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体CD3A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分析

唐剑英;赵弘卿;吕蕾;许坤

关键词:抗CD3单克隆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 小细胞肺癌, 化疗,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自体抗CD3单克隆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联合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的近期疗效.方法 38例采用化疗联合自体CD3AK细胞回输的SCLC患者为联合组,仅接受化疗的30例SCLC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改变.结果 联合组治疗有效率(89.5%)显著高于对照组(70.0%)(P<0.05).治疗后联合组CD3+及CD4+细胞比例较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显著升高,CD8+细胞比例显著降低,CD4+/CD8+比值显著升高(P<0.01).联合组恶心、呕吐、脱发、白细胞减少、疼痛、肝肾功受损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 自体CD3AK细胞回输联合化疗不仅增加了SCLC的疗效,增强了患者的免疫功能,而且减少了化疗的部分毒副反应.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交腿皮瓣结合外固定支架修复膝以下软组织缺损的护理体会

    交腿转位皮瓣是指将小腿某一带有血供的皮肤及皮下组织转位至躯体另一部位,以期达到消灭创面、修复软组织缺损及整复畸形之目的,多用于不宜做游离皮瓣移植及不能用局部带血管蒂皮瓣修复的软组织缺损[1].为提高转位皮瓣成活率,术中需使用骨外固定支架,以保证转位皮瓣不受过分牵拉,保持患者双下肢肢体置于舒适体位,减轻患者术后不适.我科于2008年5月~2012年5月共行160例交腿转位皮瓣结合骨外固定支架,修复膝以下软组织缺损,均取得满意效果.由于临床护理得当,所有病例未发生骨折、移植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青;张怡五;邓天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药品库房管理标准操作流程(SOP)

    随着医院新型管理模式的探索实行,传统的药库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医院及药学发展的需要[1].笔者通过在药库多年工作的探索,将药库繁琐的工作加以总结量化,按规范、简明的药库标准流程操作,使药库管理的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工作起来更得心应手,对充分做好医院药品供应保障工作发挥了促进作用.

    作者:李鸿;陈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高压氧治疗高原地区重型脑损伤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高原地区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2004年8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7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高压氧(HBO)治疗组(HBO组)和对照组.HBO组病例除早期行HBO治疗外,其余治疗与对照组基本一致.结果 HBO组总有效率为8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病例早期HBO治疗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是高原改善重型颅脑外伤疗效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郭启平;张礼均;董红让;李澜;李在全;叶东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军队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军队官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47例军队轻中度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经皮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均在C型臂引导下,从颈前血管鞘与气管鞘之间经同侧交叉穿刺2枚射频针,进入椎间盘突出物髓核靶点后进行射频消融,射频消融温度为65~85 ℃.术后应用改良MacNab标准判断临床效果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 与术前相比,治疗后颈部疼痛、上肢疼痛麻木、眩晕、焦虑等症状改善明显,优良率为91.5%.随访0.5~5年,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官兵轻中度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明显的疗效,对疼痛、麻木、眩晕、焦虑等症状改善显著.

    作者:文景;陈建明;庄颖;刘山林;钟晖;杨鑫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军队医院拟定城市维稳卫勤保障预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编制卫勤保障预案及配套的技术文件是卫生战备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好卫勤组织指挥的基本依据.随着国内恐怖活动的逐渐升级,强化城市维稳应急卫勤保障能力已是当务之急.医院尤其是军队医院是实施伤员救治的主要力量,在平时战备工作中如何预测情况、设计具体内容与步骤,从而使预案合理、有效、实用,是驻疆军队医院的现实任务.本文欲结合当前我军卫勤保障预案存在的问题,对军队医院拟制城市维稳卫勤保障预案的针对性及合理性进行探讨.

    作者:陶发胜;曹金军;吴峰;刘绍明;刘晓明;谭彦宏;张海员;张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医学科研成果转化的认识误区

    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表明,科技的竞争不仅表现在科技创新能力上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科技成果转化上的竞争.一提起科研成果转化问题,大多数科研人员及管理人员都认为转化率低,科技潜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1-3],医学科研成果似乎更是如此.但笔者认为,对有关医学科研成果转化的几个概念理解不加以创新,将无法对其转化情况作一个公正的评价.

