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本护理操作技术,也是治疗疾病、抢救患者的重要手段.随着技术进步,传统单一的通过头皮针给药的途径已经被多种静脉输液途径联合应用取代[1].临床上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低,除了增加患者痛苦,延误治疗外,还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甚至影响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增加护患纠纷[2].不同的输液方式各有利弊,临床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输液方式,以准确、及时、有效为患者实施救治.现将临床应用较多的输液方式优、缺点进行综述.
作者:杨雪春;江慕尧;赵万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80岁以上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单纯硬膜外阻滞与硬腰联合阻滞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例80岁以上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其中硬膜外阻滞麻醉(EA组)99例,采用0.75%盐酸罗派卡因1.5 mg/kg硬膜外间隙阻滞;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SEA组)98例,采用0.5%布比卡因7.5 mg蛛网膜下腔阻滞.两组病例穿刺置管完毕后,均保持其侧卧体位不变直至手术开始.注药后观察、记录患者感觉及运动阻滞情况、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EA组术中血流动力学较麻醉前及CSEA组同时间段变化更大(P<0.05或P<0.01);CSEA组麻醉效果、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程度优于EA组(P<0.05或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EA组(P<0.05或P<0.01).结论 小剂量等比重布比卡因硬腰联合麻醉用于80岁以上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的效果和安全性优于单纯硬膜外阻滞.
作者:张玉良;黄涛;尹尧;丁冬;胡俊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前,联勤部队中存在着一些小散远单位,这些单位的医疗保障状况值得关注.本文对联勤部队小散远单位的医疗保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新时期联勤部队实际,初步研究提出一些对策,以期改善这些单位的医疗保障水平,解决基层官兵看病就医难的问题.1 现状及问题1.1 医务人员匮乏,保障力量不足据调查得知,目前联勤部队多数小散远单位的医务人员极度匮乏.大多数单位只配备1名所长兼军医,带领1名卫生员,除担负日常医疗保健工作外,还要负责卫勤训练、卫生监督监测、爱国卫生、计划生育等多项任务,工作任务繁重,保障力量相对不足.还有一部分单位甚至没有一名军医,仅由1~2名未经正规医学院校培训的卫生员负责上述工作,保障力量更加匮乏.
作者:任常群;严永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现阶段护理工作对护士综合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加之护士所承受的超负荷的工作量、人际关系冲突以及内心期望与现实差距所造成的职业压力,使护士在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从而导致工作疲惫感,表现为体力和精神上的疲倦.在新的护理模式下,护理工作要求日益严格,护士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身心健康易受到损害,甚至会影响护理质量.为了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减轻工作压力,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对疗养院和医院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倦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丁慧;李津强;吴张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X线片联合超声检查对膝关节囊内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5月,对67例临床疑诊为膝关节囊内骨折的患者同时进行X线片和超声检查.并以CT或MRI作为诊断膝关节囊内骨折的标准,分别统计X线片诊断及X线片联合超声检查诊断的各项诊断效能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X线片诊断关节囊内骨折的敏感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诊断优势比分别是:89.2%、81.8%、10.7%、18.2%、96.2%、60.0%、4.91、0.13、37.5;而X线片联合超声诊断的分别是:96.4%、90.9%、3.6%、9.1%、98.2%、83.3%、10.61、0.04、270.0.二者比较,可见联合诊断法明显优于单独使用X线片诊断.结论 X线片在膝关节囊内骨折诊断中敏感度、特异度等均较低,漏诊率、误诊率偏高.X线片联合超声诊断能提高膝关节囊内骨折的各项诊断指标效能,明显降低漏诊率、误诊率.因此,对于膝关节囊内骨折的诊断,超声检查可作为辅助X线检查的便捷有效方法.
作者:赵正据;罗菊英;叶茂;邓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脑损伤所引起的神经功能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寻找损伤后神经功能修复的方法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细胞移植是修复神经损伤的方法之一,而参与移植修复的细胞种类繁多,本文就目前出现的各种移植细胞做一综述.1 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是神经系统中终生保持增殖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处于分化的终末状态,可通过对称或不对称分裂,生成新的干细胞和分化潜能逐渐降低的子细胞,终生成中枢神经系统的三种主要细胞——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主要存在于胚胎时期的脑室和脑室下区的组织中,也存在于成人的邻近脑室室管膜下区、侧脑室的室管膜、海马齿状回的颗粒细胞下层、脊髓中央管膜[1].
