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对比分析

岳晔玮;朱丽娜

关键词:胃穿孔, 腹腔镜修补术, 开腹修补术, 胃肠动力
摘要:目的 对比研究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的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胃穿孔患者共68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修补术.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血清胃泌素(GAS)水平、肠鸣音的出现时间及术后住院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GAS的升高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也相对较短.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疗效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取腹腔镜修补术的胃穿孔患者,其术后胃肠动力的恢复时间较短,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开腹修补术患者,腹腔镜修补术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喉罩通气与气管插管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喉罩通气与气管插管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5月的60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喉罩全麻)与对照组(气管插管全麻)各30例,临床比较两组患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HR和MAP)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并发症情况均优于观察组.结论 喉罩通气全麻可以很好的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气管插管全麻相比,具有置入麻醉深度较浅,操作简便易行,通气效果可靠,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对气道刺激及损伤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梅诗全;郑自富;项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药敷脐疗法治疗老年便秘80例临床观察

    运用中药敷脐疗法治疗老年便秘患者80例,痊愈者17例,占21.25%,有改善者52例,占65%,无改善着11例,占13.75%.总有效率86.25%,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冬梅;毛雁荣;顾慧霞;汤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推拿联合经络导平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6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推拿疗法联合经络导平治疗仪穴位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临床疗效.方法 对65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应用推拿联合经络导平治疗仪穴位治疗,头面及颈肩部局部治疗以推拿疗法,采用按揉,捏拿等方法每日治疗30分钟,远端以经络导平治疗仪取穴治疗,每日30分钟,10天为1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65例患儿中痊愈19例,显效25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93.8%.结论 推拿疗法联合经络导平穴位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疗效显著,无创,无痛,无不良反应,易被患儿接受.

    作者:杨春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中的价值.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3年12月本院门诊急诊的106例患者;所有患者血液样本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样本试管中加入肝素抗凝剂,对照组不合抗凝剂,分析两组样本各项生化检验结果.结果 研究组样本Ca2+、Cl、Na+、Mg2+、TP、AST、ALT、GGT、BUN、Cr生化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K+、p3+、CO2、Glu生化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素抗凝血浆在急诊生化检验中,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快速、准确的检验依据,注意纠正K+、p3+、CO2、Glu的差异.

    作者:罗祥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脑外伤术后难治性急性脑膨出采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脑外伤术后难治性急性脑膨出采用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给予我院收治的22例急性脑外伤开颅术后出现的难治性急性脑膨出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GCS评分以及CVVH治疗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GCS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有效率为40.9%.结论 脑外伤术后难治性急性脑膨出采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安全可靠,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万心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析民航飞行学院年轻飞行教师的心理调适

    针对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毕业的飞行学员转变为飞行教员这一特殊时期的角色转换期间,依次从加强学习阅读、自我心理调适、团体心理辅导等三个方面分析如何提高民航飞行教员的整体心理素质,为建设民航强国培养更多高素质的飞行人才.

    作者:林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受血者输血前血八项检测与用血合理性分析

    目的 分析受血者输血前血八项检测对临床合理用血的意义.方法 对于手术治疗需输血的1624例患者,输血前检测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RPR)、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肝五项,统计受血者传染性指标阳性率,并观察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624例患者HBsAg、抗HCV、RPR阳性率分别为10.59%、6.59%、6.83%;2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占0.12%,1例轻微发热,1例凝血功能异常.结论 输血前受血者血八项检查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减少医疗纠纷,医生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作者:陆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6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加强口腔及鼻饲护理,一旦发现患者呼吸困难和血氧饱和度下降,积极寻找原因并进行相应护理干预.结果 60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终治愈38例,好转13例,植物生存状态7例,死亡2例,死亡率3.3%.生存的58例患者未出现导管堵塞、气道狭窄及脱管等不良并发症.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应采取科学细心的护理,减轻脑水肿、防治并发症,降低患者死亡率,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季明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一例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护理

    肺栓塞是指因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导致人体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生脱落,造成患者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具体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空气栓塞、羊水栓塞等[1].其中,血栓是常见的栓子,若处理不及时,可导致患者突然死亡.1 病例介绍及临床诊断吴某,老年男性,82岁,因突发气促两天伴胸痛于2013年3月21日前去检查室途中突然晕厥,9时20分急诊入抢救室.随后做急救处理:安置患者取中凹卧位卧床,床旁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微量泵给药给予抗休克治疗,完善相关检查(抽血、床旁心电图、双肺CT),急诊ICU、心内科、呼吸内科相关科室会诊后转入ICU病房.

