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艳玲;冯怀志;袁树斌
目的 分析男性2型糖尿病(DM)患者身体成分变化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能X线BMD检测仪,对88例男性2型DM患者(DM组)和97例男性非DM患者(非DM组)进行腰椎(L1~L4)正位、左股骨和全身BMD检测和身体成分检测,并分析比较.结果 (1)两组间所测部位BMD均无显著差异,但DM组全身、躯干和左大腿脂肪质量,左大腿肌肉质量均比非DM组显著降低.(2)在DM组,体重与腰椎BMD、左髋各部BMD和全身BMD等呈显著正相关;体重指数与左股骨各部(Wards三角除外)BMD和全身BMD等呈显著正相关;全身脂肪质量与L1、L3和全身BMD等呈显著正相关;左大腿肌肉质量分别与L2、L3、股骨颈、股骨干和全身BMD等呈显著正相关.(3)在非DM组,体重、体重指数和各部组织成分质量均与全身BMD呈显著正相关.体重、体重指数、全身脂肪质量和躯干脂肪质量均分别与腰椎BMD、左股骨各部BMD等呈显著正相关;全身肌肉质量与左股骨各部BMD(Wards三角除外)、L1 BMD呈显著正相关;左大腿肌肉质量也与左股骨各部BMD呈明显正相关;躯干肌肉质量与股骨颈BMD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男性DM患者身体成分变化主要表现为脂肪质量和左大腿肌肉质量明显减少,身体成分与BMD存在一定相关性,但与非DM者相比有较多不同,其差异可能与糖尿病引起的代谢异常有关.
作者:游志清;万勇;金小岚;程莹;郎红梅;艾智华;付静;邢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更方便实用的支撑物.方法 用5号注射针头从硬膜外管侧壁穿入管腔制成带芯的硬膜外管,应用于13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治疗.结果 植管一次性成功率100%.操作简单,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用5号注射针头作芯增加了硬膜外管的钢性,可完全代替泪道探针的作用,用于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提高了一次性植管成功率,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白宗禧;洛桑;王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42例,男37例,女5例.年龄1~10岁,平均5.3岁.疝囊位于右侧23例,左侧14例,双侧3例,对侧隐性疝2例.其中嵌顿性疝4例.均在腹腔镜下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 手术时间10~20 min,平均13 min,术后平均住院2 d,全部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12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安全高效,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耿协强;陈辉;喻俊彪;凡庆东;王耀鹏;马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众所周知,肝功能衰竭是各种严重肝病的终末期表现,在我国以十分常见的重型肝炎为其典型代表,病死率高达60%~80%.迄今为止,传统内科对肝功能衰竭的治疗几无良策.肝脏移植虽为目前肝功能衰竭治疗的有效手段,但受供体来源、免疫排异、围手术期以及移植费用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尤其是供肝来源的紧缺,使不到10%的肝功能衰竭患者有幸获得肝移植(我国获得肝移植的患者比例更低).
作者:刘先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多病因性及心衰类型,为临床老年慢性心衰的多元化及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科2008年2月~2009年2月收治的206例老年心衰患者,根据不同年龄段分成3组,对其多病因构成特点、心衰类型进行临床分析,并根据超声心动图对E/A、EF的测定结果进行心功能判断.结果 老年心衰患者中,94.7%为多病因,基础疾病以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为主,合并疾病以COPD、糖尿病、心律失常为主,常见老年人心衰主要以舒张性心衰为主,占66.99%.结论 老年心衰患者主要以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等为主要基础疾病,且主要以舒张性心衰为主,在治疗上应考虑到心衰的多病因性,进行多元化及个体化防治.
作者:魏玲;苏瑶;付莉;朱姿英;卢国良;赵文博;杨晓华;张筱军;刘绍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是人体血压和体液的重要调节系统.多种药物对抗RAAS系统的不同阶段,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醛固酮拮抗剂,都能有效降低血压,延缓或逆转靶器官损害.但ACEI和ARB均不能完全阻断RAAS.
