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自2011.10-2014.10期间收治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4),对照组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并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经积极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为79.6%,二者相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应用替罗非班有益于减轻心肌损伤,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继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痴呆(A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90例AD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的9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HCY指标.观察对比两组受检者血浆HCY指标的变化,以及不同严重程度AD患者与对照组的血浆HCY指标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AD患者血浆HCY指标(25.85±7.52)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4.50±6.52)μmol/L(P<0.05).研究组AD患者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其血浆HCY指标也呈上升的趋势,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HCY是诱发AD的重要因素,可给患者的认知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且HCY指标越高,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越为严重.
作者:段素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在褥疮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2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6例褥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38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褥疮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率.结果 常规组患者褥疮护理效果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褥疮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其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对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跟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78例创伤性跟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距下关节融合术的治疗,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保守治疗,对比各自的临床疗效.结果 随访期间内,所有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观察组患者AOFAS和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跟距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减轻患者各项临床症状.
作者:董亚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对儿科的护理风险原因进行调查,并制定积极的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28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共出现82例护理投诉事件,对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出现的护理风险因素制定积极的护理防范措施.结果 34例护理差错类,占41.5%,30例意外情况类,占36.6%,10例服务质量类,占12.2%,8例护理记录类,占9.7%.结论 对儿科出现的护理风险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风险原因对其实施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而能够大大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
作者:姚康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免疫系统影响的比较.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1例患有结直肠癌的病患分为2组,对照组行开腹根治手术,实验组行腹腔镜根治手术,比较2组术式对免疫因子(CD3+、CD4+、CD4+/CD8+、CRP、IL-6、IgM)的影响.结果 两组病患术后3天、术后7天和术前相比,实验组术后3天病患CRP水准显著低于对照组IL-6水准低于对照组,术后3天IgM高于对照组,而术后3天、7天CD3+、CD4+、CD8+、CD4+/CD8+、NK细胞均有所下降,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都将抑制病患身体的免疫系统可是和开腹手术比较而言,腹腔镜手术的影响很小,这表明在免疫保护上更腹腔镜手术比开腹手术方法更具优势.
作者:卫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对比分析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中应用普罗帕酮与维拉帕米的实际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使用普罗帕酮与维拉帕米.结果 观察组中的治疗有效例数是37例,治疗有效率是92.5%,对照组中的治疗有效例数是31例,治疗有效率是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律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中,与维拉帕米比较,普罗帕酮的疗效更佳,可普及.
作者:张士铭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脊柱脊髓损伤的概念,并概括在治疗及康复过程中的具体注意事项.方法 结合已有的临床研究资料及患者住院流程,并参考ICF Core sets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路径作用于胸、腰、骶椎损伤并发脊髓神经损伤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根据脊柱脊髓损伤的概念和患者所处的不同时间段制订又针对性的康复治疗路径的制订,能够大程度的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孙玉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一株大肠杆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方法 采集发病猪的肝脏、心脏,经细菌培养,生化鉴定,16s rRNA鉴定后分析其耐药性.结果 经生化鉴定及16s rRNA鉴定,显示所选取菌体为一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在进入人体后可致病,且其对许多药物的耐药性较强.结论 对病原菌进行有效鉴定,并分析其耐用性,对于临床防治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郎少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CD96监测,了解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疾病的动态变化.方法 选择AML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移植前、移植后(3个月、6个月、1年)用流式细胞术进行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分子CD96检测,评价CD96在不同时段的表达.结果 移植后患者分为二组(移植后完全缓解组、复发组),对两组患者CD96检测结果显示,移植后复发组在移植前、移植后3个月、6个月CD96表达水平高于移植后完全缓解组.移植后完全缓解组,不同时间段间CD96表达水平无差异.移植后复发组,不同时间段间CD96表达水平虽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移植后复发组在移植后3个月死亡率高.结论 移植前CD96表达水平高的患者复发死亡率高,移植不能改变此类患者预后,移植3月内仍应积极干预.
作者:杨丽萍;韦湘;薛重重;张健;黄刚;谢治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心脏彩超在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价值,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自2014年3月-2015年5月期间,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共12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病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划分为两组,一组为A组,一组为B组,A组心脏彩超、B组心电图,对比两种检测技术的诊断率,比较两组方法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大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大小以及E/Ea比值.结果 两组病例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大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大小以及E/Ea比值差异明显,P<0.05.所以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临床诊治中,应用心脏彩超检测能够具备较高的检出率,可以作为临床检测诊断该病症的重要首选方法.
