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乾文;蒋锐;李建浩;胡朝芬;魏小燕;顾明
目的:探讨世居藏族与移居汉族脾脏增大情况及原因.方法:选择1200例世居藏族和646例移居汉族的脾脏超声检测值、血常规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移居汉族与世居藏族相比,男女脾脏增大的发生率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脾脏厚径、脾静脉内径和脾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男女之间脾静脉内径和脾静脉血流速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汉族男性Hb、RBC明显高于藏族男性,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藏族男女、汉族男女之间Hb、RBC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高原世居藏族与移居汉族比较Hct、ηb、PFC、TK和ηP均减低非常显著(P<0.01).结论:高原脾脏增大与种族、性别、遗传和生活方式相关联.
作者:林映奇;熊杰;田伟;马伦;尹透明;张海峰;张志明;张莉;陈利;陈伟宏;张永红;金琦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前,经过高原医学工作者几十年的辛勤探索,不断深入研究,使得高原肺水肿(HAPE)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治愈率达99%以上.
作者:陈有;高钰琪;李素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影响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治疗晚期肿瘤恶性心包积液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晚期肿瘤恶性心包积液患者采用置管灌注rmhTNF治疗心包积液的临床资料.通过对患者性别、年龄、心包积液量、KPS评分、全身转移情况、治疗用药剂量等因素与治疗心包积液有效率的统计分析,判断这些因素对治疗疗效的影响.结果:本研究76例中54例有效,总有效率71.0%(小剂量组有效率50.0%,大剂量组有效率92.1%).rmhTNF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在患者性别、年龄、全身转移情况等方面差异不明显;而在心包积液量、KPS评分、rmhTNF剂量等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结论:rmhTNF治疗心包积液疗效较好,尤其是对一般情况较好(KPS>60分)的中少量心包积液患者采用大剂量rmhTNF治疗效果更明显,同时无明显增加的毒副作用.
作者:魏东;汤礼军;高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是常见的院内感染之一,但目前尚未引起临床医护人员足够重视,据统计留置导尿引起的尿路感染中约0.02%~0.04%发生菌血症或败血症,一旦发生,其病死率大约在0.13%~0.30%[1].
作者:梁蓉;陈萍;张素琼;邓蜀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学科建设是医院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医院建设的重头戏,学科的技术优势体现出医院的整体实力和综合水平.在统筹好医院整体发展的同时,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发展优势学科,并由此带动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医院全面建设、提高竞争力的一条有效途径[1].
作者:石骥;颜碧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护患纠纷是医疗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护患纠纷的起因,除了社会因素和管理因素之外,临床护士与患者之间,对于护患纠纷的发生具有明显的触发作用[1].
作者:李洁;李东文;王晓湘;刘文清;杨晓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病例 女,49岁,2006年2月因发现胆囊结石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加阑尾切除术后出现腹泻大量稀水样便,迅速消瘦,2个月体重下降5 kg.
作者:张萍;边革元;杨明浩;刘军;郝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内生场热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放射性肺炎的患者进行内生场热疗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根据治疗后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表现来判断疗效.结果:45例经内生场热疗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后,显效15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91.11%.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显著,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内生场热疗联合糖皮质激素是一种治疗放射性肺炎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宏;王永刚;丁云霞;林旭;张勇;纪华;康保国;刘跃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形状记忆合金是一种处于特定状态下,进行一定程度的变形后,经加热处理能够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材料[1].1938年Greninger等发现,Cu - Zn和Cu - Sn合金都具有形状记忆效应.
作者:宋晓飞;林月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金葡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SEB) 对支气管哮喘豚鼠模型支气管肺泡液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及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18只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支气管哮喘豚鼠模型组6只和SEB组6只,模型组用卵白蛋白(ovalbumin,OVA)建立豚鼠哮喘模型,SEB组在OVA致敏前10 d于腹腔注射SEB 1 ml(10 mg/L),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支气管哮喘诱发后2 d,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WB法测定HMGB1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FN - γ和IL - 4水平. 结果:模型组肺泡灌洗液白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数及比例、HMGB1水平和IL - 4浓度显著升高,IFN - γ浓度显著降低.SEB组白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及比例、HMGB1水平和IL - 4浓度显著低于模型组,IFN - γ浓度高于模型组.结论:SEB能减少哮喘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HMGB1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及比例,其机制可能与Th1/Th2细胞因子比值调节有关.
作者:罗光明;戴晓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的少见模式.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25 000例受检者血清标本中HBsAg、抗 - HBs、HBeAg、抗 - HBc、抗 - HBcIgM.结果:发现HBV血清学标志物少见模式25例.结论:对乙肝两对半中少见模式要认真对待,仔细分析,减少误差.
作者:田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ina Hospital Knowledge Database,CHKD),是为我国各级各类医院知识化、信息化建设而设计的大型医院全文知识仓库,由清华大学和中国医学会共同建立[1].
