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能CT对手屈肌腱损伤及修复的评价作用

罗军德;淦登卫;马斌;邓亚;赵梓霖;解天梅

关键词:双能CT, 手屈肌腱, 损伤, 修复
摘要:目的 探讨双能CT对手屈肌腱损伤及修复的评价作用.方法 对20例手屈肌腱损伤患者术前及部分术后患者行双能CT扫描,使用Dual Energy-Tendon软件后处理系统,行VRT、MPR、CPR观察手屈肌腱的损伤及修复情况,并与临床医师手术进行评估及其他影像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双能CT能够清晰显示绝大多数手屈肌腱断裂、撕裂、粘连、痉挛、受压等损伤情况,可以观察到手屈肌腱形态、连续性及止点的改变.本组15例手屈肌腱损伤均得到临床手术证实,术后修复评估13例,均由临床医师评估并经其他影像资料得以证实,确诊率为95%.结论 双能CT能清晰显示手屈肌腱的损伤情况,并能对手肌腱损伤后修复进行准确评估,为临床术前指导及术后疗效评估提供准确参考.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边远军队医院抓好医学计量检定工作的措施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临床医疗工作对医疗设备的依赖日显突出,对医疗设备的质控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医学计量检定是医院计量器具质控管理的关键环节,它通过调节医疗设备性能指标的精准度来实现量值传递的准确性和一致性[1],从而提高对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性.我院在健全组织,完善制度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内部审核、严格质量管控等关键环节真抓严管,以认真、较真的态度狠抓医学计量检定工作的有效落实,为边远军队医院如何抓好医学计量检定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作者:向劲松;王俊才;李泉;张林林;李浩;阚保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交腿皮瓣结合外固定支架修复膝以下软组织缺损的护理体会

    交腿转位皮瓣是指将小腿某一带有血供的皮肤及皮下组织转位至躯体另一部位,以期达到消灭创面、修复软组织缺损及整复畸形之目的,多用于不宜做游离皮瓣移植及不能用局部带血管蒂皮瓣修复的软组织缺损[1].为提高转位皮瓣成活率,术中需使用骨外固定支架,以保证转位皮瓣不受过分牵拉,保持患者双下肢肢体置于舒适体位,减轻患者术后不适.我科于2008年5月~2012年5月共行160例交腿转位皮瓣结合骨外固定支架,修复膝以下软组织缺损,均取得满意效果.由于临床护理得当,所有病例未发生骨折、移植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青;张怡五;邓天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医学科研成果转化的认识误区

    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表明,科技的竞争不仅表现在科技创新能力上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科技成果转化上的竞争.一提起科研成果转化问题,大多数科研人员及管理人员都认为转化率低,科技潜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1-3],医学科研成果似乎更是如此.但笔者认为,对有关医学科研成果转化的几个概念理解不加以创新,将无法对其转化情况作一个公正的评价.

    作者:谭映军;王魁英;谭燕;叶平;王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肾茶水提取物的体外抑菌实验

    目的 探讨肾茶水提取物对15种常见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15种常见临床分离致病菌为受试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肾茶水提取物对它们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肾茶水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不活跃大肠埃希菌、甲型副伤寒杆菌、赫尔曼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而对白色念珠菌、克柔念珠菌、葡萄牙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及屎肠球菌、粪肠球菌无抑菌作用.结论 肾茶水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及葡萄球菌有抑制生长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此类细菌引起的泌尿系感染有一定前景.

    作者:易富;何宇佳;梁凯;王竹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烧伤湿润暴露疗法治疗中静脉穿刺点及导管护理体会

    烧伤患者由于皮肤受损、污染严重,导致静脉输液困难,大面积烧伤后又极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如何稳、准、快、好地将治疗药物输注到患者体内,及时补充血容量,是抢救患者的一个重要步骤.2009~2010年我科对烧伤患者静脉输液采取尽可能远离创面选择穿刺点、穿刺点的开放换药护理、导管护理、输液接头的防污染保护措施,延长了导管留置时间,减少了穿刺点、导管及输液接头感染的发生率,取得一定效果,提高了烧伤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霞;张文娟;马平兰;郭云凤;杨春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经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在41个月的观察期内出现动静脉内瘘血栓分为血栓组及非血栓组,对两组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血栓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于非血栓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非血栓组(P<0.05).两组在糖尿病患病率、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甘油三酯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具有相关性,糖尿病并非自体动静脉内瘘发生远期血栓的危险因素,对血脂异常进行早期干预可能会防止内瘘的血栓形成.