作者:谢琳刚;廖忠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舌鳞状细胞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分布规律,为舌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1996~2004年手术治疗的137例舌癌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并进行Cox回归分析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本组137例病例中,经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pN(+)76例,颈淋巴结转移率55.47%,其中颈淋巴结转移受累区域为Ⅰ、Ⅱ、Ⅲ、Ⅳ、Ⅴ,其中Ⅱ区高;Cox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颈淋巴结转移低受累区域、淋巴结包膜外侵犯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N(-)和pN(+)中颈淋巴结转移低受累区域Ⅰ、Ⅱ、Ⅲ、Ⅳ和Ⅴ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6.15%、46.88%、41.18%、0.00%、0.00%(P<0.01).结论 舌癌颈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且舌癌颈淋巴结转移常见于Ⅰ、Ⅱ、Ⅲ区,临床颈淋巴结转移阴性(CN0)患者可选择包括Ⅰ、Ⅱ、Ⅲ区的区域性清扫,可有助于提高颈部控制率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郑维银;张建设;张定涛;李晨军;羊书勇;李浩;吴坡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近年来,外科微创技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痛苦轻、住院时间短等独到的优势获得飞速发展.腹腔镜技术微创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步应用于普外科各类疾病的治疗.自1991年Jacobs等[1]尝试将腹腔镜技术运用于结直肠手术并取得成功以来,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临床应用日益推广[2-3].我科自2008年10月开始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以来,已经顺利开展了19例,效果满意,现将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曲跃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modern 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ECCE)联合后囊划开术的临床疗效,探讨手术方法、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24例(26眼),男9例,女15例,单眼22例,双眼2例.结果 经3~12个月随访观察,矫正视力≥0.5.结论 操作简单,后囊膜划口小,不易损伤玻璃体前膜,保留了ECCE的优点,并达到了预防主要并发症后囊膜混浊的目的,尤其适用于经济条件差、部分不愿或不宜植入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的患者.
作者:巢阳;王国建;张雪梅;樊宗山;张颖颖;李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格拉司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 27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随机分为G组(格拉司琼40 μg/kg)、F组(氟哌利多80 μg/kg)和N组(生理盐水50 ml),每组92例.各组常规全麻诱导插管后给予相应药物静脉滴注,然后实施手术.观察各组术后12 h内及12~24 h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G组和F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N组(P<0.01~0.05);G组与F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格拉司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有预防作用.
作者:胡俊梅;牟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护理文件是医院重要的档案资料,是反映住院患者病情发展全过程和护理人员临床实践的原始记录,也是患者住院费用的原始凭证,某些护理文件还具有法律效应,同时也是临床教学和科研的重要资料[1].但是,护理文件中常存在医护记录时间不一致、记录遗漏、记录差错、病历涂改或代签他人姓名、护理记录缺乏客观性和连续性等问题[2].
作者:江珉;朱燕;李燕萍;施兆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病例 男,16岁.高速公路车祸致腹部伤,急腹症来我院急诊科就诊.查体:T 36.1 ℃,P 102次/min,血压70/40 mmHg.因疑腹腔脏器或腹部大血管损伤而行彩超检查,使用HITACHI EUB-8500型实时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患者取仰卧位及侧卧位,行腹部超声检查.彩超显示腹腔大量积液,肝、胆、胰、脾、右肾未见异常,彩色多普勒血流图示左肾内无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显示无动静脉血流频谱,二维超声显示无血管搏动,彩超诊断:左肾动脉断裂.
作者:张凤英;新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肾移植术后器官的排斥反应始终存在,决定了移植术后病人长期使用抗排斥药物,使其机体免疫力相对普通人低,加之激素、抗生素等药物的应用,易导致各种感染的发生.近年来研究表明,随着肾移植数量的增多,真菌感染率在明显上升[1].我科于2005年1月~2009年6月进行了543例肾移植术,其中54例并发肺部真菌感染,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安丹;韩孟霞;董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退行性疾病的一种,是退行性颈椎疾病中常见、严重的类型之一,是以椎间盘退行性变为基本病理基础,相邻椎体后缘骨赘形成,以此构成对脊髓和支配脊髓血管的压迫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障碍的疾病.