作者:李若惠;王玲;严枫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骨盆骨折是骨科严重创伤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多由强大暴力所致,分为稳定性骨折和不稳定性骨折,而不稳定性骨折均需行骨骼牵引术,维持正确有效的位置.
作者:吴群;粱锋;杨婷婷;李延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左旋肉碱(LC)对顺铂损伤大鼠肾病理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36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化疗模型组(DDP组),干预组(LC+DDP组).Control组和DDP组给予常规饲料,LC+DDP组给予常规饲料+1%LC.喂饲7 d后,DDP组和LC+DDP组腹腔注射顺铂(5 mg/kg),Control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注射4 d后,取标本,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大鼠肾脏形态结构改变.结果:病理切片显示,DDP组肾小球结构尚完整,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有变性、坏死,肾小管出现蛋白管型;而LC+DDP组肾脏病理结构明显改善.超微结构观察,DDP组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高度肿胀,嵴断裂缺失,部分呈空泡变性,部分崩解;而LC+DDP组这些损害轻微.结论:预防性喂饲LC能对顺铂损伤大鼠肾病理和超微结构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医院临床科主任既是医院工作的执行者和落实者,也是科室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由于临床科主任工作的双重性,决定了临床科主任绩效考核的双重性.
作者:刘翔;何雪峰;资云海;周雄辉;何春品;胡道松;王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健康体检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分布状况.方法:对600例中老年健康体检者(检测组)进行血液流变学的指标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中老年健康体检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均有显著差异(P<0.05),中老年健康体检者血液粘度增高者占40.7%,红细胞聚集指数增高者占44.5%,红细胞变形指数降低者占41.0%.结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中老年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率较高,可为疾病的发展、转归和预后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王钦芳;刘雄;李兵;易珂;王默思;邹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报告我院收治56例12岁以下地震儿童伤员的伤情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儿童地震伤员的受伤情况、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结果:56例12岁以下地震儿童伤员平均8.4岁,四肢躯干骨折40例次,胸、腹、头颅损伤14例次,软组织损伤18例次,休克3例.根据ISS评分,轻伤(<16分)42例(75.0%),重伤(16~24分)14例(25.0%).四肢及骨盆骨折全部愈合,18例皮肤软组织损伤经清创术,16例一期愈合,2例伤口感染经换药愈合.9个肢体截肢后,3~6个月安装假肢并开始下地活动,56例全部治愈.结论:儿童地震伤员的治疗以功能重建、简单有效、创伤小为原则,心理疏导与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权毅;邓少林;潘显明;马泽辉;邓冰;周劲松;伍红桦;黄刚;蒋凯;屈波;谢庆云;康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慢性心衰患者左心室容积参数的特征. 方法:老年高血压合并慢性心衰患者108例,于入院48 h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按左室射血分数(EF)降低的程度分为3组.对照组40例,为同期住院、无心衰证据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检测各组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室间隔舒张末厚度(IVS)、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LVPW)、左室心肌重量(LVMW)及一个新的指标--左室容积指数(LVVI). 结果:(1)超声心动图各项参数在3组心衰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2)与对照组比较,EF正常的心衰患者LVED减小(P<0.001),LVPW增加(P<0.0001),LVVI显著减小(P<0.0001);(3)EF轻度降低的心衰患者LVED增大(P<0.05),LVPW增加(P<0.001),LVVI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4)EF显著降低的心衰患者LVED和LVVI增大非常显著(P<0.0001),LVPW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容积参数,有助于区分老年高血压合并慢性心衰的不同临床类型.
作者:王鹏巨;姚德厚;李华斌;李玲;周雪勤;宋树权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熊果酸(ursolic acid)对体外胃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Mcl - 1表达的影响.方法:胃癌细胞株(SGC - 7901)分为对照组和熊果酸不同浓度组,将终浓度分别为 1、5、25 μmol/L的熊果酸加入培养液中,观察胃癌细胞形态学变化,测定各组熊果酸作用2、8、24 h后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术)、Mcl - 1 转录及蛋白表达变化(RT - PCR法和Western blot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熊果酸不同浓度组出现细胞皱缩、脱壁、细胞漂浮及细胞破碎现象,细胞凋亡率增加,Mcl - 1 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下降,有明显的药物作用时间和浓度依赖关系.结论:熊果酸能提高胃癌细胞凋亡发生率,降低Mcl - 1基因的表达.
作者:詹刚;许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栓塞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4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行部分性脾栓塞治疗,术后1 w、1个月、3个月、半年、1年、2年复查血象,观察疗效.结果:84例中,术后显效58例(69%),良好16例(19%),进步7例(8%),无效3例(4%).结论:部分性脾栓塞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乾文;蒋锐;李建浩;胡朝芬;魏小燕;顾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