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高症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张世瑛

关键词:妊高症, 硝苯地平, 硫酸镁,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妊高症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2例妊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行硫酸镁单药治疗,实验组42例患者行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MAP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MAP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0%,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药物治疗妊高症可以降低MAP指标,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的比较研究

    目的 对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SGA)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和比较,为临床规范用药和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依据临床用药种类将408例研究病例分为氯氮平组、奥氮平组、利培酮组、齐拉西酮组,统计各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数量,并对数据进行整理比较.结果 氯氮平和奥氮平比其它两种药物更易引起体重增加、血糖升高和血脂异常.氯氮平引起的便秘与其它三种药物相比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利培酮引起的性功能障碍与其它三种药物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结论 齐拉西酮不良反应率较低,氯氮平的不良反应率高,与齐拉西酮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

    作者:徐一昆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性阑尾炎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急性阑尾炎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手术治疗方式分成观察传统对照组和观察组,而后对这两种阑尾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肠梗阻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P<0.05).结论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显著,缩短了患者肛门排气和住院时间,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关注并推广.

    作者:刘东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采用经腹直肌外侧缘切口实施阑尾切除手术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采用经腹直肌外侧缘入路实施阑尾切除手术的疗效及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急性阑尾炎伴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采用经腹直肌外侧缘切口和麦氏切口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8例患者采用经腹直肌外侧缘切口实施了阑尾切除手术,30例患者采用了麦式切口.经腹直肌外侧缘切口和麦氏切口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住院时间分别为5.9±1.0d和6.5±0.9d,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经腹直肌外侧缘切口组术后发生伤口感染6例,切口疝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4%;麦氏切口组发生伤口感染5例,切口疝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两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625).结论 急性阑尾炎伴穿孔患者采用经腹直肌外侧缘切口实施手术便于显露手术野和清除渗出液,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许耀伟;高鹏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7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7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给予欣母沛治疗,记录资料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72例患者中显效56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22%;不良反应发生率20.83%,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未影响治疗.结论 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减少阴道出血;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在临床上加强推广.

    作者:张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研究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的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胃穿孔患者共68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修补术.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血清胃泌素(GAS)水平、肠鸣音的出现时间及术后住院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GAS的升高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也相对较短.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疗效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取腹腔镜修补术的胃穿孔患者,其术后胃肠动力的恢复时间较短,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开腹修补术患者,腹腔镜修补术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岳晔玮;朱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无痛人流和药物人流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对比无痛人流和药物人流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要求终止早期妊娠孕妇140例,根据选择终止妊娠方式的不同分为药物组(70例)和手术组(70例),药物组采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终止妊娠;手术组采用芬太尼和异丙酚麻醉下行负压宫腔吸引术,对比观察两组孕妇的临床效果,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手术组患者在腹痛持续时间、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完全流产率方面与药物组相比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患者紧张程度及接受程度明显优于手术组.结论 两种终止早期妊娠的方式各有优劣,无痛人流在腹痛持续时间、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完全流产率方面优势明显,而药物流产接受程度更高,在临床工作过程中要根据个体差异性鉴别性选择.

    作者:崔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鼻鼽散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治疗中应用鼻鼽散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鼻炎康治疗,观察组给予鼻鼽散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结论 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治疗中,采用鼻鼽散治疗时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马世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品管圈在降低髋关节术后脱位的发生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髋关节术后脱位的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髋关节术后脱位的发生率”的活动主题.运用PPCA循环原则,进行环状调查,原因分析,实施对策制订,效果检查与检讨,抽取20名住院患者及40名出院患者进行环状调查,分析导致患者术后脱位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并进行效果调查.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髋关节术后脱位和发生率从5%下降至0,住院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从91.67%上升至99.61%.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降低髋关节术后脱位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作者:刘红艳;杨晓杰;赵伟;龚丽华;张静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五官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探讨

    通过建立独立的五官科护理学实验室、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保证足够的经费投入、改革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来加强五官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使学生成为适应专科护理工作岗位需求的综合素质高、核心技能强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作者:刘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011年临泽县19例麻疹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掌握张掖市临泽县近年来麻疹流行发病规律,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城乡分布,为控制麻疹流行制定防控依据.方法 根据大疫情网络报告系统对麻疹作统计分析(NNDR).结果 报告的19例麻疹病例,其中;农村16例,城镇3例、发病率分别为84.2%、15.8%(P<0.5)男性13例,女性6例,68.4%、31.6%.(P<0.5).≤1岁年龄、≥30岁成年,病例人数和发病率,分别为17例、2例,89.5%、10.5%.结论 麻疹发病向小于8月龄,大于15岁两极移动,农村发病率大于与城镇.