    作者:严彩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产妇的人性化护理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针对个体临床症状及护理需求差异性,对我院自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6例产妇实施不同的人性化施护方案,使产妇从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得到良好护理.结果 通过悉心的人性化护理及合理的健康指导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减少了并发症出现,效果满意.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使产妇得到良好的身心护理,减少产前、产后并发症的出现,利于产妇和新生儿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太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选择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保守组(65例)和手术组(95例),保守组采用口服药物保守治疗,手术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对两组患者定期复查,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并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与保守组相比,手术组患者平均夜尿次数、每次尿量、平均每次排尿时间、排尿困难发生率、残余尿量等方面优势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疗效确切,对于提高老年男性因前列腺增生有极大帮助,能够极大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建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将18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表格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94.4%/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观察组低于对照组(6.67%/20.0%).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明显,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及推广使用.

    作者:范芹昌;王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我院不合理用药门诊处方分析

    目的 调查我院门诊用药情况,对不合理用药的处方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统计本院2013年本院的门诊处方共58950张,对不合理用药主要从药理学角度进行分析.结果 存在主要问题有同类药物联用不合理、选用溶媒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药物剂量不合理、药物给药时间不合理、使用剂型不合理、抗生素使用皮试用药不合理.结论 我院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所查处方7.86%,门诊处方应用合理,但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改进.

    作者:范旭升;傅希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自动止液输液器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两种输液器在输液操作过程中的特点,保证患者的输液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方法 对2013年9月-10月在我科输液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输液过程中的排气时间和更换补液时间、排气液体损失量和剩余液体损失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排气时间与更换补液时间、液体损失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而患者的满意度方面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自动止液输液器缩短了护士的工作时间,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同时能够减少药液浪费,保证输液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明珠;陆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妊高症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妊高症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2例妊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行硫酸镁单药治疗,实验组42例患者行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MAP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MAP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0%,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药物治疗妊高症可以降低MAP指标,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世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婴幼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的探讨

    目的 探讨婴幼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类型.方法 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婴幼儿急性腹泻病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婴幼儿急性腹泻病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率与年龄存在直接关系,其中以轮状病毒的感染率高,占40.42%,腺病毒其次,占14.89%.6个月-1岁的婴幼儿出现急性腹泻的几率相对较高.结论 婴幼儿腹泻患者入院后,应加强对病原菌微生物的检查,再取药物行针对性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

    作者:侯云珍;郭升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护理在内镜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护理在内镜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采用内镜治疗的8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疾病、治疗及饮食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针对内镜治疗胆结石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护理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琴;白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收集52例行介入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积极的术前准备、规范有效的介入栓塞治疗和术后精心的护理,均痊愈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科学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是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有利于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彩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奥硝唑栓联合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60例诊疗体会

    目的 观察奥硝唑栓联合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12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甲硝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硝唑栓,记录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并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71.7%和88.3%,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硝唑栓联合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亚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探讨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胎盘早剥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产前诊断是否明确分为观察组(不典型胎盘早剥)与对照组(典型胎盘早剥),比较两组患者诱因、临床表现、产前漏诊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性交史及外伤等比例小于对照组(P<0.05),使用缩宫素及胎膜早破比例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流血、子宫高张比例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先兆异常、胎心异常及临床发生比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子宫卒中、产后大出血、围生儿死亡及Apgar评分≤7分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不典型胎盘早剥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需要加强病情动态观察,提高诊断准确率并及时进行处理,改善预后.

    作者:王九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