作者:周虎传;张玉波;田洪;宋川;刘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心脏超声技术评估挤压伤伤员心室壁运动状态及整体功能的变化.方法 地震挤压伤伤员37例,男性21例,女性16例,应用多功能心脏超声技术对抗心衰治疗前后心室壁运动状态及心脏整体功能变化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治疗前左室室壁运动幅度明显减弱,同时伴有短轴切面左室壁局部或较大范围的向心性收缩与离心性舒张呈现不协调状态,甚至呈现左室壁的矛盾运动.治疗1个月后,伤员心室壁运动协调状态明显,左室射血分数(EF)及左室周径缩短率(FS)等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前伤员心脏整体收缩功能指标(EF、FS、△T及CO)及舒张功能指标(PFVE、PFVA、PFVE/PFVA及PFR)测值均显著降低,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改善(P<0.01),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结论 挤压伤可致心肌组织继发损伤,多功能心脏超声技术能客观、及时评估挤压伤后心脏继发受损的情况.
作者:余开选;赖小今;宋晓峰;陈重;张晓慧;郭进春;邓旦;廖明松;梁燕;陶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0~6岁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测定,了解成都地区学龄前儿童维生素D状况.方法 选择2011年1月~ 2012年6月来我院儿童保健科门诊进行常规体检的0~6岁儿童65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清25-(OH)D检测.结果 25-(OH)D的平均测定值为(66.78±1.27) nmol/L;25-(OH)D缺乏及严重缺乏的为220例,占33.43%;25-(OH)D水平不足的为231例,占35.11%;水平充足(合适水平)的为207例,占31.46%,前两者占总人数的68.54%.维生素营养状态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维生素营养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成都地区学龄前儿童血清25-(OH)D水平低下,应增加此地区儿童的维生素D的补充量及户外活动.
作者:郝新忠;白淑蓉;黄之杰;陈新敏;程莹;游志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传统离心穿刺与改良向心离心交替穿刺法对血液透析充分性及穿刺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我科24例动静脉内瘘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n=12)采用向心离心交替穿刺法,对照组(n=12)采用常规的离心穿刺法,以透析12个月内肌酐、KT/V值的检测结果评估透析充分性,并比较两组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种穿刺法对透析充分性无明显差异(P>0.05),但内瘘并发症比较,实验组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与传统的穿刺方法比较,改良的交替穿刺法并不影响透析充分性,却能减少穿刺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动静脉内瘘使用效率,延长使用时间.
作者:张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联合国驻黎巴嫩任务区成立于1978年,是联合国早的维和任务区之一.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其他任务区相比,各种制度相对较为完善[1-2].其在部队防御方面尤为重视,在具体要求、组织实施、检查监督、处理规定等方面都有比较成熟的制度——《联黎部队防御标准作业程序(UNIFIL SOP FORCE PROTECTION)》.笔者2011年3~11月在黎巴嫩中国维和二级医院工作,并于当年7~8月参与了黎巴嫩部队各营区防御形势的全面评估,全权负责卫生学、环境健康和医疗服务的评估.
作者:张小瑜;周健;毛新春;韩玉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用达芬奇机器人的研究和临床应用逐渐体现出了重要的地位.我院近年共开展全机器人下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22例,其中1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较多,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处理又经历了腹腔镜探查、开腹手术共4次,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少见.通过回顾性的研究,对该患者围手术期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并总结成文.通过该例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我科在全机器人下胰腺十二指肠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方面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卫冰;张建国;吕智宏;苏文玉;侯良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刨吸术联合应用高位结扎、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效果.方法 我院自2009年2月~2011年2月对43例(49条患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联合应用大隐藏静脉高位结扎术、大隐静脉主干腔内激光治疗、小腿曲张的大隐静脉属支及小隐静脉行刨吸治疗.结果 43例患者共49条患肢手术均获成功.单条肢体手术时间30~60 min,皮肤切口数3~5个,住院时间8~11d.出院时患肢刨吸部位出现皮下瘀血38条,血肿4条.术后3~6个月随访,所有患肢皮下瘀血及血肿均消失.25条患肢术前小腿及踝部皮肤色素沉着有所减轻,8条患肢术前有踝部肿胀者未见明显改善.结论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大隐静脉主干腔内激光治疗、小腿曲张的大隐静脉属支及小隐静脉行刨吸治疗,3种方法联合应用效果较好.优点是疗效确切,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患肢切口少,较传统剥脱术美观;缺点是患肢术后加压包扎不力易形成皮下血肿.