    作者:张吉文;杨荣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消化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0年8月-2013年8月我科收治的73例消化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记录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3例患者保守治疗67例,手术5例,均痊愈出院,无1例患者死亡.结论 精心有效的临床护理能够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润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予以无创呼吸机治疗后呼吸频率与心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对40例患者进行护理后,效果很好,患者呼吸频率、二氧化碳分压、心率以及血液酸碱度均得到改善,患者满意度高,3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好转继而顺利出院,4例患者因肺部感染致使治疗失败.结论 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而言,在其治疗时期,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保障治疗成效,减少住院次数,保证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成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治疗尿毒症继发甲旁亢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总结36例尿毒症继发甲旁亢患者行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前后的护理观察.结果 36例术后的临床表现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有明显下降.结论 ①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②手术前后的观察护理,定时监测各项指标和合理的补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燕;袁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病人血清胆红素浓度的研究

    目的 观察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清中胆红素浓度的变化.方法 检测38例健康人的血清胆红素,测定105例心肌梗死与心绞痛病人血清胆红素浓度,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 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高于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作者:孙冬;李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的相关因素及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30例RRTI患儿作为观察组,对患儿采用合理护理.同时选取3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儿童血中微量元素锌、铁、铜的含量.结果 观察组血清锌、铁、铜、锌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在有效的治疗和合理的护理指导下患儿全部痊愈出院,经3月内电话随访无复发患儿.结论 RRTI患儿与体内微量元素铁缺乏有关,并且家属合理的照顾可以减轻患儿疾病复发率.

    作者:郭玉变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种植牙患者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的护理

    目的 探索充分周到的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的护理对种植牙成功所起的作用,提高种植修复的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 通过对近两年来45例种植牙患者的种植效果跟踪调查,分析护理工作对种植手术成功的影响.结果 45例患者中,44例通过充分周到的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护理,种植手术非常成功,只有一例因患者自身的原因未成功.结论 充分周到的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的护理对种植牙手术的成功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能极大地减少术后的感染,同时能使患者消除焦虑,增加信心,保障种植手术的成功.

    作者:刘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受血者输血前血八项检测与用血合理性分析

    目的 分析受血者输血前血八项检测对临床合理用血的意义.方法 对于手术治疗需输血的1624例患者,输血前检测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RPR)、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肝五项,统计受血者传染性指标阳性率,并观察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624例患者HBsAg、抗HCV、RPR阳性率分别为10.59%、6.59%、6.83%;2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占0.12%,1例轻微发热,1例凝血功能异常.结论 输血前受血者血八项检查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减少医疗纠纷,医生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作者:陆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病人护理中超前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病人护理中超前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未进行超前镇痛,观察组42例在术前行超前镇痛,术后均展开被动锻炼,对比术后不同时间两组患者膝关节屈曲度.结果 随着时间延长两组患者膝关节被动屈曲度与主动屈曲度均显著增大,且在术后各时段观察组患者膝关节被动屈曲度与主动屈曲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在术前行超前镇痛,术后展开持续性被动运动机锻炼,可促使膝关节主动、被动屈伸度显著改善,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周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颈椎病与颈椎解剖关系

    临床上颈椎病导致上肢和颈部疼痛的病人很多,其中许多人的疼痛和颈椎的形态特点有关,因此研究其生理解剖特征是探讨颈椎病的理论基础.本文从一、颈椎间关节1、环枕关节2、环枢关节3、椎间关节4、钩椎关节,二、横突孔,三、椎间孔,四、椎管四个方面介绍其解剖特点与颈椎病的关系.

    作者:董福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收集52例行介入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积极的术前准备、规范有效的介入栓塞治疗和术后精心的护理,均痊愈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科学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是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有利于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彩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