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患沟通艺术应用于小儿外科护理探讨

蒋中华

关键词:沟通艺术, 儿科护理, 满意度
摘要:目的 对护患沟通艺术应用于小儿外科护理进行探讨.方法 将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的患儿70例,以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35)及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与患儿之间的互动,对比两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FS焦虑自量表评分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患沟通艺术应用于小儿外科护理中可提升整体满意度,缓解患儿家属焦虑情况,值得临床应用.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HBV感染者血清转氨酶与胆碱脂酶、前白蛋白、白蛋白的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HBV感染者血清转氨酶与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酯酶的关系.方法 对2013年11月~2015年11月间在本院就诊或体检的HBV感染者98例进行研究,以ALT/AST为依据进行分组,45例正常为观察A组,25例轻度异常为观察B组,28例异常为观察C组,以CHE水平为依据进行分组,46例正常为观察1组,23例轻度异常为观察2组,29例异常为观察3组,对各指标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A组的ALB、PA、CHE明显高于观察B组与观察C组,观察B组的PA高于观察C组;观察1组的PA、ALB高于其他两组,观察2组PA、ALB大于观察3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损伤与肝功能指标相关密切,应综合两类指标进行评价,提升对HBV感染者诊断的全面性.

    作者:张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血管生长素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研究

    目的 研究和分析血管生长素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梗死区域大小,非梗死区的心肌肥厚以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作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ANG组(心肌梗死的心肌内注射血管生长素组).假手术组大鼠为空白对照,心肌梗死组和ANG组大鼠通过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对于ANG组大鼠,在心肌梗死模型建立后经周围静脉注入载ANG基因的脂质体微泡.1周和4周后分别测量各组心肌梗死的面积.经过处理4周后,使用超声心动图对各组大鼠的左室后壁的厚度与左室的射血分数进行测量,并进行颈动脉插管对左室的各个血流动力学的指标测量.后处死各组大鼠,并称其左室的重量,计算和记录其和大鼠体重的比值大小,并进行组间对比.通过免疫印迹试验的方法测量ANG组大鼠心肌细胞及组织之间血管生长素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建立心肌梗死模型一周后,心肌梗死组和ANG组间梗死面积无明显差异(P>0.05).4周后,再次测量两组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心肌梗死组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大于一周后的心肌梗死面积,且与此时的ANG组的心肌梗死面积相比明显较大.但是此时ANG组大鼠心肌梗死的面积和一周时的心肌梗死面积相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4周后心肌梗死组大鼠与假手术组相比其左室后壁增厚较为明显,且左室的重量和左室重量与体重之比均有明显增大;ANG组大鼠后壁厚度显著小于心肌梗死组;左室重量、左室重量与体重比值也显著低于心肌梗死组,且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心肌梗死组和ANG组大鼠的心功能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明显下降;但与心肌梗死组相比,ANG组大鼠左室收缩功能与舒张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将ANG基因导入大鼠体内后,可增加大鼠心肌细胞和周围组织血管生长素的浓度,可减轻因心肌梗死而引起的心室重构状态,主要表现为左室内径,非梗死部位的心肌细胞的横径和心肌细胞间质中纤维沉积的程度均有减轻或完全恢复,在此基础上,心功能也有明显的改善.

    作者:陈明玉;周娜;龚惠;陈远武;尹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对比探讨

    目的 分析不用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我院抽取8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剂量组,一组为高剂量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高剂量组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程度高于常规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的射血分数较常规剂量组提高程度更明显,且6min步行距离比常规组要长,P<0.05.结论 高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强.

    作者:侯宇鹏;慕春言;苏毅;马欣;王志坚;杨月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 观察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的产妇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助产护理方法,观察组产妇进行分娩球和自由体助产护理,并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及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的总产程6.56±2.11明显短于对照组12.38±2.69,阴道分娩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产后出血量及Apgar评分观察组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实施,能有效地减少产妇的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的几率及降低产后的出血量,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焦俊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复方小柴胡汤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常见不良反应的干预作用

    目的 分析复方小柴胡汤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常见不良反应的干预作用.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选取收治8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干扰素治疗,观察组联合复方小柴胡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HCV RNA转阴情况及不良反应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HCV RNA转阴时间早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肌肉痛、精神抑郁、乏力等不良反应改善方面作用更为明显,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复方小柴胡汤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常见不良反应的干预作用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甲状腺多发结节手术治疗42例临床探究

    目的 探究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应用手术治疗的方法 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6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视作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个组,观察组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97.62%,对照组为66.67%.观察组术后半年、1年、2年复发率分别为0%、7.14%、14.29%,对照组分别为38.1%、61.9%、76.19%.结论 手术治疗方法用于甲状腺多发结节的治疗中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减少复发,值得推广.

