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荣;范宗江;李绕梅;张延涛;万淑琴;朱颖;江洪娟
门诊是患者就诊的源头,门诊的诊断、治疗意见对患者后续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关系到患者的根本利益和医院的名誉两个效益.我院为大型综合性医院,门诊量大、专科多,患者就诊由于病情、病种复杂往往涉及到多个专科,要在多个专科之间反复挂号、排队、候诊,致使患者就诊时间长、花费大.
作者:邱俊杰;李红;陶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氨氯地平加依那普利在门诊老年高血压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80例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联合用药各5~10 mg/d,疗程4 w.结果 二药合用后,降压效果明显.结论 二药合用是治疗老年性高血压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
作者:杨建芬;李秀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我院始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新军事变革,紧紧围绕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保障准备为龙头,以官兵健康需求为抓手,深入剖析邻近部队师医院发展所面临的难题,积极研究新形势下提升体系部队卫勤保障能力的方法,深化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
作者:木森;张道全;沈文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合理选择.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从临床患者标本中分离的338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耐药性分析,并用WHONET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135株(39.94%),其次是呼吸内科65株(19.23%);痰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多,为236株(68.82%).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多黏菌素敏感,其次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较敏感.对临床常用的头孢三代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于45.0%.结论 我院临床医师应掌握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合理使用敏感抗生素,控制多重耐药株的流行,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作者:刘丛海;冷小燕;姜春玲;彭绍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拇趾甲皮瓣及第二趾再造拇指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 使用游离拇趾甲皮瓣包裹第二趾骨关节及肌腱为支架再造拇指缺失,拇指缺失的程度为Ⅲ~Ⅵ度.其中Ⅲ度缺损83例,Ⅳ度缺损86例,Ⅴ度缺损88例,Ⅵ度缺损58例.缺失时间7~15 d,其中200例缺失时间为7~10 d,115例缺失时间为11~15 d.结果 再造拇指全部成活,患者住院25~50 d,平均37 d.随访3~20个月,再造拇指颜色红润,外形接近健指,功能及感觉良好.结论 使用游离拇趾甲皮瓣包裹第二趾骨关节及肌腱为支架的再造拇指,能大限度修复拇指缺失,恢复拇指功能,外形功能良好.
作者:尤超;钟银鹏;宋云彩;高朝阳;熊强;唐莎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如何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10月~2011年2月174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746例中,无一例胆管损伤及死亡病例;术后2~6 d出院,平均4.2 d.结论 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适当选择病例,认真细致处理Calot三角、适时中转开腹是预防胆管损伤的重要措施.
作者:赵继辉;温贤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检测对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对2005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9例脑出血患者进行不同时间段、多个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分析检测结果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在内皮素-1(ET-1)、抗凝血酶Ⅲ(AT-Ⅲ)、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血栓调节蛋白(TM)以及D-二聚体等5个凝血功能指标上,37例患者变化明显(观察组),52例患者变化不明显(对照组);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比较,在发病48 h后均已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除AT-Ⅲ明显降低外,其他指标明显异常升高;观察组治疗良好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病残率高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有8例死亡,而对照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脑出血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显著者的预后较差;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检测,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
作者:李元斌;邓发斌;陈淳;周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大肠息肉的有效诊治方法.方法 对本院结肠镜检查诊断大肠息肉后并采用氩气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内镜发现大肠息肉363例(其中确诊腺瘤样息肉恶变5例),内镜下息肉切除330例,术后发生局部出血16例,通过内镜下治疗均有效控制.结论 结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大肠息肉是临床上一种有效、简单、安全的方法.
作者:罗朝晖;肖云;黄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高尿酸血症与脂代谢异常、血压、体重指数及血糖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09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诊疗的3122例健康体检者,对其血尿酸、血脂、血压、体重指数以及血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尿酸血症总发生率为18.39%.男性与女性之间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21.03% vs 13.96%,P<0.05).在女性高尿酸组中,收缩压水平较尿酸正常组明显增高[(139.5±25.5)vs(133.4±221.3)mmHg,P<0.05].在男性高尿酸组中,BMI较尿酸正常组明显增高[(26.02±4.38)vs(25.11±3.24)kg/m2,P<0.05].男性人群中,高尿酸组患者的TC和TG均较尿酸正常组患者明显升高(P<0.05);在女性人群中,高尿酸组患者的TG较尿酸正常组患者明显升高,而高尿酸组患者的HDL较尿酸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脂代谢异常、血压、体重指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具有性别差异.
作者:于丽;张利祥;马俐华;田洪臻;宋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测定老年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探讨COPD与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 测定35例老年男性COPD患者及35例健康老年男性的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以及血清钙(Ca)、磷(P)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OPD组BMD和BMC测定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清Ca、P及ALP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老年COPD患者BMD低于健康老年男性,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增高.
作者:左莹;雷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多发伤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危重创伤,较为多见的致伤因素有交通事故、高处坠落、高速冲撞、严重挤压伤等,具有一定的病死率,并且受伤部位越多,其病死率也就越高[1].
