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科临床药师工作体会

李鸿雁

关键词:神经科, 临床药师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服务方法,总结临床药师工作经验.方法 通过我科临床药师进入神经内科工作,总结工作体会.结果 临床药师要虚心从临床工作中吸取知识,克服医疗知识的不足,细心观察临床工作中用药的不足,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结论 临床药师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医疗知识,发现医疗过程中用药的不足并积极解决,提高医疗质量.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素瘤的临床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素瘤配合临床护理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2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80例乳腺纤维素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加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手术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术前、术后临床护理.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39人(97.5%),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32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素瘤配合临床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在临床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刘艳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目的 探讨减少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HD)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延长使用“寿命”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 23例患者中,3例出现并发症而丧失功能,2例内瘘闭塞行第二次内瘘吻合术,1例改为颈内静脉留置带涤纶套双腔导管.其余20例血流通畅,使用良好.结论 把握动静脉内瘘首次使用的时机,掌握科学穿刺技巧,透析结束正确的压迫止血方法,提高患者自我护理内瘘的意识是防止并发症发生,避免动静脉内瘘损失功能的关键.

    作者:孙红;王玉静;王嵩;孙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开腹小切口胆囊切除和腹腔镜切除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对良性胆囊性疾病的患者采取开腹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的临床效果.总结对患者术后恢复及治愈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11月临床确诊为胆囊良性疾病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实验、对照两组,每组各44例,实验组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切除胆囊,对照组行传统开腹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切除胆囊.比较两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完全治愈30例,治疗好转9例,治疗未愈5例,治愈率为88.64%;对照组:完全治愈17例,治疗好转12例,治疗未愈15例,治愈率为65.91%.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手术治疗效果比较(P<0.05),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比于传统开腹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良性胆囊疾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较少的出血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情况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子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剂量铁剂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小剂量铁剂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6个月-36个月确诊为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小剂量铁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97.44%,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小剂量铁剂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治疗组.(P<0.01).结论 小剂量铁剂治疗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其疗效虽与常规量一样,但是不良反应明显优于常规铁剂治疗,有望在今后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琳;常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新形势下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的问题与建议

    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是整个计划生育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计划生育健康发展必须要做好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动,计划生育工作也应当在新形势下做出符合国情的调整.笔者就当前形势下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体现在宣传力度不够、随访不到位、群众保健意识差、药品品种缺乏以及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等方面,并根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作者:朱海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外伤性前房积血6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 对66例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病例进行分组治疗分析.结果 外伤性前房积血治疗的过程中,早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具有积极意义,两组比较并发症比较方面可以知道房角后退(P=0.0108),玻璃体和眼底出血(P=0.0029)等并发症明显较少.表明在早期使用激素可以促进减少房角后退和玻璃体和眼底出血的发生.从积血吸收天数两组比较:Ⅰ级(P=0.0012)、Ⅱ级(P=0.0476),提高视力Ⅰ级(P=0.0014)、Ⅱ级(P=0.0016),说明了早期使激素意义明显,而Ⅲ级两组统计区别性不大.从吸收实践看两组进行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性,表明在早期使用激素进行治疗可以促进患者视力的改善和恢复.结论 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需要早期使用激素治疗,积极使用甘露醇降压,按阶段止血治疗,积极控制再出血.

    作者:杨健;殷义平;汪鸿;陈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卵巢癌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安全性,总结经验以提高自身治疗水平.方法 对2009年7月-2013年7月我科收治的76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静脉滴注、腹腔灌注双途径治疗,记录资料并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 7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48例,稳定12例,进展7例,总有效率为75.00%;腹水完全缓解58例,部分缓解18例,腹水控制率100%;不良反应中Ⅰ级者6例,Ⅱ级者4例,患者均可耐受,Ⅲ-Ⅳ级者3例,均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推广.

    作者:薛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脑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分析

    目的 安全性以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作者所在医院,已收入院的症状性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患者68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患者及家属意愿,同意接受脑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治疗手术联合规律药物治疗为实验组,其他进行常规内科治疗的为对照组.每组34例.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检查数据,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应用脑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治疗前脑血管狭窄率是(78.5±7.2)%,治疗后脑血管狭窄率是(11.2±3.5)%.相比,常规内科治疗控制脑血管狭窄的对照组,治疗前脑血管狭窄率是(77.9±8.1)%,治疗后脑血管狭窄率是(69.5±5.2)%.治疗后,对照组的脑血管平均狭窄率是实验组的大约40倍.本组实验数据(P<0.05),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有很显著的效果,减小脑动脉的狭窄率,改善了脑动脉血液循环,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今后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魏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倍他乐克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早搏51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倍他乐克同稳心颗粒联用治疗功能性早搏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近几年在本院治疗的功能性早搏患者102例,随机将其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1例采用稳心颗粒治疗,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药物的基础上给予倍他乐克,均以30天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的症状体征改善疗效、24h动态心电图改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早搏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基层官兵用药的心理误区分析及对策

