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科机械通气危重患者对冬眠合剂的反应性研究

许月明;游波;陈虎平;裴家强

关键词:冬眠合剂, 机械通气, 镇痛, 镇静, 安全性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外科机械通气危重患者对冬眠合剂镇痛镇静的反应性.方法 选择镇痛镇静需要超过72 h的外科机械通气患者95例,对其临床指标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死亡10例(10.51%).GCS>8分的80例中,达到Riker镇静-躁动评分4分时,严重创伤患者72 h平均用药量(2.20±0.44)ml/h,而脓毒血症休克者(1.23±0.36)ml/h.GCS>8分与GCS≤8分者冬眠合剂用量分别为(2.03±0.54)ml/h和(1.27±0.63)ml/h.有心功能不全患者冬眠合剂用量(1.38±0.45)ml/h,明显低于无心功能不全者[(1.89±0.68)ml/h];有无心功能不全患者72 h内的氧合指数、中心静脉压、LDH变化程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只要严格控制适应证和正确使用,冬眠合剂在外科机械通气重症患者镇痛镇静中应用是安全的.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双能CT对手屈肌腱损伤及修复的评价作用

    目的 探讨双能CT对手屈肌腱损伤及修复的评价作用.方法 对20例手屈肌腱损伤患者术前及部分术后患者行双能CT扫描,使用Dual Energy-Tendon软件后处理系统,行VRT、MPR、CPR观察手屈肌腱的损伤及修复情况,并与临床医师手术进行评估及其他影像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双能CT能够清晰显示绝大多数手屈肌腱断裂、撕裂、粘连、痉挛、受压等损伤情况,可以观察到手屈肌腱形态、连续性及止点的改变.本组15例手屈肌腱损伤均得到临床手术证实,术后修复评估13例,均由临床医师评估并经其他影像资料得以证实,确诊率为95%.结论 双能CT能清晰显示手屈肌腱的损伤情况,并能对手肌腱损伤后修复进行准确评估,为临床术前指导及术后疗效评估提供准确参考.

    作者:罗军德;淦登卫;马斌;邓亚;赵梓霖;解天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EB病毒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EB病毒(EBV)是一种人类DNA疱疹病毒,基因的表达为潜伏感染型,包括2种不参与翻译的无多聚腺苷酸尾的小RNA、6种核抗原和3种潜伏膜蛋白,有利于病毒逃避宿主免疫监视而终生潜伏.EBV的基因产物EBER的具体功能并不清楚,但目前已经有研究报道称EBER可以调控某些细胞系的细胞基因表达[1];EBNA1在感染潜伏期也有表达,对病毒维持潜伏状态和病毒DNA复制起重要作用;EBNA2对维持B细胞永生方面起关键作用;LMP1已经被证明是唯一具有癌基因功能的产物.有很多报道称EBV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如Burkitt淋巴瘤、霍奇金病、鼻咽癌、胃癌等,部分类型乳腺癌也被确认为EBV相关肿瘤,但仍存有争议.

    作者:王靖彦;杨举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边防基层士兵眼病谱调查分析

    眼是视觉器官,视觉是人和动物重要的感觉,人通过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约90%是由眼来完成的[1].眼病引起的眼部红肿、畏光流泪、眼痛、眼痒、分泌物增多、视力下降等症状体征,会严重影响战士病员正常的生活和训练,不及时正确处理甚至可能会出现永久性视力下降或致盲、传染性眼病播散等.为了加强边防部队的眼病防治,为科学制定防治预案提供依据,本研究针对边防基层士兵这一特殊群体开展了调查研究,现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眼病的519例边防基层士兵眼病谱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肖咏梅;徐春光;王晓品;刘国惠;张艺;严守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02年9月1日国务院颁发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简称<条例>),至今已生效实施10年余,10年来,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为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我国法制建设步伐的加快,尤其是与人身损害赔偿相关的一些法律、司法解释的相继出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也存在医患双方不愿意申请、鉴定意见法院采信与否随意性大、<条例>与法律、司法解释中有关赔偿的规定不一致,影响法律、法规的权威性等问题.笔者结合平时工作体会和经验,就上述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粗浅的探讨.

    作者:唐斌;尹跟旭;孙林辉;张磊磊;陈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帕米磷酸二钠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病例女,56岁,主因肺癌骨转移,为行化疗入院.入院后14:00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帕米磷酸二钠(浙江奥托康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I9991037)60 mg缓慢静点4 h.缓慢静滴10 min后,患者主诉:手心瘙痒、胸憋、气短、头晕,立即停止输注,给予更换输液器及0.9%氯化钠100 ml静点,并报告值班医师到场,遵医嘱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2 L/min及心电监护,并给予抗过敏、强心、脱敏药物滴斗入及静点治疗.

    作者:冀小妍;张秀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药品库房管理标准操作流程(SOP)

    随着医院新型管理模式的探索实行,传统的药库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医院及药学发展的需要[1].笔者通过在药库多年工作的探索,将药库繁琐的工作加以总结量化,按规范、简明的药库标准流程操作,使药库管理的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工作起来更得心应手,对充分做好医院药品供应保障工作发挥了促进作用.