作者:普丽萍;周艳;孙芳;许兰;许颖;洪正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医院管理的创新直接决定着科技的创新和医院的内涵发展.切实把管理创新始终贯穿于医院工作决策、组织、领导、控制的全环节质量管理创新过程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面推进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重要课题.
作者:孙梯业;颜伟;孙冬丽;贾殿和;周宁新;姜合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新药比阿培南对常见致病菌的抗菌活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临床分离的135株共7类常见致病菌,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并设对照组:美罗培南组和亚胺培南组,结果判定参照NCCLS 2006 年标准.结果 135株致病菌对比阿培南的敏感率为86.6%,美罗培南为63.7%,亚胺培南为57.0%;比阿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的敏感率分别为85.0%和50.0%,而亚胺培南为40.0%和8.3%,美罗培南为50.0%和20.8%.结论 比阿培南的抗菌活性明显高于同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尤其在对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细菌的敏感度上.
作者:汪璐;朱冰;龚扬彬;邹自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超脉冲激光与液氮冷冻治疗睑黄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89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超脉冲CO2激光及液氮冷冻方法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激光治疗组150例,治愈147例,显效3例,其中1次治愈119例,2次治愈26例,3次及3次以上2例,6个月内复发4例;冷冻组139例,治愈94例,显效14例,好转17例,无效14例,其中1次治愈53例,2次治愈19例,3次及3次以上22例,6个月内复发11例.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永久性明显疤痕及长期性色素沉着者.结论 超脉冲CO2激光治疗睑黄瘤手术方便,简捷,治愈率高,治疗次数少,复发率低,其效果明显优于液氮冷冻治疗.
作者:李燕;唐汇东;闵红梅;张锦秀;柳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在颅内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8例患者均行FLAIR序列和FSE-T2WI检查,比较两种序列对病灶的显示能力.结果 88例中,透明隔间腔5例,交通性脑积水6例,梗阻性脑积水10例,室管膜瘤2例,转移瘤2例,胶质细胞瘤5例,脑膜瘤5例,亚急性脑室内出血(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2例,侧脑室内囊肿1例,脑白质脱髓鞘疾病20例,基底节区梗死15例,血管母细胞瘤5例,脑囊虫病3例,脑炎5例.以上疾病的病灶,在FLAIR序列上均能显示,并可清晰显示病灶边界;但在T2WI像上虽可显示病灶,但边界不清晰,难以清晰显示病灶边缘与周围组织关系.结论 FLAIR序列能够抑制脑脊液的信号,提高脑室内、脑室旁病灶的对比度,对脑室旁病灶、尤其是脑室内病变的显示较FSE-T2WI清晰.
作者:赵邦;胡茂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现行阴道分泌物常规分析标准判断方式的缺陷.方法 分析现行标准的评定结果,寻找存在的问题.结果 受检验医师的主观影响和标本不同状态的客观影响,导致结果有时不能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尝试改进报告方式,更客观地对阴道分泌物进行描述.结论 改进后阴道分泌物常规分析结果更准确,同时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作者:唐超;顾长国;刘书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外科介入综合治疗的早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9月~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24例26条肢体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行球囊成形术,结合髂、股动脉支架置入和动脉取栓综合治疗的早期疗效.结果 平均随访8.5个月,24例26条肢体膝下动脉硬化病变50条,球囊成形术成功疏通48条动脉.流入道病变予髂动脉支架置入4例,股动脉支架置入6例,股、腘动脉血栓取栓6例.术中并发导丝穿通血管壁2例.结论 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外科介入综合治疗的早期疗效好.
作者:周兴立;陈翠菊;郭曙光;方伟;尹存平;张鹏;邱天;苏宏斌;张铠;谢映鲜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