作者:黄玉;冯敏;梁样;吴琼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3种术式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不稳定胸腰椎骨折86例行胸腰椎后路手术治疗,随机分为3组:A组(传统内固定)经骨折相邻的上下位椎体椎弓根钉内固定椎板间或横突间植骨;B组在A组基础上行伤椎椎弓根短钉内固定;C组在A组基础上行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果 3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或内固定取出后,比较椎体前后缘比值及Cobb角,B、C两组优于A组,且C组优于B组(P<0.05);比较内固定失效率,B、C两组优于A组(P<0.01).结论 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在取出内固定后能有效维持椎体高度,矫正后凸成角,防止椎体塌陷,减少内固定失败、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
作者:李海波;苟永胜;滕林;王勇;车峥;梁继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病例女,80岁,因反复头晕、乏力、气促8年余,加重1 w余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90/120 mmHg,心率116次/min,脉搏92次/min,心率绝对不齐,心音强度绝对不等,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Ⅲ级舒张期杂音.既往史:在当地医院血常规检验多次提示:血小板增多(具体数值不详).辅助检查:心电图:(1)窦性心动过速伴不齐;(2)频发室性早搏;(3)V2~V6导联T波低平.B超检查:肝脏、胆道系统、胰脏和脾脏未见明显异常.血细胞分析:WBC 23.98×109/L,RBC 5.69×1012/L,HGB 165 g/L,PLT 1515.00×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87.94%,嗜碱性粒细胞0.42%,单核细胞4.40%,淋巴细胞7.42%,PCT 1.55%,MPV 10.20 fl、PDW 13.00 fl和P-LCR 28.10%;血涂片中血小板大片状簇集,大小不一,可见小型、大型和畸形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和血脂检验结果均在参考值范围之内.
作者:陈宏安;田径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低张双重钡餐造影诊断同时性食管重复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院近13年收治食管癌2417例,入院后均常规行低张双重钡餐造影检查,对发现的食管重复癌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患者行低张双重钡餐造影时,均同时发现食管两处癌灶,病程6个月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两癌灶之间均间隔正常食管组织,符合同时性重复癌的诊断标准.结论 低张双重钡餐造影较普通吞钡检查具有明显优点,能明显提高同时性食管重复癌的诊断率,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乔清;张云泉;李锦青;李福锁;禹智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妊娠滋养细胞瘤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包括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瘤,其病情发展快、病程短、转移早,治疗后仍有20%左右高危转移病例出现耐药或复发[1].本病患者多发生于生育期年龄,治疗以化疗为首选方案.但化疗疗程长,间隔短,有较大的毒副作用,因此要求医护人员必须掌握化疗相关知识,做好化疗期间的护理,以确保化疗效果,提高治愈率.
作者:王党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病例 (1)患儿,女,6岁,因咳喘3 d,加重1 d来院就诊.既往反复多次发生受凉后咳嗽、喘息,有湿疹病史.查体:一般情况可,气稍促,R 35次/min,HR 105次/min,口唇无发绀,轻度三凹征;双肺呼吸音增粗,可闻及大量哮鸣音及少量中粗湿啰音;心音有力、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血常规检测正常.给予常规抗感染,普米克令舒1 mg加博利康尼令舒2 ml雾化吸入,2次/d;硫酸沙丁胺醇2.4 mg口服,1次/12 h,与雾化治疗间隔 4 h.同时每日睡前服用孟鲁司特5 mg.用药4 d后,患儿咳喘明显减轻,但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夜间异常兴奋不易入睡等现象.停孟鲁司特2 d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夜间能安静入睡.
作者:蒲昭霞;李亚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技巧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更要求学生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
作者:谢孟;石佳玉;冯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科门诊及住院诊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48例,随机分为布地奈德气雾剂组(对照组)24例和布地奈德加孟鲁司特组(治疗组)24例.对照组常规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组在常规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基础上加服孟鲁司特,每晚顿服,共12 w,并随访20 w.结果 两组不良反应、显效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每月哮喘日间及夜间发作次数,每月使用短效支气管扩张剂的天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较明显.结论 孟鲁司特钠与吸入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布地奈德.
作者:侯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病例男,74岁,50 kg,因吞咽梗阻感2个月余入院.既往两次胆道手术史,术前检查:BP 125/80 mmHg,HR 83次/min,Hb 133 g/L,HCT 40.7%,电子胃镜下取活检病理示:(贲门)腺癌,余无特殊.拟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钠100 mg.8:45入室后监测生命体征:BP 140/68 mmHg,HR 87次/min,SpO2 98%,吸氧,接中心静脉置管输液.
作者:张镇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基于军队院校教育转型、落实<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以及高原军事医学专业教育特殊性的需要,本系构建了高原军事医学任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的运行推动了高原军事医学系由学历教育为主转向任职教育为主,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本文对该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运行情况作一简介,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设想.
作者:罗荣;徐利;宋桐林;田怀军;李鹏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