    作者:李鸿;陈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经腹疝囊腹膜外旷置术治疗小儿疝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疝更加优化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10年我科收治的68例小儿疝的临床资料.结果 均为诊断明确的小儿腹股沟斜疝病例.在不插管的静脉基础麻醉(丙泊酚+芬太尼)下,行经腹疝囊腹膜外旷置术,术后随访仅1例复发.结论 经腹疝囊腹膜外旷置术是在疝囊高位结扎基础上进行的有益探索,将疝囊旷置于腹膜外,疗效确切,具有操作简便、安全、不破坏小儿腹股沟区原有解剖、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优于传统的疝囊高位结扎术,但仍应掌握好手术技巧及麻醉方法.

    作者:张渝科;杨日高;穆宇;吴国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自体CD3A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自体抗CD3单克隆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联合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的近期疗效.方法 38例采用化疗联合自体CD3AK细胞回输的SCLC患者为联合组,仅接受化疗的30例SCLC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改变.结果 联合组治疗有效率(89.5%)显著高于对照组(70.0%)(P<0.05).治疗后联合组CD3+及CD4+细胞比例较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显著升高,CD8+细胞比例显著降低,CD4+/CD8+比值显著升高(P<0.01).联合组恶心、呕吐、脱发、白细胞减少、疼痛、肝肾功受损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 自体CD3AK细胞回输联合化疗不仅增加了SCLC的疗效,增强了患者的免疫功能,而且减少了化疗的部分毒副反应.

    作者:唐剑英;赵弘卿;吕蕾;许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军队医院拟定城市维稳卫勤保障预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编制卫勤保障预案及配套的技术文件是卫生战备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好卫勤组织指挥的基本依据.随着国内恐怖活动的逐渐升级,强化城市维稳应急卫勤保障能力已是当务之急.医院尤其是军队医院是实施伤员救治的主要力量,在平时战备工作中如何预测情况、设计具体内容与步骤,从而使预案合理、有效、实用,是驻疆军队医院的现实任务.本文欲结合当前我军卫勤保障预案存在的问题,对军队医院拟制城市维稳卫勤保障预案的针对性及合理性进行探讨.

    作者:陶发胜;曹金军;吴峰;刘绍明;刘晓明;谭彦宏;张海员;张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边远军队医院抓好医学计量检定工作的措施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临床医疗工作对医疗设备的依赖日显突出,对医疗设备的质控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医学计量检定是医院计量器具质控管理的关键环节,它通过调节医疗设备性能指标的精准度来实现量值传递的准确性和一致性[1],从而提高对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性.我院在健全组织,完善制度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内部审核、严格质量管控等关键环节真抓严管,以认真、较真的态度狠抓医学计量检定工作的有效落实,为边远军队医院如何抓好医学计量检定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作者:向劲松;王俊才;李泉;张林林;李浩;阚保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2165例健康体检人群空腹血糖检测结果统计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健康体检人群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IFG)情况.方法 统计2012年5~12月来我院健康体检人群2165例的空腹血糖检测结果,分析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糖尿病和IFG的特点.结果 2165例受检者中,共检出糖尿病患者136例,总检出率为6.28%.≤30岁的受检者中未检出糖尿病患者.31~40岁、41~50岁两年龄组及糖尿病总检出率均是男性高于女性;检出IFG患者530例,总检出率为24.48%,男性403例,IFG发生始于18~30岁年龄组,18~30岁、31~40岁两年龄组及总检出率均是男性高于女性.结论 中青年男性较女性更容易患糖代谢异常的病症.因此,不仅要重视对老年受检者筛查糖尿病,还应重视对中青年受检者筛查糖尿病和IFG患者,将他们纳入糖尿病健康管理工作之中,以达到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提高其生命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陈宏安;廖忠友;谢琳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恶性青光眼21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恶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经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恶性青光眼21例(21眼)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1~6个月.术后1 d,所有病例术后前房深度均≥2.5 CT;视力数指~0.02者9眼,0.05~0.1者12眼,均比术前明显提高;眼压1.33~1.99 kPa.术后1个月,所有病例前房深度均≥2.5 CT;视力数指~0.02者6眼,0.05~0.1者11眼,0.12~0.3者4眼;眼压1.60~3.19 kPa[其中眼压高于2.79 kPa(21 mmHg)3眼,以降眼压眼药水点眼及眼球按摩治疗后,眼压降至2.79 kPa以下].结论 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手术是治疗恶性青光眼有效手段.