作者:喻俊彪;耿协强;张力峰;胡梦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我院地处西北地区,收治偏远地区藏族患者较多,藏族人民因其生活习惯等的特殊性,对其治疗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藏族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治愈率,本科对藏族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特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2006年9月~2011年9月收治青海、甘肃等地30例藏族肾病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强宣教及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措施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涛;李亚妹;张凤萍;孟莉莎;郭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对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认识.方法 报道3例少见的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诊断和治疗过程.病例1发生于腮腺;病例2以发热、腹痛为首发症状,曾行剖腹探查术而未能确诊;病例3合并有双侧胸腔积液.结果 3例患者均经手术活检得到正确的诊断,从而获得及时的治疗.结论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尽早采取淋巴结活检是避免延误诊疗的关键手段;对于某些严重病例,皮质激素治疗仍是首选,但疗程、剂量的选择有待改进.
作者:张利群;陈杭薇;王四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FPI-2)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它们在肿瘤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60例食管癌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Galectin-3和TFPI-2的表达,分析不同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组织中两种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结果 肿瘤病理分级越高、肿瘤细胞侵袭性越强,Galectin-3的阳性率越高(P<0.05或P<0.01);而肿瘤病理分级越低、肿瘤细胞侵袭性越低,TFPI-2的阳性率越高(P<0.05或P<0.01).经Pearson相关分析,Galectin-3与TFPI-2的表达呈负相关(r=-0.339,P<0.01).结论 食管癌组织中Galectin-3表达较高,而TFPI-2则表达较低;综合两者的表达情况,对于分析食管癌的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孙春旭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盐酸特拉唑嗪治疗终末期尿毒症血透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效果、使用剂量、不良反应等.方法 将40例在我院行血透治疗的终末期尿毒症伴发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盐酸特拉唑嗪联合其他3种降压药进行降压治疗6w,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及观察不良反应等.结果 40例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1),总有效率达到92.5%,而患者心率无明显变化,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特拉唑嗪联合多种降压药治疗血透患者顽固性高血压效果良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靖;舒勇;孙丹宁;王勤;胡威;孙道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对于Ⅲ期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比较同期化放疗与序列化放疗生存率的差别.方法 选择2007年1月~ 2008年1月我院收治的7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为ⅢB期,均不愿行手术治疗.其中45例行序列化放疗,先行4周期化疗,后行肺部包块放疗;27例行同期化放疗,2周期化疗与放疗同时进行,放疗结束后再行2~3周期化疗.化疗方案均为NP方案(顺铂60 mg/m2,d1~3;长春瑞滨25 mg/m2,d1,8),肺部肿块放疗均采用普通放疗(6 MV照射,2 Gy/次,5次/w,共30次).结果 同期化疗组中位生存期22个月;无病存活期17个月,序列化疗组中位生存期12个月,无病存活期9个月,1年及2年生存率,同期化疗组为85.2%、66.7%,序列化疗组为48.9%、37.8%;急性食管炎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同期化疗组分别为29.6%、81.5%,序列化疗组为6.7%、44.4%,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局部非小细胞肺癌,同期化放疗与序列化放疗相比,能显著提高疗效,但副反应相对较大.
作者:薛耀辉;陈连生;余胜珠;付相建;杨光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圣脑康丸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TIA诊断标准的门诊及住院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服用圣脑康丸)和对照组(33例,服用复方丹参片),分析比较两种药物的临床作用.两组服药前后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观察比较两种药物改善脑血流状态的疗效.结果 经TCD检测,治疗组61例患者除1例外,其余的脑血流异常的状态都得到了明显改善,56例恢复正常,随访4个月无复发,总有效率为91.8% (56/61).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51.5% (17/33).两组相比,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圣脑康丸治疗TIA的疗效优于复方丹参片.
作者:温雪娟;王小英;周迎莉;张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予以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加服丁苯酞软胶囊,0.2g/次,3次/d;对照组服用甲磺酸双氢麦角碱片,1mg/次,3次/d.疗程均为12 w.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MMSE评分、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听觉诱发电位P300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症状,且安全有效,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刘超;杜万红;郑桃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中,一方(或多方)当事人认为另一方(或多方)当事人在提供医疗服务或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时存在过失,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但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对所争议事实认识不同、相互争执、各执己见的情形.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公民权益保障体制不断健全完善[1],与此同时,来院就诊的患者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等不断增强,各种原因的医疗纠纷不断发生.笔者就川藏线部分中小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所发生医疗纠纷进行分析,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者:李玉友;杨人懿;唐旭东;苏锐;朱永梅;焦成元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