    作者:蒋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靶向整合素αvβ3受体isoDGR-2CY的131I标记与生物活性评价

    目的 131I标记αvβ3受体isoDGR-2CY模序,研究其在荷VX2肿瘤裸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及显像.方法 (1)合成isoDGR-2CY模序并用131I标记.(2)20只荷VX2肿瘤裸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5只,经尾静脉注射7.4 MBq(0.2 ml)131I-isoDGR-2CY,分别于注射后2、5、12、24 h按组将裸鼠处死;另取5只荷瘤裸鼠作为竞争性抑制组,注射131I-isoDGR-2CY前1 h,先注射未标记的isoDGR-2CY,并于注射131I-isoDGR-2CY后12 h处死.各组取血及主要脏器,称取脏器质量并测量放射性计数,经衰减校正后计算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3)取6只荷VX2肿瘤裸鼠,实验前7 d在饮用水中加入0.1%碘化钾封闭甲状腺后,经尾静脉注射7.4 MBq的131I-isoDGR-2CY.4只作为显像组,另2只作为竞争性抑制组[注射131I-isoDGR-2CY前1 h,先注射未标记的isoDGR-2CY(isoDGR-2CY与131I-isoDGR-2CY摩尔比为10:1)],分别于注射后2、4、8、12、24 h进行SPECT静态显像.结果 合成的isoDGR-2CY模序纯度为97.06%,可以满足实验要求;131I-isoDGR-2CY标记率为(89.03±0.18)%,放化纯度(95.89±0.12)%,其在血清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131I-isoDGR-2CY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肿瘤的靶向性明显,12 h靶/肌肉比值(T/M)为2.39;SPECT显示注射标记物1 h肿瘤即可见显影,12 h显影清晰,该显像可被未标记的isoDGR-2CY抑制.结论 isoDGR-2CY可被131I成功标记,肿瘤组织能特异性摄取131I-isoDGR-2CY,并通过SPECT清晰显像.

    作者:洪愉;曾韦锟;赵明玄;宋武战;赵继华;马志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国际救援实践及对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保障的启示

    2011年10月,以乌鲁木齐总医院为主要成员组成的我军医疗救援队赴巴基斯坦南部洪灾灾区执行国际医疗救援任务.此次救援任务准备急、任务重、行程长、自身保障难、政治影响大,在军委、总部、军区的领导下,大家众志成城,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境外医学救援任务,也为今后遂行多样化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积累了宝贵经验.

    作者:张海员;刘绍明;陶发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儿童急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特点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中耳炎的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急性中耳炎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耳),女14例(耳),均以耳痛为第一主诉,10例伴鼻窦炎,20例伴上呼吸道感染,5例伴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1例伴面瘫).予头孢曲松纳静脉滴注,抗病毒治疗连续用7 d,红外线照射耳部治疗,1例面瘫加用地塞米松及神经营养药,短期使用鼻腔减充血剂,解热镇痛药.2 w后复查听力及耳内窥镜检查.结果 32例患儿听力恢复正常,症状消失;1个月后面瘫患儿治愈.2例遗留鼓膜穿孔,3个月后行鼓膜修补术.结论 儿童急性中耳炎是儿童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高,进展快,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否则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或转为慢性中耳炎影响患儿听力.头孢曲松抗菌谱广,对儿童急性中耳炎常见致病菌敏感,治疗安全、有效,可作为一线用药.

    作者:窦艳玲;付明亮;刘涛;冯怀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肺腺纤维瘤1例报告

    病例男,54岁,因车祸致多发性肋骨骨折、肺挫裂伤行急诊手术.术中发现右上肺破裂,行肺修补时,见右上肺胸膜下有一花生米大孤立结节,遂行包块切除.病理检查:(1)大体:灰红色结节,1.7 cm×1.2 cm×0.9 cm大小,切面灰白、灰褐色,与周围肺组织界限清楚,无包膜.

    作者:魏永敬;刘亚;杨晓琳;邱文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高压氧治疗高原地区重型脑损伤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高原地区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2004年8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7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高压氧(HBO)治疗组(HBO组)和对照组.HBO组病例除早期行HBO治疗外,其余治疗与对照组基本一致.结果 HBO组总有效率为8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病例早期HBO治疗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是高原改善重型颅脑外伤疗效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郭启平;张礼均;董红让;李澜;李在全;叶东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双能CT对手屈肌腱损伤及修复的评价作用

    目的 探讨双能CT对手屈肌腱损伤及修复的评价作用.方法 对20例手屈肌腱损伤患者术前及部分术后患者行双能CT扫描,使用Dual Energy-Tendon软件后处理系统,行VRT、MPR、CPR观察手屈肌腱的损伤及修复情况,并与临床医师手术进行评估及其他影像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双能CT能够清晰显示绝大多数手屈肌腱断裂、撕裂、粘连、痉挛、受压等损伤情况,可以观察到手屈肌腱形态、连续性及止点的改变.本组15例手屈肌腱损伤均得到临床手术证实,术后修复评估13例,均由临床医师评估并经其他影像资料得以证实,确诊率为95%.结论 双能CT能清晰显示手屈肌腱的损伤情况,并能对手肌腱损伤后修复进行准确评估,为临床术前指导及术后疗效评估提供准确参考.