    作者:吴川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检测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β2微球蛋白检测对老年糖尿病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的老年人7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含量和阳性检测率.结果 观察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含量及阳性检测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β2微球蛋白检测有助于老年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杜世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同胞姐妹2人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的遗传性报告

    目的 通过总结同胞姐妹2人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的临床表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赵迎春;董学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乳腺癌的X线钼钯及CT特征对照分析

    目的 研究X线钼钯和CT特征对照分析在诊断乳腺癌方面的诊断比较,研究X线钼钯和CT特征对照分析在诊断乳腺癌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 参照2013年1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断治疗的9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90例乳腺癌患者均经过本院权威医生诊治,对90例乳腺癌患者先后采用乳腺癌X线钼钯和CT特征性影像进行分别检查诊治,通过对诊断结果 的深入分析,来判断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通过系统地检查判断、对监测结果深入分析,这90例乳腺癌患者通过X线钼钯监测出来的概率为76.42%,通过CT特征对照分析监测出来的概率为86.43%,乳腺癌X线钼钯和CT特征性影像共同监测出来的概率为92.43%.结论 通过监测结果可以看出CT特征对照监测的准确率高于X线钼钯监测的准确率,两种方法相结合进行检测的准确率高于X线钼钯、CT特征对照单独一项的准确率.患者通过X线钼钯监测和CT特征对照分析监测两种监测方法进行诊断监测很有必要性.

    作者:赵建中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痰热清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痰热清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78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通过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肺功能的改变.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4.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一定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且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陈百学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不同术式在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目的 将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收集78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椎板间隙开窗术,实验组则使用显微椎间盘切除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的一般情况作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术式医治后,治疗的效果都较为理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显微椎间盘切除术对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医治的优势明显,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张征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HBV与HCV重叠感染患者生化免疫指标检验分析

    目的 探讨生化免疫指标检验HBV和HCV重叠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肝炎患者175例,根据病毒感染类型分为单纯HBV感染组55例、单纯HCV感染55例、HBV和HCV重叠感染组65例,再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验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的血清IL-6、IFN-γ指标情况.结果 HBV和HCV重叠感染组、单纯HBV感染组、单纯HCV感染组的血清IL-6、IFN-γ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HBV和HCV重叠感染患者血清IL-6指标高于单纯HBV感染组、单纯HCV感染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HBV与HCV重叠感染患者血清IL-6、IFN-γ指标水平较高,其中血清IL-6水平可以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的重要标准.

    作者:朱素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Pilon骨折23例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目的 分析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佳治疗原则.方法 根据受力方式不同,分为轴向高能量暴力和扭转低能量暴力2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高能量暴力组10例,优3例(>92分),良3例(87~92分),可2例(65~86分)差2例(>65分),优良率60.00%(6/10).低能量暴力组13例.优5例(>92分),良6例(87~92分),可2例(65~86分)总优良率84.61%(11/13).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效果,低能量暴力型优于高能量暴力型.对于高能量暴力型,使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方法更为合理.

    作者:苏世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手术时机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手术时机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73例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根据不同的手术时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6例,观察组手术时机为6~24小时,对照组为24小时以上.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缺损情况、病死率和血肿清除率.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病死率、神经缺损评分均高于观察组,血肿清除率低于观察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24小时内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进行治疗,能够明显地提高血肿清除率,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其神经功能.

    作者:冯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2月在我院行非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97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9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焦虑、抑郁及护理舒适度评分.结果 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舒适度.

    作者:刘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呼吸科住院病人夜间存在的护理风险及对策

    目的 研究呼吸科住院病人夜间存在的护理风险,探讨解决对策.方法 择取我院呼吸科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接收的32例患者,将其作为实验组,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32例患者看作参照组,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分析夜间护理存在的风险的前提下,实施有针对性护理工作,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于护理质量评分上高于参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呼吸科住院患者来说,依据患者实际情况,拟定针对性护理对策,可以有效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作者:汪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40例瘢痕子宫阴道试产的结局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瘢痕子宫阴道试产的结局.方法 对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接受的40例瘢痕子宫孕妇和40例正常子宫妊娠分娩的孕妇进行研究,分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产妇阴道试产失败原因及分娩情况.结果 观察组阴道试产成功率为75.0%(30/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5.0%(3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和平均产程分别为(234.5±20.25)ml、(36.15±9.52)min,与对照组的(236.4±21.16)ml、(35.68±9.38)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两组产妇阴道试产失败的原因主要为先兆子宫破裂、胎儿宫内窘迫、产程停滞以及宫缩乏力.结论 先兆子宫破裂、胎儿宫内窘迫等会增加瘢痕子宫孕妇阴道试产的失败率,分娩前医生应对孕妇的手术指征以及身体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以提高阴道试产的成功率.

    作者:刘小灿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观察补肾活血促卵方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

    目的 探究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使用补肾活血促卵方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治疗的由排卵功能障碍导致的不孕症病人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B两组,各30例.给予B组病人克罗米芬治疗,给予A组病人补肾活血促卵方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病人的排卵率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A组病人的妊娠率较之B组病人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为排卵障碍性不孕病人使用补肾活血促卵方治疗,可有效改善病人不孕症状,提升病人妊娠率,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胡晓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诊治疗出血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急诊治疗出血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2015年急诊收治的出血性胃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两组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在手术前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发现,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8.33%,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无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6.67%,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60%,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出血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方法,要根据临床患者的严重程度进行选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在临床治疗中都有各自的优势,因此急诊治疗出血性胃炎要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合理的选择.

    作者:秦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小儿重症肺炎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临床体会

    目的 研究小儿重症肺炎护理方法 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医院诊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者80例,依据护理措施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喘憋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重症肺炎患儿治疗时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宗琴;罗富银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