    作者:谭映军;王魁英;谭燕;叶平;王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联合化疗加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护理体会

    晚期局部鼻咽癌由于易出现复发和远处转移,单纯放疗效果差,目前有效的治疗是以放疗为主辅以化疗等的综合治疗来改善患者的预后,同期化疗增加了肿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降低了远处转移率,提高了生存率[1].我科2008年3月~2009年6月采用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治疗60例晚期局部鼻咽癌患者,取得了较好效果,但联合治疗无疑增加了患者的不良反应,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罗伟玲;刘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黑种人患者青霉素皮试护理观察与体会

    青霉素在注射前为了防止药物过敏反应,在临床工作中,都要做皮肤过敏试验,皮试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安危.做好皮试患者的观察与处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及有效用药的重要环节[1].对于黑种人患者,皮试临床观察具有较大的难度,观察的方法和处理显得更为重要.2007年1月起,我院曾两次作为中国驻黎巴嫩维和二级医院的承担机构,保障加纳、印度、叙利亚等20余个国家的2万维和人员,还有联合国文职人员及部分当地群众的医疗,其中有30%的人员为黑种人.因病情需要需做青霉素皮试时,黑种人的皮试观察与国内黄种人皮试观察相比有很大的难度.为了确保观察的准确性,我院在实践中总结并建立了一套针对黑种人患者的青霉素皮试方法,效果满意,防止了青霉素过敏反应,保证了医疗安全,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发群;刘文清;李世英;李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经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在41个月的观察期内出现动静脉内瘘血栓分为血栓组及非血栓组,对两组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血栓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于非血栓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非血栓组(P<0.05).两组在糖尿病患病率、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甘油三酯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具有相关性,糖尿病并非自体动静脉内瘘发生远期血栓的危险因素,对血脂异常进行早期干预可能会防止内瘘的血栓形成.

    作者:蒋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边远军队医院抓好医学计量检定工作的措施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临床医疗工作对医疗设备的依赖日显突出,对医疗设备的质控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医学计量检定是医院计量器具质控管理的关键环节,它通过调节医疗设备性能指标的精准度来实现量值传递的准确性和一致性[1],从而提高对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性.我院在健全组织,完善制度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内部审核、严格质量管控等关键环节真抓严管,以认真、较真的态度狠抓医学计量检定工作的有效落实,为边远军队医院如何抓好医学计量检定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作者:向劲松;王俊才;李泉;张林林;李浩;阚保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老年患者鼓室成形术的护理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老年患者多为反复感染,局部用药治疗不佳.鼓室成形术在彻底清除病灶的基础上,重建中耳传音结构,提高听力,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老年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1].我科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老年患者手术前后实行优质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汇报如下.

    作者:郑天娥;曹现宝;何海艳;张社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儿童急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特点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中耳炎的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急性中耳炎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耳),女14例(耳),均以耳痛为第一主诉,10例伴鼻窦炎,20例伴上呼吸道感染,5例伴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1例伴面瘫).予头孢曲松纳静脉滴注,抗病毒治疗连续用7 d,红外线照射耳部治疗,1例面瘫加用地塞米松及神经营养药,短期使用鼻腔减充血剂,解热镇痛药.2 w后复查听力及耳内窥镜检查.结果 32例患儿听力恢复正常,症状消失;1个月后面瘫患儿治愈.2例遗留鼓膜穿孔,3个月后行鼓膜修补术.结论 儿童急性中耳炎是儿童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高,进展快,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否则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或转为慢性中耳炎影响患儿听力.头孢曲松抗菌谱广,对儿童急性中耳炎常见致病菌敏感,治疗安全、有效,可作为一线用药.

    作者:窦艳玲;付明亮;刘涛;冯怀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新疆某地区245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近4年分离出的245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谱,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7月~2012年8月我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245 株铜绿假单胞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使用梅里埃API全自动细菌培养分析系统及K-B法药敏试验,数据分析使用WHONET 5.5软件.结果 24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所测15种抗生素均有耐药性,其中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丁胺卡那、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的耐药性较低,耐药率分别为6.53%、13.47%、14.29%、20.00%、26.53%、33.88%;对磷霉素、哌拉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耐药性较高,耐药率分别为73.06%、69.39%、53.88%、53.88%;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唑林100%耐药.结论 本地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与其他地区不尽相同,应加强本地区该菌的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陈强;包芙莉;尚丽霞;李强;李丹;刘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麦默通乳腺微创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压力的增大,乳腺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且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一些毫无临床症状的乳腺肿瘤得以早期诊断.由于部分早期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疾病在鉴别诊断方面较为困难,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提出对临床发现的乳腺肿瘤需要积极的手术切除.传统的手术切除或者切开取活检术,均会在乳房上留下明显的切口疤痕,给患者留下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Mammotome乳房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病变,其切口隐蔽、瘢痕微小、对乳房外观影响甚微,较传统手术切除更易被女性患者接受[1].我科于2012年10月开始采用Mammotome乳房微创旋切术对乳腺病变进行诊断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丛丛;刘华丽;陈孝燕;胡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持续改进原则在军队医院图书馆中的应用