    作者:罗军德;淦登卫;马斌;邓亚;赵梓霖;解天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我院顺应国家医疗体制发展的做法和体会

    我院是一所地处云南边疆的三级甲等医院,在国家没有进行医疗体制改革之前,是一所300张床位的军队中心医院,主要是负责体系部队的卫勤保障任务,医疗技术水平与当地州市医院相当,只有外科系统比较突出.随着国家医疗体系改革的开始,医院也随之成为军队系统医院早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医院从此进入了顺应国家医疗体系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本文将我院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洪清;马斌;张鑫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经腹疝囊腹膜外旷置术治疗小儿疝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疝更加优化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10年我科收治的68例小儿疝的临床资料.结果 均为诊断明确的小儿腹股沟斜疝病例.在不插管的静脉基础麻醉(丙泊酚+芬太尼)下,行经腹疝囊腹膜外旷置术,术后随访仅1例复发.结论 经腹疝囊腹膜外旷置术是在疝囊高位结扎基础上进行的有益探索,将疝囊旷置于腹膜外,疗效确切,具有操作简便、安全、不破坏小儿腹股沟区原有解剖、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优于传统的疝囊高位结扎术,但仍应掌握好手术技巧及麻醉方法.

    作者:张渝科;杨日高;穆宇;吴国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急性药物性小管间质性肾炎1例及文献复习

    总结分析1例老年急性药物性小管间质性肾炎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认为老年人在选择药物等治疗时,一定尽量避免应用可能引起过敏和/或对肾脏有损伤的药物.在用药过程中要及时观察,一旦发生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应立即改善肾脏滤过,加强药物的排泄和抗敏应急治疗,必要时应用血液透析治疗.

    作者:姚德厚;周雪勤;贾小兵;付思云;彭龙平;杨光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应急机动卫勤力量高原卫勤保障几点思考

    近年来,我院多次抽组应急机动卫勤分队赴海拔3500~4500 m高寒山地进行野外驻训,同时担负部队野外驻训的卫勤保障任务.在环境恶劣、疫情复杂的情况下,我抽组应急机动卫勤力量有效保证了官兵的健康和训练任务的完成.本文围绕应急机动卫勤力量急进高原如何保证官兵健康、提高卫勤保障效率等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李灿;唐伟革;苏永林;田开新;王军;张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膜型双重血浆滤过救治5例重症GBS患者的护理体会

    急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又称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ian-Barre syndrome,GBS),是一组由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介导的,以周围神经及神经根脱髓鞘病变和小血管炎性细胞浸润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1],包括经典GBS、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acute motor axonal neuropathy,AMAN)、Fisher综合征和临床少见的脑神经型GBS.此类疾病尤其是60岁以上的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常波及呼吸肌引起呼吸肌无力需要辅助呼吸,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作者:杨正辉;岳成琦;苏莉;熊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军队医院拟定城市维稳卫勤保障预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编制卫勤保障预案及配套的技术文件是卫生战备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好卫勤组织指挥的基本依据.随着国内恐怖活动的逐渐升级,强化城市维稳应急卫勤保障能力已是当务之急.医院尤其是军队医院是实施伤员救治的主要力量,在平时战备工作中如何预测情况、设计具体内容与步骤,从而使预案合理、有效、实用,是驻疆军队医院的现实任务.本文欲结合当前我军卫勤保障预案存在的问题,对军队医院拟制城市维稳卫勤保障预案的针对性及合理性进行探讨.

    作者:陶发胜;曹金军;吴峰;刘绍明;刘晓明;谭彦宏;张海员;张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基层卫生士官继续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卫生士官是部队平、战时基层卫生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何培养、使用好这支队伍,是各级卫勤领导要着重思考研究的课题之一.2011年我部连续承担了沈阳军区旅团卫生队模块化技术培训,在培训期间,笔者对来自基层部队的218名卫生士官进行了教学座谈和调查问卷,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和现实问题,现就调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丁原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新疆某地区245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近4年分离出的245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谱,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7月~2012年8月我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245 株铜绿假单胞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使用梅里埃API全自动细菌培养分析系统及K-B法药敏试验,数据分析使用WHONET 5.5软件.结果 24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所测15种抗生素均有耐药性,其中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丁胺卡那、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的耐药性较低,耐药率分别为6.53%、13.47%、14.29%、20.00%、26.53%、33.88%;对磷霉素、哌拉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耐药性较高,耐药率分别为73.06%、69.39%、53.88%、53.88%;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唑林100%耐药.结论 本地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与其他地区不尽相同,应加强本地区该菌的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陈强;包芙莉;尚丽霞;李强;李丹;刘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