    基层官兵到卫生队看病时不经过军医详细问诊、检查就点名开药的现象较多,有的甚至到外面药店购药自服,这样会带来很多不安全因素.通过调查、了解和分析,基层官兵在用药上存在五个心理误区.为了保障官兵身体健康和部队战斗力,必须纠正这些心理误区,消除不安全隐患.1 心理误区1.1 崇尚名药当前各种药品广告很多,很多官兵认为经常做广告的药品,尤其是名人代言的药品就是名药,疗效就好.其实不然,不少广告中的药品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只讲药物治疗作用,不谈药物的副作用,从而给患者造成很大的误导,有时不但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反而对身体造成伤害.1.2 偏信新药有些患者潜意识地认为新药肯定比老药好,因此愿意用新药而不愿意用老药.其实老药有着长期临床应用经验,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才一直延用到现在不被淘汰.而一些新药却因为疗效不确切,副作用大而昙花一现.如,康泰克因含有可致人过敏、心律失常、急性肾衰的苯丙醇按(PPA)而迅速退出市场.

    作者:江云东;刘亚鹏;柏青;段华强;王志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肺心病心衰65例临床诊疗与护理

    老年肺心病心衰临床以综合性治疗为前提,同时根据患者虚实寒热转换加入中医治疗理念,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临床及预后效果明确.该病起病急重、病情凶险、死亡率较高.临床护理工作极为重要,医护人员不但要做好基础护理,更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危重患者做好特殊护理,力争早日康复.

    作者:姜云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工作周期与脑卒中发病率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和研究工作周期与脑卒中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 病例选取为2012.1-2013.12之间我院就诊的135例脑卒中患者,对患者工作周期和脑卒中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星期二的脑卒中发病人数高于其他工作周期,占22.96%,星期四低,占5.93%;每日当中8:00-10:00之间发病人数高,占24.49%,凌晨2:00-3:29低,占3.70%.结论 脑卒中的发病率与工作周期存在一定相关性,在预防脑卒中方面应当考虑患者工作周期对人体生物节律的影响.

    作者:倪凌云;徐春灵;王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石门县2008年-2013年HIV初筛机构艾滋病发现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医疗机构艾滋病疫情报告情况,更好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方法 对全县2008年-2013年各医疗机构HIV初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HIV筛查781795人次,经确证实验室确证89例,HIV阳性检出率为0.11‰;术前、受血前、性病就诊、其他就诊者、婚检及孕产妇等人群逐年递增幅度较大,分别增加2.53倍、1.1倍、3.59倍、12.6倍、2.17倍.临床机构(人民医院、中医院)报告病例的死亡率与失访率高于防保机构.结论 医疗机构在艾滋病防治中地位凸显,建议将HIV初筛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目录,并组织实施.

    作者:占代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 通过对患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人群的病因分析,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减少发病次数,控制症状发展,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家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和研究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措施,达到术前准备充分,术后恢复良好的效果.方法 自2004-2010年间,我们共收治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56例,对上述患者均采用综合性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做好一般护理和并发症护理.结果 5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并发症,术后愈合良好.结论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和必要条件.

    作者:申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55例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处理与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症的发病特点、急救处理及临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3月我院儿科门诊急救治疗的55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临床急救处理,患儿的惊厥均得到了很好地控制,抽搐和高热等症状明显改善.55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未出现1例死亡.结论 快速及时地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吸氧、控制抽搐及降低体温等是救治高热惊厥患儿的关键.

    作者:何大林;刘锋;胡丹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职业压力与应对

    了解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产生的来源、形成心理压力后所产生的后果以及应该采取的应对方法.社会、家庭和医院等应该加大对乡镇卫生院工作在第一线的护理人员的关爱,降低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使她们能够更好的做好基层的护理服务工作.

    作者:谢顺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个体化护理在肺癌放疗病患中的效果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在肺癌放疗病患中治疗效果,及其对病患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使用放疗进行肺癌治疗的病患40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病患20人,为对照组中的病患提供常规护理,护理组中的病患在此基础上加入个体化护理,对比两组病患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护理组中病患的生活质量总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肺癌放疗病患中使用个体化护理,不仅能提高病患对肺癌的认识,而且能增强病患对护理依从性,使病患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李曼;陈立新;刘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人类科技文化的快速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必然引起人们饮食营养、饮食结构、食物品种和饮食方法的改变.本文从对亚硝酸盐中毒的了解、易致病因素、好发人群和针对性的预防救治等方面探讨如何避免亚硝酸盐危害人的健康及其中毒的应对措施.

    作者:曹春永;汪新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基层医院助产士的职业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护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助产士职业中存在的一些相关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护.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基层医院助产士在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 基层医院中助产士工作中会存在化学消毒剂、锐器损伤、社会心理因素及自我防护意识差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助产士的身心健康.结论 医院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树立助产士的自我防护意识,规范其操作行为,改善产房工作环境,以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保护助产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王晓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