    现代军队医院图书馆的工作以满足读者的医、教、研、护工作需要为宗旨,以强化医院信息化建设为核心,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军队医疗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从技术设备到服务质量都必须不断持续改进.针对目前军队医院图书馆面临的挑战,持续改进的核心是通过提高服务效率来提升组织的整体业绩,以满足服务对象日益增长的需求和不断变化的期望,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1].我院图书馆结合现状通过渐进性持续改进方式,对服务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进行探索,对军队医院图书馆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初步探索,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若惠;王玲;梁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经腹疝囊腹膜外旷置术治疗小儿疝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疝更加优化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10年我科收治的68例小儿疝的临床资料.结果 均为诊断明确的小儿腹股沟斜疝病例.在不插管的静脉基础麻醉(丙泊酚+芬太尼)下,行经腹疝囊腹膜外旷置术,术后随访仅1例复发.结论 经腹疝囊腹膜外旷置术是在疝囊高位结扎基础上进行的有益探索,将疝囊旷置于腹膜外,疗效确切,具有操作简便、安全、不破坏小儿腹股沟区原有解剖、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优于传统的疝囊高位结扎术,但仍应掌握好手术技巧及麻醉方法.

    作者:张渝科;杨日高;穆宇;吴国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成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共培养体系的研究进展

    早在1763年,骨髓脉管系统在骨修复中的重要性已经被提及.迄今为止,骨组织工程在临床试验中仍不成熟,主要原因在于组织工程骨结构中血供不充足[1].骨是一个高度血管化的组织,骨植入体内时,周围组织提供的营养物质及氧气仅限于150~200 μm范围[2],而植入骨的内生性血管形成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终导致骨组织中央出现细胞坏死.因此,血供的重建便成为组织工程产品进入临床应用的关键环节,也成为骨组织工程领域研究的焦点.

    作者:董秀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边防基层士兵眼病谱调查分析

    眼是视觉器官,视觉是人和动物重要的感觉,人通过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约90%是由眼来完成的[1].眼病引起的眼部红肿、畏光流泪、眼痛、眼痒、分泌物增多、视力下降等症状体征,会严重影响战士病员正常的生活和训练,不及时正确处理甚至可能会出现永久性视力下降或致盲、传染性眼病播散等.为了加强边防部队的眼病防治,为科学制定防治预案提供依据,本研究针对边防基层士兵这一特殊群体开展了调查研究,现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眼病的519例边防基层士兵眼病谱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肖咏梅;徐春光;王晓品;刘国惠;张艺;严守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我院2008~2012年临床用血情况统计分析

    目的 通过对临床用血情况的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相应的管理对策,提高临床科学用血水平,缓解当前临床用血压力.方法 对我院2008~2012年用血量、人均用血量、每年各季度用血情况及成分血使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统计年限内临床用血总量迅速增加,人均用血量在统计时间内先增加后降低;各年均以第3季度用血需求量高,第1季度低;用血以手术用血为主,且手术用血比例逐渐递增.结论 近年来临床用血需求不断增加,有关部门在鼓励广大民众参与无偿献血的同时,建议有献血意向的民众适当考虑在用血高峰时段献血;医院应对临床医师加强输血知识教育,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做到科学合理用血.

    作者:陈斌;梁凯;农树红;杨冬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

    目的 总结探讨老年瓣膜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ECC)管理经验.方法 总结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142例老年瓣膜置换手术的ECC管理经验.全部采用浅低温、中度血液稀释、高流量ECC灌注,使用HTK液作为心肌保护液,经主动脉根部顺行或切开灌注.术中监测血气及电解质变化,所有患者术中均采用常规超滤和改良超滤技术.结果 142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ECC时间136~211(145.7±27.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89~133(96.3±7.3)min.术中心肌保护效果良好,未出现心电活动,均顺利脱机.术后死亡2例,死亡原因均与ECC无关.结论 对于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采用合适的 ECC 方法,重视各脏器的保护,可有效地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对患者术后转归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作者:辛梅;赵凯;刘刚;倪尔连;邬晓臣;岳琴;魏晓红;欧阳辉;张近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