条优美,光滑平整,颜色光鲜透明,且弹性良好,患者初戴义齿后的满意度高.结论 隐形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它不但修复成功率高,而且具有安全、美观、舒适等优点,故值得临床使用推广.

    作者:高瑞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环状混合痔的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科收治的63例混合痔患者,均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记录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3例患者手术时间21-45min,平均28min;住院天数6-9d,平均7.4d;随访3个月所有患者均无肛周感染、吻合口狭窄及大便失禁等并发症的发生;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对治疗效果均十分满意.结论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显著,是目前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一种重要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春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总结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总结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探讨手术+中医辩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8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椎间植骨融合良好,结核无复发,结论 通过合理手术方式+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脊柱结核,有利于结核病变组织的清除以及脊柱稳定性的改善,有利于结核的治愈,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长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的相关因素及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30例RRTI患儿作为观察组,对患儿采用合理护理.同时选取3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儿童血中微量元素锌、铁、铜的含量.结果 观察组血清锌、铁、铜、锌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在有效的治疗和合理的护理指导下患儿全部痊愈出院,经3月内电话随访无复发患儿.结论 RRTI患儿与体内微量元素铁缺乏有关,并且家属合理的照顾可以减轻患儿疾病复发率.

    作者:郭玉变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手术室感染的管理与控制

    目的 探讨手术室的感染管理与控制措施.方法 分析我院手术室内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建立感染管理的监控体系,加强各层次人员的培训再教育,从监控中找出不足,找出原因分析并整改.结果 通过制定手术室感染管理与监控体系,使各项相关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建立完善的手术室感染管理监控体系,同时加强人员培训教育,充分认识感染控制的重要性,提高手术室感染的管理水平.

    作者:张春颀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指定一至两名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实验室检验人员严格按照说明书完成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液检验工作.记录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前血液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健康儿童,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生根据hs-CRP检测结果可准确诊断病情并掌握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效果,从而使其获得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保障患儿疗效及预后.

    作者:潘新宇;付伟光;杨茂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妊高症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妊高症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2例妊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行硫酸镁单药治疗,实验组42例患者行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MAP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MAP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0%,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药物治疗妊高症可以降低MAP指标,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世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发病特点分析

    目的 总结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发病特点,为临床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20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2011-2012年两年总感染率为26.67%(112/420).10-12月份为发病高峰,24月内小儿发病率高,同时合并条件致病菌生长率为32.5%;1岁以内婴儿腹泻程度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之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轮状病毒是2岁内小儿秋冬季节腹泻的主要致病菌之一[1],易导致肠道菌群紊乱,母乳喂养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腹泻程度相对较轻,治疗方式以对症处理和调节肠道菌群为主.

    作者:郭良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肠梗阻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上治疗肠梗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536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422例进行保守治疗,114例采用手术治疗,总结其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536例患者,保守治疗422例(78.7%),手术治疗114例(21.3%),术后死亡12例(2.2%).结论 肠梗阻常见的致病是不同原因导致肠粘连,为常见的是腹部手术发生肠粘连,对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采用保守治疗,再借助腹部彩超、腹部立位平片等进行动态观察情况下,保守治疗无效应立即采用手术治疗,才可降低并发症、死亡率.

    作者:刘红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扩髓与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长管骨骨折临床探析

    目的 探讨分析长管骨骨折患者应用扩髓与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长管骨骨折患者100例,分别采用扩髓与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并探讨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扩髓和不扩髓治疗的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扩髓与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长管骨骨折患者都能明显改善患者病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郑燕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受血者输血前血八项检测与用血合理性分析

    目的 分析受血者输血前血八项检测对临床合理用血的意义.方法 对于手术治疗需输血的1624例患者,输血前检测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RPR)、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肝五项,统计受血者传染性指标阳性率,并观察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624例患者HBsAg、抗HCV、RPR阳性率分别为10.59%、6.59%、6.83%;2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占0.12%,1例轻微发热,1例凝血功能异常.结论 输血前受血者血八项检查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减少医疗纠纷,医生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作者:陆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治疗尿毒症继发甲旁亢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总结36例尿毒症继发甲旁亢患者行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前后的护理观察.结果 36例术后的临床表现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有明显下降.结论 ①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②手术前后的观察护理,定时监测各项指标和合理的补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燕;袁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推拿治疗冻结肩

    以推拿手法为主,辅以理疗、配合功能锻炼治疗冻结肩,效果显著

    作者:叶常春;周维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奥硝唑栓联合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60例诊疗体会

    目的 观察奥硝唑栓联合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12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甲硝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硝唑栓,记录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并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71.7%和88.3%,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硝唑栓联合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亚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婴儿培养箱主要性能参数检测技术探讨

    婴儿培养箱是为早产婴儿,发育不良的新生儿提供一个空气洁净,温湿度相适宜的理想环境,是避免婴儿相互感染,增强机体,促使婴儿发育成长和光照治疗必备的医疗器械.现结合自身实际工作,探讨婴儿培养箱主要性能参数检测技术,供相关人员借鉴参考.

    作者:徐东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56例妊娠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妊高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需求,分享我院对此类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针对个体的临床症状差异性,对我院自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6例妊高症患者实施不同的施护方案,使患者从饮食、心理、康复等方面得到良好护理.结果 通过悉心的护理及合理的健康指导,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围生期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效果满意.结论 临床工作中对妊高症孕产妇除有效的治疗外,正确的护理也是增加安全分娩系数,减少并发症,减少围生期孕产妇及围产儿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钱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产妇的人性化护理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针对个体临床症状及护理需求差异性,对我院自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6例产妇实施不同的人性化施护方案,使产妇从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得到良好护理.结果 通过悉心的人性化护理及合理的健康指导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减少了并发症出现,效果满意.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使产妇得到良好的身心护理,减少产前、产后并发症的出现,利于产妇和新生儿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太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ICU护理管理中的实际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3年1月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ICU护理管理中,并于2013年12月针对ICU 17名护理人员不同级别,采取分层考核,将结果与2012年度考核结果进行对比,观察不同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包括综合能力、心理状况、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满意度等多项指标情况.结果 采取层级护理管理的2013年年度考核结果显示,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心理状况、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满意度等多项指标均较传统管理模式的2012年度有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ICU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心理状况、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郑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