    作者:徐春光;肖咏梅;张艺;刘国惠;徐青;吴俊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膜型双重血浆滤过救治5例重症GBS患者的护理体会

    急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又称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ian-Barre syndrome,GBS),是一组由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介导的,以周围神经及神经根脱髓鞘病变和小血管炎性细胞浸润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1],包括经典GBS、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acute motor axonal neuropathy,AMAN)、Fisher综合征和临床少见的脑神经型GBS.此类疾病尤其是60岁以上的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常波及呼吸肌引起呼吸肌无力需要辅助呼吸,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作者:杨正辉;岳成琦;苏莉;熊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持续改进原则在军队医院图书馆中的应用

    现代军队医院图书馆的工作以满足读者的医、教、研、护工作需要为宗旨,以强化医院信息化建设为核心,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军队医疗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从技术设备到服务质量都必须不断持续改进.针对目前军队医院图书馆面临的挑战,持续改进的核心是通过提高服务效率来提升组织的整体业绩,以满足服务对象日益增长的需求和不断变化的期望,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1].我院图书馆结合现状通过渐进性持续改进方式,对服务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进行探索,对军队医院图书馆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初步探索,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若惠;王玲;梁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基层卫生士官继续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卫生士官是部队平、战时基层卫生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何培养、使用好这支队伍,是各级卫勤领导要着重思考研究的课题之一.2011年我部连续承担了沈阳军区旅团卫生队模块化技术培训,在培训期间,笔者对来自基层部队的218名卫生士官进行了教学座谈和调查问卷,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和现实问题,现就调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丁原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维和医疗分队联络官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探讨

    笔者作为中国第六批赴刚果(金)维和医疗队员,参加了在刚果(金)的维和任务,担任分队联络官一职,同时兼任翻译工作.由于在维和期间医疗队的主要任务是为任务区近10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维和部队以及联合国人员、当地人员提供医疗服务,每天都有大量的协调、联络工作,因此联络官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特殊.联络官作用发挥好,就可以起到与各国、组织之间很好的沟通作用,为医疗分队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外部环境,为各项任务完成提供保障;反之就可能使分队与外界的沟通不够顺畅和协调,阻碍分队医疗保障工作的顺利实施.本文对联络官的主要工作和方法进行简要总结.

    作者:蔡琳;王跃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儿童急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特点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中耳炎的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急性中耳炎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耳),女14例(耳),均以耳痛为第一主诉,10例伴鼻窦炎,20例伴上呼吸道感染,5例伴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1例伴面瘫).予头孢曲松纳静脉滴注,抗病毒治疗连续用7 d,红外线照射耳部治疗,1例面瘫加用地塞米松及神经营养药,短期使用鼻腔减充血剂,解热镇痛药.2 w后复查听力及耳内窥镜检查.结果 32例患儿听力恢复正常,症状消失;1个月后面瘫患儿治愈.2例遗留鼓膜穿孔,3个月后行鼓膜修补术.结论 儿童急性中耳炎是儿童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高,进展快,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否则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或转为慢性中耳炎影响患儿听力.头孢曲松抗菌谱广,对儿童急性中耳炎常见致病菌敏感,治疗安全、有效,可作为一线用药.

    作者:窦艳玲;付明亮;刘涛;冯怀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黑种人患者青霉素皮试护理观察与体会

    青霉素在注射前为了防止药物过敏反应,在临床工作中,都要做皮肤过敏试验,皮试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安危.做好皮试患者的观察与处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及有效用药的重要环节[1].对于黑种人患者,皮试临床观察具有较大的难度,观察的方法和处理显得更为重要.2007年1月起,我院曾两次作为中国驻黎巴嫩维和二级医院的承担机构,保障加纳、印度、叙利亚等20余个国家的2万维和人员,还有联合国文职人员及部分当地群众的医疗,其中有30%的人员为黑种人.因病情需要需做青霉素皮试时,黑种人的皮试观察与国内黄种人皮试观察相比有很大的难度.为了确保观察的准确性,我院在实践中总结并建立了一套针对黑种人患者的青霉素皮试方法,效果满意,防止了青霉素过敏反应,保证了医疗安全,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发群;刘文清;李世英;李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罕见成人右侧先天性肝膈疝及副叶异位肝1例

    病例男,39岁.5年前因煤气中毒,在当地医院住院行CT检查时发现右侧胸腔占位,后行增强CT检查诊断右侧胸腔包块,并行纤支镜检查提示良性肿瘤.因无症状,5年来未进行任何处置及治疗.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痰中带血,伴胸痛不适,以右胸部为主,偶有牵拉性疼痛,症状反复发作,无发热及胸背部疼痛,无消瘦、呼吸困难等症状.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

    作者:刘素清;廖军;李长英;张运福;李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

    目的 总结探讨老年瓣膜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ECC)管理经验.方法 总结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142例老年瓣膜置换手术的ECC管理经验.全部采用浅低温、中度血液稀释、高流量ECC灌注,使用HTK液作为心肌保护液,经主动脉根部顺行或切开灌注.术中监测血气及电解质变化,所有患者术中均采用常规超滤和改良超滤技术.结果 142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ECC时间136~211(145.7±27.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89~133(96.3±7.3)min.术中心肌保护效果良好,未出现心电活动,均顺利脱机.术后死亡2例,死亡原因均与ECC无关.结论 对于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采用合适的 ECC 方法,重视各脏器的保护,可有效地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对患者术后转归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作者:辛梅;赵凯;刘刚;倪尔连;邬晓臣;岳琴;魏晓红;欧阳辉;张近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