作者:宋喜亮;郑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本文主要对人血白蛋白的临床应用误区进行分析,并对其临床应用误区的相关对策予以探讨总结.
作者:魏国士;张社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改良外剥内扎手术结合中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医院2014年11月到2015年10月期间诊治的混合痔患者中抽取97例作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抽签原则分成2组,观察组(n=49)应用改良外剥内扎手术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n=48)采取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和医疗费用.结果 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是(2.9±0.6)分,并发症发生率是4.1%,医疗费用是(1142.2±146.5)元;对照组VAS疼痛评分是(5.3±1.1)分,并发症发生率是16.7%,医疗费用是(2150.2±195.6)元;2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医疗费用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外剥内扎手术结合中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确切,具有微创优势,且并发症少,经济安全.
作者:张伟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声监测脐血流在胎儿先天畸形产前诊断中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在本院产科收治孕妇130例,根据病例分为畸形组50例和对照组80例.130例产前检查并对比两组孕期胎儿超声监测脐动脉血流监测及羊水量、单脐动脉.结果 畸形组单脐动脉数量高于正常组,畸形组S/D值、羊水量较正常组高,组间对比(P<0.01).结论 超声监测脐血流显示S/D值增高、单脐动脉的胎儿畸形概率很大,这为临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作者:张艳;刘恒兴;付升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髋关节手术中舒芬太尼联合盐酸罗哌卡因腰硬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髋关节损伤患者100例,以10mg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与5μg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稀释至2.5ml以0.2 mL/s的速度注入,待腰部麻醉消退时,再硬膜外给予患者3mL-4mL0.5%盐酸罗哌卡因,观察麻醉后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结果 麻醉阻滞起效时间为(2.2±1.2)min、痛觉高阻滞平面为T11、麻醉持续时间(79.3±7.5)min,麻醉前,患者平均动脉压100.5±10.8、心率74.6±11.3、呼吸频率16.9±3.7、血氧饱和度94.5±13.5,麻醉后30min平均动脉压99.5±13.8、心率73.6±15.8、呼吸频率16.5±5.6、血氧饱和度96.8±12.7,麻醉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患侧VAS得分显著低于健侧VAS得分(P<0.05).结论 盐酸舒芬太尼与盐酸罗哌卡因用于腰硬麻醉,镇痛效果好,值得应用.
作者:方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应用神经节甘脂GM1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接受治疗的96例胆红素脑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依次编号,以双号患者为对照组,单号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进行换血治疗,观察组48例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神经节甘脂GM1治疗,记录所有患儿治疗前后神经行为评分(NBNA)及其治疗后有效率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复诊发现,观察组患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36.54±0.98)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后的(31.98±1.41)分,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75%)较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62.50%)理想,两组数据差异可以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神经节甘脂GM1对患有胆红素脑病的新生儿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安全性高,缩短了患儿住院时间,对患儿预后影响较大,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王艳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钠联合双醋瑞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研究.方法 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验组采用透明质酸钠联合双醋瑞因,对照组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8周和6个月后随访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经8周治疗和6个月后的随访发现,两组患者在两个时间段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8.89%/73.53%和80.56%/58.82%,P<0.05.结论 采用透明质酸钠联合双醋瑞因治疗KOA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娟;向惠;杨春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针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并探究分析其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68例患者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均为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将其以投掷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应用常规护理的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3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5.88%),对照组11例(32.35%),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应用围手术期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优势,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郑志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妇产科急性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妇产科急性大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各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妇产科急性大出血患者给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可明显提高疗效,加快机体恢复,降低并发症.
作者:李紫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低剂量CT扫描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准确性.方法 将疑似外伤性骨折患者60例列为研究对象,利用胸部CT对其进行扫描.按照剂量不同分为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各30例.观察分析不同剂量组患者扫描结果 .结果本次共研究评价肋骨数达94根,高剂量CT扫描组患者肋骨完全骨折与不完全骨折诊断准确率高达100%,而低剂量CT扫描组患者肋骨完全骨折与不完全骨折诊断准确率为99.1%,2漏诊均发生于不完全骨折诊断.两组相比,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于患者肋骨图像质量扫描方面,低剂量组颗粒均匀率、界面清晰率与出现伪影率虽要低于常规剂量组,但二者差异并不显著(P>0.05),且低剂量组患者肋骨图像质量扫描已足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结论 低剂量CT扫描肋骨骨折具有安全性高,诊断及时等特点,且同样拥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陈根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