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刘源

关键词:舒适护理, 手术室, 非全身麻醉
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2月在我院行非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97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9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焦虑、抑郁及护理舒适度评分.结果 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舒适度.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与剂量应用比较

    目的 对比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与剂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4例ICU住院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小剂量组41例、大剂量组42例、对照组41例.除对症与支持性治疗,三组分别接受不同浓度氨溴索治疗.结果 治疗后,三组患者血气分析、肺功能等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所有改善(P<0.05);大剂量组以上指标较小剂量组、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小剂量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大剂量组死亡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大剂量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监护时间[(5.3±1.6)d、(8.3±2.3)d]均优于小剂量组[(8.6±2.6)d、(11.6±3.9)d]、对照组[(8.4±2.2)d、(10.8±3.2)d](P<0.05).结论 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文灵;许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于我院行手术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在术前、术后1、3、5d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并选取15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其凝血功能指标,以此分析凝血功能指标监测临床意义.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1d、3d、5dPT、APTT与对照组相比,P>0.05;观察组术后第1dDD、Fbg含量较对照组增高,P<0.01;术后第3dDD、Fbg含量较对照组相比,P<0.05;观察组术后第5dDD、Fbg含量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 对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指标进行监测,利于并发症的防治,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裴利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小剂量雌激素预防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剂量雌激素预防治疗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到2015年11月收治的111例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的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性研究,研究组(n=56)采用小剂量雌激素治疗,对照组(n=55)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指标(E2(雌二醇)、pH、阴道健康评分、阴道细胞成熟度、子宫内膜厚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乳杆菌属为12株,对照组依然为0株,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厚度两组无差异性(P>0.05),研究组患者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雌激素预防治疗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效果显著,可提高阴道健康评分、阴道细胞成熟度、E2水平,降低酸碱度,且临床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作者:周庆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 观察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的产妇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助产护理方法,观察组产妇进行分娩球和自由体助产护理,并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及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的总产程6.56±2.11明显短于对照组12.38±2.69,阴道分娩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产后出血量及Apgar评分观察组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实施,能有效地减少产妇的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的几率及降低产后的出血量,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焦俊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检测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β2微球蛋白检测对老年糖尿病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的老年人7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含量和阳性检测率.结果 观察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含量及阳性检测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β2微球蛋白检测有助于老年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杜世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雷贝拉唑联用莫沙比利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究雷贝拉唑联用莫沙必利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2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给予对照组莫沙必利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55%,观察组为94.12%,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雷贝拉唑联用莫沙必利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较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许延杰;刘万灵;周国亮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影响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并研究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到2015年7月收治的128例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并分析有效的干预治疗措施.结果 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产生影响的因素来自于多个方面,主要和患者的年龄相关,也和患者术前全流饮食和手术时间以及实验室的相关指标有密切的联系.结论 临床上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好相关的针对性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陈海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9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并知情同意.将9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肠内营养支持)与对照组(肠外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APACHEⅡ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周时,实验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周时,实验组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有着较肠外营养支持更为显著的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韩利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不同术式在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目的 将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收集78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椎板间隙开窗术,实验组则使用显微椎间盘切除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的一般情况作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术式医治后,治疗的效果都较为理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显微椎间盘切除术对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医治的优势明显,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张征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乳腺癌的X线钼钯及CT特征对照分析

    目的 研究X线钼钯和CT特征对照分析在诊断乳腺癌方面的诊断比较,研究X线钼钯和CT特征对照分析在诊断乳腺癌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 参照2013年1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断治疗的9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90例乳腺癌患者均经过本院权威医生诊治,对90例乳腺癌患者先后采用乳腺癌X线钼钯和CT特征性影像进行分别检查诊治,通过对诊断结果 的深入分析,来判断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通过系统地检查判断、对监测结果深入分析,这90例乳腺癌患者通过X线钼钯监测出来的概率为76.42%,通过CT特征对照分析监测出来的概率为86.43%,乳腺癌X线钼钯和CT特征性影像共同监测出来的概率为92.43%.结论 通过监测结果可以看出CT特征对照监测的准确率高于X线钼钯监测的准确率,两种方法相结合进行检测的准确率高于X线钼钯、CT特征对照单独一项的准确率.患者通过X线钼钯监测和CT特征对照分析监测两种监测方法进行诊断监测很有必要性.

    作者:赵建中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胃镜下手术后留置胃管患者口鼻咽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 评价护理干预在胃镜下手术后留置胃管患者口鼻咽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2月~2016年3月,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苏、每日更换鼻贴与花绳、口腔护理等.结果 观察组鼻粘膜炎症、咽喉痛、口腔异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舒适度评分(95.2±9.4)分,高于对照组(88.5±13.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镜下手术后留置胃管患者口鼻咽护理中的应用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作者:梁娣;朱其华;贺贞;方志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我院2011年1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0例,对照组20例,予常规治疗;观察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昏迷到清醒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100%(20/20),较对照组的85.0%(17/20)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合并症发生率为15.00%,较对照组的40.00%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于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以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肇权;张文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患者96例,均高度怀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均对患者实施彩超下肢动脉(髂外动脉、股浅动脉、股深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腘动脉以及足背动脉)检查,将检查结果 与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对比,分析2者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彩超共检出动脉血管钙化狭窄132段,其中髂外动脉17例、股浅动脉19例、股深动脉15例、胫前动脉26例、胫后动脉23例、腘动脉12例、足背动脉19例.DSA共检出动脉血管钙化狭窄136段,其中髂外动脉11例、股浅动脉19例、股深动脉15例、胫前动脉27例、胫后动脉24例、腘动脉12例、足背动脉20例.经比较,2者在不同部位动脉病变的检出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彩超及DSA均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变做出较为可靠的诊断,但彩超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无创的优点,可作为检查下肢动脉病变的首选方法.

    作者:吴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诱导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及镇静深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诱导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及镇静深度的影响.方法 在医院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诊治的耳鼻喉手术患者中抽取69例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2组,均应用七氟醚诱导,观察组(n=35)应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n=34)应用芬太尼,对比两组患者麻醉镇静效果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T1、T2、T3时的HR和BIS均低于对照组,T1、T3时的MBP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诱导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且镇静深度较深.

    作者:赵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孟鲁斯特纳结合布地奈德用于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5年2月~8月诊断并治疗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10例进行治疗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各55例,研究组患儿采用孟鲁斯特纳联合布地奈德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单纯的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恢复的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患儿恢复的总有效率为72.7%,研究组患儿恢复的效果更好(P<0.05).结论 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中,孟鲁斯特纳结合布地奈德治疗发挥了非常好的效果,明显改善患儿的哮喘症状,安全性较高,治疗操作简单易推广,可以在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丽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究奥曲肽与普萘洛尔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并分析其对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44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各72例.单一组应用奥曲肽,联合组应用奥曲肽与普萘洛尔联合治疗.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单一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低于联合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单一组患者的脾、门静脉血流量均高于联合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奥曲肽与普萘洛尔联合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取得疗效确切,且可有效降低其门、脾静脉血流量,值得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郑香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痰热清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痰热清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78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通过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肺功能的改变.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4.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一定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且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陈百学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效果

    目的 对比静吸复合全麻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两种麻醉方式在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患者均进行静吸复合全麻的麻醉方式;研究组患者均进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的麻醉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麻醉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术后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均比对照组有明显减少,并且患者术后躁动发生情况、追加镇痛药物情况均明显减少,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在术后恶心呕吐等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通过两组麻醉方式效果对比,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的麻醉方式临床效果较好,患者使用的麻醉药物用量小,更安全有效,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雷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及两者联合应用在乳腺肿块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对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定性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134例(共156个乳腺肿块)经手术病历证实的乳腺肿块患者,所有患者均分别接受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的检查,并将检查结果 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常规超声诊断敏感度为81.12%、特异度为81.42%,低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分别为89.03%、86.9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联合诊断敏感度(92.58%)和特异度(91.74%)显著高于超声弹性成像.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定性诊断中的准确性高于常规超声成像,两者联合应用准确性高于单一检查准确性.

    作者:郭建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紧张性头痛心理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在紧张性头痛疾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1月来本院接受诊治的84例紧张性头痛疾病病人作为研究的案例,将其随机划分为探究组和比较组,每组各42例,比较组病人运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探究组病人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病人的疗效.结果 探究组病人在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其月均头痛发作次数,及心理健康状况改善方面,都要明显优于比较组病人,有着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紧张性头痛疾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疾病治疗及护理效果,能够极大的降低病人头痛发病次数,有效的改善病人的身心健康状况.

    作者:张英英;何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